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自制泡菜中,分离出三株乳酸菌,经鉴定,三株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培养这三株乳酸菌,评价其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三株乳酸菌均在厌氧条件下呈现出较高抗氧化能力,厌氧培养对清除羟自由基影响最大;对于清除羟自由基及脂过氧化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发酵上清液较胞内提取物均体现出更高的水平;对于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三株乳酸菌的胞内提取物效果更佳。对比三株乳酸菌,戊糖片球菌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植物乳杆菌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而干酪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较另外两株菌强。  相似文献   

2.
4 种乳酸菌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洋  郭宇星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2,33(11):25-29
通过抗脂质过氧化、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还原力、清除羟自由基实验对发酵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酸乳杆菌和瑞士乳杆菌4种乳酸菌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乳酸菌的具有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瑞士乳杆菌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相对较高,乳酸乳球菌和嗜酸乳杆菌清除O2- ·能力相对较强,发酵乳杆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为最强。实验还初步研究乳酸菌的抗氧化机理,显示乳酸菌存在SOD和GSH-Px,这可能与乳酸菌的抗氧化作用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甘南传统牦牛酸奶中具有优良发酵与抗氧化性能的乳酸菌,对分离纯化的菌株以H_2O_2耐受力、耐酸、耐胆盐和凝乳发酵性进行初步筛选,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羟基(·O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_2~-·)的清除率筛选抗氧化能力强的菌株。结果表明,所筛选出的6株乳酸菌中,菌株M5的发酵性能与抗氧化活性最强,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结果为副干酪乳杆菌。该菌株凝乳发酵时间为6. 2 h;上清液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7. 8%和54. 4%;无细胞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49. 9%。酵母存活细胞模型验证,其无细胞提取物、发酵上清液、完整细胞对酿酒酵母的存活率分别提高了95. 3%、130%和28. 5%。试验所筛选出的副干酪乳杆菌M5的发酵及抗氧化能力强,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市售酸泡菜中分离纯化乳酸菌,以植物乳杆菌PL2、大肠杆菌As1.184等为指示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乳酸菌;以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H、O2-·清除率为指标,进一步筛选高抗氧化活性菌株。结果表明:从市售酸菜中分离筛选出8?株兼具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菌株b-2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最强,根据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植物乳杆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该菌株的无细胞提取物对·OH的清除率最高,为67.6%;其完整细胞对O2-·的清除活性最强,清除率为62.8%;其无细胞发酵上清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1.3%。植物乳杆菌b-2具有较好的抑菌能力和抗氧化能力,作为功能性乳酸菌发酵剂,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从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筛选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采用平板计数法对牦牛酸奶样品进行总菌与乳酸菌的菌落计数,采用添加2.5% CaCO3的M17固体培养基进行乳酸菌的分离筛选,对筛选出的菌株采用16S rDNA基因克隆测序进行分子鉴定以及产酸、糖醇发酵试验,通过测定菌株培养上清液、菌体裂解液和菌体PBS重悬液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乳酸菌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球形菌株X1具备产酸特性,糖醇发酵实验表现为屎肠球菌生化反应特征,16S rDNA克隆测序鉴定菌株X1为屎肠球菌。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发现,菌株X1培养上清液的总抗氧化能力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对应的菌体裂解液和菌体PBS重悬液(P<0.05);而菌体PBS重悬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培养上清液和菌体裂解液(P<0.05)。本试验成功从牦牛发酵酸奶中分离出一株具备抗氧化活性的屎肠球菌X1,其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菌体培养上清液中,该结果为将牦牛酸奶来源乳酸菌开发为新型抗氧化微生态制剂、缓解畜禽养殖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提供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的高抗氧化性能乳酸菌,测定了30株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中的乳酸菌发酵液清除自由基能力和还原能力,并对初步获得的4株抗氧化性能较好的菌株发酵不同组分清除自由基能力、还原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株菌发酵液抗氧化性能不等同于其各组分抗氧化性能总和,且发酵上清液抗氧化性能显著高于其菌体和胞内提取物。获得综合抗氧化性能较好的2株菌L10和L13,两株菌发酵上清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4%和64.8%,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1.8%和53.5%;两株菌发酵上清液还原活性A700nm分别为2.523和2.540;两株菌发酵上清液T-SOD活性分别为32.802U/mL和33.825U/mL,GSH-Px活性分别为37.273U/mL和45.012U/mL。两株菌经鉴定分别为发酵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高抗氧化活性双歧杆菌优良菌株,为双歧杆菌抗氧化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地区长寿老人源的16株双歧杆菌为出发菌株,以超氧阴离子清除率、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抗脂质过氧化率和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比较不同菌株及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筛选优良菌株。采用形态学观察、API 20A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 :菌株不同部位抗氧化能力差异较大,无细胞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DPPH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能力最强,菌体细胞清除羟自由基的活性最高,发酵上清液的还原能力强于其他部位。综合比较不同待测菌株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发现菌株BF-10的抗氧化能力较强且全面,为筛选到的高抗氧化优良菌株。分类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动物双歧杆菌。结论:获得高抗氧化活性动物双歧杆菌BF-10。  相似文献   

