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微波水提黄芪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选以水为溶剂微波提取黄芪皂苷的工艺。方法以水为溶剂,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药材粒径、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对提取工艺的影响,优选黄芪皂苷提取工艺,并与传统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作比较。结果药材粒径和微波功率对黄芪皂苷提取率有高度显著影响(P<0.01),提取时间对提取率影响显著(0.05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蛇莓总酚酸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总酚酸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液固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蛇莓总酚酸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优化工艺进行验证。结果:固液比对总酚酸提取率影响极其显著(P0.01),乙醇浓度对总酚酸提取率影响显著(P0.05);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0∶1(mL/g),乙醇浓度60%(V/V),加热温度80℃,提取时间2h。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成本低,提取率高,可用于蛇莓总酚酸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验研究和肾络颗粒药物乙醇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以大黄素和芍药苷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工艺因素的影响。结果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其中提取次数对指标成分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其他三个因素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用浓度为60%的乙醇,提取2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重量的6倍,每次提取时间为40分钟。  相似文献   

4.
金银花叶总黄酮的水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朱英  裘德胜  陈民  蔡锦添 《中成药》2007,29(1):60-63
目的:确定水提取金银花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考察水冷浸、碱水冷浸、水超声、水回流提取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与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比较。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在不同的水提取工艺中,总黄酮含量高低顺序为回流法>超声法≈碱水冷浸法>冷浸法。乙醇回流提取率略高于水回流提取率。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选用水提取金银花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为:16倍量水,90°C水浴回流提取4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5.
超声技术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张海晖  裘爱泳  刘军海  顾峰 《中成药》2005,27(9):1075-1078
目的:研究超声波技术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与传统提取方法做比较.方法:以超声波强化提取法为试验组,以常规煎煮法及乙醇回流法对对照组,进行平行试验.结果:以水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强化提取10 min对游离蒽醌的提取率即与水煎煮法煎煮60 min提取效果相当;以乙醇为提取溶剂的提取效果明显好于水,几种方法相比较,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超声波萃取法对大黄蒽醌的提取效果最好.结论:超声波法提取大黄蒽醌类成分具有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崔巍  孙玉琦  李艳伟 《新中医》2019,51(6):20-22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处理对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水提取法、乙醇沉淀法、乙醇回流提取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黄芩中4种黄酮类成分含量,对比检测结果。结果:与水提组比较,醇沉组提取率均上升(P 0.05),除汉黄芩素和黄芩素外,醇沉组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而上升(P 0.05),醇提组提取率随着乙醇浓度上升而下降(P 0.05)。与水提组比较,醇提组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成分转移率均升高(P 0.05)。结论:由于提取溶剂的极性不同,不同的提取方法会使样品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产生较大的差异,此结果可为实际需求中合理选择提取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复方刺山柑胶囊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酸铵提取率、没食子酸提取率、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提取次数A(1、2、3次)、提取时间B(1.0、1.5、2.0小时)和提取溶剂用量C(8、10、12倍药材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复方刺山柑胶囊中甘草、金钱草、诃子和黄芪的最佳水提取工艺。结果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因素对考察指标的综合影响具有显著性(P<0.05),B和C因素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优选的最佳水提取工艺条件为A3B1C1,即加入8倍药材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小时。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葛根中葛根素的闪式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葛根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对葛根中葛根素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葛根素含量,流动相甲醇-水(25∶75),检测波长250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5倍量50%乙醇于90 V提取2 min;葛根素提取率37.42 mg·g-1,转移率88.89%。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提取时间短,可作为葛根中葛根素的工业化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响应曲面法优化三叶青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乙醇溶剂提取三叶青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影响总黄酮提取效果的3个因素乙醇浓度(C)、液料比(R)、提取时间(t)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并建立数学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建立总黄酮提取率与乙醇浓度(C)、液料比(R)及提取时间(t)间的数学模型显著,R2=0.950 2;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28%乙醇(V/V),液料比22(ml/g),提取时间2.2 h;经提取次数考察,最佳提取次数为2次.该条件下三叶青总黄酮的提取率为0.30%.结论 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响应面方法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1)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土家药夜关门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D-松醇量为评价指标,考察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对夜关门中D-松醇的影响。结果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溶剂的用量对夜关门中D-松醇的提取效果有显著意义(P<0.05),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夜关门中D-松醇的提取效果无显著性意义(P>0.05);最佳工艺条件为加15倍量95%乙醇,80℃下回流提取3次,每次30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性较好,实验结果对土家药夜关门的临床前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主要成膜材料在侧柏叶水提液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为含侧柏叶的中药喷膜剂的成膜材料选择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成膜材料的溶解性,选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PVA),乙基纤维素(EC),甲基纤维素(MC)等成膜材料,通过显徽镜和图像拍摄软件对膜结构拍照分析,考察各成膜材料在侧柏叶水提液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的成膜性能.结果:PVP-K30,PVP-K90在侧柏叶水提液以及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具有良好的成膜性;PVA在侧柏叶水提液及体积分数为20%,40%,60%的乙醇溶液中均能成膜,但膜表面凹凸不平、较粗糙;EC在侧柏叶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能优良,但在侧柏叶80%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贝较差,膜结构较不明显;MC在侧柏叶的水提灌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较好,能形成一层细密、厚实的膜;PVB只在侧柏叶无水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较为优良.