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DDP,5Fu/CF加干扰素治疗晚期鼻咽癌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黄慧强  李宇红 《癌症》1998,17(6):450-452
目的:评价DDP+5Fu/CF+IN(干扰素)方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本文采用DDP+5Fu/CF=INF(DDP20mg/m^2×5,5Fu300mg-400mg/m^2×5,INF3×10^6U×3)方案共治疗晚期鼻咽癌26例;结果:25例可评价儿,总有效率(CR+PR)80%(20/25),CR率12%,中位缓解期4.8月(2-12月)。在放疗和/七化疗后复发转移的21例中  相似文献   

2.
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的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的综合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作用。方法92年1月至96年1月收治52例中晚期胰腺癌,23例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综合组),29例行单纯放疗(单放组)。单放组每周照5次,每次180-200cGY,总量5000-6000cGY/5-6.7周,综合组动脉灌注化疗,每次5-Fu1.0、MMC10mg、DDP60mg,每4周一次,平均2.3次/人,同期放疗方案同单放组。结果腹痛、黄疸的症状缓解率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综合组黄疸改善时间较长(13个月对5个月P<0.05);肿瘤缩小率达50%以上综合组69.6%(16/23),单放组37.9%(11/29);两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5%、37.1%、26.7%和52.3%、22.9%、10.5%,综合组明显好于单放组。结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胰腺癌通过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较单放组能获得较高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两种铂类药物单疗程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作者于1996年3月~10月,将34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7例)分别采用CBP300mg/m2,第1天,5-Fu1000mg/m2,第1~5天或DDP100mg/m2,第1天5-Fu1000mg/m2,第1~5天两种化疗方案进行放疗前单疗程诱导化疗。CBP组CR+PR(OR)为52.94%,DDP组为64.71%,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WBC值多在第3周最低,第4周回升。CBP+5-Fu组WBC均值从第1周起均较DDP+5-Fu组低,按WHO毒性与分级标准,两组WBC值下降分级比较,3+4度者,CBP+5-Fu组47.06%(8/17),DDP+5-Fu组11.76%(2/17),P<0.05,有显著性差异。本组资料提示CBP与DDP对中晚期NPC诱导化疗疗效相近,CBP不需水化,可在门诊执行,两组对WBC的抑制均在第3周最重,且CBP对WBC影响要较DDP严重  相似文献   

4.
顺铂加长春酰胺配合外照射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放化综合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64例N2 ̄N3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放疗+化疗)和单纯放疗组,综合组放疗前后采用化疗方案;顺铂30mg/日,连续5天,长春酰胺(Vindesine,西艾克,VDS)3mg/m^2,第1天,第7天,两组放疗方法,剂量相同。结果综合组,单纯放疗组在放疗40Gy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颈淋巴结消退率分别为43.8%、87.5%和28.1%、75.0%(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中晚期胰腺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 对1992年1月至1995年10月行动脉灌注化疗并同期放疗(综合组)的22例和单纯放疗(单放组)的28例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具可比性,单放组每周照5次,每次DT1.8~2.0Gy,总量50~60Gy/5~6.7周,综合组动脉灌注化疗,每次5-Fu,1.0g,MMC10mg,DDP60mg,每4周一次,平均2.  相似文献   

6.
不同化疗方案加放射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在鼻咽癌治疗中采用不同化疗方案配合常规放射治疗对肿瘤局部控制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300例病理证实的鼻咽癌病例随机分为单纯放射治疗组114例,放射治疗+新辅助化疗组93例,放射治疗+同步化疗组93例。常规放射治疗:鼻咽原发灶DT70Gy,颈部预防照射DT50Gy,转移灶DT65~70Gy。新辅助化疗:氟尿嘧啶1000mg/d,3次/周,顺铂100mg/周,交替各用2周,同步化疗:顺铂20mg/d,2次/周,氟尿嘧啶500mg/d,2次/周,交替各用3周。结果 5年总生存率(OS)为57.1%,5年无瘤生存率(DFS)为52.9%,5年无远地转移生存率(DMF)为61.0%,5年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为83.3%;各治疗组间5年OS、DFS、DMF和LRF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值分别为2.9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化疗DFP方案(DDP、5-Fu、潘生丁)治疗晚期不宜手术的食管癌220例,单放组和综合组各110例,放疗剂量均为60~70Gy/6~7周,而化疗于放疗前两周完成。治疗结果:综合组完全缓解率83.6%(92/110)、单放组77.2%(85/110);1、2年生存率综合组为73.6%(81/110)、46.3%(51/110),单放组为47.2%(52/110)、20%(22/110)(P<0.01)。  相似文献   

