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VF;IL-1还有使CD11b抗原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呈集中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内源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抗CD3McAb对HPBMC有很强的丝裂原作用,该作用与其诱导浓度、时间及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CD3AK细胞可产生内源性IL-2、TNF-α,IL-2R表达及CD8+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多。结论:CD3AK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但需要外源性IL-2的协同作用,增殖细胞以CD8+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抗CD3McAb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PBMC)活化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抗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细胞)免疫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MTT法和苔盼蓝染色法,IL-2依赖细胞株(CTLL细胞)增殖实验、TNF-α(双抗体夹心ELISA法)试剂盒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D3AK细胞的增殖活性,IL-2,TNF-α的产生及CD3、CD4、CD8、IL-2R等的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4.
细胞因子调节单个核细胞CD11b抗原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P(ABC-AP)法显示,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和γ-干扰素(IFN-γ)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b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种细胞因子中有3种对单个核细胞表面CD11b抗原的表达有不同程度的上调作用,强度依次为IL-6〉IL-1〉TNF;IL-1还有使  相似文献   

5.
用CFU-GM半固体琼脂培养技术研究了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和抗CD3单克隆抗体(McAb)对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FU-GM体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16.7μg/mlATG或1:50抗CD3McAb,体外均可增加AA患者骨髓CFU-GM的集落数(P<0.05),两者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2.ATG和抗CD3McAb对AA患者干细胞缺乏型和免疫介导型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用此项技术对AA患者作药敏试验,并加测外周血CD8+、DR+细胞比值,可作为选择免疫抑制疗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杂交瘤技术,用重组人G-CSF(rhG-CSF)免疫Balb/c小鼠,然后将其脾脏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融合,成功地获得了多种能够分泌抗rhG-CSF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癌细胞。对其中的2株杂交瘤细胞2A6和2C2分泌McAb的研究表明,它们能够特异性地和rhG-CSF结合,而与重组的人GM-CSF、IL-CSF、IL-2、IL-2α和TNF细胞因子无交叉反应,为抗G-CSF特异性McAb。这些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和复苏后,仍能稳定地分泌McAb。  相似文献   

7.
为控制垂体移植免疫排斥,利用供体Wistar大鼠活化脾细胞(ASC)和(或)环磷酰胺(CP)对去垂体SD大鼠进行免疫耐受诱导,同时检测受体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及MLR,结果,ASC5×10^7/0.5ml/周2次或ASC联合CP20mg/kg.d2周,使移植皮片MST明显延长,致耐受体CD3,CD4,CD8细胞以及IL-2,IL-6和TNF显著低于排斥组。MLR显示,受体对特异抗原产生反应。表明A  相似文献   

8.
肿瘤化疗药物对人LA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四氮唑(MTT)法分别检测顺氨氯铂(PDD),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MD)、氟尿嘧啶(5-Fu),阿糖胞苷(Ara-c),长春新碱(VCR)对IL-2诱导人外周血LAK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其与LAK细胞对胃癌细胞的相加杀伤作用。①MMC、ADM、5-Fu、VCR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稍有下降,Ara-C能抑制IL-2诱导LAK细胞活性,PDD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γIL-2及抗CD3mcAb+γIL-2对脐血单个核细胞(MNC)的免疫表型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间接玫瑰花结法实验测定23例脐血MNC表面的分化抗原,ELISA双抗夹心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结果:γIL-2及抗CD3mcAb+γIL-2激活的脐血MNC其分化抗原发生明显变化。1、两组与未活化相比:CD3^+、CD8^  相似文献   

10.
CD3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人的外周血单核(PBMC)与抗CD3单克隆抗体和基因重组的人IL-2共同培养制备CD3AK细胞(CD3McAb activatived killer cells),并系统地研究CD3AK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表明,CD3AK细胞是异质细胞群,前体细胞来源丰富,主要是T细胞;经期内大量扩增,体外可长期存活,广谱杀瘤活性较低的IL-2依赖性。CD3AK细胞的增殖机制与其表面高表达I  相似文献   

