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莉莉  丁高恒  袁浩冉  吴娱婷 《中国肿瘤》2022,31(12):1001-1007
摘 要:[目的] 分析 2018 年甘肃省女性乳腺癌的流行情况及 2010—2018 年期间甘肃省女性乳腺癌的流行趋势。[方法] 收集2021年甘肃省23个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及人口资料登记数据,其中15个登记点数据符合质量控制标准。按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和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等指标。利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计算2010—2018年甘肃省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8 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谱第1位,新发病例为822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 14.03%,发病率为 31.3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4.39/10万,世标发病率为24.00/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2.37%。城市和农村地区的乳腺癌中标发病率分别为23.23/10万和25.81/10万。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谱第5位,死亡病例为161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6.17%,死亡率为6.14/10万,中标死亡率为4.53/10万,世标死亡率为4.81/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50%。城市和农村地区乳腺癌中标死亡率分别为3.82/10万和5.29/10万。2010—2018年期间,甘肃省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粗发病率:APC=1.46%,P=0.43;粗死亡率:APC=-5.82%,P=0.22),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标化发病率:APC=-0.50%,P=0.80;标化死亡率:APC=-7.00%,P=0.20)。[结论] 2018年甘肃省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针对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特征特点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重庆市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整理2012年至2018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脑及神经系统肿瘤(ICD-10:C70-72)新发个案资料,采用SPSS 25.0计算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趋势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进行分析,对APC进行t检验。结果:2012年重庆市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52/10万、3.65/10万,2018年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5.55/10万、4.40/10万,APC分别为-1.29%与2.71%,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脑及神经系统肿瘤标化发病率以年均6.82%上升(t=3.55,P<0.05)。农村地区脑及神经系统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以2.02%与4.81%上升,变化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重庆市脑及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9/10万与2.66/10万,2018年脑及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52/10万与2.53/10万,APC分别为0.10%与-0.60%,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开始脑及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各年龄组均有发生,50岁后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上升。50岁年龄组脑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以17.47%与15.72%上升。结论:重庆市脑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对较低,并且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男性与农村居民脑肿瘤发病率快速上升,50岁年龄组发病率与死亡率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为肿瘤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台州市2010~2014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计算分地区(城市和农村)、性别以及年龄别发病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和Segi’s标准人口对粗发病率进行标化,趋势检验采用Joinpoint Regression Program 4.2软件估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89.97/10万,中标率为213.83/10万,世标率为209.62/10万。恶性肿瘤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同时地区间存在不平衡现象。2010~2014年台州市肿瘤标化发病率从188.75/10万上升到243.10/10万,呈上升趋势(APC=7.4%),其中甲状腺癌(APC=28.8%)、前列腺癌(APC=20.6%)、乳腺癌(APC=17.9%)、宫颈癌(APC=16.6%)上升最为明显。2010~2014年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从年龄来看40岁起明显升高,80~岁组达到高峰;从性别来看,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肝癌、胃癌为主,女性以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为主。[结论] 台州市恶性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随年龄增长肿瘤发病率逐渐上升。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病是慢性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农村高龄男性应是恶性肿瘤预防控制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
丁贤彬  吕晓燕  毛德强 《中国肿瘤》2020,29(10):744-750
