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盼  毕文豪  张安 《控制与决策》2022,37(11):2925-2933
针对二阶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分群一致控制问题,考虑智能体通信拓扑同时包含协作和对抗关系,提出一种基于事件驱动控制的有限时间分布式领航跟随分群一致性算法,该算法可使多智能体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分群一致,即各子组内的智能体实现状态一致,不同子组收敛至不同一致状态.采用事件驱动控制机制,设计事件驱动函数及事件触发条件,降低智能体控制器更新频率,减少系统能耗.基于代数图论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推导出系统的有限时间稳定性条件,通过巧妙构造Lyapunov函数,给出系统有限收敛时间的显式估计,同时证明在所提出的事件驱动机制下,每个智能体相邻触发时间间隔有严格的正下界,即避免了芝诺行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有限时间事件驱动分群一致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深入分析路网交通拥堵动态演进过程, 为交通拥堵治理提供决策分析工具, 提出了一个基于复杂网络的路网拥堵评估仿真模型。通过将路段阻抗概念引入复杂网络理论, 实现了路网拓扑模型和流量模型的结合; 此外, 还提出了虚拟测试车辆遍历的路网通行能力评估方法, 对不同路网条件下的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评估。最后在PC系统上实现了完整的路网拥堵评估仿真系统, 并利用该系统对拥堵路段数量、交通流量和路网拓扑结构等因素对路网通行能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实验结果与经典交通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并能反映更多的动态过程信息, 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有效地进行交通路网拥堵评估, 可以为相应的交通拥堵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交通的路段信息与车流量信息对道路交通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在交通高峰时期,通过对关键路段加以控制,可实现整个道路交通网络的完全能控.为寻找路网中的关键路段,将道路网络的交叉口-节点模型转化为道路网络的路段-节点模型,基于路段信息与车流量信息提出拥堵系数来衡量道路交通网络的车辆拥堵程度,并将其作为道路网络的路段-节点模型的边权重,最后运用关键路段辨识算法对道路交通网络的关键路段进行辨识.以沈阳市皇姑区主城区道路为例建立以拥堵系数为权重的网络模型, 按照所提方法辨识的关键路段数量为14条,约占道路网络总路段数的14.3%,具有较低的控制成本,且大部分为由北向南方向和由西向东方向.其中8条路段分布在皇姑区道路实时拥堵排行前5名,约占关键路段总数的57.1%,表明所给出的关键路段更多地分布在交通状态较为拥堵的路段上,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子区划分的效率,保证子区划分结果的合理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可达性的子区划分方法。以路口为顶点,路段为边,修正的路段阻抗为边权得到路网加权网络,通过权系数开关化转为非加权网络;采用[K]步可达矩阵来分析网络的可达性,以可达性最好的顶点为核心顶点,求解核心顶点的[K]步可达顶点群得到子区划分结果;以子区路网路段占有率方差为评价指标,对子区划分结果进行优化。以北京市亦庄林肯公园地区路网为例的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路网可达性的子区划分,可以找到路网中关联最为紧密的顶点群,且以子区内部路段的占有率方差作为评价指标可以保证子区内部路段状态的相似性,为子区划分的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云网格集成调度的防拥堵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明  许德刚 《计算机科学》2015,42(7):295-299
在道路交通路网中,车辆拥堵问题是流量与路网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动态过程,通过车辆路径规划,实现对路网网格集成调度,从而提高路网通行吞吐量。传统方法采用并行微观交通动态负载平衡预测算法实现车辆拥堵调度和车辆路径规划,不能准确判断路面上的车辆密度,路径规划效益不好。提出一种基于云网格集成调度的防拥堵车辆路径规划算法,即构建基于Small-World模型的云网格路网模型,采用RFID标签信息进行路况信息采集,实现交通网络拥堵评估信息特征的提取,采用固有模态函数加权平均求得各车道的车辆拥塞状态函数,对所有车道内车辆密度取统计平均可获得簇内的车辆密度。设计交通路网拥堵检测算法来对当前个体道路信息进行一维邻域搜索,从而实现车辆路径规划控制目标函数最佳寻优。通过动态博弈的方式求得车辆防拥堵路径的近似最优轨迹,实现路径规划算法的改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规划车辆路径,实现最优路径控制,从而提高严重拥堵路段的车流速度和路网吞吐性能,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6.
