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报告了经静脉记录人体窦房结电图和直接测定SACT新技术。并报告了西宁地区动物(犬)及成人用SNE直接测定SACT的结果。通过比较,间接与直接法测定的SACT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还介绍了SNE的记录经验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体表窦房结电图对窦房结功能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体表窦房结电图对窦房结起搏与传导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南京生产的体表窦房结检测仪对210例患者进行窦房结功能检测,并对其中126例施行阿托品试验。结果210例中,正常窦性心律组70例中仅有2例窦房传导时间(SACT)延长,而窦性心动过缓组140例中有91例SACT延长。窦房传导时间延长的93例中,注射阿托品后恢复正常的有68例,未恢复正常25例,两组有显著性判别。结论:采用体表窦房结电图检测仪检测窦房功能同时结合阿托品,不仅可以排除因迷走神经亢奋所导致的SACT延长,而且SACT检测也可纠正阿托品单凭心律变化来判定假阳性的片面性,增强对窦房结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学诊断提高了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检出率,尤其是窦房结电图(SNE)的问世,为窦房结功能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窦房结功能的电生理学诊断共分三方面,即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测定及窦房结有效不应期(SNERP)测定。  相似文献   

4.
早在1907年Keith就描述了窦房结(sinus node,SN),而窦房结电图(sinus node eleetrogram,SNE)的突破性进展却只有十几年历史。 1977年Cramer首先在兔离体右心房标本的特定部位记录到细胞外SNE,同时记录了SN细胞的跨膜动作电位(transmembrane action potential,TAP),证实二者有固定关系。随后Cramer又记录到狗的细胞外SNE。2年后Hariman首次记录到人的SNE,后又在SNE上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inoatrial conduction time,SACT)。Reiffel和  相似文献   

5.
<正> 窦房结(SN)是正常心脏的起搏点。病窦综合症(Sick Sinus Syndrom,简称SSS或病窦)是SN 冲动形成和窦房传导失常并常常伴有房室之间传导异常的疾病,日益为心血管疾病研究者所关注。已经开展的SN 功能检查方法有:1.阿托品激发试验;2.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3.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观察;4.按压颈动脉窦及Valsava 操作试验;5.运动心电图试验;6.固有心率测定;7.心房调搏(直接或经食道)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和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8.直接记录窦房结电图(SNE)等。目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采用经食道心房起搏法测定非病窦小儿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30例。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16岁,其中4~10岁12例,11~16岁18例。过  相似文献   

7.
10例心律失常患者同步记录腔内窦房结电图(SNE_c)、体表窦房结电图(SNE_b)和EKG或高位古房电图(HRAE),发现SNE_b与SNE_c结果一致。窦律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有P前波,形态相似,体表窦房传导时间(SACT_b)与腔内窦房传导时间(SACT_c)高度相关(r=0.96,P<0.005);心脏起搏点移位时,SNE_c与SNE_b的A波前均无P前波,同时A波形态改变。SNE_c的P前波只在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处窦房结解剖部位记录到,右心房的其它部位记录不到,在无心室活动的A-A波间,SNE_b、SNE_c的A波前仍有P前波;交界性逸搏V波前则无P前波。结论:SNE_c的P前波是窦房结电位,SNE_b与SNE_c的P前波系同一来源,是窦房结电活动在不同记录部位的反映。SNE_b无创伤,方法简便,可代替SNE_c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8.
窦房结电图是了解窦房结功能和窦性心律失常最直接的方法,以往采用开胸(心表法)或心导管(心内法)等创伤性窦房结电图检查方法均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险,使临床广泛应用受到限制。我们在原有创伤性窦房结电图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经食道非创伤性测定窦房结电图(食道法)的研究并获得成功.根据记录点上的电位(EP)是组织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利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房性早搏所计算窦房传导时间(SACT)与食管心电生理检查所测SACT的相关性.方法 房性早搏根据公式(代偿间期-基础心动周期)÷2计算SACT,食管电生理检查采用S1S2程控期前刺激法测定SACT.结果 在5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人中食管电生理检查SACT延长者31例,自然房性早搏延长者33例.两者所测SACT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通过自然房性早搏也可判断窦房传导时间,有利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用Ag—AgCl电极于50例正常人的前胸体表,记录到每搏窦房结电位。它在相应的心电图P波前出现,窦房传导时间为54~174ms,舒张期斜坡不明显,向上斜坡之dv/dt为0.33~2.17mv/s,波幅7~45μv。在4条麻醉狗,同步记录体表窦房结电图、腔内窦房结电图和肢体导联心电图,作对比定性观察,证实了从体表记录到的P前波是窦房结区电活动在体表的反映。通过对1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SSS)及10例其他心律失常患者的观察,显示出它在反映心脏传导系统各部分、特别是窦房结的电活动方面的优越性,能起到常规心电图无法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一组窦房结电图的描记结果。全组病例包括3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及6例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1~52岁,平均35.2岁。测定的窦房传导时间:病窦者30~120ms,非病窦者133~200ms,两者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有关窦房结电图描记的其他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普通生物电放大器检测体表窦房结电图,发现T波较小时,P前波清晰,T波较大并下冲超过基线时,P前波受耦合电容器充放电的影响而难以辨认。移动背部电极后部分受检者T波减小,此影响基本消除,部分受检者则不能消除。模拟实验证实耦合电容器充放电伪差由高大T波引起。建议研制专用仪器,彻底消除由普通生物电放大器所引起的记录伪差。食道窦房结电图因受多种因素干扰较难记录成功。  相似文献   

