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振军  童华荣  周黎  刘勤晋 《食品科学》2012,33(12):173-176
对从普洱茶中分离的曲霉、青霉和木霉属真菌进行纯培养,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培养基中洛伐他汀的含量,鉴定普洱茶中真菌合成洛伐他汀的能力。结果显示:曲霉属真菌中1株塔宾曲霉、1株温特曲霉和1株烟曲霉具有合成洛伐他汀的能力,在察氏(CYA)培养基中检测到的洛伐他汀含量分别为(9.59±0.42)、(2.33±0.21)、(2.77±0.13)ng/g;青霉属真菌中只有产黄青霉在CYA培养基上能检测到洛伐他汀的存在,检测含量为(3.36±0.69)ng/g;而从普洱茶中分离到的2株木霉属真菌--棘孢木霉和橘绿木霉均具有合成洛伐他汀的能力,在CYA培养基中检测到的洛伐他汀的含量分别为(4.8±0.17)、(1.47±0.36)ng/g。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点取样研究了泸州老窖营沟头古酿酒作坊空气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结果在古酿酒作坊内共检测出真菌16个类属,在作坊外检测出15个类属.作坊内优势种群为曲霉属、酵母菌、青霉属和无孢菌;作坊外则为曲霉属、青霉属、无孢菌、枝孢霉、链格孢属.古作坊空气真菌浓度在夏、秋季较高,冬季最低.作坊内真菌浓度平均值高于作坊外(P<...  相似文献   

3.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肝癌高发的扶绥县主粮真菌污染严重,污染的主粮以花生、玉米最重,大米较轻,豆类次之;污染主粮的优势为曲霉属,其次青霉属和镰刀菌属、芽枝霉、毛霉等。在曲霉属真菌中又以黄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揭示新疆红枣中真菌多样性, 有效防控红枣病害的发生。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传统微生物培养法对红枣进行真菌群落结构分析, 利用Huang模型比较分离的有害真菌的生长。结果 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 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枝孢属(Cladospo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 传统微生物分离测序鉴定的真菌群落为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枝孢属(Cladosporium)和踝节菌属(Talaromyces)。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红枣琼脂培养基上, 产黄青霉的生长速率最小, 赭曲霉的迟滞时间最长, 链格孢霉和黄曲霉在这两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相关性较好。结论 红枣的主要致病菌是曲霉属和链格孢属。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定霉变棉织物上霉变微生物的种类,文章采用PDA培养基划线分离纯化,从霉变棉织物上得到5种霉菌,然后采用真菌形态学和显微形态学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棉织物霉变的微生物主要为曲霉属霉菌、青霉属霉菌和根霉属霉菌,其中曲霉属占比60%,为棉织物致霉的优势菌属.通过对纯化后的霉菌进行18S rDNA-ITS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6.
绍兴黄酒麦曲中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绍兴黄酒麦曲中的真菌组成和特性、以及制曲过程中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运用分离培养方法,共获得16种丝状真菌,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伞枝犁头霉、米根霉、微小毛霉、米曲霉、烟曲霉是麦曲中的主要真菌.运用RISA图谱法分析制曲过程中真菌的变化,并结合序列测定技术比较制曲始末的真菌种类,显示出种群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动.对7株主要丝状真菌的产酶特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纯培养条件下只有曲霉属的真菌产酶,但在混合培养体系中,产酶种类或数量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织物纤维素酶整理的初步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生物酶整理概况1.1 纤维素酶处理的机理纤维素酶是一种多组份的复合酶,纤维素酶活性的来源是来自真菌,其真菌的种类主要是木霉、曲霉和梭霉属的霉菌,纤维素酶的工业化产品是经发酵而得的,它主要存在着三种组份.  相似文献   

8.