吴新杰  陈世明 《控制与决策》2023,38(5):1278-1285
结合事件触发控制方法研究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固定时间分群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非线性分布式事件触发分群一致性控制协议,并给出状态信息触发控制器更新的条件.该控制协议不受入度平衡条件限制,且只需自身状态信息与邻居智能体进行通信即可在固定时间内快速实现分群一致性.系统收敛时间与智能体的初始状态无关,可有效降低系统控制器更新频率和系统的资源消耗.结合代数图论、矩阵分析及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在所提出协议作用下,多智能体系统在固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分群一致性,且不存在Zeno行为.最后,通过仿真实例检验了理论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路网的运行中红绿灯起着至关重要的调度作用,随着目前交通的飞速发展,道路越来越复杂、车辆越来越繁多,导致红绿灯的调度压力越来越大、调节能力却越来越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了CTS(congestion trace source)方案,将交通疏导的主体对象红绿灯作为智能体进行强化学习以优化其对交通的疏导控制能力,通过构建拥堵链和拥堵环综合分析路网拥堵情况,佐以红绿灯相位及其配时数据以达到对红绿灯智能体对象状态的综合判断;CTS方案设计了红绿灯排队长度算法将拥堵情况数字化作为智能体奖励对优化效果进行评判。使用SUMO仿真环境进行实验,设计交通优化指标路口平均排队长度并进行对比,最终该方案的路口平均排队长度相较于原始数据提升了40%。  相似文献   

8.
崔艳  李庆华 《计算机工程》2020,46(4):273-278,286
目前二阶多智能体系统尚未明确给出自适应参数的确定方法,且系统的收敛速度较慢.为在实际应用中预测飞行器多智能体系统下一时刻的状态并提高收敛速度,提出一种参数自适应的一致性算法.将当前智能体间位置和速度的差值作为一致性协议的反馈参数,研究固定拓扑和切换拓扑情形下二阶多智能体系统的有限时间一致性问题,构造Lyapunov函数,同时利用LaSalle不变集原理和齐次理论,得到系统在有限时间内达到稳定的条件,实现对不同飞行器输入状态的自适应调节.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保证多智能体系统在有限时间内实现一致跟踪,且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9.
在复杂网络的理论基础上,基于节点度和最小支撑聚类构造了一个阻抗函数,利用该阻抗函数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城市路网的启发式路径搜索算法,该算法搜索到的路径可以在总路径长度接近理论最短的同时,通过避免取径可能发生拥堵的路段,从而降低遭遇拥堵情况的风险;根据该算法编程实现了一个简易导航程序,通过实际路网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非平衡拓扑结构的多智能体网络系统一致性协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多智能体网络系统,本文分别研究了非平衡拓扑结构的多智能体连续状态和离散状态下的一致性协议.首先提出了能使用有向图表示的多智能体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并根据该拓扑结构建立了网络系统的1阶数学模型和提出了多智能体网络系统一致收敛准则.对于多智能体网络连续系统,该系统的一致平衡点最终收敛于初始状态的凸组合,本文最终确定了非平衡拓扑结构的一致平衡点.如果多智能体网络系统的拓扑结构没有改变,在离散状态下系统的一致平衡点仍收敛于初始状态的凸组合,并且离散状态下系统的一致平衡点与连续状态下系统的一致平衡点相等.最后采用8个智能体组成的网络拓扑进行计算机仿真,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遗传算法求解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四相位交叉路口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信号周期内车辆延误总时间最短为目标函数,以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为控制变量的单路口交通信号优化模型.并分别以整数编码的PBIL算法和实数编码的EMNA算法两种典型分布估计算法求解单路口交通信号优化问题.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相比,两种分布估计算法均可用更小的种群规模快速高效地求得最优解.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article, a new method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 of a traffic jam at crossroads and a traffic signal learning control system are proposed. First, a dynamic Bayesian network is used to build a forecasting model to predict the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 of vehicles in a traffic jam during each period of the traffic signals. An adjusting algorithm for traffic signal control is applied to maintain the probability of a lower limit and a ceiling of standing vehicles to get the desired probabilistic distribution of standing vehicles. In order to achieve real-time control, a learning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a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is used. Finall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ew traffic signal control system using actual traffic data will be shown.  相似文献   

13.
