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IBS(腹泻型)患者肠黏膜5-HT、5-HT_3R(5-羟色胺3受体)水平的变化,从而为研究D-IBS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依据,为治疗D-IBS提供分子靶点。方法对24名正常人和40例D-IBS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分别取回肠末端及直乙状结肠黏膜标本各1块。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HT阳性细胞及5-HT_3R的表达情况。结果 D-IBS组回肠末端肠黏膜的5-HT阳性细胞数及5-HT_3R的表达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D-IBS组结肠黏膜的5-HT阳性细胞数和5-HT_3R的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5-HT信号系统的异常是D-IBS发病机制之一,且异常主要表现在D-IBS患者的结肠黏膜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九香止泻片(又名秦香止泻肠溶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九香止泻片组、盐酸洛哌丁胺组,建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VIP、NPY、5-HT.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VIP水平显著升高,NPY水平显著降低,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升高,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大鼠血浆VIP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NPY水平显著升高,肠组织5-HT的分布及表达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九香止泻片可能通过降低D-IBS大鼠的血浆VIP、肠黏膜5-HT和升高血浆NPY而改善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3.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结肠黏膜5-HT3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5-羟色胺受体3(5-HT3R)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结肠黏膜的改变和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正常人和28例D-IBS患者行结肠镜检查并分别取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黏膜标本2块.应用Western blotting半定量法检测5-HT3R的表达.结果:D-IBS组4部位5-HT3R的表达皆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在4个部位之间比较5-HT3R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D-IBS患者的结肠5-HT3R表达上调,提示5-HT3R可能为D-IBS分子生物学基础之一,为D-IBS的治疗提供了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藿砂口服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5-HT、IL-1β、IL-1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0例寒湿型D-IBS患者做为治疗组,随机选择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做为健康组,治疗组予藿砂口服液治疗,共治疗28 d。观察2组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IL-10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健康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5-HT及肠黏膜5-HT、IL-1β明显降低(P<0.05)。结论藿砂口服液可以降低腹泻型D-IBS患者血5-HT及肠5-HT、IL-1β水平。  相似文献   

5.
朱正明  罗洪亮 《广东医学》2012,33(24):3787-3790
目的检测炎症性肠病(IBD)肠黏膜组织中5-羟色胺(5-HT)、5-羟色胺转运体(5-SERT)、5-羟色胺3受体(5-HT3R)mRNA及其蛋白表达,探讨5-HT系统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BD患者(IBD组)炎症肠黏膜组织和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肠黏膜组织中5-HT、SERT、5-HT3R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IBD组5-TH3R mRNA表达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同时IBD组5-TH、5-TH3R表达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3,P=0.013);此外5-HT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活动度有关,5-HT的表达量随疾病活动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7,P=0.010)。结论5-TH、5-TH3R表达量的上调增加IBD的易感性,并且5-HT的表达量与IBD活动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5-HT2B受体在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差异?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腹泻型IBS组(D-IBS组)?便秘型IBS组(C-IBS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乙酸加束缚应激法制备D-IBS模型,冰水灌胃法制备C-IBS模型,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从大鼠粪便湿重?含水量?结直肠扩张(CRD)刺激下腹外斜肌放电活动和结肠组织HE染色四个方面来评估造模是否成功?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的分布差异;Western blot法及逆转录PCR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表达的不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IBS组大鼠粪便湿重和含水量均明显增高(P < 0.05),而C-IBS组降低(P < 0.05);模型组大鼠腹外斜肌放电幅值,在压力为40?60 mmHg的CRD刺激下,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且D-IBS组高于C-IBS组(P < 0.05);模型组结肠组织中均无炎症产生,从以上四方面可以看出造模成功?5-HT2B受体主要分布在结肠肌间神经丛?纵肌层和黏膜层?D-IBS组结肠组织中5-HT2B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C-IBS组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5-HT2B受体可能参与了不同亚型IBS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33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4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IL-3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IL-33水平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IL-33水平有所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UC患者相比,中度和重度UC患者血清IL-33水平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3在IBD患者血清和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术芍易激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和5-羟色胺3受体(5-HT3R)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和术芍易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得舒特、术芍易激胶囊灌胃2周.