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蓝莓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对细胞色素P4502E1 (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50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肝纤维化模型组(B组)、蓝莓原浆预防组(C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预防组(D组)、蓝莓原浆加复方鳖甲软肝片预防组(E组)共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预防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蓝莓原浆或(和)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1次/d,共12周.12周末处死大鼠,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水平、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YP2E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 结果 12周末处死大鼠,A、B、C、D、E各组大鼠血清ALT水平分别为(37.9±4.5) U/L、(49.2±9.8) U/L、(39.9±6.3) U/L、(40.5±5.7) U/L及(38.2±8.4)U/L,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预防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B组明显减轻(F=95.097,P<0.05); C、D、E各组大鼠肝组织匀浆Hyp分别为(472.7±44.1)μg/g、(416.1±39.4)μg/g和(429.5±55.1)μg/g,低于B组的(603.2±68.9) μg/g,F=39.31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SOD水平分别为(2.5±0.4) U/mg、(2.0±0.5)U/mg、(2.2±0.2) U/mg,高于B组的(1.6±0.4) U/mg,F=25.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分别为(0.83±0.06) mol/mg、(0.96±0.08) nmol/mg、(0.85±0.06)nmol/mg,低于B组的(1.24±0.15)nmol/mg,F=46.3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D、E组大鼠肝组织CYP2E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高于A组,C、D、E组大鼠肝组织CYP2E1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低于B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蓝莓对猪血清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免疫性肝纤维化时,大鼠肝组织CYP2E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蓝莓对CYP2E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蓝莓抗氧化作用对猪血清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Toll样受体9(TLR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蓝莓低、中、高剂量防治组(C、D、E组)、复方鳖甲软肝片防治组(F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均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D、E、F组在造模同时分别给予蓝莓原浆或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1次/d,共12wk.第12周末处死大鼠,计算大鼠肝脏指数,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水平、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LR4和TLR9蛋白质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无明显差异(F=4.274,0.917,P>0.05);与B组比较,D,E组肝组织匀浆SOD活性、GSH含量明显升高(F=6.662,61.472,P<0.05);肝脏指数、MDA及Hyp含量明显降低(F=3.972,42.755和41.265,P<0.05);肝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F=63.339,P<0.05),胶原表达减少;E组大鼠肝组织TLR4和TLR9蛋白质表达明显减少(F=6.932和7.534,P<0.05).结论:TLR4和TLR9蛋白质表达增加可能与免疫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蓝莓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下游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0% CCL4 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以1 g/(kg·d)的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干预6周,常规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RT-PCR法检测肝组织HIF-lα、VEGF、CTGF基因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计分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肝组织HIF-1α mRNA、VEGF mRNA及CTGF 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P<0.01,<0.05),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HIF-1αmRNA、VEGF mRNA及CTGF mRNA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均<0.01),肝组织HIF-1α mRNA与VEGF mRNA、CTGF mRNA表达也呈明显的正相关(均P<0.01);应用复方鳖甲软肝片干预后,大鼠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显著减轻(P<0.01,<0.05),肝组织HIF-1α mRNA、VEGF mRNA及CTGF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下调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HIF-1α及其下游分子 mRNA 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复方红景天对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初步探讨复方红景天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与分子机制。