孙剑明    赵琳 《智能系统学报》2013,8(4):312-318
当车辆不能通过GPS接收机获得自身位置信息时,就难以获得有用的交通提示风险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车载移动ad-hoc网络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取作为网络节点车辆的大致位置,并结合一种改进的警报信息优化传播算法,向即将处于危险或拥堵区域的不能通过GPS接收机定位的车辆发送警报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只要车辆自组织网络中有40%的车辆可以获得GPS的定位信息,就可以将警报信息准确完整地送达处于网络中的所有车辆.当遇到浓雾天气、交通事故或者是其他拥塞时,该方法会防止车辆进一步拥堵并能提醒驾驶员防范危险.  相似文献   

14.
为构建智能网联汽车(CAV)和有人驾驶汽车(HDV)混合通行情况下的交叉口通行机制与控制方法, 本文提出CAV专用道条件下交叉口协同通行模型. 首先, 设计CAV专用道条件下的交叉口布置, 对交叉口进行网格化处理,将CAV通行时隙和HDV绿灯相位对交叉口某部分网格某时段的占用统一到交叉口时空资源描述框架下; 其次, 建立兼顾CAV与HDV的交叉口时空网格资源分配模型, 构建自适应信号灯控制算法和CAV轨迹规划算法; 再次, 以车辆最小延误为目标进行自适应信号灯配时优化和CAV轨迹优化; 最后, 选取广州某典型交叉口建立仿真实验对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任晓莉 《微机发展》2011,(10):193-196
为了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车辆延误,节约交通能源,控制车辆在交叉路口顺畅通行,提出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设计。利用传感器节点收集的交通信息,结合多agent的西同方法,控制中心进行综合处理,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路口控制模式,调整各交叉路口的绿信比,协调干线各路口周期的确定和各路口之间的相位差,自适应地控制车辆通行时间。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无线智能控制,从而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实现交通信号控制的智能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16.
万成  常捷  张灵 《计算机科学》2017,44(5):61-65
在传感器节点定期收集全网数据且单区域可能突发事件的密集型无线传感网中,如果产生区域突发事件,需要在短时间内将突发事件数据准确地发送到基站,同时也要兼顾其他区域定期产生的数据。提出针对单区域突发流量的移动Sink路径规划算法,首先将网络划分为虚拟网格,每个网格为一个簇,将节点划分到各个网格并选举簇头;然后通过TSP相关算法建立最短遍历路径, Sink节点通过该路径收集全网数据。如果某区域有突发流量产生,Sink节点将动态改变移动路径去收集数据。大量基于NS-2平台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规划算法能动态改变路径来收集数据,均衡突发数据流量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定期产生的区域数据流量的丢包率、数据收集时延,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7.
Advance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an be used to facilitate traffic incident management. If an incident is detected and blocks a road lin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cident-induced traffic congestion, a dynamic strategy to deliver incident information to selected drivers and help them make detours in urban areas is proposed by this work. Time-dependent shortest path algorithms are used to generate a subnetwork where vehicles should receive such information. A simulation approach based on an extended cell transmission model is used to describe traffic flow in urban networks where path information and traffic flow at downstream road links are well modeled.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e influences of some major parameters of an incident-induced congestion dissipation process such as the ratio of route-changing vehicles to the total vehicles, operation time interval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traffic density in the traffic network, and the scope of the area where traffic incident information is delivered.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preventing urban road traffic congestion caused by incidents.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互联网流量标注困难以及单个聚类器的泛化能力较弱,提出一种基于互信息(MI)理论的选择聚类集成方法,以提高流量分类的精度。首先计算不同初始簇个数K的K均值聚类结果与训练集中流量协议的真实分布之间的规范化互信息(NMI);然后基于NMI的值来选择用于聚类集成的K均值基聚类器的K值序列;最后采用二次互信息(QMI)的一致函数生成一致聚类结果,并使用一种半监督方法对聚类簇进行标注。通过实验比较了聚类集成方法与单个聚类算法在4个不同测试集上总体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聚类集成方法的流量分类总体精度能达到90%。所提方法将聚类集成模型应用到网络流量分类中,提高了流量分类的精度和在不同数据集上的分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需求。对网络流量准确的建模,预测未来的网络流量,是保证网络服务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提出了一种基于Windows集群的自相似网络流量模型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形高斯噪声(FGN)模型并行算法,由基于Windows HPC Server的集群系统生成网络流量。详细描述了基于集群平台的系统设计和实现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生成大规模的具有指定Hurst系数的自相似网络流量,同时克服了单机系统及分布式系统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