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周海仙  许群  蔡平生 《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1911-1914
目的 探讨孕期预防性给予高剂量维生素D (VD)对肥胖症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防治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初产、单胎肥胖孕妇1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试验组于孕16~20周给予维生素D3注射液30万IU,肌肉注射。对照组于孕16~20周给予VD滴剂胶囊400 IU (1粒),口服,每日1次。比较2组一般资料、25(OH) D3、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Ca)、血磷(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BMI等临床相关指标及维生素D缺乏的改善情况、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经干预后,试验组25(OH) D3和血清C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TH浓度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在治疗后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均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缺乏和不足患者的比率虽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孕妇GDM的发生平均孕周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孕妇GDM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新生儿死胎、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通过单次负荷剂量治疗可有效改善肥胖孕妇VD缺乏状态,安全性较好,可有效降低肥胖孕妇GDM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这可能与VD有效调节了肥胖患者的体脂分布,降低了胰岛素抵抗,减少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4-5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补充维生素D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建立健康档案且定期产检的孕妇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规范且常规科学的产检,对患者的运动情况及饮食情况进行了解,并提出相应建议,合理控制患者的体重;研究组患者定期进行血清维生素D的检查,若血清维生素D3水平正常每日补充400 U,若缺乏可以加大剂量最高至1200 U,具体剂量遵从医嘱。对比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25(OH)D3、血磷(P)、血钙(Ca)、甲状旁腺激素(PTH)以及BMI等临床相关指标;另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情况、妊娠结局以及两组患者维生素D缺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a及25(OH)D3明显升高,且PTH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维生素D的缺乏及不足的例数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平均孕周明显早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新生儿死胎以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顺产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两组的高胆红血症及产钳助产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妊娠期患者补充维生素D,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提高顺产率,降低不良妊娠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妊娠期妇女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间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调查表对妊娠晚期孕妇的日均钙摄入量、维生素D摄入量进行调查、计算,并留取妊娠晚期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对其钙、25-(OH)D、PTH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日均钙摄入量、维生素D摄入量与上述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妊娠晚期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中钙含量分别为(2.5±0.2)mmol/L和(2.6±0.1)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OH)D含量分别为的比较(19.5±6.5)mmol/L和(25.9±8.2)mmol/L,有孕妇静脉血含量显著低于新生儿脐血的情况,PTH含量分别为(5.4±0.5)pmol/L和(0.6±0.2)pmol/L,比较则呈相反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调查,200例孕妇在妊娠晚期,日均钙摄入量为(367.9±34.8)mg,维生素D摄入量为(210.3±24.5)IU,其中孕妇每日钙摄入量与其静脉血中PT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323,P<0.05);而维生素D摄入量则与孕妇静脉血、新生儿脐血中25-(OH)D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2、0.681,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均存在普遍的钙、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情况,可能影响母婴健康,要积极改善孕妇的营养状态,从饮食、生活的各个方面,保证钙、维生素D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肥胖症孕妇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符合肥胖诊断标准的孕妇70例,其中糖耐量正常者40例(肥胖组),糖耐量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病例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测定三组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3、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hs-CRP与25-(OH)D3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 FINS、甘油三酯、HOMA-IR、hs-CRP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按对照组,肥胖症,病例组的顺序呈增高趋势(P<0.05),25-(OH)D3三组比较有差异,呈递减趋势(P<0.05).对照组与肥胖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均有差异,且都低于病例组(P<0.05);肥胖症与病例组的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25-(OH)D3相关性最强;HOMA-IR与25-(OH) D3呈负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孕妇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及25羟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讨并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其与血钙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门诊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46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根据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分为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n=134)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n=112),另选取同期正常孕妇246例作为正常组。