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王谦  燕备战  于洋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1):966-968
目的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评估不规则抗体在患者的性别、输血史/妊娠史上的发生频率,并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及孕妇产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盐水法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31 766名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病例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217例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阳性率为0.68%,其中男84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51%,女133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86%,女性高于男性(χ2=14.34,P<0.01)。其中有204例曾经有输血史或妊娠史,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χ2=230.29,P<0.01)。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17例,有抗体特异性未能确认者66例,确认抗体特异性134例,其中Rh系统抗体79例(36.40%),MNS系统29例(13.36%),Lewis系统17例(7.83%),其他系统:抗-K 2例、抗-Kpa1例、抗-Fya1例、抗-Jka2例、抗-P1 2例、抗-e联合抗-P1 1例。免疫球蛋白类别IgG抗体152例(70.04%);IgM抗体26例(11.98%);IgM+IgG抗体39例(17.97%)。结论患者在输血前及孕妇在产前进行抗体筛查,并对出现的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患者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对输血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60例临床上DAT阳性需输血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60例DAT阴性需输血患者为对照组,同时对60例DAT阳性标本作抗体及补体分型试验和抗体强度测定,并对两组患者以及DAT阳性抗体不同类型与强度的患者进行输血后显效率对比分析。结果DAT阴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88.33%、其中显效率为63.34%;DAT阳性患者输血后有效率为75.00%、其中显效率为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1);60例DAT阳性患者抗体类型以多种抗体组(含IgG+C3d及在IgG+C3d抗体基础上含有IgM、IgA型抗体和/或C3c补体)为主占61.67%、单纯IgG占20.00%、单纯C3d占18.33%;单纯C3d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单纯IgG组(P<0.05)、单纯IgG组输血后有效率高于多种抗体组(P<0.05);不同抗体强度之间比较发现,3+~4+组输血后显效率明显低于1+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AT阳性是影响患者输血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治疗效果与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DAT检测、抗体类型及抗体强度对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受血者不规则抗体的阳性率、输血者与妊娠者阳性率差异性,以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为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患者取静脉血3 ml离心,分别进行不规则抗体阳性筛查和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鉴定,并记录输血患者与妊娠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8 432例患者病例中不规则抗体呈阳性者30例,阳性率0.36%。其中5 288例输血者阳性16例,阳性率0.30%,3 144例妊娠者阳性14例,阳性率0.45%,两组阳性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规则抗体阳性者筛查中非特异性抗体2例,占6.67%,特异性抗体28例,占93.33%。特异性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为:抗-M比率最高,占28.57%,其次是抗-D、抗-E、抗-C不规则抗体。结论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研究可为临床输血提供大量的事实依据,从而为临床寻找新的相合血液争取时间,能够有力地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本院住院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特异性进行分析,为临床疑难输血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06年6月-2013年5月本院住院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相关抗体鉴定资料,分析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及人群特征。结果本组患者血液标本共计362 87例,抗体筛选阳性571例,阳性率1.574%(571/36 287)。鉴定出特异性抗体312例,阳性率0.860%(312/36 287);自身抗体259例,阳性率0.714%(259/36 287);直接抗球蛋白阳性284例,阳性率0.78%。同种特异性抗体,230例Rh系统抗体所占构成比最高,为73.72%(230/312),阳性率为0.634%;其中抗-E阳性共191例,占61.22%(191/312),阳性率为0.526%;Lewis系统36例,占11.54%(36/312),阳性率为0.099%;MNSs系统34例,占10.89%(34/312),阳性率为0.094%。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P0.001),有妊娠输血史者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无妊娠、输血史者(P0.05),血液病患者产生不规则抗体居首位。结论住院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避免免疫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尤其是对女性,及有妊娠史、输血史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和分析献血员血液的不完全抗体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卡(抗IG C3d)检测不完全抗体和试管法进行DAT。结果4 051名献血员血液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的阳性率为0.20%(8/4 051),DAT阳性率为0.37%(15/4 051),其中3 182例红细胞悬液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阳性率为0.19%(6/3 182),DAT阳性率为0.38%(12/3 182),869例机采血小板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阳性率为0.23%(2/869),DAT阳性率为0.35%(3/869);对8例不完全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抗体鉴定,4例为抗E,1例为抗cE,1例为抗c,2例为抗M;对15例DAT阳性样本进行分型鉴定,其中14例为IgG致敏,1例为IG C3d致敏。结论对献血员进行不完全抗体测定和DA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过抗体筛查和鉴定,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避免不规则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并选择相合的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97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需要输血患者的血清(浆)不规则抗体,结果阳性的标本再送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进一步鉴定。对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78例择期手术患者的不规则抗体筛查发现不规则抗体阳性6例,阳性率0.61%。筛检阳性的6例标本经南京市血液中心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发现在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E 3例、抗-D 1例、抗-cE 2例。对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提示少输或不输血,其中2例未输血,4例输注经南京市血液中心配合型血液,无1例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结论在输血前对受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可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以及选择和准备相适合的血液,防止溶血性输血反应。这对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献血员不完全抗体和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秉宇  李育  沈健  王梅 《检验医学》2007,22(4):502-504
