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背景 如何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医学生的内在全科思维和能力,是目前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尝试将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探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目的 探讨“三三三制”课堂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2—7月,以广西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本科46班学生为研究组(n=50),以本科47班学生为对照组(n=50)。教材采用《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理论授课时间为48学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均为课堂授课),研究组采用“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包括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3个环节)。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总体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同学间交流、增强师生间互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全科医学、了解基层卫生的兴趣,并促进多项素质能力培养,是《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除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以外,应该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全科医学的独特的理论,通过对案例情境的探究不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的来学习知识,全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地政府及医学院校更加重视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湖南医药学院也将《全科医学概论》列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全科医学概论是以人为中心,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本文对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CPC)联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人)和实验组(128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应用CPC联合L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根据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见习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实验组在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上对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CPC联合L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适合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其能提升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的认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索适合医学本科生的全科医学课间实习教学模式。方法在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在校本科四年级医学生课间实习中,采用"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简称CPC教学模式),编写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通过社区介绍、角色扮演和参观等形式,进行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课间实习的教学实践。结果此种社区实习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课后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对了解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及通过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方式和内容表示非常赞同和赞同。结论鉴于我国目前缺乏对医学本科生全科医学课间实习的理论研究,此种课间实习教学模式可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病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中的应用模式和价值,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2个全科医学教学班的187名学生中采用病例教学方法,分析病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结果教学评价系统显示,全科医学概论教学评价的平均分数为90.15分。结论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病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赵睿  刘峰  朱坤  丁楠楠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8):1382-1385
  目的  对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需求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5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全科相关专业带头人以及承担《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师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同时选取已经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临床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访谈的26名专家认为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队伍不健全,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评估方式较传统;对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83人(61.00%)认为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这门课程,173人(57.67%)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感兴趣,仅116人(38.67%)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满意,有148人(49.33%)更倾向于讲授+案例分析授课方式,234人(78.00%)认为该课程的社区实践内容安排合理,有157人(52.33%)对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满意,仅有161人(53.67%)认为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增加认知和转变观念。  结论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动态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将全科医学理念融入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中,为全科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西北医学教育》2019,(4):715-71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联合PBL+TBL教学法在全科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搭建微信平台,实施PBL联合TBL教学法,通过考试成绩与问卷调查方式分析评价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组相比,无论是自我评价还是组内互评情况,PBL+TBL组学生在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全科医学实习教学方式和组织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程结束后,PBL+TBL组学生的病例题、实习表现、论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科医学实习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运用PBL+TBL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全科医学兴趣和各项综合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8.
病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病例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中的应用模式和价值,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在2个全科医学教学班的187名学生中采用病例教学方法,分析病例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结果 教学评价系统显示,全科医学概论教学评价的平均分数为90.15分。结论 与传统教学方法比较,病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08级61名护理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员为试验组,31名临床医学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员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通过闭卷理论考试,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全科医学概论考试的平均成绩、成绩构成、优良情况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的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中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学生对LBL+TBL教学法的认同度及满意度,为进一步在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课教学中使用和推广本教学法提供参考。方法在首都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专业定向班实施3学时的全科医学概论LBL+TBL教学。教学结束后对班上3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75%以上的人群完全认同LBL+TBL教学效果;②大多数人完全认同LBL+TBL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积极性;③75%以上的学生完全认同LBL+TBL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④LBL+TBL教学存在的问题中,以耗时多、学生时间或精力不够、学生负担加重为主。结论LBL+TBL教学法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提高,值得在以LBL教学法为主的全科医学概论教学中联合开展TBL教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普外科临床实习教学中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教学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0月皖南医学院在本科实习的40名五年制临床实习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大组,每组20人,实验组实施PBL教学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同学在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同学理论考试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普外科实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专业技能和素质,使得学生能够较快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值得在普外科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科生教学是医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探索适合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影响其未来职业选择,促进更多优秀本科生在执业时从事全科医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从管理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评估手段多样等方面,积极探索高效、可复制、可推广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以概念渗透、理论灌输、实践结合、社区导向”为特点的本科生全科医学教学模式。加强本科生全科医学教育,有利于更好地传播全科医学理念,本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学系本科生阶段全科医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使更多的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全科医生的工作内容有所了解,为未来医学生成为全科医生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也为其他学校全科医学学系本科生阶段全科医学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现状,推进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本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自填问卷的调查方式,对一所综合大学预防专业本科学生的身心素质、学习素质和情感发展素质进行现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综合素质总体情况均在标准范围内,但大部分学生的外向度和自信心存在不足有待加强.提高预防医学本科学生素质,应结合预防医学特点,改革教育和教学方法,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社会实践和职业生涯教育.  相似文献   

14.
周少博  李辉  谭娟 《西北医学教育》2014,(2):235-236,260
目的探索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改革的效果。方法以眼科学课程改革为试点,通过整体部署和目标设置,改革教学大纲和评价方法,将现有本科3年级230位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新的全科医学理念的教学模式(32人)和传统教学模式(198人)进行教学,学期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两种教学模式没有差异;新的全科医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均强于传统教学模式。结论全科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临床医学课程改革对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5.
外科教学查房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查房过程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际应用的有效渠道,恰当整合与运用多元化模式教学,提高教学查房效率,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采用包括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查房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医学生的毕业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考核实习生进入临床前是否掌握好了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否具备了一名医学实习生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决定医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核心要素。我们提出的'毕业实习准入制'是在我校以往的实习岗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完善而来的,通过开展实习准入制,实现理论教学和临床教学阶段的无缝衔接,是一项...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密集,口腔疾病病变位置较特殊,观察范围狭小,只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等不足,从口腔医学自身规律及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出发,应用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联合翻转课堂的新教学,对传统的临床医学本科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了颠覆性改革。改革后的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口腔实习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达到“以本为本”的临床医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更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升,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如何确保留学生的本科教学质量,是目前各医学院校亟须解决的课题。综合留学生的个体特征,并总结锦州医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多年开展留学生生理学实验教学的实践和体会,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手段,旨在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留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探索适合留学生生理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为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主体的新的综合医学临床学科。全科医生是提供全科医疗服务的主体。全科医学教育主要是培养全面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技能的复合人才。临床带教是基础医学教学的延续,是全科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对角色扮演(role-playing)在全科医学专业心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方法 以全科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实验组学生在临床带教中选用角色扮演法,对照组学生则选用常规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课后考试成绩评价及问卷调查作为该教学模式的考核方法。 结果 实验组学生的主观题成绩和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42.61±7.36 vs. 37.86±6.72,84.53±4.48 vs. 80.67±5.12,均P<0.05),实验组的客观题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技能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46.18±3.26 vs. 42.38±5.02,P<0.05);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角色扮演教学法各方面均较满意。 结论 角色扮演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水平,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是适合全科医学学生的临床教学方法,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带教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