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发达国家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6%,居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第4位,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其死亡率为女性全身肿瘤3%,居第6位.自1976~1986年上升为116/10万后发病率近20年间仍居高无下降,而死亡率却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膀胱癌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状况。[方法] 对全国肿瘤登记地区2013年的登记数据进行汇总,计算膀胱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中国人口和Segi’s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和0~74岁累积率。[结果] 2013年中国膀胱癌发病率为5.46/10万,占所有新发肿瘤病例的2.02%,居恶性肿瘤发病第16位。2000年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3.64/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3.58/10万,35~64岁截缩率为4.49/10万,0~74岁累积发病率为0.41%。城市人口膀胱癌发病率(6.47/10万)高于农村(4.30/10万);男性膀胱癌发病率(8.40/10万)远高于女性(2.38/10万)。2013年中国膀胱癌死亡率为2.16/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1.32%,居恶性肿瘤死亡第16位。2000年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31/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31/10万,35~64岁截缩率为0.89/10万,0~74岁累积死亡率为0.12%。城市人口膀胱癌死亡率(2.41/10万)高于农村(1.86/10万);男性膀胱癌死亡率(3.21/10万)高于女性(1.05/10万)。[结论] 膀胱癌已成为中国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城市地区负担严重,应加强重点人群膀胱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是发达国家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6%,居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第4位,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其死亡率为女性全身肿瘤3%,居第6位。  相似文献   

4.
傅忠星  王珏  王烨菁 《中国肿瘤》2017,26(8):601-606
[目的]探讨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间膀胱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系统整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上海市肿瘤登记报告中原卢湾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的发病和死亡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膀胱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并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进行标化.应用年均变化百分率对发病率和死亡率进行趋势分析.[结果]上海市原卢湾区2004~2011年间共报告膀胱癌新发病例282例,占同期全区恶性肿瘤的2.71%.膀胱癌发病率居男性泌尿及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2位.男性标化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U=128.67,P<0.01).死亡病例共150例.男性标化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U=102.83,P<0.01).2004~2011年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一定波动.[结论]2004~2011年间上海市原卢湾区户籍人群膀胱癌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年龄和性别是影响膀胱癌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应深入研究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膀胱癌发病与死亡情况以及1998—2015年的时间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整理全国501个登记处上报国家癌症中心的2015年肿瘤登记数据,经审核质控后统计膀胱癌性别、年龄别、地区别和合计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年龄标化率等指标,并汇总1998—2015年间中国肿瘤登记膀胱癌世标发病率和世标死亡率,采用对数线性模型拟合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或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膀胱癌居中国恶性肿瘤发病谱第13位,粗发病率为5.80/10万,中标发病率为3.60/10万,世标发病率为3.57/10万;粗死亡率为2.37/10万,中标死亡率为1.31/10万,世标死亡率为1.32/10万。男性膀胱癌居恶性肿瘤发病谱第7位,发病率为女性的3.8倍,男性死亡率为女性的4.0倍。城市地区发病率为农村的1.4倍,西部地区发病率和中部地区相近,均低于东部地区,死亡率的地区分布特征与发病率相似。膀胱癌的年龄别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在45岁和55岁组快速上升,在80~84岁组和85岁组到达高峰。时间趋势分析显示,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在2007年出现下降拐点,1998—2007年世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2.58,P<0.001),2007—2015年呈下降趋势(APC=-3.82,P<0.001)。膀胱癌世标死亡率呈持续下降趋势,速度有所减缓,1998—2003年和2003—2015年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分别为3.65%(P=0.002)和1.42%(P<0.001)。结论膀胱癌是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存在明显的性别、地区和年龄流行差异。中国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仍需进一步加强烟草控制,倡导中老年患者树立早诊早治意识。  相似文献   

6.
