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贾跃  姚奉亮  丁贝 《鱼雷技术》2011,19(4):307-311
提出了使用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和悬浮式深弹组合协同防御潜射线导鱼雷战术,根据线导鱼雷射击原理,仿真估算了导引艇的舷角,建立了火箭助飞式声干扰器和悬浮式深弹这一软硬反鱼雷武器组合协同防御潜射线导鱼雷的数学模型,利用运筹学中的优化方法确定了两型武器的布放策略及舰艇的规避航向,并对使用软硬武器协同对抗与单一软对抗的对抗成功概率进行了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使用软硬武器协同对抗效果显著,较单一使用软对抗线导鱼雷的成功概率提高了20%~36%。  相似文献   

3.
徐洁 《鱼雷》1999,(2):14-17,13
在过去的十年中,小型鱼雷的完善工作突飞猛进,特别是在声纳设计和假回波识别能力方面的进步,使得小型鱼雷成为一种难以应付的武器。因此制造商和用户在新一轮的反潜战中看起来有些松懈,而实际上小型鱼雷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基阵,这些基阵包括诱饵基阵,干扰发射机和计算机模拟运动基阵。所有这些鱼雷对抗技术再加上复杂的环境条件,以及武器传输信息的误差,导致鱼雷的杀伤率很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水声对抗与反对抗环境的日益复杂,自导鱼雷导引律的设计需要考虑目标识别及末自导垂直命中的要求,使得传统的导引律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自导鱼雷自适应导引方法,该方法根据鱼雷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调整鱼雷航向角,调整过程考虑了进行方位走向目标识别以及末自导垂直命中对导引弹道的要求,使目标舷角有利于进行目标识别及末自导垂直命中。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获得的目标舷角变化不仅满足目标识别要求,而且有利于垂直命中。  相似文献   

5.
杨向锋  杨云川  张奎  石磊 《鱼雷技术》2014,22(5):337-340
使用水声对抗器材诱骗、干扰鱼雷是现代潜艇最重要的反鱼雷措施之一,鱼雷攻击潜艇时会出现潜艇与各种对抗器材共存的现象,在一定时间及空间范围表现为多目标.由于鱼雷必须对多目标的攻击价值进行评价,优选威胁度高的目标进行攻击,以保证鱼雷作战效能.基于此,分析了鱼雷多目标的威胁因素及其对威胁评估的影响,提出了威胁因素的量化方法,建立了鱼雷多目标威胁评估的模型,为鱼雷多目标作战优选打击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向锋  杨云川  郭磊 《鱼雷技术》2012,20(6):414-418
多目标跟踪是未来鱼雷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数据关联是实现多目标跟踪的基本前提.鱼雷多目标跟踪的过程表现为一个动基座时变过程,本文利用鱼雷导航定位和航行姿态参数以及鱼雷检测到的目标信息,通过坐标变换实现观测空间配准,通过在统一时钟下实时计算采样周期实现观测时间配准.利用目标大地坐标系3D坐标和多普勒速度构造4D坐标系,以模糊归一化的4D欧氏距离作为关联法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鱼雷多目标跟踪的数据关联方法,仿真试验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实现鱼雷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任磊  贾跃  李文哲 《兵工学报》2015,36(12):2336-2341
针对舰艇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问题,提出了综合使用两型软硬防雷武器即悬浮式声诱饵和悬浮式深弹的对抗方法,确定了二者的发射顺序,给出了两种可行的布放方案;采用统计模拟的方法,对两种布放方案的对抗效果进行了仿真,通过分析仿真结果,对舰载软硬防雷武器对抗智能声自导鱼雷的方案进行了优选;通过改进悬浮式声诱饵与悬浮式深弹阵之间的布放间隔,有效提高了舰艇的生存概率,为提高软硬防雷武器综合使用的作战能力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揭开俄罗斯反潜导弹的神秘面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有一种很特别的对付潜艇的武器,即反潜导弹,它有别于传统的鱼雷和火箭弹,具备导弹的特点:有动力装置,可以改变速度,具有制导功能,包括中段制导,能够改变飞行方向,装有杀伤战斗部,可有效杀伤目标。这种导弹是前苏联在与美国的核潜艇对抗中研制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仿真的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武器体系发展层次上介绍了飞航导弹软杀伤对抗的主要内容; 从武器系统攻防对抗及作战效能评估需求出发, 提出了软杀伤效能评估问题, 并对软杀伤效能评估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对现代作战仿真技术应用的分析, 根据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的特点提出了构建软杀伤效能评估仿真系统的思路, 并探讨了仿真系统的功能和体系结构, 为飞航导弹软杀伤效能评估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佩芬 《兵器知识》2010,(12):42-43
二战至今,潜用鱼雷已经从直航鱼雷变为自导或线导鱼雷,而其中主被动声自导和尾流自导鱼雷以及线导鱼雷的装备,明显提高了鱼雷的命中概率,迫使各国海军开始更加急切地寻求防止价格昂贵的水面舰艇和潜艇遭受水下威胁打击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各国海军中装备的软杀伤反鱼雷系统,不管是拖曳式鱼雷诱饵,还是自航式鱼雷诱饵或干扰器,大多采用声学对抗原理。比如22个国家装备使用  相似文献   

