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10):156-160
低聚果糖能调节肠道菌群,有效地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等乳酸菌在肠道的增殖,然而其代谢机理存在菌种特异性的特点。为了进一步了解乳酸菌代谢低聚果糖的状况,文中分别对乳酸菌负责低聚果糖代谢的转运蛋白、果糖苷酶及其代谢调控方式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低聚糖是指2-10个单糖聚合而成的一类低聚物。低聚糖分为普通低聚糖(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功能性低聚糖(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被体内有益菌如双歧杆菌利用)。普通低聚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等;功能性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乳酮糖、大豆低聚糖、龙胆糖、海藻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乳果糖、低聚异麦芽糖、帕拉金糖、木蔗糖、棉子糖、水苏糖、低聚琼脂糖、低聚甘露糖、低聚壳聚糖、低聚果胶等。功能性低聚糖的主要功能表现在改善动物和人类肠道微生态,促进有益微生物(如双歧杆菌)的生长增殖,抑制有害物质的产生,抑制肠胃疾病的发生,保护肝脏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抵抗肿瘤,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间接有利于宿主健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研究最多的功能性低聚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母乳源乳酸菌对不同低聚糖的利用特性,比较了8株不同种属的乳酸菌在6种低聚糖及复配低聚糖培养基中的生长能力。结果表明,低聚果糖和菊粉对4株副干酪乳杆菌均具有促生长作用(生长量大于葡萄糖);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能明显促进植物乳杆菌M113的增长;鼠李糖乳杆菌M53对低聚半乳糖的利用情况优于其他低聚糖;2株双歧杆菌对低聚半乳糖和水苏糖的利用较强。所测母乳源乳酸菌均不能较好利用低聚木糖人乳中常见的2′-岩藻糖基乳糖。8株母乳来源的乳酸菌对低聚糖的利用具有菌株特异性。菌株在混合低聚糖中的生长能力取决于其偏爱低聚糖的含量。该实验结果能够为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益生菌和低聚糖的筛选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四种不同低聚糖对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促进酸马乳中乳酸菌生长的3种低聚糖,并运用中心组合实验及响应面分析,优化了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3种低聚糖的最佳添加量为:低聚半乳糖1.30%(W/V)、低聚异麦芽糖0.80%(W/V)、低聚木糖0.40%(W/V),在最优条件下合生元酸马乳中乳酸菌活菌数可达到(5.97±0.16)×10~8 CFU/m L,比优化前提高了70.57%。  相似文献   

5.
婴儿营养中的益生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婴儿比人工喂养的婴儿更不易患病和被感染,其原因之一是母乳中存在益生元低聚糖。众所周知,益生元低聚糖可以通过促进肠道内微生物菌群,如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和代谢能力而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因此,许多科学实验致力于商业性益生元,如菊粉和低聚果糖,对婴儿在肠道耐受性、胃肠道健康、肠道功能,抗感染能力和免疫系统发育等方面的功效研究,我们将在下文中主要论述益生元对婴儿和儿童健康的改善作用。婴儿营养中的益生元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低聚糖,是指对机体健康具有一定改善效果的功能性糖类,多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并不是所有的低聚糖都成为功能性低聚糖,只有在人体肠胃道内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为双歧杆菌所利用的低聚糖才称为功能性低聚糖,它们是肠道有益菌的增殖因子。其主要包括:低聚木糖(木寡糖)、低聚果糖(果寡糖)、  相似文献   