陈蓉  许辉  李辉章 《中国肿瘤》2019,28(2):115-119
摘 要:[目的] 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膀胱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制定膀胱癌的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整理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膀胱癌的发病与死亡病例,计算膀胱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35~64岁截缩率和0~74岁累积率等指标。[结果] 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2010~2014年膀胱癌发病率为7.28/10万,占所有癌症发病的2.16%,男性与女性发病比值为3.81∶1。膀胱癌死亡率为2.41/10万,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30%,男性与女性死亡比值为3.60∶1。5年来浙江省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存在一定波动,膀胱癌发病高峰在80~岁组,死亡高峰在85+岁组。[结论] 膀胱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中老年男性应作为浙江省膀胱癌防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需进一步加强膀胱癌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膀胱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第一高发的恶性肿瘤。在美国,每年约有600000的新发病例,居男性肿瘤发病率的第四和女性肿瘤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杨念念  严亚琼  龚洁 《中国肿瘤》2012,21(6):401-405
[目的]了解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卵巢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卵巢癌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中国32个肿瘤登记地区2003~2007年卵巢癌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粗发病率(死亡率)、中国标化发病率(死亡率)、世界标化发病率(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发病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2007年卵巢癌合计发病率为8.28/10万,占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3.49%,居中国第8位,居世界第85位。城市地区卵巢癌的发病率(9.81/10万)明显高于农村(3.12/10万)。卵巢癌合计死亡率为3.31/10万,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中占2.51%,居中国第12位,居世界第166位,处于较低水平。卵巢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75~79岁组达到高峰(13.80/10万)。[结论]我国女性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率虽然不高,但由于其发病隐匿,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健康,应成为女性重点预防的妇科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国膀胱癌发病现状及流行趋势。方法收集整理全国肿瘤登记中心1998~2008年登记的膀胱癌数据,包括膀胱癌发病率、发病构成、0~74岁发病累积率和年龄别发病率。分别按性别及城乡差异进行统计,分析中国男性与女性,城市与农村膀胱癌的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结果 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膀胱癌发病率为7.49/10万,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构成的2.50%,0~74岁中国膀胱癌发病累积率为0.52%。分性别统计,2008年中国男性膀胱癌的发病率为11.41/10万,是中国女性膀胱癌发病率(3.51/10万)的3.3倍。分城乡统计,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的发病率为8.55/10万,是中国农村人口膀胱癌发病率(3.55/10万)的2.4倍。1998~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60%。中国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4.76%,略高于女性的4.32%。中国城市人口膀胱癌发病率在10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3.90%,低于农村人口的5.64%。膀胱癌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2008年,中国人膀胱癌发病率在60岁以后超过肾肿瘤,居中国泌尿系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至85岁以上年龄组膀胱癌发病率达到69.77/10万的峰值。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中国膀胱癌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不明显。结论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膀胱癌发病水平中等。但近10年间,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也不论城市或农村,膀胱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居民肿瘤死亡的原因、频率、顺位以及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探寻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6年~2000年某县疾病监测点基本卫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6年~2000年某县疾病监测点居民年均肿瘤死亡率为143.75/10万,居第3位死因,占死亡总数的23.98%.男性居民年均肿瘤死亡率为173.00/10万,居第1位死因;女性居民年均死亡率为111.34/10万,居第3位死因,男性居民肿瘤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无论男女,肿瘤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加.居肿瘤死因前5位的是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肠癌,共占肿瘤死亡的87.40%.消化器官肿瘤4种,占肿瘤死亡的79.40%.去肿瘤死亡后,男、女性居民期望寿命分别增加3.99岁、2.68岁.结论:肿瘤死亡已成为居民的第3大死因,各地应建立健全肿瘤防治机构,宣传肿瘤防治知识,对重点人群定期普查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万德森 《癌症》2000,19(12):1068-1071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据Parkin(1993年)报告,1985年全世界结直肠癌新病例达67.8万,发病率次于肺癌、胃癌和乳腺癌,居第4位.其中中国占9.12万例,次于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居第5位.尽管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所下降,但死亡率仍然居癌症患者死亡的第2位,仅次于肺癌.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全球各种肿瘤中发病率居第三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在国内,结直肠癌发病率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五位。在多数大城市,结直肠癌成为仅次于胃癌与肺癌的第三大肿瘤  相似文献   

13.
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且致死率极高.根据<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我国胰腺癌的死亡率为2.62/10万,居恶性肿瘤的第10位[1].在美国,胰腺癌的新发病例占全年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但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4位[2].胰腺癌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几乎相等的肿瘤,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然而,在胰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还存在不少争议,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存在争议的问题,对提高胰腺癌诊治的规范化水平,改善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骨代谢生化指标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转移性骨肿瘤的发生率大约占全身转移性肿瘤的15%~20%,居第三位[1].肿瘤患者患者中超过25%都有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转移[2],临床见到的骨转移远低于实际发病率.转移性骨肿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骨痛及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引起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贫血等并发症,是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膀胱肿瘤70%~80%为浅表性膀胱癌,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泌尿系统肿瘤中均占首位[1],其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通常在术后1年内复发[2]。行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是浅表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我科于2002年2月~2004年9月对18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采用THP(Pi-rarubicin Hydroc  相似文献   

16.
