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术前准备性治疗对减少鼻内窥镜术中出血的疗效。方法 :A组 90例慢性鼻窦炎 (或合并鼻息肉 )患者 ,术前分别用抗生素、激素等行准备性治疗 ,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 ,并与术前未行准备性治疗的B组 90例比较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 79.0 7± 16 .6 1ml;B组为 10 7.81±2 1.4 8ml,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鼻窦炎 (或合并鼻息肉 )行内窥镜手术前应行准备性治疗 ,择期手术 ,可减少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优点。方法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5 0例 ,同期施行传统的鼻中隔矫正术 5 0例作为对照 ,分析两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情况。结果 :鼻内窥镜组治愈率为96% ,手术时间 ( 35 .5 0± 5 .2 0 ) min,术中出血量 ( 2 3.2 2± 4.2 5 ) ml,疼痛发生率为 1 6% ;传统手术组治愈率为 90 % ,手术时间 ( 4 5 .64± 6.34) min,术中出血量 ( 31 .34± 5 .64) ml,疼痛发生率为 3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鼻内窥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 P<0 .0 1 )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 P<0 .0 5 ) ,术中疼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 P<0 .0 5 )。结论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照明好 ,术野清晰 ,直视下手术 ,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粘膜损伤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疼痛轻 ,术后并发症少 ,特别是鼻中隔矫正同期完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及歪鼻矫正手术时更显示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改良新式剖宫产 82例 ,与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6 5例的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愈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 (分别为6 .5± 1.5min和 11± 3min)、手术时间 (30± 10min和 6 0± 2 0min)、术中出血 (140± 6 0ml和 2 2 5± 75ml)、术后排气时间(2 5± 9h和 38± 10h)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而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 (P =1.0 0 0 0 )。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损伤小 ,出血少 ,术后恢复快 ,而且比新式剖宫产更简单 ,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4.
控制性降压术在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邵礼华  张文芸  苏立众 《重庆医学》2004,33(8):1254-1254,1262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术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SA分类Ⅰ~Ⅱ级拟行鼻内窥镜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4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28例,分别在非降压全麻,硝酸甘油(NTG)控制性降压全麻和NTG复合美多心安降压全麻下手术.术后统计分析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心率与收缩压乘积(RPP值).结果各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分别为:(1)非降压全麻组(88.00±16.34)min和(213.4±40.31)ml;(2)NTG降压全麻组(61.00±15.32)min和(110±38.34)ml;(3)复合降压全麻组(59.06±15.20)min和(104.27±34.88)ml.降压组较非降压组出血量减少48%~51%,手术时间缩短30%~32%,组间比较P<0.05.其中NTG复合美多心安降压明显平稳,且HR平稳或轻度下降,RPP值明显下降.结论控制性降压全麻下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因此控制性降压术在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量及缩短手术时间方面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控制性降压全麻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下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鼻内窥镜直视下治疗鼻窦炎及鼻息肉患者 6 4例 ,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 :降压组 32例 ,先行静吸复合全麻后用硝酸甘油 (1~ 10 μg/ kg·min- 1 )控制降压 ;对照组 32例为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输液量、血压 (Bp)、心率 (HR)、尿量、输血量。结果 :在静吸复合全麻后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 ,术中血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1) ,降压组均实现控制性降压。降压组出血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P<0 .0 1)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P<0 .0 1) ,输液量和尿量较对照组减少 (P<0 .0 1) ,无任何并发症。两组术中 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静吸复合麻醉下用硝酸甘油控制降压 ,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可减少术中出血 ,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叶凤青  张学刚  宁加娟 《广西医学》2007,29(11):1700-1701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32例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控制性降压组和对照组各16例。控制性降压组在全麻下用硝普钠降压,并对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降压组出血量为(346.5±185.7)ml,对照组出血量为(754.3±289.8)ml;降压组手术时间为(101.8±48.3)min,对照组为(156.5±93.7)min,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控制性降压是减少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中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的应用意义.方法:100例腺样体肥大需行鼻内窥镜下经口腔或/和鼻腔腺样体吸切术患者,随机分为降压组和未降压组(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降压组患者在术中给予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降压组术中出血量为(10.39±3.52)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降压组手术时间为(8.25±2.06)min,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控制性降压可明显减少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AIVH )用于脑膜瘤手术的安全性及对减少输异体血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开颅脑膜瘤切除术病人 3 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 (Ⅰ组 ) ,AIVH组 (Ⅱ组 ) ,AIVH +控制性降压组 (Ⅲ组 )。三组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Ⅱ、Ⅲ组于气管插管后手术前完成AIVH ,Ⅲ组于手术开始时行控制性降压 ,观察记录三组病人术中出血量、输异体血量、输液量、血流动力学及术后Hb、Hct的变化。结果 :Ⅰ、Ⅱ组的出血量相近 ,分别为(684± 160 )ml和 (692± 166)ml ,明显多于Ⅲ组 (4 11± 15 2 )ml(P <0 0 1) ;Ⅰ组每例均输异体血 ,平均为 (4 94± 160 )ml,Ⅱ组 6例未输异体血 ,4例输异体血 2 0 0~ 40 0ml ,平均 (13 2± 5 8)ml,Ⅲ组则所有病例均避免输异体血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Ⅰ组输液量为 (3 13 8± 412 )ml,明显少于Ⅱ、Ⅲ组的 (3 746± 44 6)ml、(3 668± 3 80 )ml(P <0 0 1) ;术毕三组病人Hb、Hct均显著低于术前 (P <0 0 5 ) ,Ⅰ组与Ⅲ组相近 ,均明显高于Ⅱ组 (P <0 0 5 ) ;三组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平稳。结论 :控制性降压联合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可安全应用于脑膜瘤手术 ,并能减少或避免术中输异体血  相似文献   

9.
