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接触组186名铬作业工人及对照组406名的研究结果,表明铬作业工人肝病患病率为9.1%对照组为2.2%,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两组部分受检者血清CG、γ-GT、β_2-MG及尿γ-GT、β_2-MG检测结果显示接触组中的肝病患者血清β_2-MG平均含量(12.38μg/ml)显著高于健康人(平均值1.89μg/ml),P<0.001,且肝病组的血清CG与β_2-MG呈明显的正相关(r=0.694,P<0.001),,说明血清β_2-MG也是肝损伤的指标之一。接触组与对照组尿γ-GT和β_2-MG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故铬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慢性铅接触者肾损害早期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估算引起肾功能损害的血铅的基准剂量(BMD)和基准剂量可信区间下限(LBMD),探索铅接触引起肾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选择某蓄电池厂的工人135名为铅接触组,以机械工人和学生为对照。观察了血铅含量与尿总蛋白(TP)、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关系。用BMDS Version1.3.1软件的logistic模型进行基准剂量估算。[结果]引起肾损害的血铅BMD和LBMD分别为299.4~588.7μg/L和253.4~402.3μg/L,引起肾损害血铅LBMD大小依次为TP、β2-MG和NAG。[结论]尿NAG是监测肾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指标,进行铅接触人群肾功能评价时血铅水平达到250~400/μg/L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燃煤砷污染地区砷中毒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燃煤砷污染对人群肾脏的损害作用、剂量-反应关系以及砷致肾功能损害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以临床诊断并复查的燃煤型砷中毒患者122例为调查对象,无砷污染区居民123例为对照。检测尿砷(uAs)作为砷接触剂量,以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尿白蛋白(uALB)、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为肾损害的效应指标,并计算uAs的基准剂量(BMD)及其下限值(BMDL)。[结果]①砷中毒患者uAs、uβ_2-MG、uNAG、uAL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uAs与各肾功能指标间呈正相关,存在明显剂量一反应关系。②以uβ_2-MG、uNAG和uALB为效应指标时,uAs的BMD与BMDL分别为11.45μg/mmol Cr与8.90μg/mmol Cr、13.26μg/mmol Cr与10.43μg/mmol Cr、9.54μg/mmol Cr与7.48μg/mmol Cr。[结论]长期砷接触可引起人体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混合性损伤;砷接触与肾损害问存在明显剂量-反应关系;砷致肾功能损害的uALB生物接触限值为7.48μg/mmolCr;uALB可作为评价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改变的敏感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4.
汞接触者慢性肾损伤的早期指标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在国家金属汞浓度卫生标准下作业的48名日光灯管厂工人,同时测定了血尿γ-GT、β_2-MG、Cr及尿Hg,并以上海59名园艺工人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结果:接汞组尿γ-GT30.64±9.66U/gCr,对照组23.91±6.49U/g Cr(P<0.05);接汞组尿β_2-MG345.32±613.83μg/g Cr,对照组96.93±67.91μg/gCr(P<0.01),二者均有显著差异;接汞组尿γ-GT、β_2-MG异常率为22.93%和20.83%,与对照组亦有显著差异(P<0.01,0.05)。尿γ-GT异常者11例与尿汞、工龄及尿β_2-MG等均无显著相关。提示尿γ-GT、β_2-MG为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若与尿汞监测联合使用,可提高其临床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对镉作业工人的肾脏损害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尿镉低于临界值(5.05μg/gCr),尿中β2-MG、AKP、LDH已显著高于对照组;尿镉高于临界值,尿中β2-MG、AKP、LDH、γ-GT、NAG均升高,建议将β2-MG、AKP、LDH联合应用作为镉作业工人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苯对职业人群肾损伤的影响,寻找作业工人健康监护的早期指标,对某石化公司170名苯接触工人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视黄醇蛋白(RBP)的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低浓度接触组尿β2-MG含量(322.6±235.8pg/L)高于对照组(P<0.05),高浓度接触组尿β2-MG含量(412.9±331.3pg/L)高于对照组(P<0.01)。低浓度接触组尿RBP含量(292.7±172.9pg/L)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苯暴露会影响肾小管功能导致尿中β2-MG和RBP含量升高,且尿β-MG含量升高较为显著。