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该实验基于气相色谱内标法,通过建立β-桉叶醇与其他3种倍半萜类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实现只用1个对照品测定苍术药材中多个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β-桉叶醇与苍术酮、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Ⅱ间的RCF分别为0.823,0.690和0.766,且在不同实验条件下重现性良好。该方法只需测定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其余倍半萜含量由其RCF计算得到,实现一测多评,并与常规内标法比较,所得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所建立的校正因子可用于苍术药材的定量分析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定道地产地和主产地茅苍术中有效成分及其他成分的含量,综合评价茅苍术的药材品质。方法:采用HPLC对不同产地的茅苍术中的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素醇和苍术内酯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不同产地的茅苍术中成分的含量差异显著,各地的茅苍术药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β-桉叶醇和苍术素醇含量最高的是湖北英山的野生品;苍术素和苍术内酯Ⅱ含量最高的产地是江苏茅山。结论:综合考虑茅苍术中苍术素、β-桉叶醇、苍术素醇和苍术内酯Ⅱ主产地的茅苍术的质量要比道地产地茅苍术的质量优,该结果为茅苍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探索茅苍术、北苍术药材粉末三色空间值ΔL*(亮度)、Δa*(红绿)、Δb*(黄蓝)与内在倍半萜类、聚炔类等4种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为苍术质量评价提供参考,并建立基于色度量化值的可区分茅苍术、北苍术的定性识别模型。采用色差仪测定23批茅苍术、北苍术的三色空间值(明暗色度值L*、红绿色度值a*、黄蓝色度值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3批药材样品中白术内酯Ⅱ、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4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三色空间值为对象,建立区分茅苍术、北苍术的定性识别模型;通过SPSS,对色度值与上述4种指标成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构建的PCA和PLS-DA识别模型可以将茅苍术与北苍术分成2个区域,茅苍术、北苍术的颜色与β-桉叶醇、苍术素等成分含量具有正相关性。因此,所构建的PCA和PLS-DA模型可以成功鉴别茅苍术与北苍术,其外观色泽可快速预测苍术药材内在品质。此研究对苍术的质量评价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多组分定量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不同产地所得麸炒苍术质量进行评价,为麸炒苍术药材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产地所得18麸炒批苍术为检测样品,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麸炒苍术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苍术素醇、(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苍术苷A、β-桉叶醇、苍术素和苍术酮的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和熵权TOPSIS分析法对不同产地麸炒苍术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要求。18批麸炒苍术样品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苍术素醇、(4E,6E,12E)-十四癸三烯-8,10-二炔-1,3-二乙酸酯、苍术苷A、β-桉叶醇、苍术素、苍术酮9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076~0.130、0.030~0.059、0.107~0.233、0.314~0.637、0.514~0.996、0.186~0.318、7.234~13.894、1.778~4.766、0.694~2.493 mg/g。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18批麸炒苍术可聚为3类,...  相似文献   

5.
王孟聪  翁丽丽  孙金  肖春萍  陈天丽 《中草药》2022,53(13):4109-4118
目的 探讨不同肥料配施对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 3种倍半萜成分苍术酮、白术内酯II和β-桉叶醇含量及2种生物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ate monoacylase A reductase,HMGR)和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farnesylpyrophosphatesynthase,FPPS)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的肥料配施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苍术3种倍半萜类成分的含量,采用试剂盒法(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北苍术根茎中HMGR和FPPS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北苍术HMGR和FPPS的表达量;采用SPSS软件对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适宜的氮磷钾配施,可促进北苍术倍半萜类成分的积累,并显著提高其生物合成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该试验区所代表的土壤肥力状况下有利于倍半萜类成分积累的最优施肥方案为氮肥(N)180kg/hm2,磷肥(P2O5)225kg/hm2,钾肥(K2O)105kg/hm2...  相似文献   

6.
