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从脑的生理病理特点来探讨中药归经于脑的理论。1.脑位于气机升降转折之处,七情易导致脑病,疏达气机药可归经入脑。2.脑为至清至高之体,邪气易侵犯脑,部分解毒清脑药、清化脑浊药、调理脑血药可归经入脑。3.脑为诸阳之会,阳虚易出现精神症状,部分通阳药可归经入脑。4.脑为髓汇集之处,喜盈恶亏,亏则致病,养脑补髓药可归经入脑。5.脑为气血精华汇集之处,脏腑气血不和是发生脑病的重要基础,调补气血药可归经入脑。6.脑与耳、目、口、鼻、舌、咽喉诸窍相连,清窍被蒙与脑病息息相关,醒脑开窍药可归经入脑。  相似文献   

2.
脑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脑内药动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脑微透析技术及其在脑药动学中的应用。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对脑微透析技术和脑药动学的研究性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综述了脑微透析技术的特点及其近几年的发展,并介绍了脑微透析技术在脑药动学方面的应用。结论脑微透析技术在脑药动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该技术发展,应更有助于脑药动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质脑分水岭梗死与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的血管狭窄及短期预后的不同。方法对同期收治的皮质脑分水岭梗死与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在95例脑分水岭梗死患者中,皮质脑分水岭梗死与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分别为54例、41例;颅内外动脉血管狭窄分别为30例(56%)、31例(76%),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血管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脑分水岭梗死。预后不良者中皮质脑分水岭梗死与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分别为11例(20%)、16例(39%),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脑分水岭梗死。结论皮质下脑分水岭梗死与皮质脑分水岭梗死相比血管狭窄比率高,预后良好率低,应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脑为奇恒之腑,所有经脉都入脑,形成了以脑为核心的经脉网:脑在头中;经脉纵向排列汇聚于头部,或经百会、风府、睛明和目系这些门户和通道直接入脑,或经六阳经、经别和督脉这些桥梁间接入脑;带脉在腰部横向约束诸经,并经督脉入脑。在这张网中,督脉与脑关系最为密切,对于经脉网的构筑起关键作用;许多经脉有多条入脑途径。所以,脑为经脉循行的核心。两者的结构关系意味着脑就是经脉系统的中枢。  相似文献   

5.
以水火作为阴阳两精之气并且秉承阴阳的特性为依据,在水火寓理、水火调护、水火治节三个方面和脑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水火寓理于脑体现了脑的功能作用;水火调护于脑实现了脑的生命活动;水火失治于脑影响了脑的功能活动。提出水火互动既济使脑与其他脏腑上下相通、内外相应,从而确立脑在机体中的首领地位。  相似文献   

6.
脑系疾病是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于脑,脑主神明失调或髓失其养,导致多种神经功能失常的一类疾病。和法来源于《伤寒论》,和法通过干预微生物—脑—肠轴治疗脑系疾病是生物全息论的具体应用与延伸。和法治疗脑系疾病独树一帜,能推动中医脑病治疗理论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和法治疗脑系疾病的历史源流及和法和方治疗脑系疾病的典型案例,总结出肝郁脾虚肾亏是脑系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肝郁气滞是脑系疾病早期的发病特点。疏肝解郁的和法是治疗脑系疾病的有效方法,治疗脑系疾病应从整体着手,和法应贯穿脑系疾病诊治的全过程。注重调和脏腑功能的和方是辨治脑系疾病的重要方剂。导师赵晓平教授以和法代表方小柴胡汤和逍遥散加减,精准辨治脑系疾病,疗效显著,后附验案三则,以供临证参鉴。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肾亏髓减、脑浊内生、毒损脑络,证属本虚标实。结合中医理论基础和现代基础研究,拟初步探讨血浊-脑浊-脑毒理论体系对AD预防和治疗的指导意义。血浊是AD发病前的病理状态,脑浊-脑毒的具体表现之一是Aβ过量沉积与Tau蛋白过度磷酸化,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对脑细胞和脑功能的损害即是毒损脑络的体现之一。脑络与西医中神经血管单元(NVU)的功能相似,脑络受损,亦能增加脑浊-脑毒的生产,临床治疗当以益肾祛毒为主。  相似文献   

