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茶油清润合剂治疗小鼠便秘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茶油清润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麻仁丸组。除空白组外,其余成模后分别予0.9%生理盐水、低中高剂量茶油清润合剂、麻仁丸灌胃给药3 d,最后测量肠内碳末推进率,检测SP、VIP、NOS-1表达并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内碳末推进率降低、SP降低、VIP升高、NOS-1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及麻仁丸组小鼠碳末推进率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大肠SP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IP均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NOS-1均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结肠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有改善。结论茶油清润合剂治疗便秘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肠SP、减少肠VIP、减少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局部水肿糜烂程度或炎性细胞数量、保持肠腺体规整以维护和促进肠道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模型小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 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 组、模型组、麻仁丸组(0.8 g·kg-1)及黄秋葵粗多糖低、中、高剂量组(0.4、0.8、1.6 g·kg-1)。采用灌胃番泻叶 水煎液(每日0.8 mL)结合限制饮食饮水、饥饱失常的方法复制脾虚便秘模型小鼠。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灌 胃给药(15 mL·kg-1)7 d,每日观察小鼠状态。进行小鼠排便功能实验;测定血清中D-木糖含量;计算小肠墨 汁推进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肠组织酪氨酸激酶受体(c-ki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表达水平。结果与 模型组比较,黄秋葵粗多糖中、高剂量组小鼠的首便时间显著缩短(P<0.01),6 h 内排便数量、粪便质量及含 水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墨汁推进长度、墨汁推进率及血清D-木糖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 P<0.01);c-kit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H-score 评分明显升高(P<0.01),VIP 阳性细胞像素面积比值和 H-score 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秋葵粗多糖对脾虚便秘小鼠具有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肠道组织中 的c-kit 表达水平及下调VIP 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通便汤对脾虚型便秘模型小鼠结肠组织Cajal间质细胞、结肠肌间神经丛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靶点及机理。方法:选用昆明小鼠105只,造模开始前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组,余90只采用番泻叶+限水+控制饮食复合因素造模法,共15天,建立脾虚便秘型小鼠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乳果糖组、麻仁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14天。末次给药后采用平均光密度(OD)值分析法观察小鼠结肠组织cajial间质细胞C-kit蛋白、神经递质VIP和SP的表达情况。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中C-kit、SP、VIP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2)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小鼠结肠组织C-kit、SP、VIP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差异明显(P﹤0.05);(3)与乳果糖组比较,高剂量组、中剂量组C-kit表达水平升高显著(P﹤0.05),高剂量组SP表达水平升高显著(P﹤0.05);(4)与麻仁组比较,高剂量组C-kit、SP、VIP表达水平升高显著(P﹤0.05)。结论:脾虚型便秘发病与结肠组织中C-kit、SP、VIP表达水平下降相关。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结肠组织内神经递质SP、VIP的表达,促进肠道推进性收缩;上调C-kit的表达水平,改善Cajal间质细胞的数量与分布以增强结肠蠕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枳实水煎液对便秘小鼠排便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不同剂量枳实水煎液对正常小鼠和便秘模型小鼠肠运动的影响.结果 枳实中、高剂量可明显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P<0.05或P<0.01),且枳实高剂量组可增加6 h内的排黑便数目(P<0.01).结论 枳实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麻仁益通片对实验小鼠的通便作用。方法:采用缺水3d和复方地芬诺酯两种方法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计算墨汁推进率,判断麻仁益通片对小鼠肠道蠕动功能的影响;通过测定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6h内排便粒数及重量,判断麻仁益通片对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仁益通片低、中、高剂量组均可明显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P0.01);中、高剂量组可缩短首次排黑便时间(P0.05),增加6h排便量(P0.05,P0.01);麻仁益通片对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麻仁益通片具有良好的促进排便和促进肠道蠕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e Pe Ptide,VIP)和五羟色胺(selective serotonin reu Ptake inhibitors,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KM种雄性小鼠(18~22 g)120只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脾虚模型组、丝瓜水煎液Ⅰ组(2.5 g·kg~(-1))、丝瓜水煎液Ⅱ组(5.0 g·kg~(-1))、丝瓜水煎液Ⅲ组(10 g·kg~(-1))以及西沙必利组(0.005 g·kg~(-1)),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灌胃番泻叶颗粒,灌胃剂量为每只0.4 g,一天2次,自由摄食饮水。