控制性降压在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窥镜手术的影响。方法:择行鼻内窥镜手术,ASA分级1~2级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控制性降压组(A)和对照组(C)。每组15例。结果:控制性降压能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结论:控制性降压对鼻内窥镜手术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斌  唐自跃  陈果 《四川医学》2004,25(9):1008-1009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腹主动脉瘤手术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 选择因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置换术的患者 18例 ,随机分成 2组 ,即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降压组 (T组 ,n =9例 ) ,对照组 (C组 ,n =9例 )。监测 2组的术中失血量、输异体血量、术毕血红蛋白 (Hb)以及红细胞压积 (Hct)的变化。结果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降压组 (T组 ) ,手术失血量 ( 162 7± 2 3 8)ml,输自体血 ( 5 0 0± 2 0 0 )ml ,输异体血量 ( 12 0 0± 2 5 3 )ml,术毕Hb( 85± 1.2 )g/L ,Hct( 2 7.5± 2 .1) %。对照组 (C组 ) ,手术失血量 ( 2 10 0± 2 67)ml,输异体血量 ( 1880± 3 0 2 )ml,术毕Hb( 90± 4.2 )g/L ,Hct( 2 9.1±3 .9) %。两组手术失血量及输异体血量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降压组 (T组 )明显小于对照组 (C组 ) (P <0 .0 1)。两组术毕Hb ,Hct比较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对腹主动脉瘤手术的血液具有显著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拉地尔和异氟醚在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中的应用。方法:30例鼻内窥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乌拉地尔组(A组),乌拉地尔和异氟醚组(B组)。结果:乌拉地尔和异氟醚组(B组)血压维持比乌拉地尔组(A组)平稳,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少于A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用乌拉地尔和异氟醚降压,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硝普纳(SNP)复合瑞芬太尼在鼻内镜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需行鼻内镜手术者,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用局麻加强化;B组用微量泵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当需要鼻内镜控制性降压麻醉时,B组泵注SNP复合瑞芬太尼将MABP降至并维持于60—70mmHg。观察术前、术中,术后10分钟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B组的降压效果满意,且HR相对稳定。血压下降速度B组明显快于A组。B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优于A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SNP能强化SNP的降压效果,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维持降压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医学综述》2013,19(4):745-746
目的比较Medtronic高膨胀海绵与凡士林纱条两种鼻腔填塞止血材料应用于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填塞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术后填塞Medtronic高膨胀止血海绵,对照组术后填塞凡士林纱条,观察并记录两组填塞期间及抽出鼻腔填塞物时的出血量,比较两组术后鼻部、头部胀痛及全身反应情况,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行配对t检验和秩和检验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观察组填塞期间及取出填塞物时出血量分别为(1.5±1.2)mL和(3.5±2.5)mL,明显低于对照组(5.1±3.5)mL和(10.6±5.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鼻部、头部胀痛以及全身反应较对照组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edtronic高膨胀止血海绵是一种良好的术腔填塞材料。  相似文献   

14.
