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江津甜橙的优选品种锦橙及其低酸变异品种长叶橙和高酸大果芽变品种大果锦橙为试材,测定果实膨大至成熟期的多项品质指标及其果汁中柠檬酸、奎宁酸和苹果酸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各品种果实大小于10月下旬基本定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逐渐增加、可滴定酸含量逐渐下降。在所测酸组分中,柠檬酸为主要有机酸;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柠檬酸含量逐渐降低,苹果酸含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奎宁酸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11月中旬。在果实成熟阶段,锦橙平均单果质量和柠檬酸含量介于长叶橙和大果锦橙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最高;长叶橙单果质量最小(155.27 g),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55%),其中柠檬酸组分含量为6.95 mg/g;大果锦橙则相反,单果质量达311.92 g,可滴定酸含量为1.02%,其中柠檬酸含量为11.72 mg/g。3 个品种总体上呈酸度越高,柠檬酸含量越高,奎宁酸含量越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湛江地区7个桑葚品种青果期、转色期、成熟期三个时期桑葚果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及糖和有机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成熟过程中桑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而酸则呈降低的趋势;在桑葚果实品种中检测出柠檬酸、苹果酸、奎宁酸、琥珀酸、酒石酸、酮戊二酸、抗坏血酸、草酸共8种有机酸,其中柠檬酸的含量最高,其在不同品种不同发育期含量为44.84%~80.86%,其次为奎宁酸和苹果酸;果糖和葡萄糖是桑葚重要的糖组成,其含量在成熟期的台湾长果桑的含量分别达到57.79 mg/g和66.72 mg/g,并且只有在台湾长果桑中检测到蔗糖;通过相关性分析,可滴定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果重呈负相关,且可溶性固形物、果糖含量、葡萄糖含量三者之间呈极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茶枝柑果实在不同生长期的理化性状及其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不同生长时期(2021.7.20—2021.12.20)茶枝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枝柑果皮、果渣、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从7月份到12月份,茶枝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值、果皮率、糖酸比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均逐步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果汁柠檬酸含量显著下降,从46.53 mg/mL下降至9.84 mg/mL;果糖、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蔗糖含量则增加了97.15 mg/mL;不同部位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总酚的含量从0.33 mg GAE/g DW下降至0.14 mg GAE/g DW,橙皮苷、橘皮素、甜橙黄酮、川陈皮素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果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值均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31.13%、49.27%。该研究明确了茶枝柑果实不同生长时期的果实品质特性,为茶枝柑果实的综合加工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素敏  杨巍  魏鑫  刘成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22):319-327
以‘蓝金’、‘瑞卡’、‘N5’等12个辽南露地栽培蓝莓品种果实为试材,通过果实外观、营养品质及加工性能指标的观测与分析,筛选加工适宜品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以蓝色为主,呈不同程度扁球形,表面附着果粉,单果重0.95~2.63 g;含水量>80%,果越大,含水量越高,果型越扁,果实中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草酸、奎尼酸、苹果酸、莽草酸和柠檬酸,果糖与葡萄糖含量相当,柠檬酸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有机酸(P<0.05),属于已糖积累型、柠檬酸优势型果品。供试品种果实中均含有钾、镁、钙、铁、锰、锌和铜元素,含量依次递减,钾含量最高(5786 mg?kg?1),极显著高于其它元素(P<0.01),‘达柔’果实中钾含量(7400 mg?kg?1)最高。不同品种果实不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极大(变异系数达60.42%),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差异很小(变异系数仅3.88%),添加果胶酶处理出汁率及果汁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明显提升,添加果胶酶处理能够提高果汁产率和质量。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溶性糖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96和0.98);果实中柠檬酸和奎尼酸含量越高,果汁中可滴定酸含量越高(相关系数为0.81和0.71)。‘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可溶性糖(>90 mg?g?1)、有机酸含量(>10 mg?g?1)和出汁率(>74.6%)均较高,是较好的加工品种。综上,‘日出’、‘蓝金’和‘北卫’3个品种果实营养丰富、出汁率高,是加工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5.
以无涂膜果实为对照,对壳聚糖含量占0.5%、1.0%和1.5%在低温条件下(6℃±2℃)涂膜处理对金桔果实,研究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均能有效抑制金桔果实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其中,在低温条件下,1.5%壳聚糖涂膜处理对保持金桔果实的贮藏品质更显著,说明低温结合1.5%壳聚糖涂膜处理,更适用于金桔果实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28-133
为了了解不同品种及产地对贵州主栽晚熟蓝莓加工特性的影响,以5个晚熟品种及2个不同产地的蓝莓果实为试材,对其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进行加工特性的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及产地蓝莓果实间品质差异显著,龙奔基地的巴尔德温单果质量最大(2.55g),含水量(86.17%)、出汁率(61.20%)、可溶性固形物(TSS)(10.77%)、可溶性蛋白质(4.12 mg/100g FW)含量均较高,但花色苷含量(61.59 mg/100g FW)最低;龙奔基地的灿烂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最低(0.32%),固酸比(36.14)、p H(2.90)最高;龙崩基地圆蓝果实中花色苷含量(179.93 mg/100g)最高;碧波基地圆蓝果实中还原糖(10.62%)、总酚(419.34 mg/100g FW)、总黄酮(75.58 mg/100g FW)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较好。经综合评价,龙崩基地的提芙蓝、粉蓝和圆蓝适合于加工成果酱、果脯类产品,龙崩基地灿烂和碧波基地粉蓝适合于鲜销,碧波基地圆蓝则适合开发高档保健食品,巴尔德温适合开发果汁类产品。  相似文献   