第8天起停用番泻叶颗粒,正常对照组小鼠继续灌胃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控制饮食,釆用饥饱失常方法延续脾虚状态,隔天喂食生大米每只4 g,自由饮水,连续8 d。通过观察发现模型组小鼠造模后出现拱背、消痩,大便数量减少、变硬,即造模成功。实验第16天至第30天,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0.01 m L·g-1),西沙必利组给予西沙必利(0.005 g·kg~(-1)),丝瓜水煎液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丝瓜水煎液,灌胃剂量为0.01 m L·kg~(-1)。观察丝瓜水煎液对脾虚便秘小鼠肠蠕动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小鼠血清、结肠组织中VIP及5-HT含量。结果:脾虚便秘模型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都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丝瓜水煎液Ⅱ组、丝瓜水煎液Ⅲ组小鼠肠推进率、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丝瓜水煎液可以促进脾虚便秘小鼠肠运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小鼠血清、结肠中5-HT、VI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9,(1)
目的:比较市售山药与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山药免疫调节和胃肠道调节功能的差异,为山药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低下模型,以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为指标,比较不同加工工艺的山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大黄水煎液致小鼠脾虚模型,以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为指标,比较两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对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结果:2种加工工艺的山药均有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力的功能,且与模型组相比,山药一体化高剂量组可显著性增强小鼠免疫力。二者均可显著降低脾虚小鼠的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与市售山药高、低剂量组相比,一体化山药高、低剂量组的脾脏指数显著升高。结论:一体化山药与市售山药均可提高免疫力低下小鼠免疫力,增强脾虚小鼠胃肠道功能,且一体化山药优于市售山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蜜煎导方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将200只小鼠随机分为排便组、胃排空组、肠推进组和小肠含水率组,每组各50只。再将每组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开塞露组、蜜煎导方低剂量组和蜜煎导方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灌胃复方地芬诺酯的方法建立功能性便秘小鼠模型,以开塞露纳肛为阳性对照,观察小鼠排便、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小肠含水率等指标变化。结果:蜜煎导方纳肛可明显促进便秘小鼠排便、胃排空,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蜜煎导方纳肛可促进便秘小鼠模型小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蜜煎导方纳肛可增加便秘小鼠模型小肠含水率与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剂量蜜煎导方对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不同,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其次低剂量组。结论:蜜煎导方纳肛对复方地芬诺酯所致便秘小鼠模型有促进小鼠排便、促进小鼠胃肠运动、增加小肠含水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增液八珍汤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中5-HT、AchE、VIP、SP的影响。方法:将72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麻仁软胶囊组、增液八珍汤低剂量组、增液八珍汤中剂量组和增液八珍汤高剂量组各12只。麻仁软胶囊组给予麻仁软胶囊内容物6.2 mL/(kg·d)灌胃,增液八珍汤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7、34、68 g/(kg·d)增液八珍汤灌胃,共给药14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等量的生理盐水。大鼠结肠组织给予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对染色组化结果进行半定量积分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增液八珍汤各剂量组及麻仁软胶囊组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阳性表达和5-HT、AchE、VIP、SP定量分析显著增加(P <0.05);与麻仁软胶囊组比较,增液八珍汤各剂量组及麻仁软胶囊组结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阳性表达和5-HT、AchE、VIP、SP定量分析显著增加(P <0.05),增液八珍汤中、高剂量组对结肠肌间神经丛5-HT、AchE、VIP、SP神经元增加的量均优于麻仁软胶囊组(P <0.05)。结论:增液八珍汤可通过增加便秘大鼠结肠中5-HT、Ac...