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以轻质C5馏分为探针,考察了Ni/Al2O3-SiO2催化剂的加氢活性稳定性。讨论了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催化剂再生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Ni/Al2O3-SiO2催化剂对轻质C5馏分原料加氢时,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原料中双烯烃和炔烃齐聚生成的齐聚物覆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位,催化剂活性随着催化剂表面齐聚物生成量的增加而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由于这种齐聚物疏松地附载在催化剂表面,并可以在氢气气氛中和较高的温度下从催化剂表面脱除,使催化剂得以再生,其活性可以恢复到新鲜催化剂水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加氢催化剂在硫化过程中,碱性氮化物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选取某炼厂重催化裂化汽油为评价原料,通过脱硫和烯烃加氢饱和评价数据考察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通过XPS和T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碱性氮化物在硫化过程中加入量的提高,催化剂的脱硫活性下降,选择性先提高后降低;催化剂上积碳量增加,活性金属硫化度下降,活性相晶片平均长度变短,层数降低;催化剂的脱硫活性下降与活性金属硫化度下降相关;选择性先提高后降低的原因是加氢活性位的生成更易受碱性氮化物抑制,导致加氢活性先于脱硫活性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3.
从操作因素和催化剂物性数据两方面对镇海炼化分公司1.8 Mt/a蜡油加氢脱硫装置反应器第一周期末保护剂床层压力降上升和催化剂活性下降为特征的工况突变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在第一周期运行末期,存在苛刻度提高、原料金属超标、过滤器失效、频繁非正常停工等客观因素。其中,频繁的非正常停工促使压力降上升、活性下降拐点的形成。导致保护剂床层压力降上升的具体原因为:保护剂破碎、结块、积炭和金属沉积。导致主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严重积炭。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硫磺回收装置Claus尾气加氢催化剂活性快速下降的情况,分别从积硫、积炭、水热老化、硫酸盐化、催化剂预硫化不完全或失硫、沟流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判断依据及恢复催化剂活性的对策。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加氢反应器的气体分布器设计不合理,造成过程气在加氢反应器内未均匀分布,另外,由于加氢反应催化剂堆密度较低,装置在较高负荷下发生了沟流;通过对加氢反应器的气体分布器的开口进行部分封堵及在加氢催化剂上部敷设瓷球防护层等措施,有效抑制了沟流的发生,稳定了催化剂活性,保证了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的组成、形貌以及活性,对其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再生方法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催化剂失活是由含盐污水中的金属(非金属)盐沉积在催化剂表面,阻碍催化剂与臭氧接触所致;与新鲜催化剂相比,装置卸出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下降17%,孔容下降21%,活性下降至13.9%;物理-化学再生法再生效果优于物理再生法;采用质量分数为1%的柠檬酸溶液处理后的催化剂性能最佳,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略高于新鲜剂,活性可恢复至新鲜剂的95%,连续运行3周后,活性仅下降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废润滑油加氢催化剂失活机理。 方法以NiMo/γ-Al2O3催化剂为研究对象,对加氢前后的催化剂和油品进行表征分析,从而找出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结果该催化剂的初始加氢活性很好,对硫(S)、氮(N)及氯(Cl)3种杂元素的脱除率可分别达到83.6%、81.7%和99.7%。但随着反应的进行,从第4周起,催化剂活性下降严重。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反应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大幅下降,且反应后催化剂成分中硅含量显著增多。 结论造成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并不是活性金属纳米颗粒的流失,也不是催化剂微观结构的破损,而是随着加氢反应的进行,一方面,油品中的硅加氢后沉积在催化剂表面,致使活性位点被覆盖而无法与反应物接触;另一方面,在固定床管路中堆积的硅限制了传质传热效率,降低了反应活性。   相似文献   

