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普遍用于特征提取的线性分类方法。但将LDA直接用于人脸识别会遇到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阶矩阵组合的LDA算法——MLDA。该算法重新定义了传统LDA中的类内离散度矩阵Sw,使传统Fisher准则具有更好的健壮性和适应性。若干人脸数据库上的比较实验证明了MLDA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标准化LDA进行人脸识别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用于特征提取的线性分类方法。提出一种基于LDA的人脸识别方法--标准化LDA,该方法克服了传统LDA方法的缺点,重新定义了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在原始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由类间距离决定的可变权函数,使得在选择投地,能够更好地分开各个类的样本;同时,它采用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解决矩阵奇异的问题,即保留样本类内离散度矩阵的零空间,因为这个空间包含了最具有判别能力的信息。在这个零空间里,寻找对应于样本类间离散度矩阵的较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作为最后降维的转换矩阵。实验结果显示,在人脸识别中,与传统LDA相比,该方法有更好的识别率。标准化LDA也可以用于其他图像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常用的三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中存在的识别率低、抗噪性较弱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Gabor变换和Zernike矩的人脸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进行多分辨的Gabor变换,然后利用Zernike矩获得具有平移、尺度、旋转不变性的特征,并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方法进一步进行特征选择,最后采用K最近邻分类方法进行人脸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与常用的三种人脸特征提取方法的比较中,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和更强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4.
线性判别分析算法是一种经典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仅在大样本情况下适用。本文针对传统线性判别分析算法面临的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在矩阵指数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类内离散度矩阵和类间离散度矩阵,有效地同时提取类内离散度矩阵零空间和非零空间中的信息。若干人脸数据库上的比较实验表明了ILDA在人脸识别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An improved discriminative common vectors an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ased face recogni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discriminative common vectors (DCV) algorithm is a recently addressed discriminant method, which shows better face recognition effects than some commonly used linear discriminant algorithms. The DCV is based on a variation of 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for the small sample size case. However, for multiclass problem, the Fisher criterion is clearly suboptimal. We design an improved discriminative common vector by adjustment for the Fisher criterion that can estimate the within-class and between-class scatter matrices more accurately for classification purposes. Then we emplo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s the classifier due to its higher classification and higher generalization. Testing on two public large face database: ORL and AR databa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n effective face recognition approach, which outperform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recogni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6.
结合零空间法和F-LDA的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增锋  王汇源  冷严 《计算机应用》2005,25(11):2586-2588
线性判别分析(LDA)是一种常用的线性特征提取方法。传统LDA应用于人脸识别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小样本问题,即由于训练样本不足引起矩阵奇异; 2)优化准则函数并不直接与识别率相关。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通过重新定义样本的类内散布矩阵和类间散布矩阵,提出了一种新的零空间法。然后把这种新的零空间法与F LDA(Fractional LDA)算法相结合,得到一种对人脸识别更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新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7.
图像特征抽取的奇异值分解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PCA方法和LDA方法扯处理图像识别问题时,一般先将图像矩阵转化为图像向量,然后以该图像向量作为原始特征进行特征抽取。近来一些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图像矩阡瓿接构造敞布矩阵,并存此基础上进行特征抽取的方法。该文在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IMSVD方法。该方法没有采用PCA或LDA方法,而是利用奇肄值分解方法进行特征抽取。对ORL人脸阁像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IMSVD订法具有良好的特征抽取性能。  相似文献   

8.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i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in statistical pattern recognition, which extracts the discriminant features by maximizing the so-called Fisher’s criterion that is defined as the ratio of between-class scatter matrix to within-class scatter matrix. However, classification of high-dimensional statistical data is usually not amenable to standard pattern recognition techniques because of an underlying small sample size (SSS) problem. A popular approach to the SSS problem is the removal of non-informative features via subspace-based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Motivated by this viewpoint, many elaborate subspace decomposition methods including Fisherface, direct LDA (D-LDA), complete PCA plus LDA (C-LDA), random discriminant analysis (RDA) and multi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MDA), etc., have been developed,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face recognition. Nevertheless, how to search a set of complete optimal subspaces for discriminant analysis is still a hot topic of research in area of LDA.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discriminant criterion, called optimal symmetrical null space (OSNS) criterion that can be used to compute the Fisher’s maximal discriminant criterion combined with the minimal one. Meanwhile, by the reformed criterion, the complete symmetrical subspaces based on the within-class and between-class scatter matrices are constructed, respe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subspace learning criterion that derives only one principal subspace, in our approach two null subspaces and their orthogonal complements were all obtained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OSNS criterion. Therefore, the algorithm based on OSNS has the potential to outperform the traditional LDA algorithms, especially in the cases of small sample siz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ducted on the ORL, FERET, XM2VTS and NUST603 face image database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9.
