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3-2016年南京市民膳食中镉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京市居民主要膳食消费量及市售食品中镉含量,对居民通过膳食镉暴露健康风险进行初步评估。 方法 2013-2016年监测全市10大类共计1 181份样品镉含量,结合2012年南京市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应用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点评估法,初步评估南京市居民主要食品的镉暴露风险。 结果 市售食品中镉含量较高的食品是茶叶、面粉、菌藻类、水产品和动物内脏, 镉含量的中位数分别为:0.0300、0.0249、0.0203、0.0285、0.0327 mg/kg;各类蔬菜中叶菜类平均镉含量最高(中位数为0.0100 mg/kg),镉含量最低的食品是新鲜水果(0.0003 mg/kg)和畜肉(0.0024 mg/kg)。居民平均每月膳食镉暴露量为0.0087 mg/(kg·bw),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34.6%;膳食摄入量采用P50时,膳食中镉的每月暴露量为0.0027 mg/(kg·bw),占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10.8%,膳食摄入量采用P90时,膳食中镉的每月暴露量为0.0188 mg/kg·bw,占PTWI的75.0%。大米、菌藻类、蔬菜和水产品是镉摄入的主要来源,从粮谷类食品、蔬菜、水产品中摄入的镉分别占膳食镉暴露量(膳食摄入量采用P90时)的35.91%、13.98%、19.10%。居民膳食中每月镉暴露量均值占PTMI百分数的顺序依次为6~17岁年龄组(45.3%)、18~44岁年龄组(36.0%)、45~60岁年龄组(34.4%)和60岁以上年龄组(32.2%)。 结论 南京市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总体安全,但仍有必要加强食品中镉含量监测,从源头上控制镉污染,进而减少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膳食及血清锌状况,探索其与营养相关心血管疾病代谢危险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2016-2017年从江苏省12个监测点抽取1 251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体格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液生化检验(血清锌、空腹血糖、血脂),并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其进行膳食调查。统计学方法采用Pearson χ2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 最终有1 122名6~17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研究。其膳食锌摄入低于平均需要量(EAR)比例为39.39%,其中13~17岁年龄组、一般农村的被调查对象比例较高,分别为56.7%和54.8%;血清锌水平低于参考值的比例较低,为0.5%,但在不同性别、地区间存在差异,其中男性、大城市儿童青少年血清锌水平较高。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膳食锌与血清锌无线性关系;膳食锌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β=0.072,95%CI: 0.034~0.111,P<0.001);血清锌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β=-0.506,95%CI:-0.575~-0.437,P<0.001)。 结论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存在膳食锌摄入不足风险的比例依然较高,充足的膳食锌摄入及较高的血清锌水平与儿童青少年良好的代谢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河南省3~15岁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饮食方式的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10市的3~15岁儿童青少年,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儿童青少年肥胖率,通过单、多因素方法分析儿童青少年肥胖与相关生活饮食行为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2 481名3~15岁儿童青少年参与调查,平均年龄为(7.92±3.15)岁,肥胖1 407例,发生率为11.3%,其中男生12.9%,女生9.5%。9岁~<12岁年龄段男生肥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早餐就餐地点为家(OR=0.74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OR=0.522)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保护性因素。结论 河南省3~15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防控应在青春期前进行,鼓励在家进餐早餐及经常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兰州市城区乳母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乳汁成分的关系。方法 招募102位乳母,通过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和膳食状况,计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集血液样本检测血红蛋白和微量元素水平,采集母乳分析体质指数及宏量营养素摄入和乳汁成分的关系。结果 乳母能量摄入量中位数为1 507.5(1 245.5,1 954.5)kcal,能量和宏量营养素及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均不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分别为13.72%、25.67%、60.90%;乳汁中脂肪、总蛋白质、糖类、干物质、能量的含量分别为(4.33±1.23)g/100 mL、(1.23±0.24)g/100 mL、(7.07±0.32)g/100 mL、(12.82±1.13)g/100 mL、(73.70±10.93)kcal/100 mL。