黄酒麦曲天然发酵中真菌群落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所有可能参与黄酒麦曲发酵的影响因素,包括小麦原料、拌料用水、辅助用具稻草和谷壳,以及发酵车间、压型车间和厂区的空气溶胶中的真菌分布进行了研究,其中的真菌涉及曲霉属、青霉属、犁头霉属、毛霉属、裸胞壳属、毕赤酵母属、红酵母属、锁掷酵母属、镰刀霉属、平脐蠕孢属、尖孢属和链格孢属.结合麦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的动态变化,发现小麦原料和发酵中所使用的稻草对麦曲发酵过程中出现的真菌影响较大,拌料用水、谷壳和麦曲发酵车间对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的影响有限,而压型车间和厂区环境中的空气所含的真菌对麦曲的真菌的形成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对山东不同产地库存正常和霉变片烟表面微生物区系进行了系统研究。从正常和霉变片烟表面分离鉴定了17属51个真菌菌株,3属8个细菌菌株和4属10个放线菌菌株。正常和霉变片烟表面真菌类群以曲霉、青霉、根霉、毛霉相对分离频率较高,且多数真菌可致使烟叶霉变,以黑曲霉、黄曲霉、总状毛霉、匍枝根霉、黄柄曲霉等致霉力较强。诱致山东仓储片烟霉变的主要霉菌类群为黄柄曲霉、黑曲霉、黄曲霉、桔青霉、纯绿青霉、产黄青霉、总状毛霉、匍枝根霉。正常片烟表面微生物数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霉变片烟表面微生物数量为真菌细菌放线菌。与正常片烟相比,霉变片烟表面真菌菌相单一,真菌菌落密度大幅增加,细菌与放线菌菌落密度相对变化较小。正常片烟真菌带菌量约在80~1100cfu/g,平均为400cfu/g。霉变片烟真菌带菌量最低5000.0cfu/g,平均达1.3×107cfu/g,是正常片烟平均真菌带菌量的3302.5倍。真菌带菌量的增加是片烟霉变的显著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洋河中高温大曲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培养阶段真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规律,并探索了大曲发酵、生香等功能与真菌种类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子囊菌门和毛霉门占据绝对优势,子囊菌门包括半子囊菌纲的酵母目和散囊菌纲的散囊菌目,毛霉门即毛霉纲的毛霉目;属水平下,嗜热真菌属、根毛霉属、根霉属、曲霉属、生丝毕赤酵母属、横梗霉属、威克汉姆酵母属等真菌分别在不同培养阶段占据主导地位,前期主要是酵母属,后期主要是耐高温霉菌。其中,大曲发酵力与生丝毕赤酵母属相关性较高,酯化力与嗜热真菌属、红曲霉、威克汉姆酵母属相关性较高,水分则与孢圆酵母属的相关性较高。研究结果揭示了中高温大曲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的演替规律,解释了大曲发酵、生香等功能与真菌种类之间的潜在关系,有助于大曲微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进一步解析,为优质大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控储藏稻谷霉变,确保稻谷在储藏期的品质与安全,本研究先后对同一粮库点新入库、储藏1年、储藏2年及储藏3年稻谷样品进行了采集,并对其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探究。通过Illumina MiSeq序列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真菌群落多样性,优势菌属以及真菌群落随储藏年限增加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新入库储藏稻谷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远大于储藏期稻谷。此外,储藏稻谷的优势菌属包括假丝酵母菌属(Gibberella),曲霉属(Aspergillus),帚枝霉属(Sarocladium),枝孢霉属(Cladospo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青霉属(Penicillium)等。储藏年限不同,对应的优势菌属不同,其中曲霉属均是储藏期稻谷的优势菌属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醇化过程中烤烟烟叶表面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选取国内外25个不同产地、等级的正常、霉变烟叶为研究对象,利用平板分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烟叶表面的可培养真菌进行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从415株真菌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77株真菌进行ITS分析。结果表明:(1)从霉变烟叶中分离到的真菌,其多样性高于正常烟叶。(2)除7株真菌无法准确鉴定外,其余70株真菌分布在3个门、8个纲和30多个属中。优势菌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分子孢子菌属(Cladosporium)和根霉属(Rhizopus),占比分别为22.9%、7.1%和7.1%。(3)从进口烟叶中分离到了特异的属,包括短梗霉属(Aureobasidium)、Myrmaecium和锥毛壳属(Coniochaeta)。表明醇化过程中烤烟烟叶表面的可培养真菌的多样性高,且真菌类别与烟叶产地密切相关。控制曲霉属真菌的生长繁殖是降低醇化烟叶霉变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黄酒机械成型麦曲制曲过程中真菌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免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真菌群落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机械化黄酒麦曲堆放成型过程中演替存在的真菌大致分13个属,其中犁头霉属、曲霉属、毛霉属真菌存在于整个麦曲成型堆放过程中。在麦曲成型堆放的前期,麦曲中主要存在犁头霉属(Absidia corymbifera)、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毛霉属(Rhizomucor Pus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aurantiogriseum)、毕赤酵母属(Pichia burtonii)等真菌。在麦曲成型堆放的中后期,除前期存在的真菌外,还存在裸胞壳属(Emericellanidulans)、散囊菌属(Eurotiumamstelodami)、青霉属(Penicillium chrysogenum)、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 lus-itaniae)、毕赤酵母属(Pichia anomala)、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 orientali)、平脐蠕孢属(Bipolaris spicifera)和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反映出机械化黄酒麦曲在成型堆放过程中真菌多样性丰富,这些真菌微生物在麦曲品质和黄酒大罐酿造中均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分离培养法和基于核糖体RNA基因间隔序列的RISA图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绍兴加饭黄酒大罐发酵过程中醪液内真菌群落的动力学变化及所含真菌群落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发酵醪液中共涉及9属13种真菌。它们分别是犁头霉属(Absidiasp.),根毛霉属(Rhizomucor variabilis),曲霉属(Aspergillus oryzae,As-pergillus niger,Aspergillussydowii,Emericellanidulans),青霉属(Penicilliumcitrinum),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 orientalis),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anomala,Pichia burtonii),酵母属(Saccharomyces cerevis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 mucilaginosa),念珠菌属(Clavisporalusitaniae)。其中犁头霉、米曲霉属和异常毕赤氏酵母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均出现,既是发酵投料时的原始菌群,也是发酵醪液中的主要菌群。酿酒酵母和黏质红酵母在发酵前期含量较少,在中后期数量逐渐增多,并成为发酵醪液中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15.