7.
以20份不同品种的树莓果实为试验材料,采用描述性统计、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法,对果实的外观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树莓果实的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平均单果重在1.82 g~3.75 g,果实出汁率在58.77%~72.7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2%~11.2%,VC含量在12.24 mg/100 g~37...  相似文献   

8.
5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糖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个品种黑穗醋栗果实的主要糖酸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计算甜度和甜酸比。结果表明,黑穗醋栗果实中糖组分包括果糖、葡萄糖、蔗糖,其中以果糖(19.03~32.74 mg/g)和葡萄糖(17.47~23.21 mg/g)为主;黑穗醋栗果实中有机酸组分包括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柠檬酸等,其中以柠檬酸(19.16~24.33 mg/g),维生素C(2.53~8.80 mg/g),苹果酸为主(0.92~2.27 mg/g)。不同品种黑穗醋栗果实中的糖酸组成及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奥依宾,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寒丰。甜度/总酸值是影响黑穗醋栗果实甜酸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品种甜度/总酸值在179.23~261.01之间,总体表现为寒丰丹丰绥研1号黑丰奥依宾。  相似文献   

9.
采用HPLC法对10个引自北美的蓝莓品种果实中糖、酸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的可溶性糖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果糖含量在18.916~73.899 mg/g之间,葡萄糖含量在19.194~79.521 mg/g之间;有机酸组分有草酸、奎宁酸、苹果酸、维生素C和柠檬酸,其中以柠檬酸为主,含量在1.174~15.069 mg/g之间,草酸最低,含量在0.018~0.046 mg/g之间。不同品种蓝莓果实的糖、酸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高的品种是北空,柠檬酸含量最高的品种是伊丽莎白。糖酸比和甜酸比是影响果实风味的重要因素,10个蓝莓品种果实的糖酸比在2.342~27.488之间,甜酸比在285.953~3393.854之间,表现为北空芝妮圣云友谊美登北陆蓝光爱国者布丽吉塔伊丽莎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2%(m/v))和百里香酚/海藻酸钠(Thymol/Sodium Alginate,Thy/SA,Thy终浓度为40 mg/L)涂膜分别对茄梨进行处理,于20℃下进行贮藏,以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来判断茄梨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Thy/SA涂膜使得茄梨果实的贮藏期由9 d(对照组)延长至18 d,有效延缓了果实硬度、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的下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上升。由此可见,Thy/SA涂膜可较好地维持贮藏过程中茄梨的果实品质,进而延长了其贮藏期。  相似文献   