11.
CD3单隆抗体激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观察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体外对抗CD3单克隆抗体(CD3McAb)+IL-2 联合刺激的反应性。结果发现CD3McAb能单独激活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激活浓度范围广泛。IL-2与CD3McAb联合应用有明显协同作用。经CD3McAb+IL-2刺激后,细胞类型主要是CD8^+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IL-2R表达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膀胱癌可溶性抗原诱导细胞毒T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膀胱癌可溶性抗原诱导细胞毒T细胞生长,为构建膀胱癌疫苗及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提膀胱癌可溶性抗原(TSA),用TSA、抗CD-3单抗、IL-2联合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动态观察细胞增殖,进行细胞表型分析和细胞因子测定;并与IL-2诱导的LAK细胞,抗CD-3单抗、IL-2诱导的CD3-AK细胞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细胞第8d增殖7.52倍,第12d增殖28.92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碱性磷酸酶标记ABC(ABC-AP)法显示。并用图像分析仪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了冠心病人和正常人单个核细胞CD116抗原表达及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对白细胞分化抗原CD116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冠心病人CD116表达高于正常人,IL-6和TNF对CD11b均有上调作用,且其对冠心病人CD11b的上调作用明显高于正常人,表明冠心病人CD11b表达对细胞因子的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AA的免疫发病机制,阐明细胞因子在AA患者中变化的基础与临床意义,应用ELISA法及APAAP法对38例初治AA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培养上清诱生的G-CSF、IL-6、TNFα、IFNα及IL-8进行检测,同时观察外周血象、T细胞亚群及HLA-DR表达。结果:AA患者外周血CD4减低,CD8增高,CD4/CD8减低或倒置,HLA-DR抗原表达率增高。AA患者PBMNC培养上清中G-CSF阳性率减低,IL-6、TNFα、IFNα及IL-8水平增高。G-CSF与CD4及CD4/CD8呈正相关而与IFNα呈负相关,IL-6与白细胞数及CD4呈负相关,TNFα与CD8呈正相关而与CD4/CD8呈负相关,IL-8与CD8及HLA-DR呈负相关,证明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及细胞因子网络失调在AA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激活的CD8细胞可以抑制造血,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因子紊乱最终引发AA。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CD3AK细胞冻融提取液的抗肿瘤作用,作者采集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先用抗CD3的单克隆抗体(CD3McAb)的rIL-2诱导和激活,使之成为CD3McAb激活的杀伤细胞(CD3AK),再制备CD3AK的冻融提取液,然后进行体内,外抗肿瘤实验。结果;低剂量的CD3McAb和rIL-2能明显诱导PBMC的活化和增殖;激活后的CD3AK细胞冻融提取液可抑制小鼠肝癌实体瘤细胞H2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HER-2/neu癌基因表达产物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立一株稳定分泌抗P^185McAb的杂交瘤株5E12,McAb5E12属IgG亚类,与SKBR-3,T47D乳癌细胞系呈阳性反应,与HT29,EC109,DAC-1,SP2/0,成纤维细胞及小鼠NIH3T3等细胞系列呈阴性反应,30例乳癌组织石蜡切片同时以自制抗P^185McAb5E12及进口McAbC-e  相似文献   

17.
CD3AK细胞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莫钦国  梁安民 《广西医学》1998,20(6):1003-1005
为了观察CD3A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CD3AK细胞治疗65例不能切除的肝癌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T细胞亚群(APAAP法)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FLISA法)。结果CD3AK细胞治疗后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CD3^+、CD4^+、CD8^+升高,sIL-2R水平下降,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CD3AK细胞治疗肝癌对提高  相似文献   

18.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_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RA-DSSC)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_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延长T_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_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_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A-PBMC作用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分别为25.54%及40.51%(P<0.01),说明T_4抑制作用可能与作用时间有关。同时T_4亦可抑制RA-DSS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P<0.01),提示T_4有望成为一新的植物性治疗RA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SMU1(自制抗CD3)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体外功能效应,方法:(地)以SMU16种不同浓度、IL-2、MCD3(丝裂性抗CD3)孵育PBMNC,观察细胞密度和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力;(2)分别用SMU10.5mg/Lf、5mg/L、IL-2200kU/L培养PBMNC3d,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6、IL-8、IL-12、IFN-α及G-CSF水平。结  相似文献   

20.
观察了再生障碍性贫血(AA)165例的淋巴细胞比值,用APAAP法和ELISA法测定T138例的T细胞亚群、89例HIJA-DR抗原的表达及16例PBMNC培养上清的TNFα水平,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SMU3和SMU8治疗了AA患者63例。结果表明,AA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细胞亚群比例失衡,HLA-DR抗原表达增高,TNFα分泌增加;用SMU3、SNU8单抗治疗AA的总有效率为79.3%,且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重复应用仍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