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熔体泵轴承的工作状态,分析了影响熔体泵运行周期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熔体泵安装、运转、日常维护使其减少磨损,正确处理燕尾槽堵塞,以达到延长泵的使用寿命为目的。  相似文献   

2.
齿轮泵在聚酯生产装置中被广泛用作熔体输送设备,其运行工况不适当,会直接影响泵的运行稳定性。从生产实践的角度,结合齿轮泵的选型要求,对后接直纺长丝的聚酯熔体输送泵频繁发生轴承抱轴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熔体泵是聚酯和纺丝生产装置的关键设备,在运行中常会出现抱轴卡泵现象,其后果十分严重。本文通过对故障案例的剖析,结合齿轮传动受力分析、动力润滑原理、轴承润滑膜几何关系及滑动轴承承载能力理论,分析总结抱轴卡泵原因及故障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并进行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轻质油装置屏蔽泵在运行中发生泵体内有杂音、振动超标、轴承磨损的故障。通过对屏蔽泵结构和故障现象的分析,找到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含气态组分的介质进入屏蔽泵冷却腔体和润滑轴承的循环管路,使得轴承容易磨损;泵体结构的流向设计得不合理,造成介质在泵腔内汽化,形成汽蚀,并造成轴承磨损;介质流量不平稳造成轴向力不平衡。实施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检修率,确保了装置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5.
磷酸装置高压滤液泵在运转过程中产生轴向力造成轴承损坏。通过轴向力计算分析,发现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是轴承的轴向承载力不够。对高压滤液泵进行技术改造。通过改进轴承箱结构、重新选择轴承型号,解决了轴承频繁损坏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熔体泵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技术——使主要受力件齿轮轴能在重负荷下长期运行,提出应选择合理的齿轮形式减小熔体泵核心运转部件齿轮组件的轴向力,并对齿轮轴材料选用和材料的特殊处理及如何改各齿轮轴的受力情况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使用证明,设计制造的齿轮轴可靠性提高,可确保熔体泵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聚酯熔体泵联轴节脱扣分析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聚酯熔体泵轴封的外泄漏量、泵出口压力、热媒夹套冷点等方面对熔体泵联轴节脱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技改措施,如维持熔体正常泄漏量,改进控制程序,严格控制在线黏度仪的波动幅度,调节PID参数,严密监控温度,改进工艺及设备等。保证了熔体泵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8.
高刚  王昊 《河南化工》2010,27(4):61-62
本文从影响熔体泵平稳运行的设备因素、物料因素、人为因素入手,对影响熔体泵平稳运行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稳定负荷、改善工艺、加强现场检查、提高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等相应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起典型的屏蔽泵试车过程中发生的轴承损坏事件,从施工和操作进行多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故障主要原因是配管施工过程中,在线开孔火焊开孔作业时,部分焊瘤被带入泵腔,最后颗粒随循环管线进入后轴承端面,从而造成推力盘损坏。而在第一次维修时未进行全面分析,造成轴承二次损坏,最后通过合理分析,解决了轴向力过大问题,避免了故障再次发生,从而保证屏蔽泵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徐欢  李庆春  朱常委 《塑料》2007,36(2):83-86
介绍了熔体泵的应用、结构,重点就熔体泵的主要组成部分——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进行了探讨。运用VisualBasic编程语言完成了熔体泵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该系统使熔体泵在满足排量要求的前提下,对齿轮参数进行优化,并对齿轮结构参数进行求解。还运用Solidworks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实现了熔体泵圆柱齿轮三维建模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在Moldflow分析软件的基础上,对显示器后壳进行仿真研究,以翘曲变形量为质量指标,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单因素变动实验,保持注射工艺参数不变,研究显示器后壳底座连接口对制品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数据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表明显示器后壳尺寸定位68.58 cm(27英寸)时,底座连接口选用圆形,连接口位置距离底边26 mm,尺寸为直径21 mm的时候模具翘曲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In spinning basalt fibres, the drafting force is in the same range as in spinning of glass fibres. The effect of the drafting force can no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for the strength and rigidity of the bottom of the spinnere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Khimicheskie Volokna, No. 5, pp. 47–50, September–October, 2007.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