方法 :用 CCl4 皮下注射法诱导 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给予复方红景天颗粒口服进行干预性治疗 ,观察大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 m RNA、α1 ( ) m RNA表达水平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口服复方红景天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 型前胶原 (PC )、 型胶原 (C )、透明质酸 (HA)水平 ,抑制 TGF-β1 m RNA与α1 ( ) m RNA表达的增加 ,并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 ,TGF-β1 m RNA表达的变化与纤维化指标、αl( ) m RNA表达及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呈正相关。结论 :复方红景天可能通过抑制 TGF-β1 m RNA、α1 ( ) m RNA表达从而减少胶原纤维合成等机制有效干预CCl4 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二甲基亚硝胺 (DMN)致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肝窦壁病理变化及其与门脉压力的关系。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4 0只用 0 .5 %DMN每周连续 3d共 4周 12次腹腔注射制作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后 1d、2d、3d、1周、2周、4周、6周、8周作为动态观察时相点 ;分别取 5只模型大鼠和 3只正常大鼠肠系膜前静脉分支插管法测门脉压力 (Ppv)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肝组织Ⅳ型胶原(ColⅣ )、层粘连蛋白 (LM)和Ⅰ型胶原 (ColⅠ )表达 ;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超微结构。结果 正常大鼠肝窦壁ColⅣ阳性表达 ;模型组肝窦壁除ColⅣ阳性染色呈现为先弱后强外 ,LM和ColⅠ的沉积均随造模时间的延长而进行性增加 ,4周时表达最为明显 ,电镜下可见肝窦内皮失窗孔和内皮下完整基底膜形成 ;模型组Ppv与肝窦壁LM的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DMN大鼠肝窦内皮下基底膜是在功能性基底膜破坏的基础上 ,随着LM与新合成ColⅣ沉积以及两者结合的增加、加之ColⅠ的沉积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Gb预防4、8周组.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观察EGb干预4、8周后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 Ⅰ)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及苦味酸酸性品红胶原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检测肝功能、脂质过氧化指标等.[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b干预治疗4、8周后,大鼠肝组织TGFβ1、Col Ⅰ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分级(P<0.05),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降低,清蛋白升高(P<0.01),并使肝组织丙二醛明显降低(P<0.01),8周较4周更明显.[结论]EGb具有抗脂质过氧化,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Col Ⅰ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EGb预防4、8周组.用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半定量法观察EGb干预4、8周后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 Ⅰ)蛋白的表达,苏木精-伊红及苦味酸酸性品红胶原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并检测肝功能、脂质过氧化指标等.[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Gb干预治疗4、8周后,大鼠肝组织TGFβ1、Col Ⅰ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并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分级(P<0.05),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降低,清蛋白升高(P<0.01),并使肝组织丙二醛明显降低(P<0.01),8周较4周更明显.[结论]EGb具有抗脂质过氧化,降低TGF-β1的表达、抑制Col Ⅰ合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应用氯沙坦灌胃 ,共 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测定血清肝功能及透明质酸 (HA)。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 (ColⅠ )、Ⅲ型胶原 (ColⅢ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l(TGF β1)mRNA的水平用RT PCR方法检测。结果 :氯沙坦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 ,降低血清ALT及HA的水平 (P <0 .0 1)。同时模型组ColⅠ、ColⅢ及TGF β1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氯沙坦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0 1)。结论 :氯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且能够抑制肝组织ColⅠ、ColⅢ及TGF β1mRNA的水平 ,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RhoA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障碍在2型糖尿病大鼠(T2DM)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法舒地尔组(10 mg/kg/d)、3-甲基腺嘌呤(3-MA)组(15 mg/kg/d)和法舒地尔+3-MA组各12只。