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奥沙利铂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奥沙利铂作为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具有特异的细胞毒性。其与5-氟尿嘧啶和亚叶酸联合应用作为一线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其抗癌作用明确,具有较顺铂和卡铂疗效好、毒性低等特点,在抗肿瘤治疗上应用比较广泛。奥沙利铂主要不良反应力感觉神经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本文就奥沙利铂临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与顺铂、卡铂、伊立替康进行对比评价。  相似文献   

2.
碳铂(卡铂,Carboplatin)是继顺铂之后第二代铂类抗癌新药,它与顺铂有相似的抗癌谱,而消化道和肾毒性明显较低,国内自80年代末广泛用于临床。本文报道它的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 材料与方法 碳铂,水溶性白色粉末,溶于6%葡萄糖溶液中使用,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杨懿昆和熊惠周等同志合成和提供。动物用Wistar大鼠,体重223±229(X±SD)。方法参照Keller等[1~3]。雌雄2: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4种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雁  丰嘉驹 《上海医药》2004,25(8):356-359
目的:比较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4种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方法:收集4种化疗方案(NP、GP、TP、NIP)所涉的208例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顺铂与不同抗肿瘤新药配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是血液学毒性,占不良反应的60%~70%,其次是消化道反应(15%~27%)。GP组的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其他组。NIP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最高。TP组的神经毒性居4组首位。结论:必须重视抗肿瘤新药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新药毒性机制研究是准确预测新药临床毒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必须及早且完整深入地进行,并贯穿新药研发的各个时期,结合药理学、化学、药动学、毒代动力学、毒理学及危险因素评估等诸多学科共同进行。现代科研技术为毒性机制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LOHP)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其铂原子与1,2-二氨环己烷及一个草酸基结合,是单一对映结构体,常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或辅助治疗原发性肿瘤完全切除后三期DukesC结肠癌。随着奥沙利铂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神经毒性反应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已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旨在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顺铂肾毒性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月琴 《河北医药》1995,17(4):238-239
顺铂肾毒性的防治措施100039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药理室梁月琴综述郭军华张秀国审校顺铭是1965年Rosenberg等’“发明的抗肿瘤药物,它对卵巢癌、肺癌、膀优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和星丸肿瘤有极好的治疗作用,但顺铂易引起严重的肾毒性,且肾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 70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与前组相同但未接受左卡尼汀预防性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级别、出现外周神经毒性时间及肿瘤相关性疲劳分级和体力状况评分。结果预防性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级别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中预防性给予左卡尼汀,可减少化疗相关的神经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铂类药物广泛的应用于肺癌、大肠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然而,铂类药物的疗效往往由于严重的毒副反应,尤其是神经毒性而受到限制。铂类药物的神经毒性存在较大的个体性差异,其药物代谢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是导致神经毒性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铂类药物转运体、药物代谢酶和DNA修复酶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铂类药物神经毒性之间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随着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的迅速发展,不断有大量的新的化学物质、化学药品和中药制剂问世。因此,评价新药在临床治疗剂量下的毒性,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补肾益气活血方药健胎液(PAKRQAB)系同济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研制的新药,经过急性与长期毒性试验均未见明显毒性损害,现为评价新药的生殖毒性,保证其临床用药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大鼠致畸试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31-35
奥沙利铂是治疗大肠癌的基石药物,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治疗,也可用于胃癌、卵巢癌的治疗。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均可受损。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于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尚在探索中。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乙酰胆碱通道,钠离子通道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具有重要介导作用,基因多样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在探索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防治药物时也开始应用黄芪根提取物,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以上药物在神经毒性防治当中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1.