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枳壳水煎液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对脾虚模型大鼠血清胃泌素(GAS)、血浆乙酰胆碱(ACh)、胃动素(MTL)、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方法以苦寒泻下加饥饱失常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枳壳水煎液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分别灌胃给药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胃泌素、血浆乙酰胆碱、胃动素、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含量变化,观察各组给药后对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中ACh、GAS、MTL和SP含量显著降低(P0.01),而VIP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各组给药后,柚皮苷低、中、高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柚皮苷低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和柚皮苷低剂量组中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而柚皮苷中、高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和柚皮苷低、中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则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P0.01);新橙皮苷低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而新橙皮苷高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新橙皮苷低、中、高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新橙皮苷中、高剂量组血浆中MTL含量和新橙皮苷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则较模型组显著升高;两个单体组合物低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和两个单体组合物低、中剂量组血浆中VIP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而两个单体组合物中、高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两个单体组合物高剂量组血浆中SP含量,两个单体组合物高剂量组血浆中MTL含量和两个单体组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则较模型组显著升高;枳壳水煎液低剂量组血浆中AC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而枳壳水煎液高剂量组血浆中MTL含量和枳壳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GAS含量则较模型组显著升高。结论枳壳可能通过升高血清中GAS、血浆中ACh、MTL、SP含量和抑制VIP的分泌来促进胃肠运动,这可能是枳壳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姜文成  蹇强  马天  李斌 《中医药学刊》2014,(9):2079-2081
银屑病具有的慢性、复发性、全身炎症反应的特点,并与遗传相关。从肠道菌群微生态角度,介绍研究人类肠道微生物与宿主关系的元基因组学技术方法,探讨肠道菌群微生态与银屑病的遗传表型的关系,并阐述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而从"健脾"和"安神"两个方面,探讨中医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银屑病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病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肠结核病合并肠梗阻患者共有77例,将患者按照入院单双号的顺序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38例)给予常规的西医进行临床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患者(39例)给予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相比于对照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腹部症状减退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以及24 h胃管内引流量小于500 m L时间均明显较短,统计差异具有明显的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结核病合并肠梗阻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快,可以明显缓解腹胀、腹痛的症状,使得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大蓟、大蓟炭主要活性成分柳穿鱼叶苷、柳穿鱼黄素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方法:以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为指标,通过大鼠外翻肠囊法对柳穿鱼叶苷和柳穿鱼黄素在大鼠小肠各肠段的吸收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柳穿鱼叶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段的吸收速度常数分别为0.505 1±0.192 7、0.936 0±0.187 2、0.732 0±0.133 5、0.251 3±0.027 6(μg·h-1·cm-2);柳穿鱼黄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段的吸收速度常数分别为0.059 1±0.008 3、0.093 3±0.029 2、0.112 3±0.035 6、0.029 4±0.009 1(μg·h-1·cm-2)。柳穿鱼叶苷在整个小肠段累积吸收率明显大于柳穿鱼黄素。结论:二药的吸收均随时间延长而增 多,且在空肠与回肠段吸收情况均好于其它肠段。柳穿鱼叶苷在整个小肠段的吸收情况明显优于柳穿鱼黄素。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stinal absorption characters of mosapride citrate(MC) and its tablets. METHODS The Caco-2 cell monolayer was cultured and the in situ single-pass intestinal perfusion(SPIP) in rat model was created for studying the drug absorption properties, using phenol red method to revise the perfusate volume, a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simultaneously detect the phenol red and MC, the absorptive coefficient of Papp and Peff was calculated. RESULTS MC was absorbed by the whole intestine segments in rats, mainly at upper small intestine. The tablets showed high permeability and good intestinal absorption in Caco-2 cells and SPIP in rats. CONCLUSION In the Caco-2 cells and rats SPIP models, the tablets are prepared showed good consistency with the branded dru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异功散主要成分的肠吸收及动力学特征,判断其主要吸收成分。