8.
6株人源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分离自江苏如皋长寿村人群肠道的6株乳酸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6株菌对过氧化氢耐受能力、不同组分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T-SOD和GSH-Px活性,结果表明:6株菌中,发酵乳杆菌L2、L4,屎肠球菌E2对1.0 mM H2O2耐受能力较强。6株菌不同组分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总体要优于菌体和胞内提取物。其中,L2发酵上清液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T-SOD活性最强;E2发酵上清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GSH-Px活性最高;发酵乳杆菌L1发酵上清液还原能力最高;干酪乳杆菌L3发酵上清液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最强。测定结果表明这6株菌总体抗氧化能力较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海水和淡水鱼肠道的乳酸菌中筛选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菌株,旨在降低和预防水产品加工过程中氧化导致的质量问题。结果表明:从48 株乳酸菌中筛选出5 株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进一步复筛获得来源于草鱼肠道的菌株CY1-2的活性最强。菌株CY1-2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率分别为(67.29±0.42)%、(60.67±1.44)%、(29.87±1.14)%和(40.77±0.50)%,其无细胞提取物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和抗脂质过氧化率分别为(64.27±1.26)%、(21.97±1.47)%和(51.03±0.40)%。此外,菌株CY1-2对革兰氏阳性菌地衣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志贺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荧光假单胞菌均有抑菌活性。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CY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植物乳杆菌CY1-2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广谱抑菌活性,对开发新型水产品天然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选取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对黄浆水进行发酵,以酸度值、活菌数、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铁还原能力为指标,探究3种乳酸菌发酵黄浆水的可行性及对黄浆水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3种乳酸菌均可在黄浆水中生长产酸,植物乳杆菌与嗜酸乳杆菌的产酸能力与活菌数显著高于清酒乳杆菌,3种菌株组合发酵时黄浆水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且与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发酵后黄浆水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值由3.51 mg/m L变为2.43 mg/m L,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值由3.58 mg/mL变为1.82 m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IC_(50)值由0.90 mg/m L变为0.38 mg/m L,FRAP值由从1.24 mmol/L Fe SO4升高到1.62 mmol/L FeSO_4。  相似文献   

11.
以桑葚为原材料,采用植物乳杆菌、长双歧杆菌对桑葚汁进行单菌株和混合菌株发酵,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探究发酵桑葚汁的最佳发酵工艺,并测定分析桑葚汁在发酵过程中的功能性成分(总黄酮、总花青素、总酚)和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等。结果表明,发酵桑葚汁最佳发酵工艺为菌种添加量0.06%,初始pH6.1,发酵温度37℃,低聚果糖添加量0.09%。乳酸菌发酵提高了发酵桑葚汁的功能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单菌株和混合菌株相比,混合菌株发酵可显著提高(P<0.05)桑葚汁功能性化合物含量,且未发酵桑葚汁和混合菌株发酵48 h后含量分别为总黄酮4.18~6.36 mg/mL,总花青素0.67~1.95 mg/mL,总酚12.62~18.65 mg/mL;混合菌株发酵48 h桑葚汁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明显提升,ABTS+自由基清除率61.81%~88.17%,DPPH自由基清除率52.78%~81.64%,羟自由基清除率37.38%~86.07%,总抗氧化能力17.85~29.49 mmol/L。...  相似文献   