TP方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琴  陈桂林 《江西医药》2006,41(8):590-591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采用紫杉醇135mg/m^2,d1,静脉滴注,顺铂75mg/m^2,d2,静脉滴注,并予水化利尿减轻顺铂的肾毒性。结果有效率(CR+PR)52.5%.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脱发最明显,但均为可逆性;胃肠道反应患者均能耐受;过敏反应及神经毒性轻微。结论TP方案治疗复发性宫颈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徐超  张兴 《云南医药》1999,20(6):430-431
类抗癌药是当代最主要的抗癌药物之一,它在肿瘤治疗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顺铂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肾毒性,影响了该药物剂量的提高。卡拍是第二代铂类低毒高效的抗癌药,文献报道卡铂肾毒性远远低于顺铂,我们用血清BUN、Cr和尿β2—mG的测定对卡铂和顺铂化疗的肾毒性作用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了解卡铂和顺铂使用不同的剂量和不同的治疗方法对肾脏的毒副作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本组病例病理诊断均为恶性肿瘤,在化疗前的肾功能均为正常,每例在化疗前和化疗后2周分别测定血清BUN、Cr和尿β2—mG。顺铂治疗组分为A、…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采用奥沙利铂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传统疗法,不应用谷胱甘肽;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应用谷胱甘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52.5%,研究组患者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良好,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顺铂所致肾毒性损伤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10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比较其肾毒性。结果: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有效率均达到53%以上,化疗后对照组肾毒性损伤要高于治疗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有效地预防顺铂所致肾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陈宇鹏 《临床医药实践》2009,(3Z):1507-1508
目的:观察加味当归四逆汤预防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加味当归四逆汤+化疗,对照组35例采用卡马西平+化疗,比较两组间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4.3%和54.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当归四逆汤预防治疗奥沙利铂所致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刘春林  李元翠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12):1185-1186
近年来,治疗大肠癌的新药奥沙利铂(L-OHP)是继顺铂、卡铂之后的第三代抗癌药物,具有骨髓抑制轻微、胃肠道反应小、无明显肾、耳毒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顺铂的抗癌作用及其毒性防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铂的抗癌作用及其毒性防护黄永平,周世文(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临床药理基地重庆630037)自1969年Rosenbery首次报道顺氯氨铂(顺铂Cis-platinum,CDDP)具有抗癌作用以来,国内外已将该药广泛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但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中药涂擦预防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18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奥沙利铂化疗期间给予肢体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中药涂擦,对照组常规预防治疗,6次化疗完成后评价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P<0.01)。结论化疗期间给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中药涂擦可以降低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抗癌药顺铂对小鼠的耳、肾和肝毒性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以小鼠为实验对象建立抗癌药顺铂毒性研究的实验动物模型 ,并探讨其毒性作用产生的可能机制 ,为进一步对顺铂毒性作用的防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昆明种小鼠 ,经腹腔连续注射顺铂 5d ,观察不同剂量顺铂对小鼠的听力、肾脏和肝脏的毒性作用及肝和肾组织抗氧化系统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顺铂可引起小鼠体重明显下降、全频率的听力阈值升高 ,肝和肾的脏器系数、血清尿素氮 (BUN)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换酶 (ALT)活性等指标的异常 ,并呈剂量依赖关系。此外 ,顺铂还可引起肝和肾抗氧化及氧化损伤指标的异常。结论  3 0~ 4 0mg·kg-1b w的顺铂可引起小鼠出现明显的听力、肾和肝组织的损伤。氧化损伤是抗癌药顺铂产生其毒性作用的可能机制之一 ,但对于不同的脏器和在不同的给药时期 ,其发挥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提高对奥沙利铂治疗后致运动神经协调障碍的毒性的认识.方法 临床观察大肠癌应用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的出现外周感觉神经毒性,通过临床及辅助检查排除骨转移等引起相关症状的可能因素,明确为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结果 两例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应用奥沙利铂,完成5周期或以上化疗周期,总剂量均在1000mg或以上;化疗的过程中出现外周感觉神经毒性,进行性加重和间歇期不能恢复为特点,并最终导致下肢运动协调障碍;短期的对症治疗无好转并在以后大于3月随访的时间中症状没有恢复.两者均通过ECT骨扫描、核磁共振以及相关的肿瘤标记物检查排除了肿瘤转移和复发迹象.结论 外周感觉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的主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少数患者可能会严重的影响到运动协调障碍.临床上出现Ⅲ级或以上感觉神经毒性时,建议停药,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