结合模糊集理论、双向二维主成分-线性鉴别分析((2D)2PCALDA)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处理,再用模糊K近邻算法计算图像的隶属度矩阵,并将其融入到2DLDA过程中,从而得到模糊类间散射矩阵和模糊类内散射矩阵。与(2D2PCALDA相比,该算法充分利用了(2D)2PCALDA的优点,有效地提取了行和列的识别信息,并充分考虑了样本的分布信息。在Yale和FERET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效果优于(2D)2PCALDA、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2D)2PCA)等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对称LDA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鉴别分析是特征抽取中最为经典和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基于人脸的一种直观自然特性——镜像对称性,提出一种算法——对称线性鉴别分析。该算法引入镜像变换,生成镜像样本,依据奇偶分解原理,生成镜像奇、偶对称样本,并分别提取各奇偶样本的对称鉴别特征。理论分析与实验证明,该算法合理地利用了镜像样本,既扩大了样本容量,又提高了人脸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综合颜色和Contourlet直方图的图像检索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小忱  杨东  杜春华 《计算机工程》2010,36(1):224-226,
为提高图像检索性能,使用Harris彩色点提取器提取颜色特征点,设计一种基于颜色特征点的环形颜色直方图,在对图像进行Contourlet变换的基础上,提出Contourlet直方图的概念,改进其旋转不变性,并提取图像的纹理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索彩色图像。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ICA和LDA组合的人脸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征提取是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和线性鉴别分析的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中引入了零空间的概念,指出了前人算法中的不足之处,并且给出了一个完整的独立成分分析和线性鉴别分析的组合算法。在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刘振  姜晖  王粒宾 《计算机应用》2013,33(2):534-538
为解决传统Fisher线性鉴别分析(LDA)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存在的“小样本”问题和“次优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加权的两向二维线性鉴别分析方法(W(2D)2LDA)。该方法对两向二维线性鉴别分析准则中散度矩阵的构造进行加入权值的改进,采用加权的两向二维鉴别准则函数进行特征提取,从理论上有效解决了 “次优性”问题,并缓解了“小样本”问题。对美国运动与静止目标获取与识别(MSTAR)计划录取的SAR图像数据进行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增强了提取特征的可鉴别性,能够以较小的特征维数和运算量获得更高的识别率,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在基于核的广义鉴别特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核广义鉴别特征抽取方法。利用空间变换的有关理论,使得变换后的核总体散布矩阵满足非奇异性;同时通过核共轭特征抽取方法,抽取满足核共轭正交条件的特征向量,使抽取的特征满足统计不相关性。在ORL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达到了比核鉴别分析等方法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5.
LDA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线性特征提取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非常广泛,LDA是其主要方法之一,它基于Fisher 判别准则,然而,当人脸训练样本数小于人脸样本向量的维数时,变换矩阵将无法直接得到,因此线性判别分析过程失效。采用了一种改进的基于Fisher 准则的LDA方法,针对小样本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地解决类内散布矩阵奇异的方法,而且用ORL人脸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证明该方法在正确识别率方面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局部保持投影(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LPP)和线性鉴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 antanalysis,LDA)是两种有效的一维特征提取方法,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领域。但采用一维特征提取方法时会存在列向量化时样本的结构信息被破坏和样本在提取特征时必须对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对于高维小样本的问题很容易出现协方差矩阵奇异的问题。文中提出将二维局部保持投影(2DLPP)和二维线性鉴别分析(2DLDA)这两种方法在特征层进行融合并应用在人脸识别。基于人脸库AR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比传统的IJPP和LDA识别性能更高,因此可作为一种新的人脸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LDA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重新定义了样本的类间散布矩阵,在原始的定义基础上增加了一种径向基函数(RBF)调节类间距离,使得在选择投影方向时能更好地分升各类样本;同时该方法存类间散布矩阵与类内散布矩阵的特征分解的基础上,通过变换求出符合Fisher准则的最优投影方向,可以证明这样得到的投影方向同时具有正交性与统计不相关性。通过ORL人脸数据库的数值实验,表明了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鉴于Gabor特征对光照、表情等变化比较鲁棒,并已在人脸识别领域取得成功应用,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abor-LDA算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多方向、多尺度Gabor小渡滤波,然后对得到的特征向量使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变换降维,采用自适应加权原理重建类内散布矩阵和类间散布矩阵,从而改进了最佳鉴别分析(LDA)判别函数,有效地解决了训练样本类均值与类中心的偏离问题.对Yale人脸库的数值试验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判别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方法,但其存在两个缺陷:小样本问题和秩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性判别分析算法ILDA。该方法引进类间离散度标量和类内离散度标量,通过求解样本各维的权值达到特征提取的目的。若干标准人脸数据集和人工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ILDA在特征提取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成学习的规范化LDA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中经常面临的“小样本”问题,在规范化的LDA算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并结合集成学习的方法,利用Adaboost算法,在每一次的迭代过程中引进一个加权函数对难以分离的样本增加权重。增加分类器之间的差异度,从而提高样本在新的特征空间中的可分离性,将识别率提高至98.5%。通过ORL数据库的大量实验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