除对照组的所有大鼠均采用高脂饮食法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T2DM大鼠模型,均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RT-PCR检测心肌组织ROCK1、ROCK2、PCⅠ、PC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肌球蛋白磷酸酶靶向蛋白1(MYPT1)、p-MYPT1、LC3-Ⅰ、LC3-Ⅱ、Beclin 1、p62、UNC-51样激酶1(ULK1)、p-ULK1的表达;MTT法检测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ELISA和RT-PCR检测成纤维细胞培养液和细胞内PCⅠ和PCⅢ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P0.05),ROCK1、ROCK2、PCⅠ和PC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MYPT1/MYPT1和p62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LC3-Ⅱ/LC3-Ⅰ、Beclin 1和p-ULK1/ULK1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成纤维细胞PCⅠ和PCⅢ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与法舒地尔组相比,法舒地尔+3-MA组大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增加(P0.05),ROCK1、ROCK2、PCⅠ和PCⅢmRNA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p-MYPT1/MYPT1和p62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LC3-Ⅱ/LC3-Ⅰ、Beclin 1和p-ULK1/ULK1的表达均明显下调(P0.05),成纤维细胞PCⅠ和PCⅢ的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RhoA激酶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障碍可以诱导T2DM大鼠的心肌组织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复方鳖甲软肝片抑制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对实验性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以“酒精-吡唑-玉米油”混合液灌胃并饲以高脂饮食,正常组每天用生理盐水灌胃,并以普通饲料喂养。16周后中药(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西药(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组开始药物治疗。给药4周后检测血生化、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中TGF—B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纤维化明显。经4周治疗,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中ALT、AST、HA含量显著下降(P〈0.01)。光镜观察结果显示,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肝血窦周围胶原明显减少,相邻血窦间的纤维联络基本消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中药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蛋白含量显著下降。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通过下调TGF—β1表达抑制胶原纤维的产生,阻止纤维化的发展,从而有效阻止和逆转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扶脾柔肝方(FRF)对肝纤维化(HF)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扶正化瘀组、FRF大、中、小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加上乙醇复制大鼠HF模型,造模10 w成功后,给予对应药物干预,每日1次,连续4 w,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HF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组织PPAR-γ的表达,q RTPCR、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肝组织PPAR-γ、TGF-β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的HF分期较其余组明显升高(P 0. 01),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指标较其余各组均明显升高(P0. 01),模型组肝组织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 01),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肝组织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上调,TGF-β1 m RNA和蛋白表达下调,其中FRF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FRF上调HF肝组织PPAR-γ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TGF-β1表达,可能是其抗HF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氯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氯沙坦灌胃,共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测定血清肝功能及透明质酸(HA)。大鼠肝组织I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氯沙坦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血清ALT及HA的水平(P<0.01)。同时模型组Col I、ColⅢ及TGF-β1 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氯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能够抑制肝组织ColⅠ、ColⅢ及TGF-β1 mRNA的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纤维化大鼠肝细胞质膜蛋白质组分的变化,以寻找与肝纤维化逆转相关的质膜蛋白质。方法以猪血清腹腔注射大鼠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再以复方鳖甲软肝片灌胃治疗8周。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获得肝组织匀浆和质膜组分,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质膜的纯度,分析差异蛋白质组学变化。结果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8周后,大鼠肝脏发生中度肝纤维化;经鳖甲软肝片治疗8周后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质膜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其中线粒体等其他细胞器蛋白减少;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治疗组中有22个3倍以上差异蛋白质点,准确鉴定了9个蛋白质,通过免疫印迹验证发现了Ⅱ型细胞支架蛋白8和膜联蛋白A2的差异表达。结论鳖甲软肝片治疗后,大鼠肝纤维化发生了逆转,并伴随一些质膜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TGFβ1及其受体mRNA与Smad3,7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转化生长因子pl(TGFβ1)及其Ⅰ,Ⅱ型受体(TGFR)、Smad3、Smad7的定位及表达.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予以40%四氯化碳皮下注射8 wk后处死.