摘 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变化,为开展白血病防治提供建议。[方法] 整理收集2012—2018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白血病发病和死亡的个案资料(ICD-10:C91-C95),统计分析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ASIRC)、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ASIRW)、年龄别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ASMRC)、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ASMRW)、年龄别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重庆市白血病发病率、中标发病率、世标发病率分别由2012年的8.47/10万、5.59/10万、6.08/10万下降至2018年的4.99/10万、4.21/10万、4.31/10万,APC分别为-7.60%(-9.97%~-5.16%)、-2.27%(-5.73%~1.31%)、-3.25%(-6.57%~0.20%),其中发病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P<0.05)。从2014年开始男性白血病发病率高于女性。白血病各年龄组均有发病,1~9岁与70~79岁出现两个小高峰。重庆市白血病死亡率、中标死亡率、世标死亡率分别由2012年的3.82/10万、 3.27/10万、3.37/10万下降至2018年的3.40/10万、2.72/10万、2.85/10万,APC分别为-2.76%、-5.16%、-4.59%,其中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白血病死亡率各年龄组均有发生,随年龄增长缓慢上升,85+岁年龄组死亡率达到高峰。[结论] 2012—2018年重庆市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但有明显下降趋势,儿童与老年人白血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应重视儿童和老年人群白血病防治。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 分析重庆市肺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建议。[方法]整理收集2010~2017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肺癌发病和死亡的个案资料,统计分析肺癌的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年龄别发病率与死亡率、累积发病率与死亡率、发病与死亡累积危险度、35~64岁截缩发病率与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年度变化百分比的统计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 重庆市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由2010年的48.11/10万、34.08/10万上升至2017年的78.42/10万、47.43/10万,APC分别为6.82%与4.92%,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21、6.46,P<0.05)。肺癌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重庆市肺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由2010年的50.83/10万、33.30/10万上升至64.28/10万、39.60/10万,APC分别为3.98%与2.74%,变化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19、6.19,P<0.05)。肺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肺癌发病累积率由2010年的3.97%上升至2017年的5.74%,APC为5.55%,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死亡累积率由2010年的3.60%上升至2017年的4.61%,APC为3.67%,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应高度重视肺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佳  陈琼  刘曙正  徐慧芳 《中国肿瘤》2023,32(8):582-588
[目的]分析2018年河南省白血病流行特征及2010—2018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2010—2018年河南省白血病发病和死亡数据,按性别和年龄组分层估算2018年河南省白血病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白血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据估计,2018年河南省共有4 947例白血病新发病例,粗发病率为4.54/10万,中标率为4.04/10万,世标率为4.15/10万,累积发病率(0~74岁)为0.38%,发病例数占全部癌症新发病例数的1.73%。共有3 107例白血病死亡病例,粗死亡率为2.85/10万,中标率为2.41/10万,世标率为2.38/10万,累积死亡率(0~74岁)为0.23%,死亡病例数占全部癌症死亡病例数的1.85%。男性白血病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城市地区白血病中标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2010—2018年河南省白血病发病率(APC=-2.7%,95%CI:-4.3%...  相似文献   

7.
李灿  王静  廖先珍 《中国肿瘤》2021,30(11):841-847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变化趋势。[方法] 整理湖南省30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肿瘤登记数据,统计分析肺癌的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发病(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等指标。[结果] 2013—2017年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率为55.60/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为79.8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9.86/10万;同期肺癌死亡率为46.50/10万,男性死亡率为68.06/10万,女性死亡率为23.60/10万,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013—2017年肺癌中标发病率较为稳定,但农村地区肺癌中标发病率由2013年的31.26/10万上升至2017年的33.21/10万,APC为1.6%(t=6.34,P=0.008)。肺癌中标发病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湖南省肺癌中标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26.27/10万上升至2017年的30.26/10万,APC为3.2%(t=3.94,P=0.029)。农村地区肺癌中标死亡率由2013年的23.66/10万上升至2017年的28.07/10万,APC为4.7% (t=7.07,P=0.006)。男性肺癌中标死亡率由2013年的39.59/10万上升至2017年的46.06/10万,APC为3.6%(t=6.57,P=0.007)。肺癌中标死亡率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地区。肺癌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在0~39岁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75~79岁年龄组达高峰。40~44岁年龄组后,男性各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2013—2017年肺癌0~74岁累积发病率和35~64岁截缩发病率总体较为稳定,肺癌0~74岁累积死亡率从2013年的3.28%上升至2017年的3.83%,APC为3.6% (t=5.60,P=0.011),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湖南省肿瘤登记地区肺癌发病和死亡均居恶性肿瘤首位,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应高度重视肺癌的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张辉  张爽  郑文龙  王德征 《中国肿瘤》2022,31(8):632-638