不同BMI分组乳母乳汁中脂肪、干物质以及能量含量不同(均P<0.05),超重/肥胖组乳母乳汁中能量、脂肪以及干物质含量高。乳汁成分和乳母膳食宏量营养素之间未发现相关性(均P>0.05)。乳母血红蛋白平均含量为(137.23±1.10)g/L,7例(7.53%)贫血,乳母缺乏的微量元素主要为镁(24.73%)和铁(7.53%)。结论 需要加强对乳母的营养宣教,鼓励其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广州市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B1和B2的参考区间,为临床精准判断儿童维生素B1、B2状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应用LK3000V维生素检测仪对广州市1 442名健康儿童(男性809例,女性633例)的血清维生素B1和B2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0岁以内的10个年龄组、10~17岁和>17岁组血清维生素B1和B2水平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血清维生素B1水平[中位数(P2.5,P97.5)]为:0~3岁组为41.9(45.6,88.1 nmol/L,单位下同),3~5岁组为65.5(45.6,98.4),5~17岁组为72.9(46.3,105.8),>17岁组为80.6(46.7,115.9)。血清维生素B2的水平为:0~5岁组为285.6(197.3, 376.2 μg/L,下同),5~17岁组为297.9(208,387.4),>17岁组为308.2(280.6,394.7)。3)年龄与血清维生素B1和B2相关系数分别是0.345和0.226(P<0.05)。结论 广州市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B1参考区间无年龄差异,而血清维生素B2参考区间以5岁为界分别建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或ABR)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的预测作用,为出生6月内持续BAEP异常对2岁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出生的早产儿95例,平均孕周(34.3±1.7)周,体重(2.457±0.268)kg。足月儿100例,平均孕周(38.3±1.9)周,体重(3.457±0.328)kg。Bayley婴幼儿发展量表随访至2岁,同时在1、3、6月龄监测BAEP。观察其6月龄BAEP正常、异常与2岁神经心理发育的内在关系。结果 28~32、32~34、35~36周早产儿及足月儿6月龄BAEP异常的婴幼儿2岁的智力发展指数(MDI)分别为80.63±5.216、83.43±3.563、86.36±7.658、90.12±5.658,BAEP正常的婴幼儿2岁的MDI分别为89.75±5.249、94.30±7.740、94.44±7.570、93.89±9.752,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月龄进行BAEP监测是2岁神经心理发育水平预测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西镉污染区饮用水、食用农产品和空气镉污染状况,对居民通过饮用水、食物和空气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 方法 2014-2015年在广西污染区和对照区分别采集饮用水、食物和空气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法(ICP-MS)检测重金属镉指标,应用点评估方法计算居民环境镉暴露量,评价暴露风险。 结果 污染区和对照区饮用水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00 25和0.000 05 mg/L,合格率均为100.0%,污染区饮用水镉含量高于对照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空气镉含量中位数为12.4 ng/m3,高于对照区的2.69 n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污染区食物中的大米、干豆类和蔬菜类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389、0.216、0.052 mg/kg,均高于对照区(分别为0.119、0.161、0.025 mg/kg)。污染区和对照区调查对象每人每日从环境介质(饮水、食物和空气)摄入镉的暴露量分别为117.46、39.55 μg,其中食物镉摄入分别为116.77和39.41 μg,占比99%以上;每月膳食镉摄入量分别为61.78、20.85 μg/(kg·BW),每月通过膳食摄入镉的量分别是PTMI的2.47、0.83倍。 结论 广西污染区食物镉暴露对人群健康存在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国3~17岁儿童青少年加餐情况,营养素摄入状况,为儿童青少年的加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选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2011年3~17岁儿童青少年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加餐情况分组描述各年龄层调查对象营养素摄入情况,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2 012人,68.84%的调查对象有加餐;加餐供能比中位数为9.00%,按照加餐供能比将加餐分为“少量加餐”和“加餐”两组。加餐的食物中消费率最高的是水果类,在加餐中消费率为79.28%;乳类在加餐者中消费率为29.17%;加餐组各营养素的摄入量均高于未加餐组,在各年龄层下,营养素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加餐组中各营养素满足平均需要量的水平比重均高于未加餐组,其中加餐供能比较高组营养素摄入不足发生率最低;本研究中加餐组维生素A、铁、锌的摄入高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比重较高。结论 我国儿童青少年加餐会提高营养素摄入量,降低营养素摄入不足的比重,同时加餐也存在营养素摄入过量的风险,应倡导儿童青少年的科学合理加餐行为。  相似文献   

9.