中国1990~1992年膀胱癌死亡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膀胱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根据1990~1992年我国1/10人口死因抽样调查中膀胱癌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1992年,我国膀胱癌死亡率为1.01/10万(男性1.46/10万,女性0.53/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0.93%,居第10位(男性第8位,女性第10位).27个参加调查的省份中,天津市的膀胱癌调整死亡率最高,为1.67/10万;湖南省最低,为0.49/10万.全国263个抽样点中,膀胱癌死亡率最高的三个点分别是天津市和平区(3.94/10万)、上海市虹口区(3.55/10万)和河北省山海关区(3.49/10万).城市膀胱癌死亡率为1.53/10万,农村为0.83/10万,城乡比为1.84:1.膀胱癌死亡率男女性比值为2.75:1,城市为2.51:1,农村为2.90:1.[结论]膀胱癌是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5年膀胱癌发病、死亡流行现状及2006—2015年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并质控合格的35个登记处的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结合全省户籍人口数据,估算全省膀胱癌的发病数和死亡数,按城乡、性别、年龄组分层,计算膀胱癌发病(死亡)率以及相应的年龄别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累积发病(死亡)率(0~74岁)及其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构成和顺位等指标。中标率和世标率分别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人口构成和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进行推算。汇总和分析江苏省2006—2015年肿瘤登记资料,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膀胱癌中标发病(死亡)率的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估计江苏省2015年新发膀胱癌病例4526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94%,位居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14位。膀胱癌发病率为5.94/10万,中标发病率为3.22/10万。估计江苏省2015年因膀胱癌死亡病例1934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1.24%,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顺位第13位。膀胱癌死亡率为2.54/10万,中标死亡率为1.15/10万。2006—2015年,江苏省膀胱癌总体中标发病率以年均1.1%的幅度明显上升;但分城乡、性别统计,膀胱癌中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均不明显。10年间全省整体、城乡和不同性别人群膀胱癌中标死亡率均无显著下降趋势(P>0.05)。[结论] 江苏省膀胱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应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其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8.
李其龙  俞玲玲  姚开颜 《中国肿瘤》2014,23(11):895-898
[目的]了解浙江省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的变化趋势。[方法]根据浙江省6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数据,计算并分析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指标。2000~2009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趋势釆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估计。[结果]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为39.24/10万,构成比16.59%,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1位。2000~2009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为5.36%(95%CI:2.88~7.91)。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的死亡率为6.42/10万,构成比5.72%,居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2000~2009年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APC为1.42%(95%CI:-0.24~3.10)。[结论]浙江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发病率增长趋势比较明显,应该进一步加强乳腺癌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郑文龙  沈成凤  张辉 《中国肿瘤》2020,29(8):596-601
摘 要:[目的] 分析天津市2008—2016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水平和变化趋势,为开展相关预防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08—2016年天津户籍居民肿瘤随访登记数据,计算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死亡率、标化率和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等指标,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变化趋势。[结果] 2008—2016年天津市共报告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24 180例,占肿瘤新发病例的18.64%(居第2位),报告死亡病例4465例,占肿瘤死亡病例的7.30%(居第4位);城乡标化发病率比为1.59∶1,标化死亡率比为1.56∶1。2008—2016年天津女性乳腺癌粗发病率(AAPC=5.50%)、标化发病率(AAPC=4.60%)均呈上升趋势(P<0.01);粗死亡率(AAPC=3.50%)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未有明显上升趋势(AAPC=1.60%,P>0.05)。2008—2016年天津城区乳腺癌发病率低年龄组增长较快,而死亡率高年龄组增长较快;农村地区乳腺癌发病率各年龄组增长均较快,死亡率以高年龄组增长为主。城区乳腺癌发病高峰在65~69岁年龄组,农村发病高峰在55~59岁年龄组。[结论] 天津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处于快速上升期,但59岁以下死亡率未见明显上升趋势,乳腺癌防控和治疗取得了一定成效。应进一步开展健康干预和重点人群筛查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描述2003-2007年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方法:从经审核合格的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收集2003-2007年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相应的人口数据,对数据进行汇总和描述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女性乳腺癌合计发病率为41.64/10万,居女性癌症发病的第1位;合计死亡率为9.63/10万,居女性癌症死因的第6位.女性乳腺癌在全国城市地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地区,城市地区发病率是农村地区的3.04倍,城市地区死亡率是农村地区的1.92倍.肿瘤登记点合计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在GLOBOCAN 2008统计的184个国家中排位第110位,死亡率排位第172位.结论: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中国城市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显著高于农村,但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仍处于中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