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7 毫秒
1.
股骨远端骨折包括股骨髁间骨折、股骨髁上骨折、股骨下段骨折,是一种严重高能量骨折,对膝关节功能损伤严重。我2002年至2006年对4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逆行交锁髓内针固定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小儿尺桡骨干双骨折临床上较常见,大多数经手法复位均能成功,但仍有少数部分失败,需施行手术治疗。笔者自2000年月1月~2004年6月,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针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踝关节骨折系关节内骨折,涉及关节面的复位骨折对位不佳,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000--2006年,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此类骨折108例,其中完整资料102例,经1~5年随访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行动缓慢,常发生髋部骨折,如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成功的手术及有效的护理明显提高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大大地减轻了家庭及社会负担。我院骨科2002年2月~2004年4月间来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52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取得满意效果。作者现就患者的术后有关护理,尤其是早期负重锻炼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AO微型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手足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0年7月至2007年7月,对118例手足管状骨骨折154处作手术复位、AO微型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其中109例患者获得3—16个月随访,平均6.1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手、足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AO微型螺钉钢板治疗手足管状骨骨折疗效确切,有利于手、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老年骨折类型。我院2008年3月-2009年9月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小切口有限切开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锁骨钩钢板在治疗锁骨外侧端不稳定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飞  党建军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31-1431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其中锁骨外侧部Ⅱ型骨折因近折段与喙锁韧带的联结遭到破坏,骨折移位,为不稳定骨折,骨折不愈合率较高。Ⅱ型骨折虽可手法复位,但外固定困难,应手术治疗。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我院采用AO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外侧端Ⅱ型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股骨远端(髁上及髁间)复杂骨折,即AO分类C3型,同时/或伴有骨缺损及骨丢失或髌骨折,为高能量骨折,因伤情严重,骨折复杂,常伴有软组织损伤,治疗不当时,常有不同程度后遗症。AO支撑钢板,LISS锁定钢板及逆行髓内钉针对这些区域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需要,使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固定,尽早活动成为可能。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股骨远端复杂骨折361例,其中AO支撑钢板241例,LISS钢板79例,逆行髓内钉41例,均获得完整资料。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6年2月-2004年10月对14例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1年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14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Harris评分标准:优4例,良3例,可4例,差2例,失访1例。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帕金森病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综合评估,术中发现患者髋关节内收肌紧张时需行内收肌切断,同时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是髋关节术后巩固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Pilon骨折是经胫骨踝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通常为高能量损伤所致。Pilon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约占胫骨折的7%,复杂Pilon骨折治疗较困难,若治疗不恰当,常遗留一定程度功能障碍和残疾。我科2002-2005年共收治Pilon骨折24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股骨粗隆部骨折发生率呈增加趋势,这类骨折高发于老年人,尤其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002年1月~2004年1月,笔者采用股骨粗隆勾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19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锁骨折在临床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98%。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6月,收治锁骨折患者68例,采用端提回旋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折的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Smith骨折是指桡骨远端骨折.其远端向掌侧移位,并发下尺桡关节脱位。1988~2000年,我们采用“T”型钢板,固定治疗Smith骨折92例,取得了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创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海和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1):F0003-F0003
资料与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09年1月期间我院CT检查的外伤性骨折病例506例,男309例,女197例,年龄13~76岁,肋骨骨折185例,髋关节骨折48例,椎体骨折56例,颅面骨骨折123例,眼眶骨折68例,膝关节骨折26例,其中126例有常规X线片。  相似文献   

15.
Ⅱ、Ⅲ型Pilon骨折是胫骨远端严重的粉碎性骨折,关节面嵌压或爆裂、负重轴线损伤破坏,其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自2001年以来,我院手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共1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跟骨骨折是足部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2%,其中波及跟距关节面骨折约占跟骨骨折的60%~70%。对于波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常规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但术后存在相当比例的切口软组织并发症,创伤大、出血较多、恢复较慢;且晚期同样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股骨髁间骨折在当今社会已是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因其属于关节内骨折,因此对它的治疗应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术后易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股骨髁间骨折患者39例,均采用髁动力螺钉(DCS)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军  何慧媛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F0003-F0003
现将我科从1999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29例髁状突骨折回顾性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9例患者共32侧髁状突骨折,其中3例双侧骨折。男性21例,女性8例,年龄15~51岁。车祸伤11例,高空坠落伤5例,击打伤3例。同时合并颅脑损伤2侧,合并下颌骨颏部或角部骨折5侧,合并上颌骨骨折3侧。根据骨折线发生水平分类,高位骨折(髁头骨折)5侧,中位骨折(髁状突颈部骨折)20侧,低位骨折(髁颈下骨折)5侧,矢状骨折(骨折线贯穿髁头与髁颈下)2侧。32侧骨折均有明显移位。术前平均张口度21.6mm。术前张口型平均偏患侧5.2mm。  相似文献   

19.
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损伤.是高能量暴力所造成的较严重损伤.骨折不稳定.类型复杂,合并伤较多,骨折不易复位固定,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易波及关节面.尤其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很大,是难治疗的骨折之一,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目前多主张积极的手术治疗。我院2001年4月-2006年6月采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19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并早期用下肢膝关节功能锻炼仪(CPM)行功能锻炼,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骨折外固定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外固定器始于1840年,法国Magaigen应用2枚大钉穿入胫骨骨折的2端,连接体外的1个金属环带上,以调控骨折移位,开创了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先例,至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之后陆续有人研究和应用。1902年比利时外科医生Albin Lanbotte第一个创造了可用于股骨、胫骨、锁骨、肱骨前臂和手的各种外固定器,并治愈了大量病人,同时使用金属针固定,以后发展为不锈钢针,因此Lambotte被称为“骨折体系之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