13.
对临床诊断的60例病窦,20例可疑病窦及60例单纯窦缓者检测体表窦房结电图,发现窦房结除起搏频率低于60次/min外,60例病窦中的57例,20例可疑病窦中的15例,窦房结有心电图不易发现的起搏或/和传导功能障碍。起搏功能障碍的表现为:起搏功能不稳定,时而起搏,时而停止,形成间歇性窦性停搏或窦房结与心房间游走心律;偶见窦性搏动或窦房结无起搏功能,完全由次级起搏点取代等。传导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传导时间延长或窦房传导阻滞等。此结果表明体表窦房结电图在检测窦房结功能障碍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26只窦性心律的狗,用PAS法及CAP法根据Strauss及Breithardt提出的公式,间接测定窦房传导时间(SACT_S及SACT_B),与从窦房结电图直接测得的SACT_D比较,发现右房上部PAS法的SACT_S与SACT_D虽相关,却有显著差别。其余各法测出的值与SACT_D均不相关。给予阿托品和心得安(普诺洛尔)后,除右房上部CAP法的SACT_B外,用间接法测出的SACT_S、SACT_B与SACT_D均显著相关,且PAS法(平台期)与CAP法测出的SACT_S与SACT_D无显著差别。后者可考虑作为间接测定SACT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Sinoatrial node electrogram (SNE) was recorded successfully in recent years, using transvenous electrode catheter. Via SNE and intratrialelectrogram (IEG), one could measure sinoatrial conduction time(SACT) directly, observe sinoatrial node (SN) potential changes in cadiac cycles, diagnose some sinus arrhythmias which couldn't be confirmed by surface ECG. All these could offer accurate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ick sinus syndrome (SSS). The authors recommend a modified metho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electrode catheter, by which one can increase success rate of obtaining stable SNE. Using this method, the authors recorded SNE in 10 cases with SSS successfully.  相似文献   

16.
经食道心房调搏测定102例正常儿童的窦房结功能,首次应用植物神经阻滞剂(普奈洛尔0.1mg/kg,阿托品0.02mg/kg)进行对照测定。本组在用药后SCL,SNRT,CSNRT,SNRTI均较用药前减小,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SCL与SNRT呈高度正相关(用药前r=0.8573,用药后r=0.8718)。提出儿童SNRT正常范围估计方法及标准:常规测定为SNRT=1.15SCL 300ms,应用阻滞剂后为SNRT=1.56SCLms为了排除植物神经张力的影响,应用阻滞剂复测对确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0例麻醉犬在体心脏的程控电刺激,观察了静脉注射腺苷前后心脏窦房结和房室传导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腺苷对窦房结的自律性和房室前向性传导功能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房室传导的影响部位仅局限于房室结部位;对室房逆行传导无影响.提示腺苷的抗心律失常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房室前向性传导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60例青年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资料,以食道调搏测定SNRT、CSNRT、SACT。青年病窦综合征病人中70.0%SNRT异常,68.3%CSNRT异常,63.3%SACT异常。测定数值与青年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本文并与老年病窦组及老年对照组作对照分析。作者认为,青年病窦综合征发病率并不低。青年与老年病窦综合征在病因学及临床表现二者有显著不同,而窦房结功能的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应用非侵入性经食管心房起搏法,测量了50例冠心病(CAD)、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54例正常人的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窦房结恢复时间指数(SNRTI)和窦房传导时间(SACT).结果显示冠心组或(和)27例右状动脉受累者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并讨论了CAD与SSS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