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乙烯废碱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查了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活性炭粒度、活性炭投加量、废碱液pH对硫去除率的影响。吸附法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吸附时间50 min、吸附温度25℃、活性炭粒度20~40目、活性炭投加量1.8 g、乙烯废碱液pH为3。在此条件下可使20 mL乙烯废碱液中硫浓度由1113.25 mg/L降到1.98 mg/L,硫去除率达99.82%,COD浓度由800000 mg/L降到5600 mg/L,COD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2.
以氧化铜为沉淀剂处理乙烯废碱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沉淀法处理乙烯废碱液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沉淀剂投加量。沉淀法处理乙烯废碱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40 min、反应温度30℃、氧化铜投加量1.8 g。吸附法延续处理乙烯废碱液,乙烯废碱液中硫浓度由1113.25 mg/L降到1.98 mg/L,硫去除率达99.82%,COD浓度由800000 mg/L降到5600 mg/L,COD去除率达99.9%。  相似文献   

3.
采用氢氧化钠改性的硅藻土处理含锌废水。改性硅藻土处理含锌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为40 min,吸附温度为40℃,废水的pH为7.5,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1.2g。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模拟含锌废水中锌的浓度由50 mg/L降到2 mg/L,锌去除率达96.0%。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改性硅藻土对造纸废水进行处理,研究在不同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改性硅藻土加入量的条件下,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具体影响.确定最佳废水处理温度、时间、pH值和加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350 mg·L-1、处理温度为30℃、造纸废水的pH值为7~8、吸附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0%,浊度去除率可达95%以上.改性硅藻土在造纸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晓颖 《辽宁化工》2013,42(1):16-17,22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废水的pH和改性膨润土加入量对废水中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酚废水的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为25 ℃、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的pH为5、改性膨润土加入量为2.5 g.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模拟含酚废水中酚浓度由1 000 mg/L降到77.9mg/L,酚去除率达92.21%.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Fenton预处理炼油厂废碱液,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废碱液的pH为4、反应温度为30℃、H_2O_2与FeSO_4摩尔比为10、H_2O_2用量为5.0mL、FeSO_4用量为1.15g,反应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可使100mL炼油厂废碱液中的COD由14800mg/L降到1332mg/L,COD去除率达91%,提高了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盐酸改性的硅藻土处理含苯胺废水。硅藻土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改性剂浓度为4mol/L、改性时间为40min、改性温度为35℃。改性硅藻土处理含苯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改性硅藻土加入量为2. 0g、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40min。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废水中苯胺的浓度由50mg/L降至4. 6mg/L,苯胺去除率可达到90. 5%。  相似文献   

8.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6):133-134
文章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VI)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水的pH对废水中铬(VI)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1.5g,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6.0。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VI)浓度由10mg/L降到0.47mg/L,铬(VI)去除率达95%以上,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马克存  李向富  左艳梅 《化工进展》2016,35(5):1544-1548
辛醇废碱液中含有大量有机物,为此开展了萃取-大孔树脂吸附法处理辛醇废碱液、高效回收有机物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辛醇废碱液的ρ(COD)为104651mg/L时,以辛醇为萃取剂,在pH=3、辛醇与辛醇废碱液的体积比为0.5、萃取级数为2等条件下,出水ρ(COD)可降至6453mg/L以下,COD去除率达到93.8%以上,萃取剂辛醇可以通过精馏再生循环利用;采用HYA-106大孔吸附树脂对辛醇二级萃取出水进行吸附处理,HYA-106大孔吸附树脂较佳的吸附流速为1BV/h、温度为40℃,此时出水ρ(COD)平均在155~183mg/L之间,COD去除率在97.1%~97.4%之间,单位体积树脂的废水处理量为34BV以上,树脂吸附量在213~215mgCOD/mL树脂之间,吸附-解吸效果稳定;萃取-吸附工艺的COD总去除率达到99.8%以上,最大程度地实现了辛醇废碱液中有机物的回收。  相似文献   

10.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7):106-107
文章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改性粉煤灰粒度、吸附温度、废水的pH和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对废水中苯胺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吸附时间为30 min、改性粉煤灰粒度为120~140目、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3.0、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6 g。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模拟含苯胺废水中苯胺的浓度由500 mg/mL降至15.03 mg/mL,苯胺的去除率达97%。利用改性粉煤灰处理含苯胺废水不仅处理效果好而且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H1020大孔吸附树脂对4-硝基甲苯(PNT)磺化过程中产生的废硫酸进行吸附和脱附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废酸初始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流速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BV/h下,废酸经吸附处理后COD值由7420mg/L降至600mg/L以下,COD去除率达92%以上;树脂脱附率达99%。经数次再生后的H1020树脂对磺化废酸仍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较为成熟的碳黑生产工艺,并针对碳黑干燥工序常用的转筒干燥器的设计问题,阐述了工艺计算之前需要掌握的原始数据、工艺计算顺序和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13.
以酸和碱为改性剂,制备改性粉煤灰。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改性粉煤灰作为粒子电极对甲基橙染料废水脱色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反应时间为15min、甲基橙初始浓度为100mg/L、改性剂用量为10g/L、电流密度为95mA/cm^2、0.48gNaCl的最佳条件下,甲基橙的脱色率高达96.21%;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电解65min,COD去除率可达76.8%。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电解+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考虑微电解系统的活性炭的投加量,Fe/C,pH,反应时间等因素在不同条件下原水的COD去除情况及色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pH为4,Fe的投加量为30 g/L,最佳Fe/C为3/2,最佳反应时间60 min。COD的去除最高可达到58.8%。Fenton系统H2O2的投加量为4 mg/L,微电解+Fenton系统的COD去除率为87.53%。  相似文献   

15.
钟玉凤 《广东化工》2012,39(2):123-124
文章采用氢氧化钠以及用MnCl2.4H2O和NaOH对取自攀枝花某地的硅藻土进行改性,并研究了原样硅藻土与改性硅藻土对Cu2+吸附性能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硅藻土改性后对Cu2+的吸附性能较原样硅藻土明显提高,碱改性硅藻土对Cu2+的吸附率可达约80%,锰氧化物改性的硅藻土对Cu2+的吸附效率高达约95%;pH是影响吸附效果的最主要因素,经实验证明pH=5时吸附Cu2+效果最佳;Cu2+初始浓度与硅藻土的投加量对Cu2+的吸附效果影响大体相同;在Cu2+初始浓度为40 mg/L时,硅藻土用量以4 g/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用盐酸对硅藻土进行改性,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硅藻土改性的液固比、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及改性温度对硅藻土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液固比为4∶1、改性剂浓度为4 mol/L、改性最佳时间为40 min、改性最佳温度为35℃。  相似文献   

17.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2011,40(6):1022-1025,1028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相似文献   

18.
《云南化工》2019,(9):57-58
以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混凝-臭氧氧化工艺对渗滤液COD和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11.2,FeCl_3加量为900 mg/L,臭氧反应时间为20 min,臭氧流量为35 mg/L的优化条件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的COD、色度分别可去除78.39%与95.34,BOD5/COD由反应之前的0.152提升到了0.415,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