摘 要:[目的] 分析天津市居民1999—2018年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统计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水平,计算其死亡数、死亡率(包括粗死亡率和经年龄调整后的标化死亡率)。分析其20年间的变化趋势以及在城乡、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之间分布的差异。 [结果] 1999—2018年期间,天津市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5 055例,粗死亡率从0.94/10 万上升到4.41/10万(t=14.23,P<0.001),标化死亡率从0.73/10万上升至2.01/10万,呈显著上升趋势(t=8.07,P<0.001)。死亡年龄中位数历年来无明显变化(P>0.05),在70岁左右。历年来,45岁以前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且无明显变化(P>0.05),45岁及以上人群死亡率开始增加,并随年龄增大而增长,65岁及以上组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1)。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男性标化死亡率从1999年的0.79/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21/10万(APC=4.19%,t=9.05,P<0.001),女性标化死亡率从1999年的0.68/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82/10万(APC=3.57%,t=5.89,P<0.001);城市地区标化死亡率从1999年的1.05/10万上升至2018年的2.09/10万,农村地区则从1999年的0.31/10万上升至2018年的1.87/10万,且农村标化死亡率上升速度更快(城市:APC=2.19%,t=3.78,P<0.001;农村:APC=8.06%,t=13.58,P<0.001)。[结论] 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粗死亡率及标化死亡率明显上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城市居民为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高发人群,不同性别之间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死亡无明显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胆囊及胆道其他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分析海宁市自2007年开展结直肠癌早诊早治项目以来,居民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及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2007—2018年海宁市户籍人口学资料和结直肠癌发病、死亡数据,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07—2018年海宁市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共2 555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03%,居癌症发病谱第2位,粗发病率为31.74/10万,中标发病率16.89/10万,世标发病率为16.65/10万。其中男性新发病例数为1 419例,女性为1 136例,男性中标发病率为女性的1.24倍。结直肠癌年龄别发病率在40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至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70.52/10万)。2007—2018年海宁市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中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4.7%(95%CI:2.8%~6.6%,P<0.001)、1.9%(95%CI:0.2%~3.6%,P=0.036),男性增速高于女性。2007—2018年海宁市结直肠癌死亡病例共1 094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94%,居癌症死亡谱第4位,粗死亡率为13.59/10万,中标死亡率为6.65/10万,世标死亡率为6.48/10万。其中男性死亡病例数为608例,女性为486例,男性中标死亡率为女性的1.24倍。不同年龄别死亡率在40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呈现快速上升,至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132.63/10万)。2007—2018年海宁市结直肠癌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2.2%,95%CI:0.2%~4.1%,P=0.032),其中男性呈上升趋势(APC=4.0%,95%CI:1.6%~6.4%,P=0.003),而女性呈下降趋势(APC=-0.1%,95%CI:-3.0%~3.0%,P=0.968);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95%CI:-4.1%~1.0%,P=0.168),其中女性中标死亡率下降趋势(APC=-3.5%,95%CI:-6.6%~-0.3%,P=0.034)比男性中标死亡率(APC=-0.2%,95%CI:-3.1%~2.7%,P=0.856)显著。[结论] 海宁市结直肠癌中标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中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持续多年的早诊早治项目长期效应已开始体现,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重庆市恶性肿瘤之首,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s)可以全面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本研究分析重庆市肺癌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肺癌防控提供建议。方法肺癌发病死亡个案病例资料(ICD-10:C33,C34)来源于2010-2017年重庆市肿瘤登记点上报的新发肿瘤病例报告。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与标化死亡率、DALYs、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ears of life lost,YLLs)、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of change,APC)等指标,趋势变化统计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 2010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为48.11/10万与34.08/10万,2017年为78.42/10万与47.43/10万,肺癌发病率APC为6.82%(t=11.21),标化发病率为4.92%(t=6.46),P<0.05。2010年肺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为50.83/10万与33.30/10万,2017年为64.28/10万与39.60/10万,肺癌死亡率APC为3.98%(t=5.19),标化死亡率为2.74%(t=6.19),P<0.05。2010年肺癌DALYs率为12.96千人年,YLD率为0.57千人年,YLLs率为12.39千人年,2017年DALYs率为15.38千人年,YLD率为0.89千人年和YLLs率为14.49千人年,APC DALYs率为2.94%(t=4.37),YLD率为7.25%(t=7.18)与YLLs率为2.74%(t=3.90),均P<0.05。DALYs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女性与农村地区肺癌的DALYs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重庆市肺癌疾病负担逐年上升,肺癌疾病负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重视肺癌三级预防,降低肺癌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8年全球、亚洲、东亚地区、中国、甘肃省胃癌发病、死亡情况。为中国及甘肃省胃癌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中国人口标准化率(中标率)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界人口标准化率(世标率)采用Segi's标准人口年龄构成。由GLOBOCAN数据库获得全球、亚洲、东亚地区、中国的胃癌世标发病率、死亡率。由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统计数据获得2010-2014年中国胃癌中标发病率及死亡率。由甘肃省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获得甘肃省胃癌中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分析五个地区层次胃癌发病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对5个地区的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亚洲及东亚地区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全球的高,中国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亚洲的高,甘肃省胃癌发病率、死亡率较中国的高。