陈玮  陈菲菲  孙英  黄蕾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609-1611
目的 分析江苏省苏中地区≥45岁体检人群糖尿病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某医院进行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493名≥45岁健康体检者,男女性别比为0.92:1,年龄45~79岁,45~60岁占57.0%,BMI以18.5~23.9 kg/m2所占比例最高(49.9%)。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膳食治疗知识、运动知识、药物和心理知识、防治行为方面评分分别为(29.56±7.91)、(17.63±5.82)、(15.34±4.16)、(10.80±2.47)、(20.34±5.12)分,总分为(91.57±11.4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19)、学历(β'=0.528)、居住情况(夫妻共同居住β'=0.132、夫妻及子女共同居住β'=0.292)、糖尿病家族史(β'=0.391)、糖尿病患病情况(β'=0.480)、其他基础疾病(β'=-0.094)是≥45岁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江苏省苏中地区≥45岁健康体检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高≥45岁人群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绵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龋病发生情况,分析龋病对牙颌面畸形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择绵阳市12所中小学的6~18岁儿童、青少年,检查其龋病及牙颌面畸形的发生情况,分析其龋病与牙颌面畸形的相关性。结果 共调查绵阳市6~18岁儿童、青少年3 005人,男1 589人,女1 416人,平均年龄(12.06±5.99)岁。龋病患病率为51.31%(1 542/3 005)。不同年龄组的患龋率、龋均、乳牙龋失补牙面数/恒牙龋失补牙面数(dmft/DMF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中6~9岁、10~12岁患龋率、龋均、dmft/DMFT和龋病活跃性(CAT)均较高。共检出1 382例牙颌面畸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口腔习惯(OR=2.151)、龋病(OR=1.690)、dmft/DMFT越多(OR=2.061),儿童、青少年发生牙颌面畸形的风险越大。结论 6~12岁是绵阳市儿童、青少年龋病高发年龄,龋病、因龋失牙是导致6~18岁儿童、青少年牙颌面畸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本研究描述了江苏省7~17岁儿童青少年期的代谢综合征流行现状与特征,为改善儿童青少年期的代谢综合征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江苏省12个调查点的3 025名7~17岁儿童青少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问卷、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测,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的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患病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体重分组和年龄分组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结果 江苏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5.1%,男性为6.1%,显著高于女性的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15,P<0.05),7~12岁组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4.7%,13~17岁组的患病率为5.9%。13~17岁年龄组患有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比7~12岁年龄组提高1.693倍,超重人群较正常人群,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提高8.472倍,肥胖人群则提高了40.194倍。结论 2016—2017年江苏省7~17岁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处于较高流行水平 。超重、肥胖以及高年龄组更容易患有代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儿童青少年膳食摄入现状,并评估其与身体脂肪的关联,为制定科学的儿童膳食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北京密云、通州、房山和东城4个区的30所中小学校共14 945名6~1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7 483名,占50.1%。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一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及社会经济学等)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以及身体脂肪)。参照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标准”,将儿童膳食状况分为差、一般、理想3个水平。 结果 被调查儿童膳食状况为理想、一般和差的比例分别为19.4%、52.8%和27.8%,且调整混杂因素后,随着膳食状况由差到理想,所有被调查儿童的体脂肪指数和体脂率呈下降趋势(β=-0.081、-0.286,P趋势<0.05)。 结论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膳食状况不容乐观,不良膳食状况可导致儿童脂肪蓄积。应在家庭、学校及社会多个层面提出有针对性的膳食指导,降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的基础数据,评估成都市居民膳食铅、镉暴露风险.