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TGFR Ⅰ与TGFRⅡ;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Smad3,Smad7在肝脏的表达及细胞内的定位;放射免疫方法检测透明质酸,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RT-PCR显示模型组大鼠肝内TGFβ1、TGFR Ⅰ与TGFRⅡmRNA表达明显增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GFβ1与Smad3表达增加,而Smad7的表达降低,TGF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Smad7主要在肝细胞质表达(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TGFβ1、Smad、Smad7平均光度分别0.61±0.33与1.57±0.53,0.248±0.042与0.785±0.904,4.674±1.143与0.470±0.097,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透明质酸水平明显增高(正常组大鼠78.4±19.2 μg/L,模型组263.2±107.0 μg/L,P<0.01),肝组织HE染色支持肝纤维化改变.结论:肝内TGFβ1,TGFR Ⅰ,TGFRⅡ,Smad3表达增强、Smad7表达减弱,提示TGFβ1及其受体与Smad信号通道蛋白参与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可作为防治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新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磷酸西格列汀对T2DM大鼠肝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合45mg/kg STZ饲喂法建立T2DM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组,分别用10m/kg西格列汀灌胃(SGT组)、PBS灌胃(T2DM组)及10IU/(kg·d)胰岛素腹腔注射(ISL组)。PBS灌胃的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C)。12周后测定血糖水平。HE、Masson染色评估肝纤维化程度;TUNEL法检测肝细胞损伤状况;采用RT-PCR测定ATG3、ATG12、p62与Beclin1mRNA的表达;采用半定量Western blot测定ATG3、ATG12、p62,Beclin1和LC3B的蛋白水平。结果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与T2DM组比较,SGT组血糖降低(P0.05)。HE、Masson染色结果表明,SGT组肝纤维化程度改善。与NC组比较,T2DM组肝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DM组中ATG3、ATG12、p62、Beclin1的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0.82±0.12)、(0.66±0.03)、(0.12±0.01)和(0.52±0.02);SGT组中各基因表达量分别为(1.62±0.11)、(0.89±0.03)、(1.35±0.06)和(0.87±0.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GT组肝组织中ATG3、ATG12、p62、Beclin1和LC3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增加。结论磷酸西格列汀可能通过促进肝组织自噬水平来减轻T2DM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成骨细胞自噬在铁环境变化情况下致骨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枸橼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FAC)组、枸橼酸铁铵+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组、去铁胺(deferoxamine,DFO)+FAC+3-MA组、DFO+FAC组。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成骨细胞自噬(LC3、P62、Beclin1)和成骨(collagen typeⅠ,COLⅠ)和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标志蛋白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骨细胞COLⅠ、BGP的荧光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凋亡; Von 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FAC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LC3Ⅱ/Ⅰ比值增大,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矿化能力(0.68±1.63)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68±1.84)下降(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3-MA抑制剂后,与对照组、FAC组比较,LC3Ⅱ、可溶性P62、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LC3Ⅱ/Ⅰ比值减小,COLⅠ、BGP蛋白表达进一步减少,细胞矿化能力(0.44±1.63)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53±0.97)下降,细胞凋亡、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但FAC+3-MA组与DFO+FAC+3-MA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FO+FAC组LC3Ⅱ/Ⅰ比值变小,LC3Ⅱ、Beclin1、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增加,细胞矿化能力(0.86±0.39)及碱性磷酸酶活性(0.76±0.52)下降(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AC组比较,DFO+FAC组LC3Ⅱ/Ⅰ比值变小,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0.05),可溶性P62、COLⅠ、BGP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减少,细胞矿化能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P0.05),不可溶性P62蛋白表达无差异(P0.05)。结论成骨细胞自噬在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度激活或抑制自噬均会对细胞产生损害,适宜的自噬水平对成骨细胞的功能活性有促进作用。降铁后能降低高铁引起的过度自噬,促进成骨细胞的成骨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细胞水平探索氯沙坦钾对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2%马血清诱导分化L6成肌细胞; CCK-8试剂盒及Western Blot确定合适的氯沙坦细胞处理浓度。