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湘萍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3):2117-2118
代谢综合征与营养干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表现为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聚集。在人们认识MS的过程中,其称谓曾有“富裕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代谢失调综合征”等。MS真正成为研究热点是在1988年内分泌学家Reaven[1]提出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受不良、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TG)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组成的综合征———“X综合征”(又称Reaven综合征),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称之为代谢综合征,主要包括糖耐量受损(糖尿…  相似文献   

2.
梅卫义  陈国伟 《新医学》2009,40(1):64-66
1引言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肥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糖耐量受损、血脂紊乱、高血压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集结的状态。现已清楚,在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个体中,MS均可使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且独立于其他经典的危险因素之外。MS患者的代谢特点使其持续暴露于诸如高胰岛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病死率最理想的措施是预防和控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胰岛素抵抗作为多种疾病病理生理状态,已成为近年来多学科共同的研究热点,现已证实,胰岛素抵抗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1].研究表明,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异常、脂质代谢紊乱、肥胖、高血压是一组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代谢紊乱,被称为"致死四联症".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已知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年龄、性别等.其中,胰岛素抵抗及其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已成为共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提示,胰岛素抵抗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2].胰岛素抵抗及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脑梗死的关系亦日益受到重视.但两者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成为目前研究热点问题.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脑梗死及胰岛素抵抗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胰岛素抵抗和脑梗死关系,中西医结合的防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量研究证明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2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患病率较非糖尿病者高2~4倍^[1],1型糖尿病病人冠心病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尽管近30年来由于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西方国家的冠心病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冠心病伴糖尿病者的病死率并未降低^[2,3]。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加剧,从而使糖尿病在冠心病中具有高倾向性,或独立或联合地起作用^[4]。  相似文献   

5.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 80 %死于心血管疾病 ,因而对于 型糖尿病的治疗不应仅限于控制血糖 ,还要处理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 ,包括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慢性心血管危险综合征 人们早已认识到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 1 988年Reaven提出 ,这可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所致。胰岛素抵抗是指某些个体对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产生抵抗 ,通常发生于肥胖和体力活动少者。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胰腺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克服胰岛素抵抗 ,造成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造成血脂异常 ,明显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胰岛素抵抗还能导致高血压 ,可能是通过增加…  相似文献   

6.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指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在同一个体的临床现象,也是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的表现,中心性肥胖为其必要指标。主要包括:肥胖症(obesity)、高血压(hypertension)、高血糖(hyperglyeemia)、血脂紊乱(dyslipidemia)、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高尿酸血症(byperuricemia)等。其中肥胖(尤其内脏型肥胖)、胰岛素抵抗(可伴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包括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血脂紊乱(高TG、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一系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包括了中心性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低减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等。有关MS的诊断标准,目前应用较多的有1999年WHO和2001年NCEP-ATPⅢ提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单纯性脑梗死(排除了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41例和对照组 15例的血糖、血清胰岛素和血脂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25例,腔隙性脑梗死组 16例)的胰岛素水平、I/G 及其曲线下面积均有显著性增高。结论 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高胰岛素血症见于使用外源性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以2型糖尿病伴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者常见。亦见于肥胖、糖尿病前期、或其他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状态。高胰岛素血症是胰岛索抵抗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往往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共同存在。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胰岛素血症与心血管病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对高胰岛素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总结其可能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IRS)或X综合征,特征性因素包括腹型肥胖、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胰岛素抵抗(伴或不伴糖耐量异常)等.MS的组成成分,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作为单一疾病时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当它们处于共同发病机制作用时,更易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险因素.MS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产生的代谢紊乱[1].现参考文献对MS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部分城市职员人群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年WHO将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统称为代谢综合征(MS)。肥胖可使2型糖尿病、冠心病、MS及其组分的患病率明显增加。美国超重或肥胖者约占61%,MS的患病率为20%-25%,而在肥胖人群中MS约占2/3。  相似文献   

12.
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脂异常是糖尿病(DM)患者的伴随病患,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死亡及严重的非致死性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根本原因除了糖尿病状态本身如高血糖、肥胖、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外,糖尿病所致的脂代谢异常也是一个明确而重要的因素.因此.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单单控制血糖是不够的,纠正脂代谢异常对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大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体重指数、腰围与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胖是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明显相关。体重指数(BMI)、腰围(WC)等反映肥胖的人体测量学指标与糖尿病及其心血管疾病关系极为密切,其中体重指数主要反映全身脂肪含量,与总体脂相关;腰围主要反映局部脂肪堆积情况,肥胖尤其是中心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密切相关,后者又是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发病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南方人群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成成分的患病率,分析胰岛素抵抗与MS及其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同时对照比较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MS诊断标准。方法对广西和广东的城市社区居民进行随机分层抽样队列分析,共筛查7669例,收集空腹血及晨尿进行血糖、血脂、肾功能、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尿常规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在所有居民中,依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诊断标准,MS的患病率为8.7%;而依照IDF诊断标准,MS患病率为19.8%。依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病率为22.1%;依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腹型肥胖患病率为39.2%;依照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糖尿病患病率为6.7%;依照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计算结果,胰岛素抵抗患病率为5.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肥胖、腹型肥胖、甘油三酯和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风险因素,而性别、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是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因素。结论采用国内诊断标准比国际诊断标准所统计的MS患病率要低,漏诊部分以腹型肥胖为主的MS;在MS组成成分中,高血压、腹型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发生率较高;胰岛素抵抗与MS的多数组分相关性良好,仍是主要发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1]。其发生发展主要因素为劳动强度降低、运动量减少以及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诱发的胰岛素抵抗。特点为集多种代谢紊乱于一身[2],表现为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黏度增高、高尿酸、高脂肪肝发生率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心、脑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目前认为MS的共同病因是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所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可造成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16.
刘柳 《临床荟萃》2014,(9):1047-1050
<正>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其中心环节是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目前研究显示,MS患者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与非MS患者相比其罹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显著增加。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血糖慢性升高的疾病。T2DM的多种相关并发症导致患者的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复发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DFL)组109例,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NDFL)组90例,采用空腹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DFL组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血尿酸和HOMA-IR(CP)升高(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体质指数、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是DFL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FL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血症和胰岛素抵抗;脂肪肝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王战建  周亚茹  王隽  张耀 《临床荟萃》2005,20(19):1097-1098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贯穿于2型糖尿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认为肥胖症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肥胖者大都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现象.我们通过对人血清瘦素水平的测定,探讨瘦素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两个基本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中胰岛素抵抗贯穿了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炎性因子扮演了重要角色,肥胖是胰岛素抵抗及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脂联素作为一种炎症抑制因子,在糖尿病患者体内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但其下降的程度与  相似文献   

20.
崔璀 《家庭护士》2008,6(4):369-369
代谢综合征(MS)是由于存在肥胖、糖调节受损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微量白蛋白尿及高尿酸血症等,引起多种物质(糖、脂、蛋白质)代谢异常,促发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危险因素的聚集,最终导致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临床综合征。有资料显示,代谢综合征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因此,进行早期、长期、综合性防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