12.
以4种富锌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为研究对象,进行乳酸菌富锌培养的工艺优化,并测定发酵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分析其消化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结果表明:富锌乳酸菌最佳加锌时间为接种10h后,锌离子浓度为50μg/mL。富锌培养可提高乳酸菌上清液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经牡蛎多肽锌培养的乳酸菌上清液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均高于其他富锌乳酸菌的。由牡蛎多肽锌富锌培养的保加利亚乳杆菌胃肠道释放率为(3.46±0.17)%,且生物利用率最高为(29.78±0.37)%。综上,保加利亚乳杆菌是潜在的优势富锌菌株,经牡蛎多肽锌富锌培养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胃肠道消化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以维生素C作阳性对照,分析不同来源的28株乳酸菌的胞外分泌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研究不同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菌株GB8、WC5和GC2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菌株GB8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98.26%)和还原能力最高(0.964),菌株WC5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为74.90%;菌株GC2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清除率分别为58.67%、73.09%、87.50%,还原能力为0.806,表现出最强的综合抗氧化能力。4种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方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羟自由基与DPPH自由基(R2=0.633)、超氧阴离子与还原能力(R2=0.488)方法间达到了极显著相关(P<0.01);羟自由基与还原能力(R2=0.295)方法间达到了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15株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旨在筛选出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及乳酸菌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羟自由基清除试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试验以及还原能力评价试验,系统评价了15株受试乳酸菌的菌体及其胞外分泌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菌株特异性。菌株L14(植物乳杆菌)在上述3种评价体系中均表现出最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次是菌株L15(唾液乳杆菌),表明这两株乳酸菌在减轻机体氧化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功能性乳酸菌发酵剂,对成都地区的自然发酵酸菜进行采集,并分离其中的乳酸菌。经革兰氏染色和过氧化氢酶实验初步鉴定64株分离物均为乳酸杆菌。对64株乳杆菌耐酸、耐胆盐和耐H2O2的能力进行检测,筛选到了3株耐受性能较好的菌株。比较了3株乳酸菌菌体、发酵上清液和胞内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发现发酵上清液的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好,且SC608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高于其他两株(p0.05)。对SC608的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发现该菌株在4 h时进入对数生长期,12 h时进入稳定期。API50并结合16S r DNA测序分析,鉴定菌株SC608为植物乳杆菌。上述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SC608是开发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乳酸菌发酵剂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5株发酵植物蛋白性能优良的乳酸菌在人工消化液中的耐受性、抑菌作用、疏水性以及各菌株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以期获得特性及功能优良的益生菌。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05-20具有较高的肠胃道耐受性,经人工消化液处理6 h后耐受率为76.55%;对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具有抑制作用;对二甲苯、氯仿和乙酸乙酯的疏水率依次为81.87%、95.14%和62.24%;干酪乳杆菌05-20还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如:发酵上清液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8.30%,胞内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7.87%,完整细胞对Fe~(2+)的螯合率为86.46%。综上所述,干酪乳杆菌05-20可作为今后开发功能性益生产品的潜在菌株。  相似文献   

17.
植物乳杆菌NDC75017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奶中所筛选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NDC75017在不同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模式。方法:测定了活细胞、无细胞提取物、胞外分泌物及菌体灭活物质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活性、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结果:株菌能够耐受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H2O2),无细胞提取物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胞外分泌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作用最好。无细胞提取物和胞外分泌物的T-AOC效果最佳,与另外两组差异显著(P<0.05)。胞外分泌物的GSH-Px和T-SOD酶活性最高,明显比无细胞提取物和菌体灭活组效果好(P<0.05)。4 组样品都具有还原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但Cu2+螯合能力不如Fe2+螯合能力效果好。结论:菌株具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本质可能与其具有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提供电子和清除自由基等作用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从熏马肠中分离出的6株乳酸菌的完整细胞和无细胞提取物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螯合铁离子,还原能力,抗脂质过氧化等抗氧化活性测定实验来获得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的抗氧化能力存在差异,完整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无细胞提取物(P0.05),其中X_(31)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螯合铁离子,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X_(11)的清除羟自由基、还原能力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综合比较X_(31)和X_(11)具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再利用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比对的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表明X_(31)、X_(11)均为戊糖片球菌。  相似文献   

19.
对17株来自长寿老人粪便的菌株进行酸、胆盐和H2O2耐受性分析,初筛获得5株高耐受性菌株,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进一步复筛高抗氧化活性的乳酸菌。研究发现,5株乳酸菌的DPPH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分别为10.47%~89.73%、22.65%~66.17%、22.22%~88.95%和11.03%~51.86%;相对于其它组分,无细胞提取物具有更强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而菌株发酵上清液的显示出更高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XM-LS01与XM-BL01菌株的抗氧化活性高于其它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 Sr DNA鉴定,其分别为清酒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  相似文献   

20.
从2份健康成人粪便中分离得到7株植物乳杆菌,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耐受过氧化氢及还原能力为指标,研究7株植物乳杆菌抗氧化活性;筛选获得清除自由基能力及耐受过氧化氢能力较强的2号、3号菌株;进一步研究发现,2号菌株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3号菌株,但2号、3号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无显著差异。2号、3号菌株具有潜在的抗氧化活性,还需经过细胞抗氧化试验和动物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