建议将尿β-微球蛋白含量作为苯职业人群的健康监护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职业流行病学资料估算铅接触引起肾功能损害的基准剂量.方法 2002年4月至2003年5月,以血铅作为接触标志物,尿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作为效应标志物,将数据进行二分变量处理作为效应终点,采用基准剂量计算软件(BMDS 1.3.1)计算基准剂量反应为10%时,各效应标志物的血铅基准剂量和基准剂量的95%可信区间下限(BMDL).结果肾功能3项指标异常率随血铅水平增高而增高,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其血铅的基准剂量为323.6~754.3 μg/L,BMDL值为274.2~541.5 μg/L,BMDL值大小依次为尿NAG、尿蛋白和尿β2-MG,尿NAG是监测肾功能损害的最敏感指标.结论基准剂量法应用到各种毒物参考剂量和参考浓度的制定中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估测环境镉接触致人群肾损伤的基准剂量(BMD),推出基准剂量的95%下限(BMDL),探讨镉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选择甘肃省白银市某镉污染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以尿镉为人体镉负荷指标,以尿β2-微球蛋白和尿NAG酶为肾功能指标,应用BMD法对资料进行拟合与分析。结果随着体内镉接触水平的升高,Uβ2-MG和UNAG的异常发生率均明显升高,经趋势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选择Log-Logistic为最优模型计算尿镉BMD和BMDL,当以尿NAG为效应指标时,BMD/BMDL值为(6.46/5.21)μg/g·cr,以尿β2-MG为效应指标时,BMD/BMDL值为(3.16/2.26)μg/g·cr。结论在运用BMD法时应注意效应指标临界值的选取、剂量的设置以及最优模型的选择;建议以更为敏感的尿β2-MG为效应指标所计算的BMDL值为依据,适当降低尿镉的生物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肾功能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和对照组尿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2-MG),用比色法测定尿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含量。[结果]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和对照组尿白ALB分别为(1.11±0.97)和(0.56±0.32)g/mol(P<0.01),β2-MG分别为(13.87±10.48)和(10.08±6.36)mg/mol(P<0.05,NAG分别为(2.16±3.67)和(1.04±0.81)U/nmol(P<0.05),二氧化硅粉尘接触工人尿白ALB、β2-MG和NAG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含量增加与二氧化硅粉尘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二氧化硅粉尘可引起工人肾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害情况,探讨镉在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害方面与砷的联合作用。方法以贵州省地方病办公室1991年3月确诊并经1997年3月和2001年3月临床复查的122例砷中毒患者为本次调查对象,无砷污染区居民123名作为对照。以尿砷、尿镉作为接触标志物,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白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作为砷、镉致肾小管和肾小球损害的效应标志物。同时分别计算尿砷、尿镉的基准剂量(BMD)及其下限值(BMDL)。结果接触组的接触指标和效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尿砷、尿镉水平与Uβ2MG、尿白蛋白、UNAG水平间均为正相关,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砷、镉联合毒性比单独砷或镉同等剂量下的毒性更大。尿砷的BMD和BMDL值(以肌酐含量计)分别为12191~17188μg/g和10211~14444μg/g;尿镉的BMD和BMDL值(以肌酐含量计)分别为105~148μg/g和088~124μg/g。结论砷、镉联合毒性剂量明显低于单一毒性剂量,镉可能增强了砷在长期砷接触人群中对肾脏的损伤作用;运用BMD方法计算砷接触人群肾功能损伤尿砷、尿镉的BMD和BMDL值,尿砷、尿镉的BMDL值分别为以肌酐含量计10211μg/g、088μg/g。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准剂量计算,对职业性铅接触所造成的肾损伤进行危险度评定.方法 以浙江某蓄电池生产工厂239名工人为接触组,同地区某厨具厂工人76名为对照组,对工人开展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采集生物样本.收集车间空气中铅监测资料,计算工人在车间中接触的铅的总量,考查铅外剂量与内剂量之间的关系;以外剂量(铅参考接触剂量)、血铅、尿铅为接触标记,以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和尿白蛋白(UALB)(均以尿肌酐进行校正)为效应标记.采用基准剂量计算软件(BMDS 11311)计算基准剂量反应为5%时,各效应标记的血铅、尿铅基准剂量.结果 铅的外剂量与内剂量呈正相关(血铅:r=0.466,P<0.01;尿铅:r=0.383,P<0.01),铅接触组的血铅、尿铅水平分别为654.03μg/L、143.45μg/g Cr,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7.12μg/L、7.20μg/gCr),且呈剂量-效应关系;按照对照组效应指标的95%上限为参考值上限,求得各效应指标的异常发生率与接触指标呈剂量-反应关系;UALB、UNAG的血铅BMDL-05分别为607.76、362.56μg/L,UALB、UNAG的尿铅BMDL-05分别为117.79、78.79 μg/Cr.