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春节临近,入市购买药材的人员日渐增多,本期市场上滋补类和香料类药材商品交易显得较为活跃,小批量零星交易走快。丹参、板蓝根、白术等大宗品种交易量明显上升,价格有上扬之势,一些冷背品种如重楼、香薷草、皂角等因货源短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现将部分地产果实子仁类药材行情走势点评如下:枳壳江西是主要产区,历年年产量均占全国的五成以上,主产于本省的中南部,其中樟树、新干、新余、吉水、高安、峡江、安福、万载、永新、吉安等市县拥有大型的GAP生产基地。地产枳壳以其皮青肉厚的品质深受药厂、药商的青睐,因此,前些年商品走动比较顺畅。进入2003~2004年,随着产地种植面积增加,枳壳产量逐年上升,加上受湖南、湖北等地枳壳价低的影响,江西枳壳价格开始逐步下滑,统货成交价陆续降至6~6.5元(千克价,下同),低谷时只有5元,产地药农因收入不佳于是放松了对枳壳树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砍伐树木改种其它作物,由此导致枳壳面积逐步减少,产量也逐年下降。近两年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加上产地外出务工人员增多,枳壳采摘量明显减少,而近年来随着相关制药企业对枳壳新产品的开发利用其商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2006年因货源减少价格开始回升。2007年枳壳商品...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在美国百老汇举行了一场音乐晚会,奇怪的是,舞台上空空荡荡,不见一件乐器。首先登台表演的是一名看起来没有多少艺术气质的彪形大汉,只见他做了个威猛的亮相后,就开始脱掉外衣,裸露出他那身浑厚而又刚健的肌肉,并开始将身体剧烈地抖动起来,  相似文献   

3.
黄养民(1904-1985),湖北武昌人.出生在中医世家,黄师悉得先父真传,后又拜妇科名医张金山为师.随师9年,继承了张师妇科药物炮制和内服以及局部用药的经验,给黄师后来医治妇科疾病打下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抗日救护队.后逃难到重庆北碚,考入中医救急医院任医生,继续进行难民的救护活动.  相似文献   

4.
进入2008年,市场大货交易仍不多见,以中小批量货源走动为主。防己、天花粉、石菖蒲、怀牛膝、壳砂、莱菔子、菟丝子、肉豆蔻、公丁香、五倍子等价格上升,麦冬、云木香、泽泻、栀子等价格下滑。白茅根又名寒草根、甜草根等,有性寒,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清热利尿等功效,是药材中的小三类品种,全国各地均有生长。以前植被资源保护较好,河边滩涂、田间地头多生长白茅根,每到冬闲季节农民多去采挖,或做柴烧、或当作药材卖掉换零用钱。目前正是白茅根集中上市季节,但市场缺少大货,优质货市价已升到7~8元(千克价,下同),这个不起眼的小品种,后市引起了商家的注意。造成其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环境污染、河道治理,使白茅根生长环境受到破坏,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二是劳动力价值提高,青壮年劳动力多外出打工,采集白茅根的人越来越少;三是白茅根以野生为主,目前还没有人工种植,野生资源减少,而没有人工种植的补充,所以市场货源越来越少;四是物价上涨也是带动其价格上升的因素。金银花在医药、保健食品、化妆品等方面需用量较大,主产山东、河南、河北、湖南等地。2003年的“非典”把金银花带到了历史的高价,后又下滑。2007年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山东、...  相似文献   

5.
晋文蔓 《新中医》2008,40(2):116-117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系吴鞠通专为湿温初起而设,由苦杏仁、白豆蔻、薏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半夏、厚朴组成,旨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导师马融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著名儿科专家,其认为只要充分把握三仁汤的方证特点,对于病程迁延、面色萎黄、胸满纳呆、舌苔黄厚腻者,临床可广为使用,不必拘于湿温初起.现将验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青黛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雪峰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4):1027-1028
青黛是临床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功效和抗癌作用的中药,然由于青黛在其加工制备过程中常夹有一定量的石灰,在临床的内服或外用时,对机体产生刺激的副作用,且降低青黛本身的临床效果,干扰和影响复方中其他药材中成分的溶出.况青黛本身质轻易浮,不溶于水,入煎剂或凉开水调敷外用时,常使疗效降低,浪费药材.  相似文献   

