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天名精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倍半萜类成分,迄今为止从该属植物的全草及果实中至少发现了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吉马烷型倍半萜86个,桉叶烷型倍半萜30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29个,倍半萜二聚体23个,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9个,卡拉布烷型倍半萜9个,苍耳烷型倍半萜7个,无内酯环倍半萜6个,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个,十二烷型倍半萜1个。研究表明这些倍半萜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寄生虫,杀虫,抗病毒等。该文对天名精属植物中的2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进行分类归纳,以期为天名精属植物的深入研究与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茄科为被子植物门、管状花目下的植物,1992年至今从茄科植物中分离得到209个倍半萜类成分,其类型主要包括链状倍半萜、单环倍半萜、桉叶烷型倍半萜、香根螺烷型倍半萜、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部分倍半萜类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抗病毒和免疫抑制等活性。主要综述茄科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茄科植物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邱蕴绮  漆淑华  张偲 《中草药》2008,39(7):1101-1105
菊科阔苞菊属的多种植物为世界各地的民间用药,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阔苞菊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桉烷型倍半萜类衍生物、噻吩环聚炔类、苯丙素类等;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及神经药理学作用.以期对今后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婷  杜冠华  陈若芸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4):1889-1894
 目的 综述近十年来旋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方法 分析和归纳该属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药理活性的文献报道。 结果结论 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桉叶烷型、吉马烷型和愈创木烷型为主。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毒活性和抗炎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属植物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索茂荣  杨峻山 《中草药》2006,37(1):135-140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结构多样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在菊科向日葵属植物中广泛存在,现对向日葵属植物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综述,发现其中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学成分占绝大多数,且主要是吉马内酯类结构类型,桉叶内酯类和愈创木内酯类次之,生物活性显示它们具有抗肿瘤、抑菌、异株克生和杀虫等多种作用。倍半萜类化合物的骨架为较特殊的环己醚或苯骈环庚醚类,它们的生物活性主要体现在异株克生和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香为传统中药,主要含有三萜类和二萜类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中含量最大的乳香酸类成分研究较多,近年来研究者发现乳香中含有的西松烷型二萜成分结构新颖且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广泛关注。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由4个异戊二烯基首尾相连构成的、生物活性多样的天然产物,药理研究表明这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保肝、抗肿瘤等方面的生物活性。该文综述了乳香属中西松烷型二萜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并推测了其可能的生物合成途径,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化合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金粟兰属在植物分类学上归类为金粟兰科,我国是金粟兰属植物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地区。本文评述其化学成分和生物学活性以及临床应用。在某些物种中,单倍体和二聚体倍半萜类化合物无论是在含量上,还是在化学结构多样性上,占绝对优势地位,它们可能是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基础之一。最具特色的是该属的大部分倍半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类型上具有钓樟烷(或桉烷)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单元。这些研究结果能够用于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的药用亲缘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杜松烷型的倍半萜在自然界中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结构复杂,是植物精油重要组成成分。该类型的化合物中部分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疟疾等药理作用。主要对近10年来杜松烷型倍半萜的最新结构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分类和总结,以期为杜松烷型倍半萜类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愈创木烷型倍半萜是以3个异戊二烯单元构成4,10-二甲基-7-异丙基取代的[5,7]并环结构为基本母核的一类化合物。按照官能团差异及聚合度,可分为简单愈创木烷型、愈创木内酯型、二聚体及三聚体。天然来源的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广泛分布于植物、真菌及海洋生物中,尤其常见于菊科、姜科、瑞香科、唇形科、泽泻科等植物中。该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神经保护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近10年(2013—2022年)新分离鉴定的339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的化学结构及生物活性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愈创木烷型倍半萜类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缬草属植物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var.latio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薄层制备色谱等色谱法对宽叶缬草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核磁等波谱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宽叶缬草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valeriridoid P(1),马榄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dihydroxymaaliane(2)、madolin F(3),双环吉玛烷型倍半萜类化合物madolin A(4)、volvalerenal B(5)、kissoone A(6)。结论化合物1为罕见的含有2个氧桥的环烯醚萜类新化合物,化合物2~4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化合物6为该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17,48(14):2964-2971