11.
鱼雷目标声成像和图像制导是鱼雷在现代复杂水声对抗战场条件下实现准确目标识别和智能化精确制导的最有效途径。为了实现鱼雷图像化目标识别和精确图像制导,针对鱼雷应用特点,研究了鱼雷利用预成空间密集窄波束实现高方位分辨、同时利用各窄波束宽带信号处理实现高距离分辨的目标声成像方法,提出了鱼雷声成像高频非均匀复合稀疏阵及其波束形成方法,分别给出了宽带信号高距离分辨成像处理方法和基于双阈值分割及模糊聚类的目标声图像优化处理方法,有效实现了空间方位和距离高分辨的鱼雷目标声成像。该方法大大减小了硬件规模,易于工程实现。计算机仿真和水池试验结果表明,该鱼雷目标声成像方法可以有效获取目标声图像,并具有很高的方位和距离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验证水声干扰子弹水下爆炸声信号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效果,基于水下爆炸的声信号具有声源级高、覆盖频率宽的特点,建立了水声对抗数学模型,并应用数学优化方法,将对抗问题转化为非线性有约束的目标优化函数,得到了舰艇最佳规避角和干扰弹最佳落点位置,且发现最佳发射角度变化较小。仿真结果表明,水声干扰子弹在最佳发射条件下,能有效干扰声自导鱼雷。  相似文献   

13.
赵罡  岳青 《鱼雷技术》2012,20(1):63-68
随着信号检测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鱼雷自导系统性能不断提高,水下尺度多目标识别已成为检测现代鱼雷自导系统水声对抗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相关实航测试环境却难以实现。通过对尺度多目标有效性判断及遮蔽计算的分析,依据实时性原则设计了信号实时生成算法并构建了半实物仿真系统,对鱼雷尺度多目标多于扰环境进行了模拟,为试验室环境检测鱼雷水声对抗能力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手段。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相关仿真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分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导引弹道的优化是在保证目标命中概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鱼雷航程损失,提高鱼雷跟踪目标的相对速度以缩短攻击时间的一项关键技术。本文对三波束尾流自导导引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鱼雷首入尾流、首出尾流和再入尾流3个阶段弹道设计的目的、航向调整的模式以及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表述弹道优化效果的参数及其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尾流内外对弹道所采取的调整方法能保证鱼雷航程损失较小,并可靠跟踪目标,可供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弹道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用主动声尾流自导导引跟踪目标舰尾流的过程中,鱼雷通过进出目标尾流,可获得目标走向以及鱼雷和目标相对关系等信息,对这些信息的进一步处理和使用将有利于优化导引弹道、降低鱼雷航程损失、提高命中概率,特别是有利于对规避机动目标、人工变形尾流等对抗措施进行反对抗。本文研究了在主动声尾流自导导引过程中获取信息的算法以及这些信息的应用,并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为尾流自导导引弹道的优化和反对抗措施的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可供主动声尾流自导鱼雷弹道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