11.
以金橘为原料,研究金橘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金橘苷的提取工艺,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金橘苷的含量。结果表明:金橘苷提取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90%、料液比1∶50 (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25℃,在此条件下金橘中金橘苷提取率达到1.451 1 mg/g。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NFC苹果汁、固酸比以及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途径等的呼吸速率的变化,明确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影响糖酸风味品质的关键环节和转化的大致途径,为优化NFC苹果汁生产工艺提供依据。结果表明,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变化可分为原料到榨汁和灭酶到灌装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溶性糖中的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升高了49.12%和20.59%,有机酸中的苹果酸含量升高了8.06%、草酸含量显著降低了7.01%,TCAC呼吸速率升高0.64倍,CP呼吸速率降低0.85倍;第二个阶段,果糖、葡萄糖、苹果酸、草酸含量和固酸比的变化呈正态分布,与EMP途径、TCAC途径和AP途径的呼吸速率变化相关。因此,各加工环节对于果汁糖酸风味组分和呼吸速率的影响是不同的,热处理是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调控关键环节,应加强调节该环节果汁中心代谢酶促反应以优化糖酸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椹酒发酵过程中七种有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桑椹原果汁中琥珀酸含量最高,柠檬酸次之;发酵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均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则一直上升;发酵结束后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乳酸含量分别为1.822、2.54、2.44、0.76、0.772、0.0756、0.0846g/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抗坏血酸盐浸渍冷冻处理对冻梨果实食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南果梨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5、1.0、3.0 g/L异抗坏血酸钠和0.5、1.0、3.0 g/L抗坏血酸钙溶液进行浸渍冷冻,对制得冻梨果实的色泽、褐变程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感官评价、石细胞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异抗坏血酸钠与抗坏血酸钙溶液浸渍冷冻均可有效改善冻梨果实的色泽,抑制其褐变程度,维持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和总酚含量,并降低其石细胞含量,维持其较高的感官品质。结论抗坏血酸钙质量浓度为3.0 g/L时所得冻梨品质最优,为传统东北冻梨加工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发酵果蔬汁,因其绿色、健康、营养,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我国梨种植业广泛、产量高,并且梨果自身营养素全面。因此,该研究利用3种复合益生菌研制一款发酵梨浆饮料。对发酵优势菌株进行发酵剂制备并优化工艺,保护剂配比为:谷氨酸钠2%、海藻糖5%、乳糖5%、脱脂乳10%、保护剂添加量与菌泥为3∶1(mL/g),在这些条件下,得到菌粉发酵剂菌活为8.48×10^9cfu/g;在发酵梨浆应用的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为:植物乳杆菌299、保加利亚乳杆菌717、嗜热链球菌176体积比为4∶1∶1、接种量为8%、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72 h。此条件下梨浆得到充分发酵,口感突出,风味酸甜;测定梨浆发酵前后有机酸的变化:酵前梨浆中含量较为丰富的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乳酸、草酸。其中苹果酸、柠檬酸有优势有机酸,含量分别为:36.49、38.59 mg/100 g。经3种复合乳酸菌发酵后,梨浆中有机酸含量发生变化,有机酸含量依次为:乳酸、柠檬酸、苹果酸、草酸。其中乳酸含量由1.65 mg/100 g升高为116.27 mg/100 g。  相似文献   

16.
The free sugars and non-volatile organic acids in Chinese gooseberry fruit were extracted and separated by lead salt and ion-exchange procedures. Sugars and acids were identified and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d b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g.l.c.) of their trimethylsilyl (TMS) derivatives. Glucose, fructose, sucrose and trace amounts of sorbitol accounted for the total sugars. Citric, quinic and malic are the major acids, the outstanding feature being the high content of quinic acid in mature fruit. Small amounts of phosphoric, ascorbic, glucuronic, galacturonic, oxalic, succinic, fumaric, oxalacetic and p-coumaric acids are also present.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acids prepared as lead salts agreed closely with the determination of acids isolated by the ion-exchange procedure. Identifications of sugars and acids were confirmed by paper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Reducing sugars, total sugars and titratable acidity were determined by AOAC methods and th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from g.l.c.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葡萄酒中9种有机酸含量。通过对赤霞珠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主要有机酸变化分析,研究其从葡萄汁到原酒的酿造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规律和量变的幅度。结果表明,葡萄酒中有机酸主要有酒石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葡萄汁经发酵产生了乳酸、乙酸和琥珀酸。酿造过程中酒石酸、苹果酸、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草酸和琥珀酸含量先增高后减少,乳酸含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乙酸是葡萄酒酒精发酵的主要副产物,含量为0.2~0.3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