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 plate, LCP)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取掌侧切口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结果本组48例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13个月)。按Dienest标准评价疗效:优40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96%。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实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术后骨折固定稳定,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2008年3月对36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获得3~17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3~20周,平均15周。按JohnerWruhs评价标准,优27例,良6例,中2例,差1例。3例出现伤口浅表感染,换药后愈合。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方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结合微创经皮接骨板接骨术(MIPPO)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笔者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行小切口,不暴露骨折端,间接复位后,经皮使用LCP结合MIPPO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5例。疗效及关节功能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2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6个月(3~10个月)。按照Johner和Wruhs评价标准:优10例,良3例,中2例。结论在正确掌握手术技术的前提下,经皮LCP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8个月。根据骨折愈合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愈合时间6412周,平均8周。按Dienst标准评价治疗效果,优良率95.6%。结论掌侧入路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小稳定性骨折安全有效、同定可靠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复杂性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20例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根据HSS评分: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经皮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复杂性骨折具有固定稳定,血运破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疗效较好的生物学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锁定加压钢板在胫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5年8月共收治胫骨远端骨折15例,闭合性骨折10例,开放性骨折5例;骨折按AO分类:B3型3例,C1型4例,C2型6例,C3型2例。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撬拨复位,AO胫骨远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开始踝、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16个月,平均8.6个月;骨折均获得愈合,骨痂形成时间4~13周,平均9周。膝、踝关节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8例,良6例,中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胫骨干骺端锁定钢板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对骨膜损伤小等明显优点,对于胫骨远端邻近关节骨折,尤其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材料,在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在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切口微创LCP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2例。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6个月(10~2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周,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等并发症。按照Johner-Wruhs评分的标准,优17例,良12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90.6%。结论应用LCP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手术切口小,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骨折处血供,并且固定可靠、降低了切口感染的危险性,尤其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较重的胫骨远端骨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微创治疗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LCP内固定治疗42例下肢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股骨干骨折18例,胫骨干骨折24例。通过透视下闭合复位,在骨折两端骨皮质完整处行小切口,将钛板导入,不显露骨折断端。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39例患者术后经平均16个月(4~22个月)随访,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5个月,患肢功能满意。根据Johner-wruhs评分评估患者膝、踝关节功能:优29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89.7%。所有患者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LCP治疗下肢长管状骨粉碎性骨折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固定牢固的特点,对骨质疏松、髓腔较细或干骺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比普通钢板及交锁髓内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生物学固定技术(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57岁,平均46岁;左侧17例,右侧15例;交通伤18例,高处坠落伤6例,跌伤8例;闭合性骨折27例,开放性骨折5例;新鲜骨折31例,陈旧骨折1例。骨折按AO/OTA分类:A型关节外骨折24例,C型关节内骨折8例。随机分为2组,各16例,分别进行LISS治疗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术前X线片示均为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胫骨近端骨折。将术中对骨缺损较大患者进行一期植骨,术后观察对伤口愈合情况、术后X线检查结果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3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12个月行X线检查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5~8个月,平均6.4个月。按照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组,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6.5%;LISS治疗组,优12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 LISS具有微创、安全、简便、快速的特点,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切口愈合时间、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均优于锁定加压接骨板。  相似文献   

10.
锁定钢板系统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微创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06年10月,分别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与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对64例70处四肢骨折进行治疗,男45例,女19例;年龄17-69岁,平均36.8岁;股骨远端骨折16例19处,胫骨近端骨折28例31处,胫骨远端骨折8例8处,肱骨近端骨折12例12处.50处股骨远端与胫骨近端骨折采用LISS固定,20处胫骨远端与肱骨近端骨折采用LCP同定.在影像增强器监视下先行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术于肌肉下骨膜外置入LISS或LCP,再次确认位置满意后通过导向器经皮拧入锁定螺钉.结果 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8.8个月.全部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骨折再移位、成角畸形或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2.3周.膝关节功能HSS评分70~95分,平均87.5分,ROM 90°~130°,平均122°;踝关节AOFAS评分82~95分,平均91.4分;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82~94分,平均90.6分.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微创技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四肢骨折具有软组织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快、手术感染率低、功能恢复好等优点.锁定钢板无须紧贴骨面即可获得可靠的固定,不易发生骨折冉移位或内固定松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3型桡骨远端骨折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53例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种方法进行固定,其中外固定架组34例,内固定组19例,并按照两种治疗方法的复位标准和功能标准对优良率进行比较。结果53例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36个月,平均28个月。按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外固定架固定组优良率88.2%,内固定组优良率88.8%。两组在尺偏角和桡骨高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架组掌倾角小于内固定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效果无明显差异,外固定架在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应用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张奕  陶圣祥  张勇  李健伟  张国华  陈令斌 《骨科》2016,7(4):261-264
目的:探讨使用内侧锁定钢板与前侧“T”型钢板联合固定在C3型Pilon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自2011年4月至2013年11月对11例C3型Pilon骨折患者采用内侧锁定钢板结合前侧“T”型钢板联合固定,治疗后观察骨折愈合、踝关节功能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22~26个月的随访,平均(24±2)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平均(13.5±1.4)周。末次随访按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8例,良3例。术后患侧踝关节跖屈活动度为39.2°±1.8°,健侧为40.9°±2.2°。术后患侧踝关节背伸活动度为21.5°±1.8°,健侧为22.9°±1.7°。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内侧锁定钢板与前侧“T”型钢板联合固定C3型Pilon骨折,术后患者骨折均达临床愈合,且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无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该术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1月对35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予以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8.3周(7~12周),1例肱骨头缺血性坏死。按Constant评分标准,平均81.4分(39~95分),其中优22例,良8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85.7%。结论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对于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锁定加压接骨板固定骨折后钢板螺钉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 对收治的8例应用锁定钢板后出现钢板螺钉断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例因钢板过短,5例因螺钉密度过大,1例因未对骨折端进行加压,5例未进行植骨,4例为开放性伤口,局部血运破坏严重,1例术后感染,2例因操作技术不当。 结论 锁定钢板的应用,除了应遵循AO内固定原则外,还需遵循其本身的特点及使用要求,以免内固定物断裂。  相似文献   

15.
