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痹痛灵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痹痛灵治疗活动期类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痹痛灵胶囊(BTL)治疗(治疗组)及氨甲喋呤(MTX)(对照组)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治疗组患者其晨僵、关节疼痛、及关节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3个月,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2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RF,IgA,IgG等炎性与免疫指标治后2组较治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痹痛灵胶囊改善类风湿患者症状与体征,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对照组;并有与MTX相似的免疫作用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疏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5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健脾化湿、疏肝化痰为治疗原则,观察疏肝降脂汤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此方治疗脂肪肝57例为治疗组,对照组30例别用常规西药治疗,2个月为1疗程。[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有显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消除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血脂(特别是甘油三脂)和B超检查结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本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提示该方具有明显的保肝、降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烫洗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烫洗治疗,共治疗14 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比较,治疗组真菌清除率为90.00%,对照组真菌清除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烫洗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手足癣疗效显著。文献引用:吴盟.中药烫洗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手足癣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7):1063-1065.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寒痹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50例,年龄35~56岁;病程0.5~5年;西医治疗组(对照组)50例,年龄37~58岁;病程0.8~6年。观察组用寒痹康胶囊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尼美舒利)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2组治疗后ESR、CRP、RF、IgG、IgA和IgM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者15例(32.0%),观察组3例(6.0%),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1)。结论寒痹康胶囊治疗类风湿眭关节炎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5.
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升降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脾虚证的疗效。[方法]将101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采用双盲法治疗,治疗组服用自拟升降胶囊,对照组服用码丁啉和淀粉混合胶囊(外观与升降胶囊相同),每次5粒,每天3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的疾病治愈率及肝郁脾虚证治愈率分别为37.3%和45.1%,而对照组分别为16.0%和18.0%(两组比较,均P<0.01)。治疗组治疗后胃排空率及正常胃电百分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具健脾疏肝,升清降浊作用的升降胶囊对肝郁脾虚证的FD疗效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6.
养阴清热、宣痹通络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阴虚络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清络通痹颗粒治疗组63例和雷公藤多甙片对照组55例,观察用药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为9.52%,临床治愈显效率为38.10%,总有效率为90.48%,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0%、20%、83.64%(P<0.05);治疗组的类风湿因子滴度、血沉、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清络通痹颗粒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紊乱等作用,从而达到控制病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炎康胶囊”联合强的松、环磷酰胺(CTX)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对血脂、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140例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强的松加CTX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方案中加肾炎康胶囊。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后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亦比治疗前降低(P〈0.01)。但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及Fi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8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4%(P〈0.05)。结论:“肾炎康胶囊”可降低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改善高黏血症,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精制蛇毒复方胶囊对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精制蛇毒复方胶囊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精制蛇毒复方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30例,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汤剂。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生存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指标、生存期及复发转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脘腹疼痛、腹胀等症状(P<0.05);两组均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P<0.05):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患者高纤维蛋白原和高血浆粘度(分别为P<0.01、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降低作用(P>0.05),治疗组两组之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上述两指标分别为P<0.01、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期32.7月,对照组25.2月,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生存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7%和60%(P<0.05);治疗组复发转移8例(26.7%),对照组13例(43.3%),治疗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精制蛇毒复方胶囊对改善胃癌椁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高粘血症、延长生存期、延缓肿瘤复发转移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VD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采用通心络胶囊+脑复康及脑复康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简易智能评定量表(MMSE)得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脑电地形图,血液流变学、血脂分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有效率88X.57%,脑电地形图总有效率62.86%,对照组分别为62.86%、4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增加(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对照组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均有改善(P<0.01,P<0.05);治疗组全血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改善(P<0.01),且纤维蛋白原、相对低切、血浆黏度、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够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临床症状,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灵芝生料酿制液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灵芝生料酿制液的降血脂药理作用。[方法]采用蛋黄乳致高血脂小鼠模型和高脂饮食致高血脂大鼠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灵芝生料酿制液对两种高血脂模型的降血脂作用,并与血脂康、灵芝的传统剂型灵芝饮和灵芝胶囊作比较。[结果]灵芝生料酿制液可降低蛋黄乳致高血脂模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致大鼠高血脂症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H)的作用不明显。[结论]灵芝生料酿制液具有较好的降血脂作用,有望开发为新的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益肾壮骨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益肾壮骨通痹汤(主要由制附子、淫羊藿、补骨脂、川芎、当归、独活、川断、黄芪、熟地、茯苓、白术、骨碎补、赤芍、白芍、狗脊、桑寄生、鸡血藤、伸筋草、防风等中药组成)内服外烫;对照组20例,服用英太青;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有效病例继续治疗,并随访1-3年,以观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对关节疼痛、肿胀、压痛及晨僵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ESR、CRP、IgG的影响也优于对照组(P<0.01)。有效病例随访3年,观察组22例中复发5例,占22.7%;对照组12例中,复发8例,占66.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内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占8.33%;对照组出现6例,占4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肾壮骨通痹汤内服外烫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消炎、止痛、消肿和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疗效比英太青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中药清痹洗方(由稀莶草、黄柏、赤芍、生地、汉防己、苍术、旱莲草、蜂房、乳香、没药、徐长卿、红花、牛膝、威灵仙、冰片、薄荷等药物组成)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清痹洗方熏洗,并口服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只服用通痹灵片和尼美舒利,不用清痹洗方熏洗.两组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晨僵时间、握力、压痛关节数、压痛指数、关节休息痛、肿胀关节数、肿胀指数、病人和医生评价等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中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和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关节压痛和关节肿胀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中RF、CRP、ESR、WBC和PLT等指标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血中CRP、ESR、PLT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清痹洗方熏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法对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完全随机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清热化湿法治疗,对照组17例予以常规西药护肝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血检查肝功能和SIL-2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SIL-2R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经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两组治疗后的SIL-2R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4例血清HBV-DNA、HBeAg阴转的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SIL-2R水平降低至正常水平;HBeAg未阴转者,或HBeAg阴转但HBV-DNA未降至正常范围者,虽肝功能恢复正常,SIL-2R水平仍较高。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湿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可能要优于西药组,这可能与调节SIL-2R水平有关;治疗后肝功能正常但SIL-2R水平仍较高的患者,病毒重新复制活跃的可能性大,应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4.