结论 职业铅接触可致肾损伤,且呈剂量-反应关系;使用计算血铅、尿铅BMD的方法能进行职业铅接触的肾损害危险度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方法:以职业接触镉工人144人为接触组和未接触镉且体检未见异常的员工114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尿中镉(Cd)、α,-微球蛋白(α-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KP)、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的含量,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镉作业工人尿镉含量在各接触组中均增高,尿α1-MG、β2-MG、RBP在接触2、3组中增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各接触组尿GGT、NAG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镉、α1-MG、β2-MG、RBP、GGT、NAG可作为慢性职业性镉中毒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健康状况,探索尿镉水平与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湘江流域某土壤高镉地区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土壤镉较低地区常住居民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情况,采集尿液并检测尿中镉和NAG、β_2-MG水平。结果暴露组尿镉水平中位数为5.36μg/g Cr,高于对照组(2.66μg/g Cr)(P0.001),且暴露组尿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人群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尿NAG活力中位数为10.62 U/g Cr,高于对照组(8.11 U/g Cr)(P0.05),两组人群尿β_2-MG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和尿β_2-MG异常率随尿镉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趋势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与尿NAG活力、尿β_2-MG水平及年龄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的变化仅可显著影响尿NAG活力(B=0.466,P0.001);而尿β_2-MG水平的变化受到年龄的影响较大(B=0.008,P0.05)。结论长期环境土壤镉暴露将造成人群肾损伤,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肾功能损伤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4.
尿γ-GT与尿NAG在铬性肾损害中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98名铬接触工人,发现尿γ-GT活性与工龄和尿铬呈明显平行关系,另外与尿蛋白和尿β2-MG呈显著正相关(P<0.01)。当受检者尿蛋白和尿β2-MG均正常时,尿γ-GT已显著高于对照组,并随肾损害程度加重而明显增加。但尿NAG仅在尿β2-MG和尿蛋白均异常时显著高于对照组;尿NAG与尿蛋白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提示尿γ-GT可作为铬性肾损害较灵敏的早期检测指标,结合尿NAG水平可初步判断铬性肾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以及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联合作用对铅肾毒性的作用。方法选择233名铅作业工人,根据工人接触铅水平是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测定血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肌酐,全血提取DAN基因组,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ALAD和VDR基因多态性。结果超职业限值组,ALAD1-2/2-2基因型和ALAD1-1基因型工人尿NAG的浓度分别为(2.12±0.07)U/mmol Cr和(1.73±0.03)U/mmol Cr,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VDR-Bb基因型的工人尿β2-MG浓度[(20.94±0.12)μg/mmol Cr]高于携带VDR-bb基因型工人的尿β2-MG浓度[(15.28±0.09)μg/mmol Cr](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铅接触、高血铅等环境因素以及环境-基因的联合作用都是铅作业工人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接铅水平、血铅水平、ALAD基因型和接铅水平的联合作用引起尿NAG异常的OR值分别为6.85(2.51~10.87)、2.41(1.70~3.41)、3.01(1.10~8.19)。结论在高铅浓度接触下ALAD和VDR基因型与铅肾毒性有关,ALAD-2等位基因和高铅接触是加重铅肾毒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从某锡冶炼厂随机选择健康的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尿中砷含量。