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鼻咽癌组织RASSF1A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癌组织和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中检测RASSF1A基因的表达,并分析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微卫星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状况。结果RASSF1A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32例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基因表达显著低于16例正常鼻咽部组织(P=0.001);43.75%(14/32)的鼻咽癌组织在3p21.3 D3S4604位点发生了杂合性丢失。鼻咽癌RASSF1A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颈部淋巴结转移、TNM临床分期、D3S4604位点杂合性丢失和血清EB病毒VCA/IgA抗体滴度无显著相关性,但伴远处转移的鼻咽癌组织的RASSF1A表达显著低于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P=0.014)。结论RASSF1A基因的表达下调可能是鼻咽癌发病过程中的晚期事件,3p21区域可能还存在与鼻咽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抑瘤基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的未知基闪。方法对63个定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21-22 D3S1609-D3S1295区域的单拷贝并代表未知基因的EST簇进行网上克隆,在获取基因大片段或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3个未知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铢、3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49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问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8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均不表达;2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4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其中Hs.27566基因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均显著低表达或不表达。结论在染色体3p21-22D3S1609.D3S1295区域构建了63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的表达差异谱:筛选出6个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未知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p57^kip2 mRNA表达水平下降的人体肝癌进行杂合性缺失研究,探讨肝癌发生有关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对人肝细胞肝癌及癌周肝组织各30例,正常肝组织对照20例,共80例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检测p57^kip2 mRNA的表达,并运用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和基因分型对30例肝癌组织及其癌周肝硬化组织p57^kip2基因所在染色体区域的10个微卫星位点(D11S1397,D11S1318,D11S4046,D11S922,TH01,D11S2359,D11S1760,D11S1338,D11S569和D11S1397)进行杂合性缺失检测,同时分析了p57^kip2 mRNA表达与杂合性缺失之间的关系.结果原位分子杂交检测正常肝组织未见p57^kip2 mRNA表达,癌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阳性表达率均为26.7%(8/30).杂合性缺失检测结果显示在10个微卫星位点中,仅有TH01(7/30,23.3%)、D11S2359(5/30,16.6%)和D11S569(1/30,3.3%)3个位点有杂合性缺失;p57^kip2 mRNA和蛋白表达缺失主要与TH01位点相关.结论p57^kip2 mRNA和蛋白表达异常提示其可能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p57^kip2基因同一区域的10个微卫星位点不是p57^kip2基因LOH和MSI的频发位点,但p57^kip2 mRNA表达缺失与TH01位点的杂合性缺失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寻找与鼻咽癌发病密切相关的未知基因。方法 对63个定位于3号染色体短臂21-22D3S1609-D3S1295区域的单拷贝并代表未知基因的EST簇进行网上克隆,在获取基因大片段或全长cDNA序列的基础上,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63个未知基因在4种鼻咽癌细胞株、32例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6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49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间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8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和鼻咽部慢性炎症组织中均不表达;2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强;4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其中Hs.27566基因在鼻咽癌细胞和组织中均显著低表达或不表达。结论 在染色体3p21-22D3S1609-D3S1295区域构建了63个未知基因在鼻咽癌的表达差异谱;筛选出6个在鼻咽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未知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离位于染色体 3p2 4 2 6区域中鼻咽癌新的抑瘤基因。方法 在染色体 3p2 4 2 6鼻咽癌杂合性丢失 (lossofheterogosity ,LOH)高频区 ,用RT PCR及Northern杂交检测了2 0个表达序列标记 (expressedsequencetag ,EST)在鼻咽癌细胞株HNE 1和原代培养的正常鼻咽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并对其中一个在鼻咽癌细胞株HNE 1中表达下调的EST在 19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用cDNA文库筛选方法获得其全长cDNA序列 ,对该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 获得一个位于染色体 3p2 5 3的新基因 ,命名为NAG 7基因。该基因在 2 6 3% (5 19)的鼻咽癌活检组织中表达下调。它全长 16 6 7bp ,其开放阅读框 (openreadingframe ,ORF)编码一个含 94个氨基酸的碱性蛋白质 ,分子量为 110 2 3 87道尔顿 ,预测为一跨膜蛋白质。