7.
丙烯水合醚化催化剂失活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积炭,改性剂流失和水热效应3个方面探讨了丙烯水合醚化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催化剂表面积炭,改性剂流失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烧焦再生和补充改性剂只能部分恢复催化剂的尖性。水热效应造成的β沸石晶体破坏,比表面积下降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改善β沸石的水热稳定性是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碳三液相加氢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中通过对影响乙烯装置三馏分加氢催化剂活性诸因素的分析,认为催化剂活性下降快,反应器切换周期短和反应后杂质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由砷,水和硫化物等致毒物引起的,并提出了恢复催化剂活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加氢处理催化剂的脱酸、脱硫和脱氮活性及其活性变化的原因,以WO3-NiO/Al2O3为催化剂、绥中减三线油为原料进行加氢试验,采用升温升压的方法改变反应条件,考察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结果发现与未经升温升压的催化剂相比,经过高温高压反应600 h的催化剂活性降低,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孔径及孔径分布变化不大。催化剂表征结果证明活性下降的原因是其碳含量偏高,活性组分中高活性的W4+及NiWS含量均有所降低,而活性较低的NiS,W5+,W6+含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加氢脱硫催化剂在装置应用过程中活性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得出了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When a Co/Mo catalyst is used for processing vanadium-containing heavy oils, vanadium deposits on the catalyst. As the amount of vanadium on the CoMo catalyst increases, the catalytic effects of CoMo decline and the presence of vanadium starts to influence the hydroprocessing products. Model feeds have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Mo, aged CoMo, and VSx on alumina. Desulfurization, denitrogenation, deoxygenation, aromatics hydrogenation, and metals removal were monitored. Upon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to hydrogen, improvements in the catalysts for aromatics hydrogenation, denitrogenation and metals removal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When a Co/Mo catalyst is used for processing vanadium-containing heavy oils, vanadium deposits on the catalyst. As the amount of vanadium on the CoMo catalyst increases, the catalytic effects of CoMo decline and the presence of vanadium starts to influence the hydroprocessing products. Model feeds have been used to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oMo, aged CoMo, and VSx on alumina. Desulfurization, denitrogenation, deoxygenation, aromatics hydrogenation, and metals removal were monitored. Upon the addition of hydrogen sulfide to hydrogen, improvements in the catalysts for aromatics hydrogenation, denitrogenation and metals removal we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全硅β分子筛,并以此为载体制备了堇青石/Pd整体催化剂;采用XRD、N2吸附-脱附和S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全硅β分子筛涂敷量、Pd负载量、水蒸气和气态空速对该催化剂催化甲苯燃烧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全硅β分子筛的加入提高了Pd整体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抗水性;与涂敷-浸渍法相比,采用浸渍-涂敷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甲苯完全转化温度降低了近50℃;在全硅β分子筛的质量分数为7.9%和Pd质量分数为0.50%时,该整体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二甲苯氧化非溴催化体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用于对二甲苯氧化的不同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情况,详细介绍了不同非溴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溴蒽类催化剂的活性较低,相应的研究也较少。非溴催化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氮氧自由基催化剂是非常有效的对二甲苯氧化催化剂,活性高、环境友好,具有很大的工业化潜力。氮氧自由基催化剂与反应产物可通过结晶和萃取技术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5.
利用纳米Pt表面吸附的氢还原氯金酸,制备了表面修饰Au原子的纳米Pt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对纳米Pt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苯甲醛的催化加氢反应,对表面修饰不同量Au原子的纳米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u原子是在纳米Pt的表面形成;当Au原子的修饰量较低时,纳米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得到提高,当表面修饰的Au原子与Pt原子的摩尔比为0.08时,纳米Pt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而当这一比值达到0.17时,与未修饰Au原子的纳米Pt催化剂相比,增加Au原子修饰量会导致纳米Pt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反应前后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考察 ,并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组成的变化与活性的关系 ,以及在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助剂对反应活性的影响。运用XRD及BET技术对不同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铜锰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而甲醇钠劣化为甲酸钠是其失活的主要途径。同时 ,加入某些助剂可以延缓催化剂的失活。  相似文献   

17.
采用5种不同结构、形态的催化剂进行模型化合物和实际渣油催化临氢热转化试验,考察不同催化剂催化性能差异;采用多种分析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物相和结构表征,以期获得造成催化剂反应性能差异的内在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的不同形态、均相有机催化剂的有机配体都会影响菲加氢反应性能,均相有机催化剂的菲加氢活性由高到底顺序为有机Mo>有机Ni>有机Fe;低分散度、大尺寸的固体粉末铁催化剂的渣油缩合率高,生成的致密焦具有石墨碳特征;实验室自制有机钼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生成单层或双层分散的纳米尺寸的硫化钼,具有更高的渣油裂化率和更低的缩合生焦率。  相似文献   

18.
石油炼制与石油化工领域使用的加氢处理催化剂主要为负载型催化剂,由催化活性组分、助剂和载体3种成分构成,其中载体在加氢处理催化剂中作用至关重要.文中分类介绍了单组分氧化物载体、复合氧化物载体及分子筛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催化剂载体骨架结构、织构性质、形貌结构、酸活性种类及数量对催化反应的作用影响,总结了多种催化过程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常桂英  胡瑞生  孟和  牛建中  何荔 《石油化工》2005,34(12):1145-1148
采用葡萄糖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3种含铬复合氧化物Mg-C r-O,Fe-C r-O,Co-C r-O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及比表面积法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考察了3种催化剂对甲烷催化燃烧反应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经800℃下焙烧后,Mg-C r-O催化剂呈现单一的尖晶石型MgC r2O4物相,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Co-C r-O催化剂则主要以CoC r2O4物相为主,并伴有少量C r2O3物相,催化活性次之;而Fe-C r-O催化剂由两种简单氧化物Fe2O3和C r2O3物相组成,催化活性最低,比表面积最小。  相似文献   

20.
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新  罗国华  赵如松 《石油化工》2005,34(9):898-902
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方法:选择适宜的负载方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严格控制纳米金粒径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