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利用大别山野生刺楸资源,基于响应面法优化了刺楸叶总皂苷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探讨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1%,乙醇体积分数73%,料液比1∶15(g∶mL),酶解温度71 ℃,酶解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刺楸叶总皂苷提取率为2.52%,分别为传统醇提和水提工艺提取率的1.5倍和2倍,所得酶提液质量浓度为0.37 g/L时与水提液的羟自由基抑制能力无显著差异,是相同质量浓度VC的1.78~4.45倍,表明酶法提取工艺适合产业化生产,酶提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从而为大别山刺楸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选用原料为刺果番荔枝叶,使用乙醇溶剂提取其中的多酚类物质,分别比较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4个要素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优提取工艺。采用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法研究刺果番荔枝叶多酚抗氧化活性,比较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刺果番荔枝叶多酚与抗坏血酸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55%、液料比50:1 (mL/g)、提取时间96 min、提取温度60 ℃时,多酚提取量最大,达到(20.37±0.34) mg/g。刺果番荔枝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3.33、264.65 μg/mL,样品在试验范围内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51.34%±2.68%)、(52.50%±2.29%)。综上表明,刺果番荔枝叶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柿叶单宁提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恭城月柿绿叶和落叶中的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柿子叶单宁的甲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恭城月柿绿叶中的单宁含量高于落叶中的单宁含量;柿子绿叶单宁的甲醇最佳提取工艺为:以含盐酸1.2%的无水甲醇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2,提取次数2次.柿子绿叶单宁的提取量可达14.89mg/g.  相似文献   

4.
进行了溶剂法和超声辅助法提取肉桂单宁的工艺研究,采用了儿茶素为标准品,香草醛-硫酸为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肉桂单宁含量。结果表明,儿茶素浓度(C)与吸光度(A)在0.05~0.30m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程为:Y=3.0153X+0.0050。溶剂法提取的优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150min,提取温度70℃,单宁得率为42.35mg/g。超声辅助法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60W,提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40℃,单宁得率为41.28mg/g。与溶剂法相比,超声辅助法显著减少了溶剂用量,降低了提取温度,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优化南酸枣叶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南酸枣叶多糖的热水浸提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南酸枣叶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其对·OH和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南酸枣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温度86℃;液料比110∶1(mL/g);提取时间3.90 h。在该工艺条件下,南酸枣叶多糖得率为4.41%。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酸枣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总抗氧化性,对DPPH·和·OH的IC50值分别是0.57 mg/mL和0.39 mg/mL。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黄刺浆果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黄刺浆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评价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添加量6%(以黄刺浆果质量计)、酶解温度41℃、超声时间25 min、甲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5(g/mL)。在此条件下,黄刺浆果总黄酮得率为(22.53±0.18)mg/g。黄刺浆果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IC50为1.90 mg/mL、对α-淀粉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11.00、10.09 mg/mL,表明黄刺浆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试验对银叶树果壳中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银叶树果壳单宁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70%、料液比1∶100(g/mL)、温度40℃、时间30 min,单宁得率为7.32%。银叶树果壳单宁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单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8.
张维伟  赵忠  张文辉  薛文艳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3):215-221,240
以辽东栎橡碗为原料,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功率、提取温度对其中单宁提取量的影响,并以此优化了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考察了单宁提取物的总抗氧化活性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辽东栎橡碗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30:1 mL/g,功率200 W,温度50℃,此工艺下单宁理论提取量为70.152 mg/g,通过验证实验,单宁提取量为70.143 mg/g。辽东栎橡碗单宁的总抗氧化活性及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质量浓度为80 mg/L时,单宁总抗氧化活性较抗坏血酸低25.84%,单宁DPPH·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低18.9%,·OH清除能力较抗坏血酸低28.6%。辽东栎橡碗具有一定工业利用价值,可作为新型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以枣叶为原料,枣叶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了枣叶黄酮的微波-离子液体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研究了枣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枣叶黄酮微波-离子液体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195 W、微波时间12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的浓度为0.6 mol/L、提取次数2次。在该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平均值为3.20%。抗氧化性研究显示,枣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亚硝酸根离子均具有较强清除能力,IC_(50)分别为0.181 mg/mL、0.080 mg/mL和0.039 mg/mL,表明枣叶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柠檬桉果实单宁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柠檬桉果实中的单宁进行提取,比较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得率。用溶剂法、大孔吸附树脂法及两种方法联用纯化粗提物,并考察了单宁的总抗氧化性、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柠檬桉果实单宁的超声辅助提取得率为9.43%。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X-5树脂为吸附树脂,上样流速1.0 mg/mL、上样质量浓度0.6 mg/mL、洗脱流速1.5 mg/mL、乙醇洗脱剂体积分数60%。乙酸乙酯萃取物、大孔树脂纯化物、乙酸乙酯萃余经大孔树脂纯化物、乙酸乙酯萃取经大孔树脂纯化物大孔吸附树脂的纯度分别为32.05%、58.52%、83.07%、85.31%,大孔树脂纯化物的总抗氧化性最大,为单宁酸的135.47%;在浓度为0.01 mg/mL时,粗提物和上述样品对DPPH·清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6.09%、52.48%、92.18%、44.10%、44.09%;而在浓度1.0 mg/m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7.92%、58.17%、68.12%、61.68%、74.61%。  相似文献   