8.
放疗与放化综合治疗晚期食管癌220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化疗DFP方案(DDP、5-Fu、潘生丁)治疗晚期不宜手术的食管癌220例,单放组和综合组各110例,放疗剂量均为60-70Gy/6-7周,而化疗于放疗前两周完成,治疗结果:综合组完全缓解率83.6%(92/110_、单放组77.2%)85/110);1、2年生存率综合组为73.6%(81/110)、46.3%(51/110),单放组为47.2%(52/110)、20%(22/  相似文献   

9.
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化疗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Zhang B  Cai Y  Zhang Q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77-280
目的探讨术前化疗对可手术的乳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可手术的乳腺癌患者537例,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A组)253例;术后辅助化疗组(B组)284例。A组术前联合化疗,每周一次共4次,休2周行根治性手术。两组患者术后两周内开始化疗、化疗方案和完成化疗周期相同。结果(1)Ⅲ期患者,A组5年总生存率(OS)59%,无病存活率(DFS)54.9%,均明显高于B组28.3%和20.8%(P<0.05)。(2)Ⅱ期患者,A组8年OS81.4%,DFS76.3%,均高于B组67.4%和62.9%(P<0.05)。Ⅲ期患者,A组8年OS46.9%,DFS40.6%,也高于B组20.7%和13.3%(P<0.05)。(3)A组T3、T4和转移淋巴结数≥4个的患者,5年、8年生存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可手术的Ⅲ期乳腺癌,术前化疗可提高患者5年、8年生存率,明显改善Ⅱ期患者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0.
顺铂加阿霉素同期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勇  张锦明 《癌症》2000,19(8):807-810
目的:观察顺铂、阿霉素同期化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探讨该方案的临床可行性。方法:32例T3-4N2-3M0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入综合治疗组,分别在放疗第1、22、43d接受顺铂70mg/m^2+阿霉素30mg/m^2同期化疗,化疗当天及第二天水化利尿。另配对选取32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所有病例如期完成治疗。放疗40Gy时,综合组颈淋巴结有效率较高(P〈0.05);放疗结束  相似文献   