方法 对成都市市售食品中铅、镉含量进行监测,参考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的成都市居民膳食摄入量,应用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污染物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成都市居民膳食中铅、镉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 成都市居民平均每周膳食中铅暴露量为0.006 9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27.6%;镉暴露量为0.005 1 mg/kg BW,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72.86%.结论成 都市居民膳食中镉暴露水平高于铅暴露水平,正常情况下均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江西省主要食品中镉含量状况,对居民膳食镉暴露量及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江西省11类食品中的镉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参考镉的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PTMI),对居民日常膳食镉暴露量进行评估,同时应用美国环保署(USEPA)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江西省11类食品中镉平均含量为0.00027~0.36mg/kg,总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为63.5%和1.68%,超标样品主要是动物肾脏、淡水蟹和大米;江西省居民膳食镉的月平均暴露量和偏高暴露量分别为0.021和0.054mg/kg·BW,分别占PTMI的84%和216%,镉暴露的来源主要是大米和蔬菜,二类食品的贡献率占到85.5%;应用USEPA模型评价,以平均暴露量引起的健康风险值略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推荐标准,但低于USEPA致癌风险评价指南推荐值,而高暴露人群的健康风险较高。结论 江西省大部分市售食品镉含量较低,大部分居民通过日常膳食摄入的镉基本上处于可接受水平,但高摄入量人群仍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soy food intake and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remain unclear due to limited evidence. We aim to explore soy food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the risks of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total of 10,536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ged 7–18 years (5125 boys and 5411 girls) were enrolled i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Guangzhou City, southern China. Data o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dietary consumption were collected using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and 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were measured. 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were defined using Chinese criteria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y food intake and obesity and hypertension. Roughly 39.5% of the participants consumed soy food more than three times per week. The mean amounts of liquid and solid soy food intake were 0.35 ± 0.54 cups/day and 0.46 ± 0.63 servings/day, respectively. The adjusted odds ratios (OR) of hypertension among those with high liquid soy food intake and a high frequency of all soy food intake (more than three times/week) were 0.79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67–0.94), and 0.83 (95% CI, 0.70–0.97) compared to those with no intake. Additionally, the adjusted OR of obesity among those with high solid soy food intake and a high frequency of all soy food intake were 1.34 (95% CI, 1.09–1.63) and 1.30 (95% CI, 1.07–1.58),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39.5% of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d high soy food intake (more than three times/week),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a greater prevalence of obes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居民膳食中镉污染现状,评估顺义区市售食品中镉暴露风险。方法 2002-2012年对顺义区市售1 033件食品中镉含量进行监测,与顺义区居民食物标准人平均消费量数据和JECFA2010年制定的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PTMI)25ug/kgBW为参数相结合,对顺义区居民膳食镉暴露分布进行评估。结果 9类食品中畜禽内脏镉含量的均值最高为0.114 81mg/kg,谷物及其制品、新鲜食用菌均存在镉超标现象。按照食品消费量均值计算,顺义区居民每月9类食品中镉暴露量为0.004 17 mg/kgBW,均未超过PTMI每月允许摄入量(0.025mg/kg BW)的标准,贡献率最大的5类食品分别是谷物及其制品(70.0%)、蔬菜及其制品(11.1%)、肉类(7.3%)、蛋类(4.0%)、畜禽内脏(3.3%)。结论 顺义区居民膳食镉暴露水平位于安全限值以内,通过膳食摄入的镉没有明显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