新凝灵注射液在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凝灵注射液对鼻窦内窥镜手术出血量的影响。方法:162例不同程度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凝灵注射液组,对照组术前未用任何止血剂,新凝灵注射液组是将新凝灵注射液0.4g用25%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于术前20min静脉推注,比较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新凝灵注射液组术中出血量为(58.2±31.8)ml,较对照组(102.6±41.2)m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新凝灵注射液组止血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新凝灵注射液能有效地减少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出血,从而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有效治疗结直肠息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就诊且活检病理结果为良性,行结肠镜无法独立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同时探究息肉直径、数量与癌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84.7±17.2) min、(33.7±9.8) mL和(6.7±2.4)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7.2±22.7) min、(117.5±21.6) mL和(8.5±4.9) 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病理切片验证,息肉直径≥2 cm者癌变率高达47.6%,息肉直径<2 cm者癌变率仅为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息肉癌变率为5.2%,多发息肉癌变率则高达38.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治疗结直肠息肉可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66-68+72
目的分析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以来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临床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100例患者治疗后显效患者共68例,好转患者共28例,无效患者共4例(2例患者治疗后仍存在头痛症状,2例患者术后鼻黏膜部位仍伴有肥厚、水肿症状),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住院时间(7.2±1.3)d。术前VAS评分(4.63±1.72)分,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1.78±0.51)分,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50例患者治疗后,其鼻塞、鼻痒、打喷嚏及鼻涕的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临床症状改善显著,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两药合用控制性降压对鼻内镜手术中术野质量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独应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在鼻内镜术中的术野质量。方法:40例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尼卡地平组(N组,n=20)和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组(NE组,n=20),两组分别用尼卡地平和尼卡地平、艾司洛控制性降压,平均动脉压控制在55mmHg~60mmHg之间,记录降压前后MAP、HR变化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术野质量进行评分。结果:与降压前MAP比较,N组在停药后各时点明显降低(P<0.01),NE组在停药10min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NE组在停药20min、3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明显升高(P<0.01);与降压前HR比较,N组在降压期间显著增快(P<0.05),NE组在降压期间及停药10min与N组同期比较显著减慢(P<0.01);NE组术中各时间点术野质量评分及尼卡地平用量明显低于N组(P<0.01)。结论:尼卡地平复合艾司洛尔用于鼻内镜术中控制性降压可明显改善术野质量,提高手术效率,可能与控制心率有密切关系。同时有血压波动小、可控性好、停药后血压回升较快等优点,比单独应用尼卡地平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幕上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就诊的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神经内镜组和小骨窗开颅组.神经内镜组22例,小骨窗开颅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死亡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和术后6个月随访情况.结果 神经内镜组死亡0例,小骨窗开颅组死亡2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1.52±0.40)h]、术中出血量少[(35.61±13.52)mL]、血肿清除率高[(90.12±4.32)%],神经功能恢复快[神经功能缺失程度量表评分术后1周为(25.15±4.37),术后4周为(18.13±2.8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神经内镜组(81.82%)高于小骨窗开颅组(65.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出血量在30~50 mL、病情较轻的高血压幕上脑出血患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快捷、血肿清除率高、出血少、恢复快、预后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74-77
目的比较分析鼻中隔缝合与鼻腔填塞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并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A组与B组,A组予以鼻中隔缝合治疗,B组予以鼻腔填塞治疗,采用Lund-Mackay评分系统评估鼻内镜、鼻窦CT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临床症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鼻窦C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B组的6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AS量表得分,A组患者的鼻塞得分(0.92±0.25)分、头痛(1.75±0.47)分、鼻部疼痛(1.36±0.28)分、流泪(0.44±0.11)分、耳鸣/耳闷(0.52±0.17)分、吞咽困难(0.61±0.20)分、睡眠困难(0.98±0.25)分、术后清理鼻腔时疼痛不适感(1.72±0.39)分,各项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两组鼻腔渗血量、术后鼻中隔血肿、鼻粘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后应用鼻中隔缝合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较鼻腔填塞更有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硫酸镁在鼻内窥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5例全身麻醉下鼻内窥镜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和硝酸甘油组,每组25例。硫酸镁组在麻醉诱导前予以静脉输注10%硫酸镁40 mg/kg,继以15 mg·kg-1·h-1维持;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5%葡萄糖液;硝酸甘油组术中泵注硝酸甘油,以1 μg·kg-1·min-1开始。观察用药后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出血量及输液量、手术及苏醒时间、术野质量、肌松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硫酸镁组患者术中心率平稳,而对照组和硝酸甘油组患者术中心率较麻醉前明显加快(P<0.01)。硫酸镁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硫酸镁组术中各时点术野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给药后至肌颤搐75%恢复的时间和恢复指数在组间比较,硫酸镁组明显大于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P<0.01)。各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硫酸镁可有效地的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控制性降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