结论:甘肃省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今后胃癌的防治仍需作为中国尤其是甘肃省恶性肿瘤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2018年甘肃省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其发病率、死亡率、发病死亡顺位和构成比等指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结果 2018年白银市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72.67/10万,中标率178.33/10万,世标率为172.91/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8.93%;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是胃癌,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前10位占新发恶性肿瘤的74.73%。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6.55/10万,中标率86.39/10万,世标率为84.57/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9.29%;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是胃癌,其次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前10位占全部死亡恶性肿瘤的84.34%。中标发病率和中标死亡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白银市各区县发病率中标和死亡率中标最高的分别为平川区和景泰县,最低的为白银区。结论 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胰腺癌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需要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女性乳腺癌和宫颈癌排在女性发病率、死亡率的前五位,应作为女性重点防控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喉癌是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国内有关喉癌的流行病学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分析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喉癌的发病情况和死亡情况,为制订喉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整理2004-01-2011-12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卢湾区户籍人群喉癌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喉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进行标化.分析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1年卢湾区新发喉癌病例共68例,占全区同期新发恶性肿瘤的0.65%.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2.72/10万,中标发病率为1.14/10万,世标发病率为1.41/10万.男性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5.17/10万,中标发病率为2.19/10万,世标发病率为2.69/10万;女性喉癌年均粗发病率为0.32/10万,中标发病率为0.15/10万,世标发病率为0.20/10万.登记报告喉癌死亡病例共47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0.71%.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1.88/10万,中标死亡率为0.58/10万,世标死亡率为0.79/10万.男性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3.31/10万,中标死亡率为1.03/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8/10万;女性喉癌年均粗死亡率为0.47/10万,中标死亡率为0.22/10万,世标死亡率为0.32/10万.男性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8年间男性喉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波动较大,而女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极低.随着年龄增大,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结论 上海市卢湾区居民2004-2011年喉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国肿瘤登记地区发病和死亡水平,提示应以社区为基础开展积极有效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白血病是一种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白血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阐明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白血病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白血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整理2004-01-2011-12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卢湾区户籍人群白血病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采用趋势χ2检验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上海市卢湾区2004-2011年共报告白血病新发病例204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1.96%.白血病合计年均粗发病率为8.15/10万,中标发病率为5.16/10万,世标发病率为5.84/10万.白血病男性平均粗发病率为9.69/10万,女性平均粗发病率为6.64/10万,男性白血病粗发病率高于女性.白血病男性和女性中标发病率分别为6.39/10万和4.00/10万;男性和女性世标发病率分别为7.41/10万和4.38/10万.8年间死亡病例共149例,占全区同期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2.25%.白血病合计年均粗死亡率为5.95/10万,中标死亡率为3.33/10万,世标死亡率为3.88/10万.男性平均粗死亡率为7.27/10万,女性平均粗死亡率为4.66/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中标死亡率分别为4.50/10万和2.25/10万,男性和女性世标死亡率分别为5.18/10万和2.70/10万.2004-2011年白血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波动均较大.10岁以下儿童有一个发病和死亡的小高峰,65岁以上年龄段达到发病和死亡的高峰.结论 2004-2011年上海市卢湾区户籍人群白血病的发病和死亡几乎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应深入研究白血病的病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趋势变化。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与国际肿瘤学分类(ICD-0-3)整理分析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2006至2015年结直肠肛门癌发病资料,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发病率、中国标化发病率(中标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截缩率与累积危险度,趋势变化采用曲线估计指数分布回归模型进行判别。