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外翻肠囊模型进行肠吸收实验,计算各成分的吸收参数。结果 6种主要成分甘草苷、橙皮苷、甘草酸、芸香柚皮苷、芹糖异甘草苷、人参皂苷Re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为1×10–6~1×10–5 cm·s–1;除甘草酸和芹糖异甘草苷外其他成分的吸收速率常数(Ka)在不同质量浓度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随质量浓度呈线性增加(r>0.97)。结论 异功散中6个主要成分的小肠吸收良好,且以被动转运为主,其中人参皂苷Re的吸收最好,其次为甘草苷、甘草酸、芸香柚皮苷、芹糖异甘草苷、橙皮苷。该结果可为确定异功散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柴芍承气汤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I/R)继发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组各10只。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半胱胺酰白三烯受体1(cysteinyl leukotriene receptor 1,Cys 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肝脏病理改变,TUNEL方法检测肝细胞凋亡。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大鼠肝脏病理损伤,中药组大鼠组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均P0.05);(2)肠I/R时肝组织Cys 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应用中药后,肝组织Cys LTR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减低(均P0.05);(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细胞凋亡指数升高;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肝细胞凋亡显著减少(P0.01);(4)肝组织中Cys LTR1蛋白表达分别与细胞凋亡、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正相关(r=0.8463、0.8783、0.7708,均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能减轻肠I/R继发肝脏损伤的病理损害和降低肝细胞凋亡,并能抑制肝脏组织中Cys LTR1的表达,柴芍承气汤可能通过抑制肝脏组织中Cys LTR1的表达和抑制肝细胞凋亡减轻肠I/R继发肝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黄素在大鼠不同肠段的吸收特性,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大黄素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大黄素的浓度,计算不含抑制剂药物组及含抑制剂药物组大黄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结果 十二指肠段吸收能力显著强于其他肠段(P<0.05);大黄素在回肠、结肠、空肠段之间的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P-gp 抑制剂后,大黄素肠吸收的Ka、Papp 值与不合抑制剂组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高、中浓度MRP2抑制剂后,大黄素肠吸收的Ka、Papp 值与不含抑制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主要吸收部位为十二指肠.大黄素的肠吸收过程不受P-gp的外排影响,但受到MRP2的肠道外排转运影响,大黄素可能为MRP2的底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吸收促进剂对低分子肝素(LMWH)肠渗透的影响,确定LMWH最佳肠吸收部位及其最佳吸收促进剂。方法采用体外透膜装置考察LMWH经肠道各段的渗透能力以及不同吸收促进剂对LMWH经大鼠十二指肠和结肠的促渗透效果;以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指标,采用在体原位肠袢实验考察Imwitor 742对LMWH经十二指肠或结肠给药后吸收的影响。结果LMWH经十二指肠渗透最多,其次是空肠、回肠和结肠。所试吸收促进剂均能增加LMWH的透肠速率,在十二指肠的促渗顺序为:Imwitor 742>牛磺胆酸钠>癸酸钠>聚山梨酯80>卵磷脂;在结肠的促渗顺序为:Imwitor 742>癸酸钠>牛磺胆酸钠>聚山梨酯80>卵磷脂。各促进剂均对结肠作用敏感,但LMWH渗透系数和累积渗透量仍以十二指肠最高。1%Imwitor 742使LMWH经大鼠十二指肠吸收的最大APTT增加3.6倍,结肠吸收的最大APTT增加2.5倍,十二指肠吸收好于结肠。结论十二指肠是LMWH肠道吸收的最佳部位。Imwitor 742是LMWH良好的肠道吸收促进剂。  相似文献   

19.
宁肠汤治疗大鼠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宁肠汤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0.9%Nacl溶液、宁肠汤、补脾益肠丸灌胃,观察大鼠排便数、直肠内玻璃小球排出时间、小肠墨汁推进率和血浆中的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P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宁肠汤能够降低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百分率,降低血浆MOT、VIP水平,升高血浆SP水平。结论:宁肠汤可通过调整紊乱的胃肠激素的分泌、释放而调节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7,(3):666-668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与功能性便秘的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肠道菌群失调导致FC发病的机制可能为益生菌减少、肠-脑轴失调;运用益生菌治疗FC的机制可能为改善肠道微环境、缩短结肠传输时间。结论:笔者从正常肠道菌群与FC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出发,说明肠道菌群属于功能性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并进一步说明其内在机制及益生菌对于FC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的回顾及评论,以期为功能性便秘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