7.
8.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方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柴胡、枳壳、牛膝、川芎、赤芍、甘草、桔梗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各种皮肤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姜德友教授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张琪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20余年,学验俱丰,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病、冠心病、肝炎、肾病诊治较有心得,擅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症,每起沉疴.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现择出老师诊治之消渴危重病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藤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近期文献,对藤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藤茶有效成分为黄酮类等,该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可增强、调节免疫,抗炎,抗菌,降血糖,降血脂,降压,保肝、护肝,抗氧化,抗肿瘤等,为临床开拓治疗范围和开发新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桂枝加葛根汤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桂枝加葛根汤防治该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制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对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进行不同浓度的药物干预,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椎间盘纤维环中主要蛋白多糖Aggrecan 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中、高剂量组Aggrecan mRNA表达的Ct值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低剂量组Ct值与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高剂量组Ct值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0.05)。结论:中、高剂量组桂枝加葛根汤大鼠含药血清能增强纤维环细胞Aggrecan mRNA的表达,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桂枝加葛根汤从转录水平上影响纤维环细胞蛋白多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P38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的角度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3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独活寄生汤组及P38阻断剂组,每组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纤维环体表穿刺法建立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造模8d后提取各组实验兔含药血清低温保存备用,于造模8周后分别用这些血清刺激培养的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结果:各组纤维环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19,P=0.085).各组纤维环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总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37,P=0.007),进一步两两比较:模型组大于独活寄生汤组、P38阻断剂组及正常对照组(P =0.009,P=0.005,P=0.003);独活寄生汤组大于P38阻断剂组及正常对照组(P=0.007,P=0.004);P38阻断剂组大于正常对照组(P=0.007).结论:独活寄生汤可通过降低纤维环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化水平,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减缓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介导的软骨细胞凋亡进程,从而达到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为临床常见病,其发病是在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经不良机械负荷,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继发的炎症刺激、免疫反应等因素又加重椎间盘突出的进展,临床表现为腰及下肢疼痛或感觉异常。针灸治疗LDH临床疗效肯定,然其机制尚不明确,笔者总结针灸治疗LDH的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其作用机制主要与延缓椎间盘退变、调节分子生物学反应、调整生物力学、减轻神经机械损伤、改善微循环有关,旨在为临床医生治疗LDH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前路针刺损伤椎间盘建立腰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观察该模型是否伴有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变化以及点拨腰大肌对模型的影响。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与治疗组,通过前路手术损伤椎间盘造模。治疗组行点拨腰大肌干预,隔日1次,共10次。观察大鼠行为学、腰椎间盘形态学、IL-1β阳性表达以及腰大肌被动拉伸张力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垂直方向活动度减少(P〈0.05),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损伤明显,椎间盘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增高(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降低(P〈0.01);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椎间盘纤维环及髓核病理变化有所好转,IL-1β免疫组化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降低(P〈0.01),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提高。结论:前路椎间盘损伤大鼠模型的腰大肌弹性模量有所降低,点拨腰大肌可使其有所恢复,同时可有效改善大鼠椎间盘形态,降低炎性因子IL-1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持续压力对体外藻酸盐串珠培养的兔内外层纤维环细胞线粒体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体外藻酸盐串珠培养的兔纤维环细胞分为4组,分别进行持续压力干预:OA1组,外层纤维环细胞,不加压;OA2组,外层纤维环细胞,1MPa压力干预24h;IA1组,内层纤维环细胞,不加压;OA2组,内层纤维环细胞,1MPa压力干预24h。