目的检测和分析献血员血液的不完全抗体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的阳性率。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卡(抗IG+C3d)检测不完全抗体和试管法进行DAT。结果4 051名献血员血液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的阳性率为0.20%(8/4051),DAT阳性率为0.37%(15/4051),其中3182例红细胞悬液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阳性率为0.19%(6/3 182),DAT阳性率为0.38%(12/3182),869例机采血小板样本,不完全抗体测定阳性率为0.23%(2/869),DAT阳性率为0.35%(3/869);对8例不完全抗体筛查阳性样本进行抗体鉴定,4例为抗E,1例为抗cE,1例为抗c,2例为抗M;对15例DAT阳性样本进行分型鉴定,其中14例为IgG致敏,1例为IG+C3d致敏。结论对献血员进行不完全抗体测定和DAT,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保证输血的安全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检测住院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法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抗体效价检测,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4656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的住院患者中,共检出抗体阳性9例(阳性率为0.2%),分别为抗E3例、抗cE1例、抗D1例、抗M1例、抗Lea1例、非特异性抗体2例。结论对住院患者常规检测红细胞抗体有利于保障输血的安全、有效和及时。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分析,探讨安全有效的输血治疗策略。方法选择该院有输血史、妊娠史而需输血的1 89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结果拟输血的1 896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22例,阳性率为1.16%(22/1 896)。特异性同种抗体阳性17例,占77.27%(17/22),阳性率为0.90%(17/1 896)。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15例,以抗-E检出率最高;MN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M共1例;Lewis血型系统抗体中抗-Lea1例。抗体筛查阳性患者均选择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输注,所有输血患者取得了较好的输血效果,临床上均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非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5例,占22.72%(5/22),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贫血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结论通过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结果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血液输注,可同时对于能用药物改善贫血症状的患者,可以用药物部分替代输血治疗,能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赵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20):2339-2340,2343
目的 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安全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对652例有输血和(或)妊娠史的输血患者血浆应用间接Coomb′s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统计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鉴定抗体特异性及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 652例患者血浆中共筛检出1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2.14%.其中,同种抗体9例,自身抗体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肝癌患者输血治疗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分析,研究其分布特点及特异性,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有效保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4 825例肝癌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及筛查阳性患者抗体鉴定结果。结果检出不规则抗体16例(0.33%);其中包括抗-E抗体2例(12.5%)、抗-C抗体1例(6.25%)、抗-e抗体1例(6.25%)、抗-Ce抗体2例(12.5%)、抗-M抗体4例(25.0%)、抗-Lea抗体2例(12.5%)、未确定抗体特异性4例(25.0%)。结论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很好地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临床输血安全,从而提高输血疗效。  相似文献   

12.
血液病1800例不规则抗体筛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住院血液病患者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微柱凝胶技术做不规则抗体筛检,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及抗体效价检测。结果:1 800例血液病患者共筛出抗体阳性12例(阳性率0.67%),分别为抗-E 5例、抗-C 2例、抗-Ec 2例、抗-Ce 3例。结论:对住院患者常规筛检不规则抗体有利于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孕妇产前检查或拟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筛查阳性的血标本再用相同方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统计分析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和阳性率及其在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265例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者中,男95例(35.8%),女170例(64.2%)。非特异性自身抗体32例(12.1%),特异性同种抗体233例(87.9%),其中Rh血型系统抗体201例(75.8%),MNS血型系统14例(5.3%),P血型系统1例(0.4%),Lewis血型系统11例(4.2%),Kidd血型系统3例(1.1%),Duffy血型系统3例(1.1%)。免疫球蛋白类型:IgG型204例(77.0%),IgM型58例(21.9%),IgG+IgM型3例(1.1%),抗体效价在4~512之间。37℃反应性:+/-~++++。血型不规则抗体在临床科室中的分布:妇产科、血液科及感染科的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居前三位,分别为15.5%(41/265)、12.8%(34/265)及11.3%(30/265)。结论对孕妇或拟输血者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特异性鉴定,对防治新生儿溶血病,保障患者手术和治疗及时用血及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该院诊治的8 0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对筛查阳性的患者进行抗体鉴定,分析研究抗体的特异性。结果 8 000例患者检测出不规则抗体阳性54例,阳性率为0.675%。阳性患者中具有临床研究意义的抗体33例,包括血液病11例、恶性肿瘤6例、良性肿瘤5例、肾病6例、其他5例。其中血液病和肿瘤占66.67%。抗体鉴定确定具有自身抗体8例,自身抗体和同种抗体共同的6例,同种特异性抗体的19例。结论针对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标本做进一步检查,并且在输血时选择无相应抗原配血相合输入。  相似文献   

15.