8.
从中医理论对心、脑功能的认识以及心和脑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阐述了脑心同治理论提出的生理病理学基础。重点阐明脑心同治理论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指出炎性反应是脑心同治共同的病理基础,"气痰瘀同治"是"脑心同治"的主要治法。进一步明确了脑心同治理论的适用范围,评价了脑心同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脑与五脏的关系浅论失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失眠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但对其病位以及各脏腑在失眠形成中的作用尚未达成统一认识。认为失眠与脑、五脏密切相关,而脑主宰五脏,五脏亦反作用于脑。在脑神衰弱基础上,五脏神乱,上逆犯脑,脑神失调,从而导致失眠。长期失眠脑神愈衰,五脏神愈乱,形成恶性循环。故提出脑神衰弱是失眠的病理基础,五脏神紊乱是失眠的病因,脑神失调是失眠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0.
就《内经》"脑"理论进行了探讨。《内经》"脑"理论涵盖了脑的生理,脑的谷精补养,脑与脏腑、体窍、运动与睡眠、思维活动、防病等方面,论述"脑"为元神,总统全身,维持人体健康长寿的作用;并就脑在后世的影响和发展作以阐发,阐明中医"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药物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7月—2007年3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53例肺癌脑转移瘤病人分别采用单纯全脑放疗、卡莫司汀联合全脑放疗、替莫唑胺化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并进行对照分析。观察病人的临床缓解状况及中位生存期。结果全脑放疗组、全脑放疗+卡莫司汀组、全脑放疗+替莫唑胺组病例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0.0%、89.4%和87.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个月、11个月和12个月。结论对于肺癌脑转移,卡莫司汀联合全脑放疗组,替莫唑胺化联合全脑放疗组在临床缓解率和中位生存期上明显优于单纯全脑放疗。  相似文献   

12.
杨素芸 《中医药研究》2010,(8):1013-101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患者的防治措施及预后。方法分析117例急性脑卒中伴脑心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出血性卒中较缺血性卒中脑心综合征发生率高(P〈0.05)。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病死率16.24%,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心综合征者的5.26%(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于脑卒中的性质有关,合并脑心综合征比不合并脑心综合征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关于"十二经脉皆入脑"的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放明  谢鹏  牟君  杨德雨 《中国针灸》2007,27(9):695-697
在经络系统的20经脉中,入脑者只有5条,脑内循行路径也很模糊。电生理及影像学研究表明,针灸腧穴产生的信号可传入脑,且不以腧穴所属经脉是否入脑为限。据此,笔者提出"十二经脉皆入脑"的假设,以构建"脑内经络"假说。经络理论体系中入脑经脉少、脑内循行路径不甚清楚,可能与经络发现的手段以感觉为主有关。今后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经络在脑内循行的研究,以完善经络理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疏宁对脑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观察脑微血管通透性、超微结构及分布密度的变化。结果:大鼠脑伤后6h开始,脑微血管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密度下降;中药治疗组微血管通透性降低,密度增高,结构较完整。结论:脑疏宁保护损伤区脑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增加皮质微血管的数目。  相似文献   

15.
大脑部位的动脉如果发生硬化,称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能使管腔变狭,脑血液量减少,使脑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如果大脑血管闭塞或一时性血管痉挛,则导致急性脑供血不全,最常见的是脑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脑安胶囊 (新型 )对兔脑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各试验组通过十二指肠给药(5mg kg)后记录其脑血流量及血压的变化 ,并将同组各动物给药前后的脑血流量和血压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给予脑安胶囊 (新型 )、脑安胶囊各组动物脑血流量的平均变动幅度与溶剂组相比 ,都具有显著差异 ,而平均血压变动无显著差异。结论 :脑安胶囊 (新型 )高剂量较脑安胶囊高剂量对兔脑血流量的改变更明显 ,而对血压没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疏宁对脑微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观察脑微血管通透性、超微结构及分布密度的变化。结果:大鼠脑伤后6h开始,脑微血管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密度下降;中药治疗组微血管通透性降低,密度增高,结构较完整。结论:脑疏宁保护损伤区脑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增加皮质微血管的数目。  相似文献   

18.
阐述脑神学说,着重分析北宋《圣济总录》"囟(脑)者物有所受命"及现代医学对中医脑主神明学说发展的影响。阐发脑神主睡眠说,其是指睡眠和觉醒由脑神的活动来主宰,失眠病位主要在脑,与五神相关,病机关键是脑神失所主,辨证施治当从脑神为主的一种理论。并从理论、方药、临床和亚健康等方面进行瞻望。  相似文献   

19.
刘挺 《陕西中医》2014,(4):F0003-F0003
<正>中医对"脑"的认识较早,但中医古籍对脑的描述不多,而且不全面,所论之处从脑与髓,脑与五官,脑与五脏的关系多而对脑的特点、脑的病症,脑的病因病机论述少。如中医古籍记载有"脑为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头者,精明之府","脑为元神之府","人之记性,皆在脑中","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其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  相似文献   

20.
脑主神明论首先由《内经》提出,道家发挥为"脑主元神"。它是人体百神之主,具有统御众神的功能,人体的各种神明活动均由其主宰。文章从脑与脾肾的关系入手,进行文献上的梳理。脾肾为先后天之本,脑与脾肾在生理上息息相关,在病理上相互联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其中包括肾不藏精,髓不充脑;脾胃素虚,脑失所养;脏腑不调,影响及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