比较各组孕妇一般资料,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孕妇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原子吸收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及25-羟基总维生素D[25-(OH)2-D]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妊娠期高血压孕妇TSH、FT4和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的关系,记录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FT4、FT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TSH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及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血钙及25-(OH)2-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TSH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呈负相关(P<0.05);FT4、FT3水平与血清钙及25-(OH)2-D均呈正相关(P<0.0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生长受限及新生儿窘迫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清钙水平异常有关,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在玉环市人民医院产检的300例孕妇,在孕早期、中期、晚期分别检测25-(OH)D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分为缺乏组和不缺乏组,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的差别;根据孕晚期血清25-(OH)D水平,分析孕妇血清25-(OH)D水平的影响因素。  结果   孕早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6.32%、1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8.65%、9.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孕晚期缺乏组、不缺乏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27.47%、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少、孕晚期在冬春季、未正规补充维生素D、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为孕妇血清25-(OH)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 0.05)。  结论  孕妇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孕早期合理补充维生素D可有效预防孕妇维生素D缺乏,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妊娠期不同阶段孕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变化,及其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8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80例孕妇根据孕周不同分为三组:妊娠早期组65例;妊娠中期组55例;妊娠晚期组60例,另选择60例未妊娠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静脉血,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FT3、FT4、TSH、TPOAb水平,质谱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妊娠期妇女FT3、FT4、TSH与TPOAb、25(OH)D的关系。结果妊娠早、中、晚期组孕妇FT3、FT4、TSH、TPOAb、25(OH)D均低于对照组,其中FT3、FT4随孕期延长呈显著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TPOAb、25(OH)D随孕期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三组间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POAb阳性组FT4低于阴性组,TSH水平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营养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25(OH)D组间FT3、FT4、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妇女TPOAb与TSH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13,P=0.014)。结论妊娠早、中、晚期孕妇FT3、FT4水平逐渐降低,TSH水平逐渐升高,具有较高的亚临床甲减发生风险,与TPOAb阳性有关,而与25(OH)D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妊娠早、中期妇女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l vitamin D,25(OH)D]值,为建立上海地区妊娠早、中期妇女25(OH)D参考值范围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至2017年在上海西南部及东北部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黄浦、杨浦两个院区20 657例妊娠<28周的初诊建卡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取同期245例未妊娠的体检女性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入组孕妇外周血25(OH)D浓度水平。参考非妊娠期女性维生素D营养状态诊断标准描述妊娠早中期25(OH)D营养状况分布:血清25(OH)D 浓度<12 ng/mL为严重缺乏,[12~20) ng/mL为缺乏,[20~30) ng/mL为不足,≥30 ng/mL为正常。结果 妊娠早、中期孕妇与正常对照组25(OH)D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3±6.0) ng/mL或(19.3±7.0) ng/mL vs.(22.7±9.2)ng/mL,P<0.01]。妊娠早、中期25(OH)D的5th检测值均为9.8 ng/mL,而95th检测值分别是29.0 ng/mL及31.9 ng/mL。正常对照组25(OH)D严重缺乏占4.9%,缺乏占33.1%,不足占46.5%,正常占15.5%;孕早、中期25(OH)D缺乏和严重缺乏分别占14.1%和45.9%,不足占33.4%,正常的仅占6.6%,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妊娠期25(OH)D水平随年龄增加逐渐升高。夏秋季孕妇25(OH)D水平高于春冬季(P <0.05)。孕期体重与血清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与非妊娠期女性25(OH)D水平及分布均存在差异。建议建立妊娠期女性25(OH)D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妊娠期代谢指标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内于我院产科进行产检的300例缺乏25羟维生素D孕妇妊娠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然后在另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产检的300例健康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妊娠期代谢指标以及最终妊娠结局情况。