孙建平 《骨科》2012,3(2):100-101,109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4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收治年限分为两组,A组是早期采用的手术采用胫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26例),B组为后期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15例).结果 A组:优13例,占50.00%;良9例,占34.61%;可3例,占11.54%;差1例,占3.85%;优良率86.15%.B组:优8例,占53.33%;良5例,占33.33%;可1例,占6.67%;差1例,占6.67%;优良率83.33%.两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胫骨近端解剖钢板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两种方法,均是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偏髓分型,探讨和分析偏髓分型指导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2月间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3例,随访时间9~22个月,平均14.5个月。疗效按Ander标准:优23例,良8例,差2例。结论偏髓分型指导下应用股骨粗隆间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具有内固定坚强,损伤小,允许早期活动,减少关节僵直,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偏髓分型是一种有效、方便、实用的分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存在的问题。方法 从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股骨远端新鲜骨折或骨不连患者数据库中选取8例典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6例为新鲜骨折,2例为骨不连伴内置物失效。男7例,女1例;年龄37 ~63岁,平均48.5岁。原始骨折按AO分型:32-A1型2例,33-A1型1例,33-A3型1例,33-C2型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6例新鲜骨折患者中,5例采用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经皮插入治疗,1例采用开放复位围关节解剖锁定钢板固定;2例骨不连伴内置物失效的患者采用原外侧手术入路切开,取出失效的螺钉和钢板,更换为LISS固定。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2.1个月(12 ~ 30个月)随访。锁定钢板固定术后并发症:肥大型骨不连2例,萎缩型骨不连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股骨外翻畸形、骨不连1例,深部感染1例。受伤至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22个月(4 ~ 49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主动活动度为40°~125°,平均81.3°。结论 使用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应充分理解骨折部立和类型,严格掌握锁定钢板固定的原则和指征,否则易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附加钢板联合断端清理去皮质化植骨治疗髓内钉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治疗后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折断端清理、去皮质化、取自体髂骨植骨及附加单皮质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切口愈合、疼痛、关节功能及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5(12~18)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率100%(优37例,良3例)。所有患者下地负重行走时主观疼痛症状消失,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均无切口感染和内固定物疲劳断裂发生。所有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6.0±1.1)分降至术后末次随访时(2.0±1.3)分(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5(5.5~14.5)个月。经X线或CT证实,均未发现螺钉及钢板松动断裂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附加钢板联合断端清理去皮质化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疗效确切、可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股骨干无菌性骨不连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改良Henry入路手术治疗中是否缝合旋前方肌对术后前臂功能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0例,按照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术中缝合组112例,男35例,女77例;年龄37~65(48.5±7.4)岁;骨折AO分型,B型46例,C型66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将切开旋前方肌予以缝合。不缝合组108例,男32例,女76例;年龄34~67(47.6±7.8)岁;骨折AO分型B型41例,C型67例;骨折复位锁定钢板固定后对切开旋前方肌不予缝合,原位铺于钢板表面。分别于术后6周、6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旋前、旋后、掌倾、背伸),肩臂手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22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8.5±1.3)个月。术后6周,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术中缝合组VAS评分(2.6±1.2)分,与不缝合组(5.8±2.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腕关节活动范围、DASH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Henry入路缝合旋前方肌在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上肢功能近期无明显优势,但术中缝合旋前方肌能减少早期术后疼痛,建议术中应缝合旋前方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延期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型钢板内固定(AP组)和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组)治疗胫骨Ⅱ、Ⅲ型Pilon骨折共32例,其中AP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9~55岁,平均(37.4±13.3)岁;LCP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21~56岁,平均(34.6±11.3)岁。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成角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5.0±1.7)个月。AP组与LCP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6.5±8.3)min和(58.3±3.4)min,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20.5±0.4)周和(15.7±0.2)周,正侧位成角之和分别为(6.6±0.5)°和(3.6±0.2)°,LCP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AP组(P〈0.05)。按照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LCP组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活动度3方面均优于AP组(P〈0.05)。结论:延期微创经皮LCP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效果尚可,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强度高、骨折愈合快、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