款冬花为菊科植物款冬Tussilago farfara的干燥花蕾,是中医临床和中药工业常用中药之一,主要含有倍半萜、三萜、黄酮、酚酸、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其中,倍半萜是款冬花的特征成分,《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的质量评价指标即为倍半萜类成分款冬酮。款冬花中的倍半萜以bisabolane和oplopane骨架为主,已报道的倍半萜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过敏、抗癌、神经保护、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对款冬花中的倍半萜类成分的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为款冬花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中药复杂体系快速、准确鉴定的分析方法,系统阐明益智仁(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的干燥成熟果实)中倍半萜类物质的化学组成。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技术,在优化倍半萜类物质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质谱全扫描捕捉未知化合物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同时与对照品的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进行比对,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数据库,实现对益智仁中倍半萜类未知化合物的准确快速鉴定。结果 共鉴定出24种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骨架结构将其归为4类,其中9个桉叶烷型、6个杜松烷型、8个艾里莫芬烷型、1个刺参酮型。结论 利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实现对益智仁中多种倍半萜类成分的快速、准确鉴定,为益智仁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了解金粉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通过对近年来金粉蕨属植物研究的文献分析,对该属植物的化学与药理进行分类整理。目前,从金粉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近30多个化学成分,包括黄酮、倍半萜和酚类等结构类型;药理作用研究表明,栗柄金粉蕨和野鸡尾金粉蕨提取物具有解毒、解痉作用;金粉蕨素和瓦利希毒苷在保护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癌、抗氧化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该属一些植物提取物及其化合物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癌、抗氧化、解毒、解痉等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活性。开展金粉蕨属植物的研究,对发现新的药用活性成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韶静  汤建华 《中草药》2022,53(10):3178-3194
木果楝属Xylocarpus植物中包含丰富的萜类、生物碱类、多酚类、黄酮类、甾体类等化学成分,其中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多环体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其最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柠檬苦素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的高度氧化的四降三萜类化合物,葛杜宁、andirobin、墨西哥内酯、phragmalin等多种结构类型的柠檬苦素及其类似物在木果楝属植物中普遍存在,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镇痛、抗炎、抗焦虑、镇静、保护神经、改善睡眠等药理作用,还具有昆虫拒食、杀虫等生物活性。对2010—2021年报道的木果楝属216个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丰富该类资源的新药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赵玉娇  高耀  周玉枝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17,48(21):4546-4551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为临床常用中药,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内酯类、苷类,以及多糖和氨基酸等。白术除了具有抗衰老、抗炎、抗肿瘤、调节胃肠功能、保肝等药理作用,还具有治疗和改善多种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的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归纳总结了白术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全面阐释白术在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曹愿  高晶  高小力  郑姣  王景  屠鹏飞  柴兴云 《中草药》2014,45(17):2556-2563
紫金龙为罂粟科紫金龙属植物的根,是云南省多个地区,尤其是白族地区的传统药物。生物碱是该属植物的主要和特征性成分,具有调节心血管系统、镇痛、解痉、保肝、抗缺氧、抗疟等活性。对紫金龙属植物的传统药用价值、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归纳,以期为罂粟科紫金龙属植物生物碱的系统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彭文文  宋卫武  刘欣媛  谭宁华 《中草药》2017,48(13):2761-2770
芸香科(Rutaceae)黄皮属Clausena Burm.f.植物全世界有25种,我国有13种,主要分布于西南及华南各省区,云南有11种。该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包括咔唑生物碱、香豆素、倍半萜、苯环衍生物、四降三萜和黄酮等,其中咔唑生物碱近年来备受关注。从咔唑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几个方面对黄皮属植物中咔唑生物碱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桃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筱凰  李婷  王一涛  陆金健 《中草药》2015,46(17):2649-2655
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种子,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等功效。目前对桃仁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其活性成分苦杏仁苷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而对其他单体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仍不明晰。综述桃仁在传统理论指导下的现代研究进展,包括其性味、炮制、配伍、质量控制,以及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建议对桃仁提取物中的单体成分在心血管保护、神经保护、免疫调节、抗肿瘤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作用机制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为其资源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e genus Phlomis L. belongs to the Lamiaceae family and encompasses 100 species native to Turkey, North Africa, Europe and Asia. It is a popular herbal tea enjoyed for its taste and aroma. Phlomis species are used to treat various conditions such as diabetes, gastric ulcer, hemorrhoids, inflammation, and wounds. This review aims to summarize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hyto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genus Phlomi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its ethnobotanical uses. The essential oil of Phomis is composed of four chemotypes dominated by monoterpenes (α-pinene, limonene and linalool), sesquiterpenes (germacrene D and β-caryophyllene), aliphalic compounds (9,12,15-octadecatrienoic acid methyl ester), fatty acids (hexadecanoic acid) and other components (trans-phytol, 9,12,15-octadecatrien-1-ol). Flavonoids, iridoids and phenylethyl alcohol constitute the main compounds isolated from Phlomis extracts.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some Phlomis spec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y are described according to antidiabetic, antinociceptive, antiulcerogenic, protection of the vascular system, anti-inflammatory, antiallergic, anticancer, antimicrobial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内部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鉴定东北产栽培和野生苍术及其近缘种药材,明确其种间遗传关系远近,并对东北产朝鲜苍术的栽培起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提取不同栽培区包括北苍术、朝鲜苍术在内的五种苍术属40份样本以及朝鲜苍术7份野生种质样本的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ITS2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所有序列用MEGA5. 0软件进行比对分析(clustal W),去除两端5. 8S和28S序列,获得完整的ITS2序列,构建系统聚类树(NJ树)。结果:苍术属5种药材ITS2序列长度均为232 bp。根据NJ树和ITS2二级结构结果,除北苍术和朝鲜苍术未被区分开,其余几种药材均可明显区分,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根据NJ树结果可知,朝鲜苍术的栽培品系和野生种质也能很好的聚在一起。结论:ITS2序列能稳定、准确鉴别苍术属5种药材。朝鲜苍术与北苍术亲缘关系很近,可认为是苍术北方分支中的一种变种,建议将朝鲜苍术并入北苍术。且在辽宁有大规模栽培的朝鲜苍术可能起源于辽宁本地的野生群体,种源可能来自于辽宁岫岩等地的野生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