尿砷中位数为268.34μg/L,男女尿砷中位数分别为274.97μg/L、250.01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砷含量与工龄、年龄均不相关(P0.05),且各车间工人尿砷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尿砷超标工人的临床表现以类神经症和皮肤损害为主,提示应加强暴露人群尿砷监测,发现高危人群及时调离砷接触岗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汞作业人员早期肾脏损伤的生物效应指标。[方法]将116名汞作业人员分为尿汞值超标组、尿汞值正常组,并以无汞接触史的5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尿中肌酐(UCr)、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排除肾病史和肾脏疾病患者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汞作业人员α1-MG、β2-MG、RBP、NAG和对照组相比均有升高趋势,其中RBP和NAG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汞值超标组和尿汞值正常组NA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汞作业人员NAG活性增高较尿汞出现得早,建议将尿NAG活性测定作为汞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指标之一,与尿汞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环境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镉性肾损伤健康风险评价中尿镉与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间的剂量-反应关系及其相应的基准剂量,并通过基准剂量的比较确定敏感指标. [方法]选择黄石市某有色冶炼厂周边镉污染区居民为接触组,非污染区居民为对照组.尿镉为镉性肾损伤的内暴露指标,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为效应指标,均用尿肌酐校正. [结果]尿镉与尿β-微球蛋白、尿NAG酶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尿NAG酶对应尿镉BMDL值(1.117 μg/g.cr)大于尿β-微球蛋白对应尿镉BMDL值(0.623 μg/g.cr). [结论]镉性肾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损害,尿β-微球蛋白是该污染区镉性肾损伤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对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西南丹地区环境砷暴露居民尿7-甲基鸟苷(7-MG)与尿砷的关系。方法于2014年3月应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在南丹长老乡抽取122名6~65岁居民,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尿液中的砷含量,用ELISA法测定尿液中7-MG含量。通过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砷暴露与尿7-MG的关系。结果长老乡儿童尿7-MG水平(G:10.90μg/g cr)高于成人(G:6.82μg/g cr)(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成人及儿童尿7-MG水平与土壤砷、饮水砷、蔬菜砷、粮食砷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调整年龄、性别、BMI及吸烟(或被动吸烟)后,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尿7-MG与尿砷呈正向关联(P0.01);成人尿7-MG主要受吸烟和性别影响,与尿砷无统计学关联。结论本次调查的广西南丹长老乡儿童尿7-MG水平可能是砷暴露的一种相对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内蒙古高砷病区不同浓度饮水砷暴露人群尿中各种形态砷代谢物和总砷(total arsenic,TAs)含量.方法 于2004年10月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病区(A村:水砷浓度为240μg/L;B村:水砷浓度为160μg/L;C村:水砷浓度为90 μg/L,D村即对照组:水砷浓度<5μg/L)人群尿样,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尿中各形态砷代谢物和TAs含量.结果 随着饮水砷暴露浓度的增高,人群尿中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iAs)、甲基砷(monomethylarsine,MMA)、二甲基砷(dimethylarsine,DMA)和TAs含量均增高(P<0.05).暴露于相同水砷浓度的条件下,尿中iAs、MMA、DMA和TAs含量以及一甲基化率(primary methylation index,PMI)和二甲基化率(secondary methylation index,SMI)在不同性别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各暴露组成人和儿童尿中PMI和SMI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成人和儿童(P<0.05);240μg/L组成人尿中PMI和SMI水平显著低于90和160μg/L暴露组(P<0.05);240μg/L组儿童尿中PMI水平低于160μg/L组儿童(P<0.05),各暴露组儿童尿中SMI水平顺序为160μg/L组>90μg/L组>240μg/L组(P<0.05);各暴露组中儿童尿中SMI水平均高于相应的成人(P<0.05).结论 饮水中高砷暴露可能降低人群对砷的甲基化能力.相同饮水砷暴露水平,男女对砷的甲基化能力无差别,儿童二甲基化能力高于成人.低水平砷暴露可能诱导儿童对砷的二甲基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