结果通过临床各项检验之后,两组孕妇的各项一般资料较为相近,但是观察组孕妇的体重略微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孕30~32周过程中观察组孕妇在各项代谢指标之中明显差于对照组孕妇;并且观察组中出现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产后大出血的几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妊娠过程中女性体内的25羟维生素D水平均呈现较为较低的表现,但是通过体重可以提示超重同25羟维生素D水平低具有相关因素,并且妊娠期25羟维生素D水平过低是影响代谢指标异常的主要因素,还会影响母婴结局,增加围产期不良事件出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产前糖代谢筛查确认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共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6例.实验组实施饮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指导,对照组则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观察两组孕妇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的妊高征、早产、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施行饮食和行为方面的健康教育干预指导对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早产儿死亡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脉书·十一脉><黄帝内经>等文献人手,梳理了血气、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四肢部的基本腧穴、躯体部要穴,以及腧穴配伍的基本要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寻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今后的神经病学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分析神经病学教改后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教改班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改善优于非教改班(P<0.01)。结论神经病学与神经解剖学优化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显著,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载脂蛋白(apo)是脂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酶活性,介导细胞受体与脂蛋白结合,保持脂蛋白结构的稳定性。目前已发现数十种载脂蛋白,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分子中具有多个双性alpha螺旋及Beta-折叠结构。载脂蛋白的这种双性alpha螺旋结构是其结合及转运脂质的结构基础。在HIV外壳结构中的一种糖蛋白(gP)也具有这种alpha螺旋结构。近年研究表明,载脂蛋白和由载脂蛋白组成的脂质体还具有抗肝炎病毒、抗HIV病毒、抗单纯疱疹和中和细菌内毒素的功能。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为主要成分构成的脂质体已成为运载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受体的靶向性载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的CT、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OEC的CT、MRI表现,并与手术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OEC位于左侧5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4.5~17.5cm,平均9.2cm。全部肿瘤均呈囊实性,6例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2例呈圆形或卵圆形。肿瘤边界部分模糊7例,清楚1例。CT平扫:肿瘤实性成分cT值37~46Hu,平均4lHu,囊性成分cT值14~40Hu,平均25Hu;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呈中等程度强化,动脉期cT值6l~77HIJ,平均66Hu,实质期cT值65~78HU,平均71HU。MR平扫:T2wI实性成分呈等信号,囊性成分呈低信号,T2wI实性成分呈稍高信号,囊性成分呈高信号,增强后肿瘤实性成分中等程度强化。8例OEC中合并子宫体内膜癌2例,其中l例经MRI检查,表现为子宫体部内膜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信号,TnwI呈稍高信号,增强后呈中等程度强化,1例合并同侧卵巢巧克力囊肿。结论:CT、MRI能较好地反映OEC的病理特征,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定性价值,并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邬俏璇  魏倩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873-2874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的护理以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照知情同意制度,选取125例实施游泳的新生儿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未游泳的新生儿为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2d头围、生长和体重的变化,比较两组生后7d、15d和28d的24h摄乳量。结果:42d后游泳组的婴儿头围、生长、体重增长明显,特别是体重增幅较大,两组统计学有明显差异;游泳组摄乳量从第7天开始均高于对照组,出生后28d更是明显增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游泳有利于新生儿增加摄乳量,促进新生儿体格发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痰瘀相关,意在梳理痰瘀知识、并强调痰瘀相关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多角度地分析、刍议"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治"等痰瘀经典理论的方式论述痰瘀相关。结果:痰与瘀是中医界里重要的元素,痰与瘀互结是许多疾患共同的病机,痰瘀同治是常用治法。结论:痰瘀同源、互结、同治,不但在临床上有着实用的指导意义,又能与时俱进、在探究中创新。  相似文献   

17.
以先秦两汉、隋唐、宋金元、明清四个时期,将瘿病的发展总结为理论奠基期、方药汇集期、方药充实期和应用发展期。通过对中国历代医学文献中有关瘿病内容的梳理,追溯有关瘿病理、法、方、药认识的历史,厘清前人对瘿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述特点,以及前人对这一疾病认识的发展脉络,为现今中医药防治瘿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从必要性、要求及实质3个角度梳理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医信融创”教育的模式。“医信融创”需要遵循由“融”到“创”的逻辑主线,通过“融行-融智-融心”的过程最后走向“创新”的目的。最后以山西医科大学的实践案例证明了“医信融创”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多年来,人们对考试改革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出不同的考试模式,例如教考合一与教考分离就是2种完全不同的考试模式。通过对比2种考试模式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适合医学基础课的综合性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20.
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风湿病中青壮年致残率较高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在定义、分类、诊断和治疗方面不断更新,但是,达标治疗还缺乏有效的策略.围绕近年研究热点,本文结合作者研究团队的我国脊柱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结果进行论述,以期为今后该类疾病的探索性基础和临床研究方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