11.
362例早期鼻咽癌单纯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早期鼻咽癌患者单纯放疗的长期疗效及不同T与N分期对预后影响.方法 搜集接受单纯放疗的362例早期(T1~T2 N0~1M0期,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70个月,全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85.0%.T1N0、T2N0和T1N1期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6%、91.3%和85.8%(χ2=3.83,P>0.05),T2N1期的(73.1%)比前3个期别明显减低(χ2=30.0,P<0.05),而4个期别的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和无区域复发生存率均无差异.T1N0、T2N0和T1N1期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4.9%、97.5%和95.6%(χ2=0.53,P>0.05),T2N1期的(81.2%)比前3个期的明显减低(χ2=26.6,P<0.05).结论 单纯常规放疗对T1N0、T2N0和T1N1期患者可获得满意疗效.T2N1M0期的疗效明显差于前3个期别,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远处转移.针对T2N1M0期筛选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的个体给予放化综合治疗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T3~T4N0~N3期鼻咽癌单纯放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不同T分期与N分期对局部晚期鼻咽癌单纯放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556例T3~T4N0~N3期(1992年福州分期)鼻咽癌初治患者临床资料。全组病例均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技术给予单纯常规放疗。原发灶照射总剂量66~80Gy(6.5~8.0周完成),颈淋巴结转移灶照射总剂量60~70Gy(6~7周完成)。结果 全组病例5年总生存率为66.4%。T3期5年总生存率为69.1%,T4期的为59.0%(P〈0.05);两者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以及无转移生存率均无差别。N0、N1、N2、N3期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0%、66.0%、57.6%、29.4%(P〈0.01),N分期越高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越高。结论 单纯常规放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中。N分期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T分期为次要因素。对不同N分期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层放化疗,对于解决治疗失败的原因——复发与远处转移也许会起到积极和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局部晚期鼻咽癌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的生存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经病理证实鼻咽癌患者。年龄17~74岁,男:女=3.8:1。1992年福州分期T1、12、T3、T4期分别为11、33、22、11例,N0、N1、N2、N3期分别为7、15、44、11例。临床分期Ⅲ期56例,ⅣA期21例。所有患者放疗前接受诱导化疗1~3个疗程:顺铂2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其中62例应用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2,均为第1~3天,2周后重复。化疗结束后2周内放疗:鼻咽原发病灶均采用~(60)Co照射1.8~2.0 Gy/次,总剂量64~78 Gy;57例采用面颈联合野 耳前野 鼻前野治疗,20例采用耳前野 鼻前野照射,9例采用耳后野加量6~8 Gy分3~4次,13例给予颅底小野补量4~8 Gy分2~4次;颈部放射源用~(60)Co、180 kV X线和9 MeV电子束,N0期患者仅照射上颈部,有颈部转移者照射全颈,预防剂量50~55 Gy,根治剂量60~68 Gy;1例外照射结束后因鼻咽腔内肿瘤残留,给予后装治疗2次,间隔1周,10 Gy/次)。放疗结束后3周给予辅助化疗:顺铂2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甲酰四氢叶酸钙100 mg/m~2,均为第1~3天,3周后重复,共2~4疗程。结果中位随访60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8%、58%、81、75%。≥4个化疗周期与≤3个化疗周期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831)。主要急性反应有血液学毒性:1级11例,2级7例,3级2例;黏膜炎:2级33例,3级20例,4级1例;消化道反应:1级21例,2级11例,3级1例;皮肤反应:2级30例,3级4例。晚期损伤:1例发生放射性脑损伤,无其他颅神经损伤发生;张口困难轻度4例,中度1例;听力减退轻度31例,中度7例,严重1例。化疗周期≥4个与≤3个的听力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P=0.039)。绝大多数放疗结束后都有程度不等的口干,随访中都明显好转,至末次随访时轻度口干13例,中度3例。结论以顺铂和氟尿嘧啶为基础的诱导化疗 放疗 辅助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较单纯放疗无明显提高,但可能加重患者听力的晚期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放疗在T3~4N0~1M0和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92分期为Ⅲ、Ⅳa期的4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其中对T3~4N0~1M0(197例)和T1~4N2~3M0(203例)期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结果 中位随访3.9年,随访率96.2%.T3~4N0~1M0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104例)和诱导化疗+放疗组(93例)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5.9%(χ2=0.08,P=0.780)、77.0%和72.0%(χ2=0.44,P=0.510)、89.5%和92.3%(χ2=0.65,P=0.420)、84.9%和77.0%(χ2=1.59,P=0.210);T1~4 N2~3 M0期(97例和106例)的分别为67.4%和82.2%(χ2=3.48,P=0.060)、61.5%和68.0%(χ2=1.86,P=0.170)、86.2%和87.0%(χ2=0.57,P=0.450)、66.2%和75.6%(χ2=2.07,P=0.150).急性毒副反应只有白细胞减少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比诱导化疗+放疗严重,其余相似.结论 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未能较诱导化疗+放疗进一步提高T3~4N0~1M0、T1~4N2~3M0期鼻咽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残留与疗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分析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残留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4例经病理证实并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及颈部肿瘤残留情况,记录残留灶的大小。108例有残留者中单纯鼻咽残留26例,单纯颈部残留68例,两者均有残留14例。结果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残留者较无残留者的1、3、5、10年生存率低。单纯鼻咽残留者生存率最高,单纯颈部残留者其次,两者均有残留者最低。颈部残留灶越大,生存率越低。有残留者的局部复发率增高。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有残留者的生存率下降,尤其是颈淋巴结及鼻咽均有残留者。放射治疗后肿瘤残留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Gao JM  Zeng YX  Cui NJ  Lu TX  Zhao C  Xia YF  Ma J  Xie FY 《癌症》2005,24(10):1165-1172
背景与目的:随着治疗技术的进展,肿瘤不同分期系统并存并经过了相应调整。本研究旨在对鼻咽癌N92福州分期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提出适当的建议。方法:自1997年1月至1998年12月,本中心共收治915例单纯根治性放疗鼻咽癌住院患者,经过反复随诊,其1、3、5年随访率分别达98.7%、95.2%和91.7%,采用寿命表法、Cox回归分析,Kaplan-Meier及log-rank法等对其生存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15例患者的1、3、5年合计生存率分别为87.7%、72.7%和64.4%;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6.9%、69.7%和58.3%。Cox模型分析表明年龄、?福州大体分期或T和N分期与生存状况显著相关,统计学差异显著。选择年龄≤60岁患者803例再行Cox模型分析,生存状况仅与福州大体分期或T和N显著相关,而与年龄的相关无统计学显著性。对803例鼻咽癌患者的寿命表法分析表明,福州分期基本可反映预后,但Ⅰ和Ⅱ期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显著。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在考虑N分期因素影响下,T1期与T2期差别不显著。将无咽旁间隙受侵的T2期下调为T1期;原T3期的颈动脉鞘区受侵者下调为T2期;原T3期中有前组颅神经受侵者调整为T4期;原T4期之副鼻窦受侵者下调为T3期。将双颈淋巴结受侵的N1期上调为N2期。重新进行分析,调整后大体分期、T分期和N分期各自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分组更为合理。结论:在充分考虑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及T分期和N分期之间相互影响的前提下,本组病例对福州分期(1992)的验证提示可对其进行上述调整。  相似文献   