它含有一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肉豆蔻基位点。迄今为止 ,NAG 7基因序列在基因库中未见任何同源性基因。结论 NAG 7基因是一个在鼻咽癌中表达下调的新基因 ,它的改变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人前列腺癌染色体8p22~8p12基因杂合性丢失的发生率及细胞生物的意义.方法采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硝酸银染色技术,对3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8p22-8p12区域内的5个微卫星多态标志物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分析.结果5个微卫星平均发生率为76.6%,其中LPL-3GT位点LOH发生率最高(88.9%),D8S87位点最低(59.1%);8p22-p12位点LOH发生率与肿瘤分化密切相关.其中D8S133和D8S135位点LOH发生率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1),LPL-3GT、NEFL和D8S87位点LOH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前列腺癌p22-8p12是LOH的频发区域,该区域等位基因LOH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同位点LOH的发生其细胞生物学意义不同,提示可能存在生物学功能不同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人脑脑膜瘤与FHIT基因的关系。方法有目的地选取FHIT基因上D3S1234、D3S1300、D3S4103三个微卫星多态标记位点,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银染等方法,检测脑膜瘤FHIT基因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27例标本中,信息个体26例,杂合性丢失合计频率为26.9%。结论脑膜瘤中FHIT基因杂合性丢失是易发事件,支持FHIT基因是重要候选抑癌基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Liu ZQ  Tian YQ  Ma FR  Zhu L  Hu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6):2541-2543
目的 从纯化鼻咽组织全基因组表达谱数据中筛选出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靶基因桥粒芯糖蛋白3(DSG3),利用半定量逆转录(sqRT)-PCR进一步研究DSG3基因在纯化鼻咽部组织中反义RNA(aRN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NA保护技术保存组织标本(22例鼻咽癌患者及12例鼻咽部正常或存在炎性黏膜上及组织者),显微切割获得鼻咽癌组织标本中的癌细胞、鼻咽部非癌组织标本中的黏膜上皮细胞,提取每一例纯化组织标本RNA,线性扩增获得足量aRNA,通过sqRT-PCR进一步研究候选靶基因DSG3在两种不同鼻咽纯化细胞aRNA中的表达。结果在纯化鼻咽癌组织和鼻咽部非癌组织全基因组表达谱中,DSG3基因表达值分别为2、06±1、60和0.48±0.23,表达相差4.24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f=16,t=2.145,P=0.048)。sqRT-PCR检测纯化鼻咽癌组织及非癌组织aRNA中DSG3基因的表达,分别为3.54±2.69和0.95±0.23,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的意义(df=32,t=3.307,P=0.002)。结论 利用全基因组芯片构建基因表达谱结合sqRT-PCR等实验研究,可筛选出与鼻咽癌发病相关的候选靶基因,DSG3基因高表达是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再要促瘤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人脑脑膜瘤与FHTT基因的关系.方法 有目的地选取FHIT基因上D3S1234、D3S1300、D3S4103三个微卫星多态标记位点,采用PCR扩增、凝胶电泳、银染等方法,检测脑膜瘤FHIT基因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 27例标本中,信息个体26例,杂合性丢失合计频率为26.9%.结论 脑膜瘤中FHIT基因杂合性丢失是易发事件,支持FHIT基因是重要候选抑癌基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KAI1/CD82基因在人鼻咽癌细胞株及鼻咽部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应用PCR法检测5种人鼻咽癌细胞株、28例鼻咽癌和15例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KAI1/CD8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转移习性的人鼻咽癌细胞均扩增出KAI1/CD82 mRNA,随细胞转移习性增高,KAI1/CD82 mRNA表达水平降低;KAI1/CD82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9%,低于非肿瘤性鼻咽组织的7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AI1/CD82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等无相关性。随N分期进展,KAI1/CD82 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无淋巴结转移组(N0)85.7%比有淋巴结转移组(N1-N3)28.6%表达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KAI1/CD82基因在低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高表达,而在高转移性人鼻咽癌细胞株中低表达。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低表达,在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中高表达,提示该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KAI1/CD82基因在鼻咽癌组织的低表达与鼻咽部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该基因在抑制鼻咽癌转移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细胞系IκBα mRNA表达及其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MMP9在鼻咽癌细胞株及细胞株裸鼠成瘤瘤块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9的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技术、RT-PCR、Western blot检测鼻咽癌细胞系CNE1、CNE2、HNE1、HNE2和SUNE15株细胞株中MMP9表达;免疫组织化学(SABC 法)检测HNE1和CNE2细胞裸鼠成瘤后瘤块MMP9的表达.结果 5株鼻咽癌细胞株中,免疫组化显示HNE1和SUNE1细胞中MMP9蛋白表达阳性.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NE1和SUNE1细胞中MMP9 mKNA及蛋白高表达.HNE1和CNE2细胞裸鼠种植成瘤后,5例瘤块中MMP9蛋白均强阳性表达.