结果: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由2006年的14.15/105上升至2015年的28.32/105,中标率与世界标化发病率(世标率)均呈上升的趋势,APC分别为7.68%、4.08%与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肛门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t=6.99,P<0.001),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t=5.48,P<0.001)。结直肠肛门癌45岁前发病率低于20/105,45岁后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80~<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60~<65岁、65~<70岁、70~<75岁年龄组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分别为6.29%、5.76%与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35~64岁截缩率从2006年的13.94/105上升至2015年的25.77/105,APC为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率与累积危险度分别由2006年的1.37%、1.36%上升至2015年的2.10%与2.08%,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结直肠肛门癌发病率处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的趋势,应尽早开展结直肠肛门癌的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16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死亡率与随访五年的生存率,为开展肺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新报告的肺癌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随访,随访信息网络直报到重庆市肿瘤随访登记信息系统,采用SPSS 25.0统计分析发病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标化死亡率、生存率等指标。标化发病率与死亡率采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标化。不同性别与地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生存分析寿命表法计算观察生存率,采用乘积极限法(Kaplan-Meier)计算平均生存时间,生存率的比较采用Log Rank of Mantel-Cox进行统计检验。结果:2016年重庆市肺癌发病率与标化发病率分别为79.13/10万与44.82/10万,男性发病率(110.33/10万)高于女性(46.77/10万)(χ2=63.018,P<0.001),城市(87.65/10万)高于农村(75.86/10万)(χ2=10.47,P=0.001)。肺癌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5.96/10万与33.77/10万,男性死亡率(95.40/10万)高于女性(35.95/10万)(χ2=64.43,P<0.001),城市(73.30/10万)高于农村(60.83/10万)(χ2=12.28,P<0.001)。对18 842例肺癌患者进行五年的随访,随访五年平均生存时间为2.11(2.07,2.14)年。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1.84%、33.41%、29.97%、28.04%、26.54%,女性肺癌生存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5,P<0.001)。城市肺癌生存率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78,P<0.001)。 结论:重庆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生存率较低,重点应针对男性和农村地区开展肺癌的预防、早期筛查和规范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15年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重庆市11个肿瘤登记点报告的宫颈癌发病死亡病例(ICD-10编码为C53)。统计分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发病和死亡截缩率、发病或死亡累积危险度、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残疾所致寿命损失年、伤残调整寿命年等指标。城市与农村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2015年重庆市肿瘤登记地区共报告宫颈癌新发病例916例,宫颈癌粗发病率为18.29/105,标化发病率为14.26/105,标化发病率农村(15.60/105)高于城市(12.3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5年共报告宫颈癌死亡病例283例,粗死亡率为5.65/105,标化死亡率为3.98/105。2015年重庆市宫颈癌截缩发病率为32.60/105,截缩死亡率为8.32/105,发病率与死亡率累积危险度分别为1.41%与0.49%。宫颈癌导致的DALYs、YLDs 和YLLs分别是6.76千人年、5.00千人年与1.76千人年。结论:重庆市宫颈癌发病率与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疾病负担重,疾病负担农村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江苏省2015年肝癌发病与死亡现状及2006—2015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江苏省经质量控制合格的的35个肿瘤登记处的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按性别、城乡和年龄组分层计算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并结合2015年江苏省相应分组的户籍人口资料,推算全省2015年肝癌的发病(死亡)数,以及全省肝癌的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及其在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死亡)中的构成和顺位等。汇总和整理全省各登记处2006—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肝癌10年间的发病(死亡)中标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中国人口普查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结果]江苏省2015年估计新发肝癌病例21 851例,约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9.38%,位居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4位。2015年江苏省肝癌发病率为28.68/10万,发病中标率为17.09/10万,发病世标率为16.78/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1.94%。2015年江苏省估计肝癌死亡病例20 128例,约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构成的12.95%,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第4位。肝癌死亡率为26.42/10万,死亡中标率为15.52/10万,死亡世标率为15.24/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1.75%。2006—2015年江苏省肝癌发病中标率和死亡中标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AAPC分别为-5.30%(95%CI:-6.34%~-4.25%)和-5.72%(95%CI:-6.85%~-4.58%)。分城乡统计,无论男、女性,10年间城市地区的肝癌发病中标率和死亡中标率均无明显下降趋势;而农村地区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江苏省肝癌的整体发病、死亡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仍是江苏居民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相关防控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