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北青龙衣总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北青龙衣总多糖的脱蛋白工艺。方法:以蛋白质脱除率和总多糖保留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比较Sevage法、三氯乙酸法(TCA)、木瓜蛋白酶法、酶-Sevage联用法及酶-TCA联用法对北青龙衣总多糖的脱蛋白质效果。结果:木瓜蛋白酶-TCA法除蛋白效果最好,最佳脱蛋白条件为木瓜蛋白酶用量3%,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60℃,p H6,TCA质量分数6%。蛋白质脱除率84.76%,总多糖保留率82.48%。结论:不同脱蛋白质法对北青龙衣总多糖中蛋白质脱除效果有明显差异,酶-TCA法效果最佳且操作简便、耗时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铁皮石斛总多糖的胰蛋白酶联合Sevage法脱蛋白工艺,为该有效部位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总多糖保存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胰蛋白酶法和胰蛋白酶联合Sevage法;以蛋白脱除率为指标,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粗多糖溶液与Sevage试剂体积比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条件。结果:胰蛋白酶联合Sevage法具有较高的总多糖保存率及蛋白脱除率;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1.5 h,酶用量0.21 g·m L-1,酶解温度63.25℃,总多糖溶液-Sevage试剂(4.27∶1);蛋白脱除率(87.15±7.93)%,总多糖保存率(81.32±8.54)%。结论:不同方法对铁皮石斛总多糖的脱蛋白效果有明显差异,胰蛋白酶联用Sevage法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半夏多糖脱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半夏多糖除蛋白的最优工艺。方法:以半夏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3种脱蛋白方法对半夏多糖脱蛋白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胰蛋白酶结合三氯乙酸的脱蛋白方法,最优脱蛋白工艺为:在胰蛋白酶最适酶解条件下酶解,酶解液与TCA溶液(5%)的体积比为4:1,振摇时间10 min,静置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半夏多糖蛋白脱除率为94.96%,多糖保留率为91.51%。结论:优选出的脱蛋白方法可以有效的去除蛋白,纯化多糖,为半夏多糖制备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6,(5)
目的:筛选穿山龙多糖脱蛋白的最优工艺。方法:以穿山龙多糖保留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考察指标,研究4种脱蛋白方法对穿山龙多糖脱蛋白的影响。结果:确定木瓜蛋白酶法结合Sevage法为最佳工艺,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5℃,木瓜蛋白酶用量2.0%,酶解时间122 min,1次Sevage;在此条件下,穿山龙多糖蛋白脱除率为91.24%,多糖保留率为80.12%。结论:木瓜蛋白酶结合Sevage法是一种良好的穿山龙多糖脱蛋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铁皮石斛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及脱蛋白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研究铁皮石斛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比较盐酸法和三氯乙酸法脱蛋白工艺。结果:铁皮石斛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 h、提取次数1次,各因素的影响顺序为:温度>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盐酸法在p H=3时蛋白脱除率效果最佳。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铁皮石斛粗多糖的得率可以达到4.67%,盐酸法p H=3时脱蛋白,多糖含量高,更适合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6.
荔枝核多糖脱蛋白工艺考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优选荔枝核多糖的脱蛋白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和脱蛋白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选取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木瓜蛋白酶法对荔枝核多糖的脱蛋白工艺;以多糖保留率和脱蛋白率为指标,比较木瓜蛋白酶法、沙维积法(Sevag法)、三氯乙酸法、酶-Sevag联合法、酶-三氯乙酸联合法和三氯乙酸-Sevag联合法6种方法对荔枝核多糖的脱蛋白效果。结果:木瓜蛋白酶法脱蛋白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4%,酶解时间1 h,pH 6,酶解温度45℃,脱蛋白率70.2%,多糖保留率82.9%;酶-Sevag联合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在酶法处理的基础上,Sevag试剂处理2次,脱蛋白率高达91.45%,多糖保留率71.42%。结论:不同脱蛋白法对荔枝核的脱蛋白效果有明显差异,酶-Sevag联合法的脱蛋白效果最佳,可推广于大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亚贡多糖的脱蛋白工艺。方法:采用酶法脱蛋白,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工艺,以多糖质量分数和蛋白脱除率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反应时间及酶浓度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6.2℃,反应时间为1.27h,酶终浓度3.7%;多糖质量分数达67.5%,蛋白脱除率为80.4%。结论:该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亚贡多糖的纯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急性子多糖脱蛋白工艺。方法:以蛋白脱除率和多糖损失率为测定指标,考察了三氯乙酸(TCA)法、酶法和酶-TCA法3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并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最佳工艺。结果:TCA法、酶法、酶-TCA法的蛋白脱除率分别为86.5%、80.4%、84.2%,多糖损失率分别为64.2%、32.4%2、6.2%。结论:酶-TCA法是急性子脱蛋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洪梅  尚强  萧伟 《中草药》2010,41(4):584-586
目的 优选金银花多糖除蛋白工艺.方法 以多糖损失率和蛋白脱除率为评价指标,选用了3种方法:Sevag法、酶法和酶-Sevag法对金银花多糖提取物进行脱蛋白处理.结果 Sevag法、酶法、酶-Sevag法的蛋白脱除率分别为85.72%、73.28%、84.50%,多糖损失率分别为56.57%、31.22%、29.35%.结论 酶-Sevag法是金银花多糖除蛋白有效,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龙葵多糖脱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多糖保留率、蛋白脱除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Sevag法、三氯乙酸法(TCA法)、酶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并进行比较。结果三氯乙酸法(TCA法)为最佳脱蛋白方法,最佳工艺条件为用3%的三氯乙酸溶液调节pH至2.5,萃取时间20分钟,萃取次数1次,此时蛋白脱除率87.118%,多糖保留率88.983%。结论 TCA法对龙葵多糖具有较好的脱蛋白效果,且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多糖保留率高,可在龙葵多糖的分离纯化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5.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脘痛证候的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方法对808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从胃脘痛临床症状中提取12个因子,分别代表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气阴两虚、胃热炽盛、胃阴亏虚、肝胃郁热、脾胃气虚等8个证候,同时对各个证候进行量化。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胃脘痛的常见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中医综合治疗结、直肠癌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具体治疗方法和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成长历程。他们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结直肠癌专病建设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26家医院以及挪威国家补充替代医学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医结直肠癌的诊疗方案的验证工作,牵头制定《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及探索建立辐射社区医院的结直肠癌中医三级防治网络等工作,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认可,具有典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科,首先要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胡方林 《中医教育》2010,29(1):37-39
传统的闭卷考试不能很好地反映方剂学教学的效果,因此,我们试行了以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改革,考试成绩由笔试、机试、平时3个方面组成。结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带动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六经皆有咳嗽,寒热皆可致咳,治疗上不可拘于一理一方,当穷究其机,辨证施治,方能事半功倍。以六经辨证为纲,分析《伤寒杂病论》对咳嗽的有关论述,以期提高咳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