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积权  杜峰  刘辉 《建筑技术》2007,38(10):760-763
为解决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能耗大问题,对该地区气候特征、既有建筑外同护结构热工性能及室内热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从墙体、屋顶、窗户以及室外热湿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对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技术措施,为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其典型代表城市(广州市)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从建筑围护结构、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照明系统等方面,探讨了适合在夏热冬暖地区使用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最后,根据相关的标准、规范,给出了广州市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工作的内容及其步骤,即建筑节能诊断、建筑节能改造方案的确定、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和建筑节能改造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夏热冬暖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漫长且高湿高热,冬季短暂温暖。夏热冬暖地区建筑主要能耗为夏季空调制冷,对其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是本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结合相关建筑节能改造实例,提出针对本气候区域的既有建筑的外墙、外窗、屋面的节能改造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增加保温层、采用隔热涂料、立体绿化等,并分析了各类技术的相应优缺点。同时,对一些改造实例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适宜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技信息     
科技信息国家确定墙改及建筑节能目标由首届全国墙改与节能工作会议确定墙改与建筑节能的目标为:1996年起新建采暖居住及公共建筑全面执行新节能标准,节能率达50%.新建空调建筑全面执行节能标准,对现有采暖和空调建筑分批进行节能改造,为夏热冬冷与夏热冬暖地...  相似文献   

5.
又一建筑节能标准出台,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由北到南全面推开本刊讯 近日,建设部发布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该标准将于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据了解,《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中有8条强制性条文。《标准》对建筑物外窗与外墙的面积比例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还规定了天窗的面积和传热系数。《标准》还在中央空调的分户调节控制、空调主机是否可能对水源造成污染等进行了强制性规定。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是由北向南逐步推进的。1996年7月1日,国家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志华  郭俊明 《建筑节能》2007,35(12):60-62
建筑节能是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实施的是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针对目前我国建筑节能一线从业人员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涵还不尽了解这一情况,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阐述了我国采暖居住建筑、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的含义。  相似文献   

7.
建筑节能是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是维护生态环境和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建筑技术进步、知识信息更新、科技创新的重点所在。广州市的建筑节能工作刚刚起步,基础相对较差,要借贯彻执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契机,全面启动全市建筑节能工作。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全面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根据国家建筑节能工作的战略部署,今年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启动,为此,建设部根据南方炎热地区的特点,及时制定并颁布实施《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该《标准》为本…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筑节能已经从建设部成立建筑节能协调组,搞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技术标准制定、技术推广、工程试点转向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全行业行政推动。我们工作的依据是建设部76号部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具体是执行三个标准,一个是采暖居住地区的建筑设计节能标准,这个标准是1986年发布,1995年修订的。发布时按30%的节能要求,修订时是按50%的节能要求作的。第二个是2001年发布的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设计节能标准,这是指长江流域。去年已经在各地开始制定实施细则和试点,第三个是气候今年发布的夏热冬暖地区的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在我国国土内所有地区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就全部发布完了。下一步我们开始制定公用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国家发改委的统一安排下,还准备启动国家政府机构用房的建筑节能工作,已经开始做技术调查,技术研讨也已经开始,所以讲已经进入了全行业的行政推动阶段。特别是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项目有关建筑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工程质量监督、运营管理各个环节都作了规定。  相似文献   

9.
建筑节能是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同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的差异.其建筑节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建设部及各省市相继颁布了相应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技术规定或实施细则,《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就是其中之一,该标准充分考虑了我国南部夏热冬暖地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节能的途径进行探析,对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外门窗的节能设计提出建议,指出建筑外门窗是整个建筑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是影响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技派建筑在20世纪50年代,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的采用与构件的装配化、标准化方面;20世纪70年代则以强调和表现现代工业技术为主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在现代信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下开始蜕变,转向改变自身以适应信息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相融合的要求,以及更加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城市文脉、生态环保及人类的感情需要等高情感环节上,而成为建筑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国家建筑材料展贸中心、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日前主办了一次装饰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交流会议,南京倍立达集团、北京宝贵石艺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作了CRC、装饰混凝土轻质挂板的介绍.倍立达的GRC可以把建筑做得像飘逸的丝绸,宝贵石艺的挂板则把建筑包裹在柔顺的"条绒"里.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2)
<正>语言中有很多表达使用了"鼻子"和"耳朵"这两个词。我们首先来说一说"鼻子"这个词。鼻子对人的呼吸和嗅觉来说非常重要。有些人能够牵着别人的鼻子走。例如,如果一位妻子牵着丈夫的鼻子走,她想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土澍客串了一回“雕塑家”。可是,他把他的“雕塑”还是做成了“房子”。其间,王澍自己又获得了一些关于建筑的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2)
"毛目显"是刘勰对《文心雕龙》下篇的主旨的概括,是指对那些关涉文学创作的细目进行论述。但是长期以来,龙学界忽视了下篇的"毛目"属性,将其概括为"剖情析采"或者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等,有的甚至在此基础上调整《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这些做法欠妥当。将"毛目"概括为"剖情析采"是建立在对"剖情析采"与"笼圈条贯"的误解之上的;将"毛目"概括为创作论、批评论、文学史论、文德论等,把"毛目"变成了"纲领",是今人文学观的投射,也不符合刘勰的本意。  相似文献   

16.
邓敬  殷红 《时代建筑》2007,(4):98-103
文章对刘家琨在成都最新完成的作品"锦都院街"的设计及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刘家琨近年来一系列作品,解读和诠释了其"处理现实"的创作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剥落历史的封存,我们找寻这里的记忆 对“四合院”,我们总有一些印象中的固有记忆:垂花门、照壁、抄手游廊、层层递进的院落,围着院子的家长里短和小生活.而当我踏足水车胡同24号的时候,所有对四合院的幻想都破灭了.  相似文献   

18.
"读"与"展"     
《建筑知识》2008,28(4)
展览中心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对外交流的平台之一,某种意义上说,展览中心以及展会的层次能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地位。图书馆是精神世界的乐土,它的意义在于体现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体现对国民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展览中心和图书馆,乍看之下,两者并无多大瓜葛,但在2008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北京,随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二期工程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两者的并置,从中似也能读出些许意味。  相似文献   

19.
刘颖 《中国建材》2005,(3):57-59
我国是具有13亿人的世界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的占有量十分有限。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为我们在这样一个基本国情基础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指出了方向。在许多大政方针上,在许多涉及长远发展的规划方面,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  相似文献   

20.
"国际化"与"逆国际化"的混沌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万不要以为现代建筑发展已经登峰造极地球表面人类空间的所有构成在宇宙时间序列都只是刚刚开始。即使是“五千年文明”也只不过是极其短暂的瞬间。其实,人类在生存空间构成方面的进化至今仍然处于混沌时期。无数空间表层错觉、幻觉、假象、迷信和盲目崇拜导致人类对于建筑与城市的心态浮躁直至分裂——这是混沌空间的底层。如果以全球视野透视世界建筑状况,可以发现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一片土地上建筑与城市普遍呈现种非秩序现象——这是混沌空间的中间。建筑哲学贫困,建筑信仰危机——这是混沌空间的上层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