结论:成膜材料的选择与侧柏叶提取液溶媒的极性相关;PVP-K30在侧柏叶的水提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提取液中成膜性均较好,是含侧柏叶的中药喷膜剂、膜剂等的成膜材料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倒卵叶五加中紫丁香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法,用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紫丁香苷含量,对影响倒卵叶五加提取工艺因素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工艺为12倍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提取次数及乙醇浓度影响差异显著。结论:50%乙醇提取工艺用于倒卵叶五加的提取,该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质量稳定,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方法中法半夏对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方葶苈泻肺利水合剂为考察对象,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溶媒,采用方中法半夏、黄连、益母草、半边莲合提取及缺法半夏其余3味药材提取2种方法提取,比较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以盐酸小檗碱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及料液比对复方葶苈泻肺利水合剂中4味药材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 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 g,以磷酸调节p H 4.0),检测波长345 nm。结果:以水为溶媒,2种方式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差别较大,合提与缺法半夏提取时盐酸小檗碱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9.20,13.53 mg·g-1;以乙醇为溶媒,2种方式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差别较小,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35.15,36.12 mg·g-1。4味药材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盐酸小檗碱提取量37.92 mg·g-1。结论:以水为溶媒,法半夏与黄连合提将导致盐酸小檗碱含量显著降低;以乙醇为溶媒,法半夏与黄连合提对盐酸小檗碱溶出率影响较小,且在乙醇溶液中盐酸小檗碱提取率远高于水提法。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葶苈泻肺利水合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正交试验优选紫草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紫草中总萘醌和左旋紫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研究超声萃取和索氏提取2种工艺方法在萃取紫草中有效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安排实验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草提取液中总萘醌含量,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左旋紫草素含量,比较超声萃取与索氏提取的提取效率,优选两种工艺方法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2种工艺方法中,粒度对总萘醌的提取率均有非常显著影响,粒度较大的提取率高,但对紫草中左旋紫草素的提取率无显著影响;溶剂乙醇在2种工艺方法中表现出不同影响,超声萃取工艺乙醇的提取率较高,呈显著影响,而在索氏提取工艺中提取率较低,也呈显著影响。结论比较2种工艺,超声萃取具有高效、省时、节能的特点,优于索氏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提取工艺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别以何首乌提取物 2 ,3 ,4,5-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水平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为检测指标对何首乌进行提取工艺设计 ,并检验 2 ,3 ,4,5-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和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乙醇浓度 (A)、溶剂量 (B)、提取时间 (C)和提取次数 (D) 4个因素 ,每个因素选取 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 :因素A ,D对 2 ,3 ,4,5-四羟基二苯乙烯 -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同样对何首乌的抗氧化能力影响也最为显著 ,经检验 2 ,3 ,4,5-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与何首乌的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 (P <0.01)。结论 :以 60 %乙醇 ,8倍量提取 3次 ,每次 1.5h为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黄精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Box-Behnken Design方法,以提取物中的多糖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利用蒽酮-硫酸法对提取的多糖含量进行测定。试验设计的三因素中,液料比对黄精多糖含量影响极为显著,提取时间对结果有显著的影响,提取温度对结果影响不显著。结果黄精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m L/g)、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5℃,按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黄精中的总多糖,含量可达12. 50%。结论响应面法优化黄精多糖的提取工艺可靠,具有实用价值,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买麻藤总茋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总茋化合物提取率和固含物得率为评价指标,比较水煎煮法、乙醇回流法和乙醇渗漉法的优劣,并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乙醇回流法进行了工艺优选。结果三种提取方法以乙醇回流法为优,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2D3,即用6倍量60%的乙醇,回流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工艺合理、稳定、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揭示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规律。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在常见溶剂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采用超声辅助法和加热回流法比较3种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提取率,并考察各绿原酸类成分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提取规律。结果 7个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浓度远大于纯水;菊科植物艾叶和菊花超声提取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除异绿原酸A外,其余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提取率均显著低于纯水;忍冬科植物金银花超声提取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在乙醇中的提取率略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上述结果表明,中药绿原酸类成分提取过程中存在“逆溶解度”现象,即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提取率与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相反的现象。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都是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体积分数为50%时绿原酸类成分含量达到最高点;菊科植物艾叶、菊花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多种成分含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展现出显著的“逆溶解度”现象,在纯水中含量最高,但不同植物中也略有差异。结论 揭示了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将为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及后续深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选香连金黄软膏乙醇提取与挥发油提取工艺,并探讨采取蒸馏提取挥发油对姜黄素、橙皮苷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取水蒸气蒸馏法,以收油量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收集挥发油。通过正交试验,以姜黄素、橙皮苷、干膏率为指标成分,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醇提工艺。结果:醇提优选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溶剂8倍量(姜黄粉碎粒径为10目)。挥发油提取优选工艺为姜黄粉碎粒径为10目,加入8倍量水,提取5h,不浸泡。提取挥发油使姜黄素提取率下降约21.47%,橙皮苷提取率上升约18.08%。结论:醇提工艺合理、稳定、可行。采取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对姜黄素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