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二甲基亚砜组,棕榈酸(1 mmol/L)组以及棕榈酸(1 mmol/L)+氯沙坦钾(50μmol/L)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Bcl-2、Bax)、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 1),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检测P53和P21 m RNA表达水平。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及Western Blot检测myogenin蛋白表达增加,证明骨骼肌细胞诱导分化成功。CCK-8试剂盒检测示氯沙坦钾浓度为50、100、200、400μmol/L时L6成肌细胞活力分别为0.87±0.087、1.11±0.037、1.21±0.099、1.30±0.068,其中50μmol/L时细胞活力最大,且对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抑制最明显。与未作处理的对照组比较,qPCR显示棕榈酸处理组骨骼肌细胞P53、P21 m RNA表达量分别从0.36±0.03、0.50±0.05上调至0.68±0.08、1.07±0.02 (P0.05),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均增加,LC3Ⅱ/LC3Ⅰ及Beclin 1蛋白表达减低;与棕榈酸单独处理组比较,氯沙坦钾与棕榈酸共处理组P53、P21 m RNA表达量分别从0.68±0.08、1.07±0.02下调至0.44±0.01、0.67±0.03 (P0.05),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蛋白表达减低,LC3Ⅱ/LC3Ⅰ及Beclin1蛋白无显著改变。结论氯沙坦钾通过抑制cleaved caspase3及其底物cleaved PARP表达抑制细胞凋亡,但这种保护效应并不是通过自噬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血渗湿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40CCl4 油剂诱导50只SD大鼠形成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成3组,即模型组、渗湿方组和软肝片组,分别灌服0.85%氯化钠、活血渗湿方水煎剂、复方鳖甲软肝片水溶液.另设正常大鼠20只,作为正常组.药物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行肝组织苦味酸-天狼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受体(TβR-Ⅰ)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渗湿方组和软肝片组大鼠血清HA水平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较重,渗湿方组与软肝片组大鼠肝脏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与模型组相比,渗湿方组和软肝片组大鼠肝组织TGF-β1、TβR-Ⅰ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P<0.01,<0.05).[结论]活血渗湿方具有明显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肝组织TGF-β1、TβR-Ⅰ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调控Nrf2-Keap1-Are抗氧化应激通路对气虚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两组大鼠以CCl_4和游泳试验行气虚血瘀型肝纤维化造模。从实验第7周开始,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以2 ml生理盐水灌胃,1次/d;治疗组大鼠以0.5 g/kg剂量的扶正化瘀胶囊生理盐水溶液灌胃,1次/d。均连续灌胃4周。之后处死大鼠分别测定肝重、肝湿重;采用RT-PCR法检测α-SMA、Nrf2、Keap1、β-actin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LC3II、P62、Nrf2、Nqo1、GAPDH蛋白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纤维化Ishak评分高于正常组和治疗组(P0.01);模型组大鼠α-SMA mRNA表达最高,治疗组大鼠其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Nrf2、KeaP1 mRNA表达最低,治疗组大鼠其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α-SMA、LC3II蛋白表达在模型组最高,在治疗组则显著下降(P0.05);而P62、Nrf2、Nqo1蛋白表达在模型组最低,在治疗组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气虚血瘀型肝纤维化大鼠LC3II蛋白可下调P62蛋白表达,进而抑制Nrf2-Keap1-Are抗氧化应激通路的激活,加重肝纤维化进展,通过具有益气扶正、活血化瘀作用的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可逆转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脯氨酰寡肽酶(POP)过表达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采用5%TA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分别在造模第1 w末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和TAA模型组)、空病毒(TAA模型+空病毒组)或携POP慢病毒(TAA模型+POP慢病毒组),在造模第4 w末处死动物,留取肝脏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内羟脯氨酸含量,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或Western blot法检测POP m RNA表达或蛋白水平。结果模型组POP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POP转基因组POP蛋白水平较其余三组均显著升高(P0.01);POP m RNA相对表达变化与POP蛋白相一致。TAA模型组和空病毒组的纤维化评分多为Ⅱ级,肝纤维化半定量积分分别为(15.2±1.69)和(15.3±4.6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5土0.63)和PO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组(7.75±2.71)(P0.05);模型组和空病毒组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504.47±111.15)μg/g肝质量和(498.32±90.87)μg/g肝质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8.20±47.47)μg/g肝质量,P0.05],而POP转基因组大鼠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为(383.52±43.49)μg/g肝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和空病毒组(P0.05)。结论肝纤维化时肝组织内POP水平下调,慢病毒载体可成功介导POP在大鼠肝组织内过表达,抑制TA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