7.
低聚糖,或称寡糖,是由3到9个单糖经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低度聚合糖。由于人体肠胃道内没有水解这些低聚糖的酶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被双歧杆菌利用,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功能性低聚糖通常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乳果糖、耦合糖、低聚木糖、低聚壳聚糖、低聚龙胆糖、棉籽糖、水苏糖等。本文对集中低聚糖的甜度、稳定性、功能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葡甘露低聚糖和低聚果糖热稳定特性,用热重分析仪在不同升温速率下测试两种低聚糖的热稳定性,采用Kissinger法、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和Flynn-Wall-Ozawa法计算得到低聚糖的活化能(E)、指前因子(ln A)、热力学参数以及进行机理函数的判定。结果表明,两种低聚糖的热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非等温升温速率下的分解峰温在220~300℃。第一阶段是低聚糖干燥脱水的过程;第二阶段低聚果糖的E和ln A均大于葡甘露低聚糖,前者受热解聚生成果二糖和果三糖,迅速结晶化导致E偏高,葡甘露低聚糖机理函数遵循三维扩散和球形对称的Jander方程;第三阶段,葡甘露低聚糖的E和ln A更高,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高于低聚果糖,二者机理函数均遵循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Avrami-Erofeev方程,最后确定低聚糖热解过程热力学参数,即ΔG、ΔH和ΔS。本实验研究葡甘露低聚糖和低聚果糖的热稳定特性,为其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加工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发展前景广阔的乳糖深加工产品——低聚半乳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功能性低聚糖在我国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对各种低聚糖的特性与功能,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这些低聚糖包括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乳果糖和低聚木糖等。来源自乳糖的功能性低聚糖有乳酮糖、低聚乳果糖和低聚半乳糖3种,其中低聚半乳糖在我国还比较陌生,故特撰本文,供有关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聚糖是重要的营养与免疫调节物质,与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密切相关。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低聚半乳糖(GOS)具有类似母乳低聚糖(HMOs)的功能,可能对调节婴幼儿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促进免疫及预防过敏等起到有益作用。从GOS的结构、功能出发,对强化GOS配方食品的喂养效果进行综述,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GOS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体外静置培养,分析低聚糖包括低聚果糖(FOS)、低聚半乳糖(GOS)和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POL)对婴儿肠道菌群的益生作用。方法:取完全母乳喂养的新鲜婴儿粪便,加已灭菌的磷酸盐缓冲液,离心,取其上清液按10%的体积比加到培养基中,在厌氧箱中静置培养,在不同时间取样,测定婴儿肠道的菌落状态及其各种肠道菌群的数量变化,用益生指数(PI)表示;通过测定不同时间代谢产物的pH来判断低聚糖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抗发酵能力,和被降解速率,最后分析代谢产物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综合比较它们的益生作用。结果分析,FOS、GOS、POL都有一定的益生作用,POL的抗发酵能力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聚异麦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之一,也称作益生元.本文主要综述了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相关新品开发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台湾糖业公司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称为“内部环保的产品” ( Inner Enviromental ProtectionProducts) ,来帮助人们通过保持人体肠道微生物平衡 ,抵御有害物质侵袭 ,增强人体体质。这种称为内环保的产品包括果寡糖 (又称低聚果糖 )、低聚异麦芽糖、生物素 ( Biogen)和活性乳酸菌 - C,以其质量保证和价格适中而颇有声誉。尤其乳酸菌和低聚糖类的结合使用对加强人体肠道的有益微生物种群 ,具有合成生物体 ( synbiotics)的效果。  台糖公司的另一种新产品“姜茶” ( GingerTea)将于 1 999年 1 2月中上市。姜茶由姜汁和黄糖经特殊工艺和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酿造酒,黄酒以稻谷、麦曲、酒药等为原料,经传统发酵工艺酿造而成,含有包括氨基酸、多肽、多糖、低聚糖、酯类物质等在内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酿造过程中,在酒曲微生物作用下,酿造体系产生种类丰富的黄酒低聚糖,具有独特的功效。黄酒低聚糖是由3~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类,具有缓解机体便秘、治疗肥胖、治疗肠道炎症等功能。目前主要探究了黄酒低聚糖的含量检测,尚未对其肠道调节功能进行探究。该文对黄酒酿造工艺、原料稻米与小麦酶解工艺、酒曲微生物代谢、低聚糖检测方法等最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详细论述了黄酒低聚糖的来源、种类与检测现状,同时论述了膳食低聚糖对便秘、肠道炎症及肥胖的作用机理,旨在为黄酒低聚糖后续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乳酸菌对糖尿病人有良好的治疗功效,其机制的探究也越发深入。乳酸菌可抑制肠道中α-葡萄糖苷酶使血糖降低,经由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糖代谢、脂质代谢等相关代谢途径来降低血糖水平,通过促进胰岛素的表达或降低磷酸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影响机体内的葡萄糖转运因子进而从糖的重吸收等方面影响葡萄糖的代谢,下调脂肪合成酶的表达以抑制脂肪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丰度并影响肠道菌群的完整性对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进行修复。本文对目前研究乳酸菌改善糖尿病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论述,为未来乳酸菌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聚糖的生产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低聚糖(oligosaccharidcs)存在于多种天然食物中,如水果、蔬菜、牛奶、蜂蜜等。过去十多年里,低聚糖作为低热值甜味剂在世界各地被广泛应用,尤其在日本、欧洲,其应用范围更是普遍。1991年,日本政府订下“特殊健康用途的食品(FOSHU)”法则,低聚糖中的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大豆低聚糖和帕拉金糖等的保健地位得到认同,同年共有450种产品加入了低聚糖成分。到了1996年,  相似文献   

17.
对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检测了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凝乳性能、发酵性能和代谢豆浆中低聚半乳糖的能力。采用混合权重法对乳酸菌发酵混合乳的发酵性能进行分析,结合乳酸菌代谢棉籽糖、水苏糖的分析结果,优选适宜发酵混合乳的菌株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ac.delbrueckii ssp.bulgaricus Lb2)和乳脂链球菌(Str.cremoris Sc)。生长相互作用表现出这两种菌混合可作为发酵混合乳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18.
合生元又称合生素,指益生元与益生菌结合使用的生物制剂(微生态制剂),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合生元具有多种益处,益生元和益生菌的选择对其最终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聚果糖和菊粉是合生元中常见的益生元,可被肠道内的乳酸菌选择性吸收,通过促进益生菌增殖的方式来改善机体健康。本文综述了乳酸菌对低聚果糖和菊粉的代谢差异及代谢途径,并从分子水平阐述水解酶、转运系统、调控蛋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探明乳酸菌调控低聚果糖和菊粉的代谢网络提供依据;同时总结了近年来低聚果糖/菊粉合生元的应用,为益生元与益生菌的进一步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低聚糖析论   总被引:82,自引:4,他引:82  
讨论了肠内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菌群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功能性低聚精对抗这些毒害作用的积极效果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生理功能,功能性低聚糖的食用安全性、日摄入量标准及可能带来的到影响,并详细介绍低聚果糖、乳酮糖、异麦芽酮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半乳精、低聚木糖、低聚乳果糖和低聚异麦芽糖的性质、制备、应用与发展动态等。  相似文献   

20.
低聚半乳糖的特性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食品除了普通食品的营养、感觉两大功能外,还有调节生理活动的第三大功能。也就是它体现在促进机体健康、突破亚健康、祛除疾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功能性低聚糖现在研究认为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低聚木糖、水苏糖、棉子糖、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异麦芽酮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低聚壳聚糖等。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是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的功能性低聚糖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天然属性的功能性低聚糖,人母乳中含量较多.婴儿体内的双歧杆菌菌群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依赖母乳中的GOS成分,它是母乳中重要的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具有较强的耐酸性、耐热性,不会因为在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杀菌及人体胃酸所分解而失去其本来应有之特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