结论 MMP9在鼻咽癌细胞系中表达阳性,成瘤后表达增强,提示MMP9的表达可能与鼻咽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慢病毒介导的siRNA靶向干扰EIF4G1鼻咽癌稳定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人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EIF4G1)基因在8株鼻咽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寻找最高表达的细胞株.构建EIF4G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建立稳定干扰EIF4G1表达的鼻咽癌细胞株,测定干扰效率.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IF4G1 mRNA在鼻咽癌细胞株5-8F、6-10B、C666-1、CNE1、CNE2、HNE1、HONE1、SUNE1表达水平.构建重组靶向EIF4G1 shRNA慢病毒表达质粒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用293FT细胞包装后产生的成熟慢病毒颗粒感染5-8F细胞.经杀稻瘟菌素筛选后,建立稳定表达siRNA的5-8F鼻咽癌细胞株.最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干扰效率.结果 在8个鼻咽癌细胞株中,EIF4G1显示在5-8F细胞株中表达最高.PCR和测序验证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经293FT细胞病毒包装,感染5-8F细胞后,与阴性对照组和未十扰组相比可明显抑制EIF4G1 mRNA水平EIF4G1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TpLenti6/BLOCK-iT-DEST/EIF4G1shRNA慢病毒重组质粒,建立了稳定靶向干扰EIF4G1表达的siRNA5-8F鼻咽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ethods Thegenotypesofpolymorphicmicrosatellitemarkerson 7q32inDNAfrom 2 4biopsiesofnasopharyngealcarcinomaandmatchednormalbloodcellswereidentified Theexpressionlevelsof 2 0expressedsequencetags (ESTs)on 7q32betweenhumannasopharyngealcarcinomaepithelial 1(HNE1)an…  相似文献   

15.
3p21.3区域肺癌相关基因RASSF1A的抑癌功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Zhang S  Shao K  Zhang CY  Zhou F  Wang W  Xiong MH  He 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3):908-911
目的观察将野生型RASSF1A通过质粒载体pcDNA3.1导入不表达该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细胞系A549后,肺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质粒载体pcDNA3.1,pcDNA3.1-RASSF1A分别转染入A549细胞系中,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瞬时转染该基因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以及是否诱发凋亡;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MTT检测,以及集落形成实验来分析稳定转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同时分析稳定转染RASSF1A对A549细胞裸鼠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瞬时转染RASSF1A使细胞周期阻断在G1/S期(P<0.001);稳定转染该基因的细胞其增殖能力和集落形成能力均显着下降(P<0.01),同时裸鼠转移能力也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野生型RASSF1A基因的外源性表达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提示该基因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鼻咽癌p16基因表达与外周血T-AgNORS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p16基因产物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状态,探讨其与NPC的转移及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5例NPC初治患者癌组织中p16基因产物表达,并对治疗前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鼻咽癌组织中p16 基因蛋白表达率为24.6%(16/65),明显低于鼻咽黏膜炎组织83.9%(26/31)(P<0.01).T1和T2期患者p16蛋白表达阳性率稍高于T3和T4患者,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16蛋白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及放疗后复发和转移无关(P>0.05).p16 基因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外周血T-AgNORS含量显著高于阴性者(t=5.721,P<0.001).结论提示p16基因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涉及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反映了p16 基因表达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组成区形成有关,可能反映了机体的免疫调节机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原癌基因C erbB 2的表达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的意义。方法 :选择鼻咽癌患者 75例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2的表达 ,分析它们与鼻咽癌患者的复发、转移及生存期的相关性 ,并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4 .7%和 4 8%。VEGF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发生转移 (P =0 .0 181)和较短的生存期 (P =0 .0 136 )有相关性 ,未发现它们与鼻咽癌复发 (P =0 .176 3)有相关性 ;C erbB 2阳性表达与鼻咽癌患者较短的生存期 (P =0 .0 2 4 5 )有相关性 ,未发现它们与鼻咽癌复发 (P =0 .0 893)和转移 (P =0 .0 970 )有相关性。经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 ,VEGF和C erbB 2的表达均可作为判断鼻咽癌预后的因素 (P =0 .0 132 ;P =0 .0 4 0 0 )。结论 :鼻咽癌活检标本中VEGF和C erbB 2的表达可作判断鼻咽癌预后的有实用价值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