55481例住院拟输血患者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入院拟输血患者血型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11年1~12月期间55 481例入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对抗体阳性者进一步作抗体鉴定。结果在被检标本中共发现15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阳性率为0.28%,其中男性47例,占被调查男性的0.17%;女性109例,占被调查女性的0.38%,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χ2=19.47,P<0.01)。不规则抗体阳性的患者中有139例曾经有输血史或妊娠史,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χ2=107.26,P<0.01)。在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的患者中自身抗体24例。有抗体特异性未能确认者35例,确认抗体特异性97例,其中Rh系统抗体58例(59.79%),MNS系统24例(24.74%),Lewis系统3例(3.09%),其他:ABO亚型抗-A12例、抗-E伴自身抗体8例、抗-cE伴自身抗体1例、抗-M伴自身抗体1例。结论输血前的抗体筛查对安全、有效、及时地输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在避免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需要输血并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1 48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鉴定。另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需要输血但未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的1 35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85,P0.05)。1 486例需要输血的患者中,不规则抗体阳性15例,阳性率为1.01%;就阳性率而言,女性高于男性,有妊娠史者高于无妊娠史者,输血超过3次者高于3次或3次以下者,有血液病者高于无血液病者,各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Rh系统抗体阳性12例,占80.00%,其中抗-D抗体阳性5例(33.33%),抗-E抗体阳性4例(26.67%),抗-C抗体阳性2例(13.33%),抗-e抗体阳性1例(6.67%);MMS系统抗体阳性2例,占13.33%;Lewis系统抗体阳性1例,占6.67%。结论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保障了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的输血安全,可减少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预约输血的患者1 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和观察组(576例,常规输血检查+不规则抗体筛查)。检测观察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和特异性;分析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共检出1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阳性率为2.60%,其中特异性不规则抗体11例,占阳性比率为73.33%;非特异性不规则抗体4例,占阳性比率为26.67%。女性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输血次数≥3次者高于输血次数<3次者,有血液疾病和妊娠史者高于无血液疾病和无妊娠史者(P<0.05)。观察组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鉴定能够有效避免输注含有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降低溶血性输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是确保临床输血治疗安全可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吕学琴  尹向丽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5):1948-1949,1952
目的探讨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3 029名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标本,采用盐水介质法和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体筛查阳性者做进一步鉴定,分析抗体特异性。结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农三师图木舒克市中心血站3 029例健康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17例(0.56%),其中抗-D阳性9例,抗-E阳性4例,抗-e阳性1例,抗-M阳性2例,抗A1阳性1例。男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43%(6/1 397),女性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67%(11/1 6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健康献血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或妊娠史者(1.48%vs0.10%,P<0.05)。结论常规对健康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对保障临床用血安全、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本院住院患者血清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的分析,探讨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33157名住院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并将阳性结果复查后再采用谱细胞分析,确定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结果:1)在33157名患者中共查出不规则抗体阳性101例,占0.30%,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为0.420%,高于男性患者(0.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61例患者接受了抗体类型鉴定,其中检出特异性抗体42例(68.85%),包括Rh系统患者31例(50.82%),MNS系统患者8例(13.11%),Lewis系统患者2例(3.28%),抗-Ec合并抗-Mur患者1例(1.64%);非特异性抗体患者15例(24.59%),包括自身抗体7例(11.48%),冷抗体3例(4.92%),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5例(8.20%);性质不明抗体4例(6.56%)。3)按临床科室划分,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以风湿免疫科患者最多,占4.67%,其次为血液科患者,占1.71%,内科患者占0.49%,产科患者占0.33%。结论:输血前血型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种类鉴定非常必要,及早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本院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探讨不规则抗体出现的临床意义及规律,减少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本院2011年10月-2014年12月46 346例患者使用微柱凝胶卡方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使用谱细胞及相关试剂鉴别其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部分患者血样送至上海市血液中心参比实验室,进行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 46 346例患者中,共检出抗筛阳性结果 231例,阳性率为0.50%。Rh血型系统及MNS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比例较高,分别占46.7及17.1%,其中抗-Ec、抗-E、抗-M检出率最高。肿瘤及血液疾病患者抗筛阳性比例较高,合计占总抗筛阳性患者的34.4%。结论不规则抗体筛查对安全输血不可或缺,应受到输血科及临床重视,为抗筛阳性患者挑选相合血液制品,提高其临床用血安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