17.
1837例鼻咽癌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我院鼻咽癌常规放疗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837例经病理证实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年龄8~87岁(48岁),男1403例,女434例,男:女=3.2:1.1992年福州分期T1、T2、T3、T3期分别为364、995、274、204例,N0、N1、N2、N3期分别为412、801、514、110例.Ⅰ、Ⅱ、Ⅲ、ⅣA、ⅣB期分别为77、777、668、291、24例.959例局部晚期患者中,单纯放疗363例,综合治疗596例.855例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化疗.鼻咽原发病灶主要采用60Coγ线、6MV X线常规分割照射,1.8~2.0 Gy/次,总剂量30.6~74.0 Gy.常规放疗结束后如鼻咽镜或CT提示有肿瘤残存者,则通过耳后野、颅底野、后装及适形加量6~20 Gy.颈部放射源用60Coγ线、180 kV X线和9 MeV电子束,N0期患者仅照射上颈部,有颈部转移者照射全颈.预防总剂量50~56 Gy,根治总剂量60~68 Gy.结果 中位随访54个月,5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67.42%、63.25%、86.47%和80.31%.Ⅰ、Ⅱ、Ⅲ、ⅣA、ⅣB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4.8%、65.9%、52.4%、20%.Ⅲ+ⅣA期959例中单纯放疗、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3.7%和60.7%(P=0.216).Ⅲ期668例中单纯放疗(279例)和综合治疗(389例)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和66.5%(P=0.810).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总的牛存有关的因素有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92福州分期、贫血、治疗前LDH水平、化疗、后装治疗及面颈联合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T分期、N分期、92福州分期与总生存有关.结论 鼻咽癌常规治疗5年生存率达67.4%,总生存与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福州分期、贫血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早期鼻咽癌各亚组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在本中心初诊接受IMRT的198例按UICC/AJCC2002分期的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治疗失败因素和急性副反应.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为50.9个月(12~104个月),随访率为96%,随访满1、3、5年者分别为198、139、72例.全组病例5年的肿瘤相关生存率、鼻咽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7.3%、97.7%及97.8%.T1、T2期患者5年鼻咽局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100%、96.7%(x2=2.24,P=0.135).T1N0、T2N0、T1N1和T2N1期的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100%、98.8%、100%和93.8%(x2=2.35,P=0.125).全组治疗5年总失败率仪为6.1%(12例)且全部为Ⅱb期患者.急性副反应主要是1、2级黏膜炎及咽喉炎,未发现放射性脑、脊髓病和脑神经损伤的晚期副反应.结论 IMRT早期鼻咽癌能取得较好疗效且治疗副反应轻微;但T2b和T2bN1期患者有相对较高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趋势,也许对这些患者放化疗能进一步获益.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s and toxicities of early stag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alone.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01 to January 2008, 198 early stage NPC patients according to AJCC/UICC 2002 staging system were treated by radical radiotherapy with IMRT technique in our institute,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The 5-year disease-specific survival, local recurrence-free survival(LRFS)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were 97.3%, 97.7% and 97. 8% respectively. The 5-year LRFS for T1, T2 patients were 100%, 96. 7%(x2 = 2. 24 ,P = 0. 135)respectively. The 5-year DMFS for T1 N0,T2N0, T1N1, and T2N1 patients were 100%, 98. 8%, 100% and 93. 8%(x2= 2. 35, P= 0. 125)respectively. Grade 1 and 2 mucositis and pharyngitis were most common acute toxicities. 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and cranial nerve injury were not observed in all patients. Conclusions IMRT alone for early stage NPC patients can produce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acceptable treatment-relative toxicities. Patients with T2b and T2bN1 had a relatively higher incidence of loc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which suggested that combination of IMRT and chemotherapy may improve clinical results in tho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20.
1706例鼻咽癌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分析20世纪末笔者医院鼻咽癌放疗的远期疗效、影响预后的因素以及后遗症.方法 对1995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706例鼻咽癌初治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放疗1081例,氟尿嘧啶、顺铂新辅助化疗加放疗625例.放疗配合热疗23例,外照射加192Ir后装治疗162例.结果 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7.60%、84.20%和64.22%;Ⅰ、Ⅱ、Ⅲ、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93%、66.47%、49.3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生存率与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放疗是否中断、化疗、性别、年龄和放疗前是否贫血有关;与治疗结束时鼻咽或(和)颈淋巴结残留、鼻咽照射剂量、射野方式、是否后装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无关.结论 临床分期早、发病年龄小、女性、放疗前无贫血、疗程顺利和配合化疗者是鼻咽癌放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