加压完成后,荧光酶标仪检测ATP产量、荧光显微镜观察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线粒体膜电位(ΔΨm)、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兔纤维环细胞经1MPa压力作用24h后,与各对照组相比,内外层纤维环细胞均可见ATP产量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ΔΨm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超微结构呈现损伤的病理改变。外层纤维环细胞的ATP产量和ΔΨm下降幅度较大,线粒体损伤更为明显。结论:过度压力负荷损害线粒体的能量代谢功能,并使线粒体形态结构发生明显病理改变,这可能是从能量代谢角度研究椎间盘退变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无创兔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无创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并验证其可行性,为防治颈椎病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和实验依据。方法:2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特制的固定布套将兔颈部固定于屈曲60°位,4h/d;对照组兔戴上布套,允许其颈椎自由活动。在造模后3月,每组10只大耳白兔,麻醉及处死后行:①X线观察放射影像学变化;②光镜、电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模型组颈椎间盘间隙稍狭窄、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出现软骨细胞变性、坏死,髓核皱缩,纤维环胶原纤维变性、排列紊乱等组织形态学改变;对照组颈椎间盘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本造模法符合人椎间盘退变的客观规律,操作简便易行,造模效果确切(较长时间处于异常应力环境下能使兔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基质生化成分发生明显退行性改变),且对所观察椎间盘无直接干扰,有利于对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观察持续压力对兔椎间盘内干细胞迁移和分布的影响。方法:构建体内可控轴向压力致兔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并将其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轻度压力组(19.6N)、中度压力组(39.2N)及重度压力组(78.4N),同时给予口服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喂养2周。在给予加压4周后行BrdU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和计数各组椎间盘外层纤维环、内层纤维环及干细胞巢区域的标记滞留细胞(LRC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压力组在纤维环外层、纤维环内层及干细胞巢区域LRCs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反,重度压力组在上述三个区域的LRCs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压力能够影响椎间盘内不同区域的干细胞数量,其影响作用的不同与压力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H2O2诱导凋亡椎间盘纤维环细胞凋亡率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新西兰白兔纤维环细胞,RT-PCR技术检测纤维环细胞Ⅰ、Ⅱ型胶原及Aggrecan mRNA表达。在给予100μMH2O2诱导凋亡前1h、同时、延迟2h给予益气化瘀方药物血清,或中药干预同时给予PI3K/PKB信号通路阻断剂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给药纤维环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培养椎间盘纤维环细胞相比,100μM的H2O2诱导凋亡后,细胞凋亡率增高(P〈0.01)。诱导凋亡前1h、同时、延迟2h给予益气化瘀方均可以降低凋亡率,诱导凋亡前或同时给予益气化瘀方,抗凋亡效果优于延迟给药;加入渥曼青霉素阻断PI3K/PKB信号通路后,益气化瘀方抗凋亡作用减弱,与同时加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方对H2O2诱导纤维化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激活PI3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纤维环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综合治疗对兔腰椎间盘退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0只,雌雄各半,平均6月龄,体重平均约2.5 kg。通过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9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贴敷组、中药+贴敷组。正常对照组18只不造模,余72只行造模手术,各组分别于治疗后2、4、6周各处死6只,取髓核组织检测TNF-α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中TNF-α的含量与正常组相比较明显升高;所有治疗组2周后椎间盘组织中TNF-α的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明显降低,中药+贴敷组2周后TNF-α的含量与单独内服中药及贴敷比较有明显降低。结论:退变后的椎间盘中释放的炎性因子TNF-α含量会增加;所有干预组在2周后均能降低退变椎间盘中炎性因子TNF-α的含量;综合运用2种干预(中药+贴敷)2周后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中药或贴敷治疗。  相似文献   

20.
芪麝颈康丸对颈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芪麝颈康丸抑制颈椎间盘退变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分成四组,切除其中36只(A、B、C三组)颈后部浅、中层肌,造成颈椎间盘退变模型,D组为正常假手术组.分别给予芪麝颈康丸(A)、颈复康(B)等药物治疗,C、D组不给药.4月后将动物处死,采用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观察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情况及芪麝颈康丸等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各组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空白组(C)椎间盘退变明显,与A、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正常组D组椎间盘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其余各组,分别与A、B、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C组细胞凋亡指数偏高,A组、B组细胞凋亡指数低于C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动物颈椎间盘退变与椎间盘细胞凋亡有关.A组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虽无显著意义,却预示芪麝颈康丸有抑制椎间盘细胞凋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