取大鼠结肠黏膜一块,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HT和5-HT3R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术芍易激胶囊各剂量组容量阈值增加(P<0.01),5-HT和5-HT3R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尤以术芍易激胶囊高剂量组为优.结论 术芍易激胶囊能抑制D-IBS模型大鼠结肠黏膜5-HT和5-HT3R的表达,可能通过进一步影响肠道动力学和肠道敏感性来实现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剂量黛力新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D-IB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及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治疗,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浆NPY和5-HT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腹泻等症状评分分别为(1.9±0.6)分、(1.2±0.5)分、(1.0±0.7)分,对照组分别为(3.4±0.7)分、(2.8±0.9)分、(2.9±0.8)分,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血浆NPY和5-HT表达分别为(87.4±9.2)pg/L、(53.5±13.6)pg/L,对照组分别为(73.2±8.1)pg/L、(75.4±12.5)p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00%(42/50)、66.00%(33/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枸橼酸阿尔维林软胶囊治疗D-IBS,可显著改善临床疗效,提高治疗有效率,调节机体NPY、5-HT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符合罗马II诊断标准及中医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的D-IBS患者30例设为治疗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均通过结肠镜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运用Envision法观察肠嗜铬细胞(EC细胞)数量和5-HT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剂量阿米替林对复发性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选取复发性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剂量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分析低剂量阿米替林对复发性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5-HT和NPY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与对照组(79.0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4周及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5-HT水平(85.78±16.84)ng/ml,与对照组(96.48±17.68)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PY水平(118.84±30.58)pg/ml,与对照组(141.32±28.66)p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阿米替林治疗复发性腹泻性肠易激综合征能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5-HT和NPY水平,缓解患者腹痛与腹部不适,改善肠动力紊乱状况,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吕妍  徐芳  李丹  唐方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9):1507-1510
目的 从胃肠激素水平探讨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BS) 模型大鼠肠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 以 ig 番泻叶水煎剂和四肢束缚应激 2 h,连续 6 d,建立 D-IBS 大鼠模型。同时用药各组分别 ig 804、536、268 mg/kg 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采用硝酸还原酶法、ELISA 法、免疫组化法及放免法测定 D-IBS 模型大鼠血清 NO、5-羟色胺 (5-HT)、结肠黏膜嗜铬细胞 (EC)、血浆胃动素、结肠组织生长抑素 (SS) 的水平。结果 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能够提高 D-IBS 模型大鼠血清 NO 水平 ( P<0.01),有效降低 5-HT 浓度 (P<0.05),使 EC 数量减少 (P<0.01),下调血浆胃动素、结肠组织 SS 水平 (P<0.01),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对 D-IBS 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下丘脑和结肠黏膜5-羟色胺(5-HT)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依体重匹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温中健脾方组)和西药组(得舒特组),每组12只。用番泻叶联合束缚应激刺激复制D-IBS模型。造模2周后给予药物干预,共14d。治疗结束后处死动物,取下丘脑及结肠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医学图像定量分析系统进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结果:模型组、中药组及西药组下丘脑和结肠黏膜内5-HT的PA值、OD值及IHC-I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P〈0.01);经药物干预后,中药组和西药组上述各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除下丘脑5-HT的PA值未见明显差异外,其余指标西药组下降尤为显著(P〈0.05,P〈0.01)。结论:温中健脾方能降低D-IBS模型大鼠下丘脑及结肠黏膜5-HT的表达,调控脑-肠轴以治疗D-IB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变机制。方法 61例AP患者按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31)和轻型组(n=30),另选肠镜检查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30),电镜观察肠黏膜超微结构变化,比较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肠黏膜ZO-1、Occlud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ZO-1和Occludin蛋白为棕黄色,染色较强,成点状聚集;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的染色变浅。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和Occludin蛋白光密度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与轻型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光密度水平降低(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ZO-1、Occludin基因水平较轻型组下降(P<0.05)。轻型组和重症组患者内毒素和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症组患者肠黏膜内毒素和IL-18水平高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内毒素、IL-18水平与ZO-1蛋白和Occludin蛋白表达均呈负相关(r=-0.79、-0.64、-0.71、-0.61,P<0.05)。结论 AP患者早期肠黏膜受损,肠黏膜通透性增加。内毒素和IL-18可能协同或单独参与肠黏膜的破坏。  相似文献   

15.
