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21例肺心病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2.肺心病人尽管存在血液的高粘、高凝、高聚,但发生脑梗塞者却极少占14.29%.3.血液流变学障碍在脑梗塞的发病中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粘滞血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粘滞血症 (BHS)是由一个或几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所致的综合征。血液粘滞因素主要包括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率、红细胞内粘度和刚性。血浆中对血液粘度影响最大的是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红细胞是影响全血糖度最重要的因素 ,正常人红细胞约占血细胞总体积的 95%。红细胞聚集增加 ,红细胞刚性增加使其变形能力减弱 ,是使血粘度增加的主要因素。白细胞和血小板在生理情况下仅占细胞总体积的 1/ 60 0和 1/ 80 0 ,故对血液粘度影响不大 ,但在白血病和血小板增多症时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则不容忽视。临床上引起高粘滞血症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  相似文献   

3.
对21例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治疗过程中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动态观察发现:(1)全血低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全血高切比粘度和还原粘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在AMI发生后1~3天升高提示预后不良。(2)血浆粘度改变对预后影响不大。表明动态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判断AMI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目前临床对脂肪肝病人的诊断,实验室没有理想的检测手段。我们对临床确诊的脂肪肝病人,同时伴有甘油三酯增高86例,对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比较,以观察临床对脂肪肝诊断的实用价值。方法:取空腹静脉血3mL注入肝素抗凝管混合,先测全血粘度,然后分离血浆测其血浆粘度。甘油三酯取空腹肘静脉血2mL,分离血清进行检测。结果:86例脂肪肝病人全血粘度:高切、低切、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甘油三酯同时增高61例,占70.9%。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甘油三酯同时增高19例,占22.1%。单纯全血粘度低切增高6例,占7%。结论:脂肪肝病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的影响主要是全血粘度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有明显的改变,甘油三酯的增高对血浆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影响不太明显。可作为临床对脂肪肝病人辅助诊断检查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21例肺心病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度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2.肺心病人尽管存在血液的高粘,高凝,高聚,但发生脑梗塞者却极少占14.29%,3.血液流变学在脑梗塞的发病中并不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患者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包括D-二聚体)的影响,以及断流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对49例门静脉高压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脾切断流术),对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将术后形成门静脉血栓(PVT)者作为血栓组,未形成PVT者作为非血栓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资料的变化。结果①49例患者脾切断流术前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如: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D-二聚体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一定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发现形成门静脉血栓15例,PVT发生率约为30.61%。血栓组断流后门静脉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同上)升高水平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切除加断流术对门静脉血液流变学有显著影响,主要表现为门静脉血液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D-二聚体含量和血小板计数等的升高,且升高水平较高者术后易形成门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8.
对22例用综合疗法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18例病人还检测了血浆血栓素B_2(TXB_2)和内毒素。治疗前病人全血比粘度(高切)、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低切)及血浆TXB_2均升高;治疗期间均降低。18例病人中有13例发生了内毒素血症(ETM)。提示本疗法对改善重肝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疏通微循环似有一定作用;TXB_2、ETM和血液流变学异常与重肝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血液流变学中影响血粘稠度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滨胜 《黑龙江医学》2002,26(8):605-605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 ,反之愈大。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 ,血浆粘度等内在因素决定。1 全血粘度的影响因素全血是非牛顿液体 ,由于血液中血细胞的主要组分是红细胞 ,因此 ,全血粘度很大程度上是由红细胞决定的。1 1 全血粘度与血液中的有形成分有很大关系。因此 ,血细胞比容是决定血液粘度的第一要素 ,一般血细胞比容与全血粘度呈指数关系升高 ,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肺心病 ,白血病 ,灼伤 ,严重腹水等情况下的血液浓缩 ,比容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口服,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能明显改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稠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压氧与低分子肝素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状态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66例作为治疗组,并将其按接受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个不同的实验组,一组31例给予高压氧治疗,另一组35例给予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同时随机选取体检健康人群作为试验对照组。分别测量两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多项指标,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中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多个指标(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ESR)均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内两个实验组间各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状态,增强抗凝聚和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自奋 《中国医刊》1999,34(2):48-49
血液高粘滞综合征的概念对于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至今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所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顾名思义,此综合征必须具备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即血液粘度的升高。这里指的血液粘度应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只要两项中有一项升高即可。也有人认为本综合征患者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中乳酸含量与血液粘度的关系。方法无心、脑血管疾病,无肝、肾功能不全的健康体检者80例,空腹抽静脉血,肝素抗凝测全血乳酸浓度及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沉、血球压积,并计算得出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K值,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血液粘度特别是还原比粘度增高时,血乳酸含量亦明显增高,表明血液粘度增高时对机体的能量代谢造成不良影响,用还原比粘度更能反映粘度对血液供氧能力的影响。结论血液中乳酸含量的增高与血液粘度的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35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进行血液流变学分析。结果表明肾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明显升高,红细胞电泳率明显延长。据此,治疗肾炎时建议应降低血液粘度。  相似文献   

15.
对利尿剂治疗过程中的25例臌胀患者进行了甲皱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提示:臌胀患者甲皱微循环形态积分、流态积分、总积分及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元、红细胞沉降率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骨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骨关节炎(OA)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检测49例O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的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OA患者的全血粘度(低切3/s)、血小板聚集率、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全血粘度(高切200/s)、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血沉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骨关节炎患者血液粘滞度较正常增高、且主要由血浆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揭示糖尿病患者慢性病变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型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项目。结果在血液流变项目中全血粘度(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全血粘度(高切)、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液粘度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进而导致多种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羟乙基淀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 (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 40例外科手术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 HES)和对照组 (乳酸林格液 )各 2 0例。全部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 ,术中分别输注 HES和乳酸林格液各 1 0 0 0 ml。采血对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值、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血沉方程 K值、全血相对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 TK等进行检测 ,以观察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 :HES组不同切变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TK输注后明显降低 ( P<0 .0 1 ) ,血浆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也有降低 ( P<0 .0 5 )。结论 :HES对手术病人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瑞香素对志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CMC-Na正常对照组,急性血瘀模型组和瑞香素大,中、小剂量组,瑞香素大、中、小剂量组分别灌胃瑞香素200,100、50mg/kg;正常组及模型组灌服等量0.2%CMC-Na溶液,给药后第3天遣模,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中切及高切粘度,缸细胞压积(Hct),缸细胞变形指数.结果 血瘀模型组在高、中、低切变半的全血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而使用瑞香素大、中剂量组的全血粘度均下降,较血瘀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血瘀模型血浆粘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与全血粘度类似,瑞香素大、中剂量组的血浆粘度较丘瘀模型组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血瘀模型组缸细胞压积明显升高(P<0.01),除了低剂量组不能显著减低升高的红细胞压积外,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瘀模型的红细胞压积.结论 瑞香素对急性血瘀大鼠全血和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压积具有明显降低作用,通过改善血液漉变学指标,从而使血瘀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50例男性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肺心病心衰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血色素明显升高;肺气肿组最低,血浆粘度无明显差异;肺心组介于二者之间通过17例患者加用活血化淤药物的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发现:全血粘度、高切变率及低切变率、红细胞压积等明显降低,P_(?)O_2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