11.
利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技术辅助提取蒲公英叶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超声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对蒲公英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并对蒲公英叶多糖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蒲公英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97 W、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25 min,此工艺下多糖提取率为5.346%。蒲公英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 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 值分别为34.62、12.16、0.98 mg/mL。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同时提取桑叶中总黄酮、单宁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为这两类物质快速分离测定提供参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超声波同时提取桑叶总黄酮、单宁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30(g/mL)、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10 min、超声功率128 W。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单宁提取量为6.32 mg/g,总黄酮提取量为18.55 mg/g。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提取率高、精确度高的优点,且同时提取总黄酮、单宁的效果较好,适合于桑叶中总黄酮、单宁分离测定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提取技术,以确立其最佳提取工艺,以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为方法,6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在提取时间、单宁酶添加量、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pH 值6 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没食子酸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重结晶的方法进一步纯化没食子酸。以DPPH 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评价没食子酸和抗坏血酸(vitamin,V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40 min、单宁酶添加量4.3%、料液比1∶60(g/mL)、微波功率520 W、提取温度60 ℃、pH7。在此条件下没食子酸得率为(26.25±0.41)%,与理论推测值26.64%接近,经纯化后没食子酸的纯度达到90%以上。在DPPH 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中,茶条槭叶没食子酸的清除率均比VC 的清除率高。研究表明单宁酶耦联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能够提高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得率,茶条槭叶没食子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香蕉皮单宁的提取及其提取物的抑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1):253-259
以香蕉皮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法,以单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香蕉皮单宁提取工艺;滤纸片法测定了单宁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的抑菌性能;通过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确定了香蕉皮单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香蕉皮单宁微波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为80 s、微波功率375 W、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单宁的提取率为87.04%;抑菌试验结果显示,香蕉皮单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根霉、青霉及酵母菌都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78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为6.25 mg/m L,霉菌为1.56 mg/m L;香蕉皮单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并在低浓度时(<1.0 mg/m L)抗氧化性要高于Vc,在浓度为1.8mg/m L时,香蕉皮单宁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66.04±3.926)%和(73.14±4.128)%。  相似文献   

15.
研究在常温下用超高压技术提取牛蒡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探讨不同提取压力、保压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利用超高压辅助技术从牛蒡叶中提取多酚类物质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0%的乙醇溶液为提取液,料液比1∶20,提取时间10min,压力550 MPa。在此条件下,牛蒡叶中多酚的提取率最高可达85.4%。用此工艺条件提取的牛蒡叶多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的MIC结果为2 mg/mL、2 mg/mL、2.5 mg/mL。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评价最佳条件下得到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法确定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87℃、液料比31:1 mL/g、提取时间40 min,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量为(33.62±0.0207) mg/g。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提取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IC50=0.074 mg/mL)的清除能力强于VC(IC50=0.082 mg/mL),但对OH·的清除能力明显弱于VC。响应面法优化线叶旋覆花总黄酮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得到的总黄酮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线叶旋覆花总黄酮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卡亚多酚定性定量分析及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的新食物资源——卡亚为原料,对其多酚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以总多酚得率为目标,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卡亚含有鞣质、多酚和黄酮类物质,100g卡亚鲜叶含单宁0.49g、黄酮类1.29g以及酚类2.57g。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卡亚酚类物质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温度60℃、提取时间3h、超声辅助提取时间20min,100g卡亚鲜样优化提取多酚得率最高为408mg。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辣木资源利用率,对辣木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辣木叶总黄酮的抑菌能力。以超声处理功率、超声辅助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为考查因素,以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查目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确定辣木叶总黄酮的最适提取工艺;同时,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辣木叶总黄酮对4种供试菌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考查辣木叶总黄酮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木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5 min、乙醇体积分数65%、液料比41∶1(mL/g),此时辣木叶总黄酮提取率达7.64%。抑菌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辣木叶总黄酮对白色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白色假丝酵母、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5 mg/mL,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4.10 mg/mL。  相似文献   

19.
杏仁皮单宁提取工艺优化及其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杏仁皮单宁得率为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四个因素对杏仁皮单宁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杏仁皮单宁提取工艺,并对最佳工艺下所得杏仁皮单宁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杏仁皮单宁提取工艺模型极显著,其最优实验条件是料液比1:22 (g/mL)、提取时间89 min、提取温度70 ℃、乙醇体积分数50%,在此条件下杏仁皮单宁得率为2.13%。杏仁皮单宁浓度为250 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8.65%,表明杏仁皮单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桂花植物资源。采用超声波提取方法从桂花植物中提取黄酮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鉴定,并与乙醇浸提法提取总黄酮的含量对比。结果:测得样品中的花、根、茎、叶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6.930mg/mL、1.155mg/mL、3.583mg/mL、3.650mg/mL,回收率分别为102.8%、101.0%、102.9%、99.9%,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操作简单、方便,且无污染。桂花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