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手段从浓香型大曲中分离纯化得到69株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及系统发育学分析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采用ITS区序列进行真菌的分子鉴定可将大多数的真菌鉴定到属,部分真菌甚至能够鉴定到种;浓香型大曲内分离获得的真菌类群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红曲霉属(Mon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横梗霉属(Lichtheimia)、青霉属(Penicillium)、拟青霉属(Paecilomyce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a)、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pararoseus)等目前已报道的大曲真菌类群,同时也发现了Merimbla ingelheimensis、踝节菌属(Talaromyces),尾孢菌属(Cercospora)、枝孢菌属(Cladosporium)、Acremonium impicatum、脉孢菌属(Neurospora)等霉菌类群在大曲中分布。其中曲霉属是优势种群,其菌株数目和种类最多,分别占43.48%和20.69%。本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对浓香型大曲中真菌种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提取山西老陈醋成熟大曲样品总DNA,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真菌ITS序列分析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表明:大曲中的真菌种类丰富,包括: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其中子囊菌门为优势菌门,占大曲总真菌的94.74%,担子菌门和接合菌门仅2.70%和2.51%。山西老陈醋成熟大曲在属水平上共检测到26种真菌,主要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35.24%)、威克汉姆酵母属(11.11%)、曲霉属(27.57%)、链格孢霉属(9.34%)、酿酒酵母菌属(2.11%)、隐球酵母属(1.13%)、横梗霉属(1.14%)和根霉属(1.04%)。本研究结果反映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多样性,对揭示山西老陈醋的发酵机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HTS)技术研究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和芝麻香型白酒高温酒曲的真菌菌群结构,分析酒曲中真菌的种类、相对丰度和功能。结果表明,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的优势真菌群(相对丰度≥1%)主要有假丝酵母(Candida)、嗜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根毛霉属(Rhizomucor)等。芝麻香型白酒高温酒曲的优势真菌群主要有假丝酵母(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等。随着浓香型白酒中高温酒曲贮存时间的延长,假丝酵母(Candida)的相对丰度逐渐增加,其在两种酒曲中都是优势真菌,此属中许多种具有酒精发酵能力。HTS技术为建立浓香型和芝麻香型白酒酒曲微生物信息数据库、优化酒曲的发酵工艺和提升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区6个代表性醋厂(编号为A~F)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酒精、醋酸发酵阶段,6个厂真菌菌群丰度整体上均呈下降趋势。酒精发酵阶段,E、F厂真菌菌群多样性较高;醋酸发酵阶段,C、D厂真菌菌群多样性较高。酒精、醋酸发酵阶段中共检测出4个真菌门和56个真菌属。酒精发酵阶段各厂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96.25%),优势真菌属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27.99%)、曲霉属(Aspergillus)(8.53%)、复膜孢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7.40%)、酿酒酵母属(Saccharomyces)(7.12%)等。醋酸发酵阶段各厂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89.60%),优势真菌属为链格孢霉属(Alternaria)(11.96%)、假丝酵母属(10.76%)、分枝孢子霉属(Cladosporium)(8.13%)、曲霉属(6.81%)、酿酒酵母属(6.18%)等。对不同醋厂山西老陈醋的真菌菌群结构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山西老陈醋的酿造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清香型酒曲及酱香型酒曲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性变化,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8种酒曲真菌的ITS区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劲牌公司生产的土曲及种曲的真菌α多样性较高。在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毛霉门(Mucor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在8个酒曲中占有绝对优势。在属水平上,各酒曲中主要真菌属有根霉属(Rhizopus)、曲霉属(Aspergillus)、假丝酵母属(Candida)等。其中,清香型大曲QDF中含有较高比例的红曲霉属(Monascus)(16.5%)和根毛霉属(Rhizomucor)(14.6%)。在酱香型大曲JF和清香型大曲QDF中,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比例较高(分别占比14.5%和20.8%)。主成分分析表明,劲牌桂花曲HHF和酱香型大曲JF真菌多样性较接近,而不同感官评价的种曲真菌多样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仓储小麦中真菌群落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小麦仓储条件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仓储小麦中真菌污染以链格孢霉、曲霉、枝孢霉为主,其中曲霉属测得11个种,是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属。结果表明,小麦储藏时间可能对其中真菌群落有较大的影响,储存1、2、3 a的小麦真菌群落有各自的特征真菌。小麦在仓库中的储藏方位可能与其中的真菌群落关系较小。储存深度对小麦真菌群落有影响,其中粪壳菌纲的微生物随着储藏深度的增加而丰度变低。河南和黑龙江两地的仓储小麦真菌群落差异较大。本研究可以为仓储小麦中真菌群落的发生演变模型的建立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为仓储小麦真菌控制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