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津 《鱼雷技术》2002,10(2):13-14
影响鱼雷作战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鱼雷本身的噪声水平。综合介绍了目前在鱼雷上采取的减振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动态     
美海军研究局开展鱼雷隐身研究据美海军研究局网上信息报道,开展鱼雷隐身研究的目的是开发支持远程安静鱼雷的噪声控制技术。主要研究工作是降低现役鱼雷和下一代鱼雷的辐射噪声,以保护发射平台。同时,为改进传感器性能也必须降低传感器自噪声。研究结果将会改进鱼雷效能,增大杀伤概率,并降低对抗装置的杀伤概率。目前他们正在研究切实可行的降噪建模方案和噪声控制技术,主要集中在耐用和经济可承受的噪声控制技术上。鱼雷隐身研究内容有:(1)噪声机理和建模,包括鱼雷噪  相似文献   

3.
噪声对鱼雷性能的影响及降噪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曲大伟 《鱼雷技术》2003,11(4):26-28
针对水下噪声的主要来源,分析了噪声对鱼雷性能的影响,对各种降噪技术进行了讨论,同时介绍了一些国外鱼雷武器在降噪上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尹韶平  杨芸 《鱼雷技术》2005,13(3):1-5,10
分析了鱼雷总体技术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特点,从鱼雷总体设计与评估技术、减振降噪技术、流体动力技术、导引弹道设计技术、模块化技术以及鱼雷保障技术等方面对未来鱼雷总体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当前在鱼雷总体技术方面急需开展和加强的研究工作和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5.
未来安静型鱼雷图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定量分析了降低鱼雷噪声对提高鱼雷战术技术在性能带来的效益后,探讨了针对鱼雷各噪声源采取的噪声治理的有效且可行的技术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描绘了一幅未来新型的具有声隐身特性的发静型鱼雷的全雷图像。  相似文献   

6.
潘荫甘 《鱼雷》1999,(3):1-9
本文主要是用大量试验数据比较系统地分析研究鱼雷壳体结构参数与声辐射的关系。大阻尼材料在鱼雷壳体减振降噪中的作用。本文内容偏重于试验研究,对机理方面的研究有另文叙述。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研究虽然是初步和不够充分的,但它毕竟在鱼雷结构噪声方面的研究迈开了可喜的一步,对低噪声鱼雷壳体结构设计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降低鱼雷自噪声和辐射噪声将有效地提高鱼雷探测目标能力及鱼雷声隐身能力.文中从附加阻尼结构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附加阻尼效果、附加阻尼对鱼雷振动噪声的影响以及附加阻尼应用于鱼雷中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在鱼雷振动与噪声控制中应用附加阻尼结构以进一步降低鱼雷振动与噪声辐射.  相似文献   

8.
摆盘发动机振动通过支撑结构传至鱼雷壳体导致的噪声是鱼雷的主要噪声源。从复合隔振理论出发,抽象出摆盘发动机、中间隔振板、支撑结构集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建立了2自由度系统的振动方程,给出了发动机转动传至支撑结构激振力的数学表达式,并得到了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系数,分析了传至基座力的幅频特性,并研究了隔振板质量、刚度系数、阻尼系数对传递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发动机振动辐射噪声提供理论分析机理。  相似文献   

9.
低噪声鱼雷热动力装置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鱼雷热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源, 提出了鱼雷热动力装置减振设计准则和振动激励噪声的抑制途径, 通过设计中振动试验研究, 可以以较低的费用设计和改进鱼雷动力装置。  相似文献   

10.
张弛  ;张志民 《鱼雷技术》2014,(6):415-419
为了促进国内鱼雷声隐身技术的发展,在介绍鱼雷声隐身意义和特点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外鱼雷声隐身技术的发展现状,特别对俄罗斯和美国鱼雷声隐身技术的研究热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鱼雷声隐身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声隐身技术研究体系;更加重视声隐身机理研究;加大新材料和新工艺应用研究投入;有序提升试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1.
鱼雷电机-艉轴系统振动与声辐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结构有限元软件ANSYS和声学边界元软件SYSNOSIE,对鱼雷电机一艉轴系统振动与声学特性数值计算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带有电机和轴系装置的鱼雷部分舱段的FEM/BEN数学模型。计算了在电机支撑架为刚性支撑和弹性支撑2种情况下,流固耦合模型结构的振动模态以及基于模拟电机激励下的频响分析。获得了鱼雷结构振动响应特征参数。以振动频响分析计算结果作为声学边界条件,比较了2种情况下结构噪声向外辐射的能力。最后考虑了电机空气动力噪声和敷设吸声材料,采用直接边界元法,对鱼雷近场声学特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用AN- SYS和SYSNOSIE软件能合理地对鱼雷振动及声学特性进行分析,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基于AutoSEA的鱼雷结构辐射噪声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的结构辐射噪声预报是鱼雷声学设计的前提和基础,该文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法(SEA)软件AutoSEA建立了鱼雷结构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并结合算例预报了鱼雷结构的辐射噪声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应用在鱼雷结构的振动与声辐射特性分析上,具有较强的工程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曹震卿  贾跃 《鱼雷技术》2011,19(4):260-262
针对双速制反潜鱼雷在潜艇鱼雷报警声纳作用下的作战使用问题,由辐射噪声经验公式分析了鱼雷航速的变化对其辐射噪声强度的影响。根据被动声纳方程,在鱼雷航速变化情况下,研究了潜艇鱼雷报警声纳对双速制鱼雷报警距离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鱼雷报警距离随鱼雷航速增加而增加,提出了双速制鱼雷作战使用中应注意航速设置,以低速航行来降低潜艇的鱼雷报警距离,从而增强鱼雷的隐蔽性以及攻击的成功率,为鱼雷攻潜战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鱼雷仿真是水声对抗仿真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仿真效果对水声对抗仿真整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以潜射声自导反舰鱼雷为例,论述了鱼雷噪声仿真的实现过程和关键技术,包括鱼雷出管声仿真,鱼雷航行辐射噪声仿真,弹道仿真等具体内容。该方法可以体现鱼雷噪声的声学特征,可以用于水声对抗方法研究,系统测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水下武器发射过程会产生较强的冲击振动噪声,影响发射平台的隐身性能,从而降低作战效能。本文对水下武器发射噪声的产生及其传播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水下发射噪声的生成机理以及降噪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特别对武器发射管口附近喷流噪声的产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发射噪声源的一些思路,可为进一步研究发射噪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赵伟  郝保安  杨向锋  肖霖 《鱼雷技术》2012,20(3):180-186
近年来由于海洋环境噪声级的不断提高,目标隐身性能以及水声对抗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得鱼雷被动目标检测方式的有效性受到极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被动目标检测的抗干扰问题,采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盲信号处理方法,利用目标信号与干扰相互统计独立的原理,将目标与干扰盲分离,从而实现在强干扰条件下的被动抗干扰目标检测;在生成目标辐射噪声与模拟辐射噪声、冲击以及扫频干扰信号后,建立了多重干扰条件下的含噪信号混合模型,然后采用4种复盲分离算法进行了被动目标盲分离抗干扰仿真试验,并作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盲分离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多种干扰的分离,提高了目标信号的信干比(SIR),从而改善了被动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