潘宁平  廖进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2):110-112
目的观察肠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7月~2012年12月桂林市中医医院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肠宁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中5-羟色胺(5-HT)、胃动素(MOT)水平。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47.4%、92.1%)均优于对照组(24.3%、8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平均为(8.52±3.43)分,而对照组为(13.01±2.5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中医症型疗效比较中,治疗组中脾虚湿阻证型、肝郁脾虚证型总疗效均为100.0%,优于对照组(77.8%、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中脾肾阳虚证型、脾胃湿热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5-HT、MOT血浆中表达水平分别为(433.4±72.6)ng/L、(240.1±11.8)ng/L,均低于对照组[(433.4±72.6)ng/L、(314.1±60.7)ng/L],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肠宁方可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5-HT、MO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5-羟色胺(5-HT)表达的差异,探讨外周5-HT在IB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IBS腹泻型(D—IBS)21例、便秘型(C—IBS)22例患者及正常对照组19例,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黏膜5-HT阳性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量并进行分析。结果D—IBS组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并且回肠黏膜阳性细胞数也多于C—IBS组(P〈0.05),C—IBS组回肠、近端结肠、远端结肠阳性细胞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5-HT的增加与IBS发病相关,IBS不同亚型发病机制可能与5-HT不同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道表达分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Th细胞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h细胞各亚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的变化,揭示IBS患者黏膜免疫激活的具体免疫学机制.方法 按照罗马Ⅲ标准收集腹泻型IBS患者27例,部分肠黏膜病理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归为IBS-A组共13例,无明显病理学改变者归为IBS组共14例.另将痔疮患者设为对照组16例.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肠黏膜和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Western印迹检测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IL-4、IL-12、IL-17水平.结果 (1)IBS-A组患者肠黏膜Th17比例[M(Q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4.05)比1.25(3.70),P=0.045],而Th1、Th2比例无明显改变;IBS-A组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中IL-4、IL-12、IL-17表达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IBS组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的比例以及IL-4、IL-12和IL-17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部分存在肠黏膜非特性炎症,提示肠黏膜存在免疫激活,该免疫状态表现为Th细胞向Th17偏移.  相似文献   

18.
黄柳向  朱楚月  旷思敏 《中医学报》2020,35(5):1034-1039
目的:观察痛泻安脾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模型大鼠5-羟色胺(5-hydroxytrypta mine,5-HT)、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otonintransporter,SERT)影响。方法:48只雌雄各半的SPF级SD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养1周后,遵循随机原则将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造模组36只(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各12只,采用束缚+番泻叶灌胃法建立IBS-D肝郁脾虚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给予阿洛司琼溶液,中药组给予痛泻安脾汤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5-HT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脑组织中5-HT、结肠组织SERT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5-HT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5-HT水平比较:与正常组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5-HT水平升高明显(P<0.05);与模型组大鼠大鼠血清5-HT水平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肠组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比较:与模型组大鼠大鼠比较,中药组、西药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5-H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肠和脑组织(5-HT)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比较: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5-HT水平升高明显(P<0.01);中药组、西药组血清5-H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肠免疫SERT结果比较:在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中SERT呈低表达状态,且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组、西药组大鼠肠组织SER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痛泻安脾汤能够调节IBS-D大鼠5-HT、SERT水平,缓解腹痛、腹泻、腹胀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大鼠模型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n=10)和造模组(n=50) ,再将造模组大鼠分为5组 :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健脾化湿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 ,每组10只.采用束缚应激刺激2周加灌服番泻叶煎剂的方法建立D-IBS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小肠黏膜CGR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模型组大鼠小肠黏膜CGRP阳性面积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与模型组比较 ,各治疗组CGRP阳性面积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 ,健脾化湿颗粒中、低剂量治疗组CGRP阳性面积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而与健脾化湿颗粒高剂量治疗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 健脾化湿颗粒可通过提高局部肠组织中CGRP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沈忠飞  郭燕君 《吉林医学》2012,(10):2021-2022
目的:研究检测5-羟色胺(5-HT)系统在脑-肠轴上的表达,探索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的神经机制。方法:将新生期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母婴分离组(实验组),在出生后第2~21天,每天将新生大鼠与哺乳期母鼠分离3 h;对照组在出生后第2~21天,不给予任何处理。成年后(出生后60 d)进行结直肠球囊扩张(Colorectal distcnsion,CRD),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脑干中缝背核5-HT神经元的表达和分布。结果:母婴分离组CRD后中缝背核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为(40.67±4.73)个,脊髓背角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为(20.67±2.08)个,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期母婴分离引起大鼠5-HT系统在中枢改变,提示早期生活事件所致5-HT系统的异常可能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感觉过敏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