潜阳定眩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潜阳定眩饮(主要由石决明、生牡蛎、生龙骨、珍珠母、葛根、夜交藤、白芍、竹茹、桑寄生、钩藤、熟地、黄芩、天麻、牛膝、杜仲、僵蚕等中药组成)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以潜阳定眩饮治疗高血压病60例,另设阳性对照组30例(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和阿斯匹林肠溶片),比较两组症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psystolic)、舒张压(pdiastolic)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降压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症状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潜阳定眩饮降血压效果与马来酸依普利片加阿斯匹林肠溶片相仿,在改善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法治疗冷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法治疗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按简单随机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疏风散寒、活血化瘀中药(由麻黄、桂枝、荆芥、防风、北杏仁、生姜、大枣、丹参、当归、鸡血藤、赤芍等组成)治疗,对照组30例予以西药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20d),疗程结束1周后统计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并与38例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对照组为6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基本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冷性荨麻疹的重要法则,所选方药是临床治疗冷性荨麻疹的有效药物;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补气通络方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后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补气通络方(由黄芪、当归、丹参、川芎、人参组成)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2只右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大鼠,随机分成补气通络胶囊组、模型组。每组36只,分别于造模后1d、3d、7d、14d、28d、56d各取出6只,检测坐骨神经氧自由基(OFR)相对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或P<0.01)。结论:补气通络方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止哮平喘方抗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止哮平喘方(主要由法半夏、瓜蒌皮、薤白、白芍、柴胡、黄芩、麻黄、枳壳、射干、甘草等中药组成)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复制卵蛋白致敏哮喘模型,观察支气管及肺的病理学改变;测量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细胞计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CD_4~+、CD_8~+T细胞的含量。[结果]病理研究显示哮喘模型组豚鼠气道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EOS)和淋巴细胞为主。哮喘模型组全血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炎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哮喘模型组CD_4~+T细胞高于正常组(P<0.05);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CD_4~+ T细胞均有下降(与哮喘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 中药止哮平喘方能降低气道及外用血炎性细胞的数量,具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降低CD_4~+细胞数量,相对增加CD_8~+ T细胞,使CD_4~+/CD_8~+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起到调节其紊乱的免疫功能状态的作用,这可能是止哮平喘方抗气道炎症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柏子养心丸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口服中药煎剂柏子养心丸加味(柏子仁、酸枣仁、天冬、麦冬、枸杞子、当归、茯神、熟地、炙甘草、女贞子、旱莲草)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更年灵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统计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计分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P〈0.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01)。【结论】柏子养心丸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具有补益肝肾、益气活血、祛风清热作用的术后抗炎汤(主要由黄芪、当归、枸杞、生地、防风、白 术、桑叶、菊花、钧藤等中药组成)对白内障患者手术后血清与泪液白介素2(IL-2)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的 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47例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中药组(2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和滴眼液,中药组在对照组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术后抗炎汤。另选15例门诊体检的健康老年 人为正常组。检测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和泪液IL-2和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中药组术后血清SIL-2R均 比术前升高(均P<0.01),而中药组术后泪液SIL-2R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血清和泪液 IL-2和SIL-2R水平高于中药组和正常组(P<0.05或P<0.01)。[结论]术后抗炎汤通过调节眼局部免疫功能,能有效减 轻白内障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养血祛风法对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养血祛风法对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2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白癜风治疗仪进行发疱及磨削术将正常皮肤表皮移植到白斑区;治疗组32例,在采用对照组的表皮移植术基础上,于术后2周开始服用自拟中药白驳风汤(当归、鸡血藤、防风、补骨脂、赤芍、丹参、白芷、黄芪、红花)治疗,隔日1剂,同时外擦中药复补酊(补骨脂、白芷、丹参、红花),2次/d。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随访结果。【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为83.6%、有效率为93.1%,对照组的痊愈率为71.0%,有效率为8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远期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已成活皮片的色素再脱失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祛风为主中药能提高表皮移植术治疗白癜风的近期治愈率和降低远期色素再脱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