二妙丸多指标化学成分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二妙丸(苍术,黄柏)挥发油中β-桉叶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对二妙丸单煎合并与合煎的挥发油及提取干膏进行多指标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方法:以丹皮酚为内标物,采用内标法和程序升温的气相色谱条件对二妙丸单煎与合煎的挥发油中的B-桉叶醇含量进行测定和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二妙丸中的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和比较.结果:二妙丸合煎的挥发油中的β-桉叶醇含量比单煎中的含量略高,分别为73.34 mg/g和70.04 mg/g;但从图谱的峰数和保留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别.单煎合并的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的含量明显高于合煎的含量.结论:确立二妙丸挥发油中B-桉叶醇含量测定的方法.并且说明苍术、黄柏配伍,彼此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RP-HPLC测定茅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为茅苍术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0 nm;柱温为25 ℃.结果:测得10批茅苍术药材中β-桉叶醇含量为0.833~4.466 mg·g-1,β-桉叶醇为0.048~1.20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RSD 1.4%(n=9).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茅苍术中β-桉叶醇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茅苍术药材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铜胁迫对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积累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法呢基焦磷酸合酶(FP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在铜胁迫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茅苍术HMGR、FPPS的表达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茅苍术3种药效成分的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DPS软件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当铜胁迫在100 mg/kg以内时,茅苍术根茎内FPPS表达量与苍术酮含量略有增加;但铜浓度继续增加时,HMGR、FPPS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铜胁迫下HMGR、FPPS的表达量与β-桉叶醇、苍术酮和苍术素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铜胁迫下茅苍术根茎中β-桉叶醇、苍术酮的含量与HMGR、FPPS的表达量关联较大,FPPS基因的表达对β-桉叶醇和苍术酮合成贡献较大,但苍术素含量与这2种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关联度较小。结论阐明了铜胁迫下茅苍术2种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与3种药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揭示了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β-桉叶醇、苍术酮与萜类生物合成关键酶HMGR、FPPS的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铜胁迫下茅苍术药效成分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为提高茅苍术药材的品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9,(2)
目的:建立溪黄草中5个二萜类成分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法,以溪黄草中的二萜类成分诺多星为内标,建立其与药材中延命素、黄花香茶菜甲素、毛栲利素、毛果青茶菜素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计算该药材中5个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两种测定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5个二萜类成分含量的RSD3%,表明二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可同时测定溪黄草中5个二萜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白术的炮制机理及其倍半萜成分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白术的炮制机理及其炮制过程中倍半萜类成分的转变进行研究。方法:对白术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Ⅲ的含量进行比较,用化学反应验证白术倍半萜类成分的转化。结果:炒制后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均明显升高;温度过高时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有所下降。苍术酮氧化后生成白术内酯Ⅱ,Ⅲ及双白术内酯;白术内酯Ⅲ加热后脱水生成白术内酯Ⅱ。结论:白术炮制过程中苍术酮可转变成白术内酯类成分,不同炮制程度会影响各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苍术组培苗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苍术组培苗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水溶液提取,采用GC内标法测定β-桉叶醇的含量.结果:β-桉叶醇进样量在500~175 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工作曲线为y=0.875 4X 0.101 3,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5.2%,RSD为3.62%.(n=5).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苍术组培苗、愈伤组织等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定苍术油定性定量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苍术挥发油进行TLC鉴别;气相色谱法测定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以正十六烷为内标物,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结果:β-桉叶醇在6~14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8%。结论:苍术的TLC鉴别具有专属性;β-桉叶醇的测定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苍术油原料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闫雪生  刘青 《中成药》2004,26(5):414-415
目的:建立苍术挥发油中β-桉叶醇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方法:以正十五醇为内标物,选用石英毛细管柱,10%SE-30为固定相,氮气为载气,FID检测器.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β-桉叶醇与内标物正十五醇能够很好的分离,β-桉叶醇的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为1.30%.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苍术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AMS)同步测定复方土荆皮酊中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PABG)、土荆皮丙酸(PAC)和土荆皮乙酸(PAB)3种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土荆皮乙酸为内参物,建立其与土荆皮乙酸-O-β-D-葡萄糖苷和土荆皮丙酸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分别是0.681 4和1.225 3),利用该校正因子计算其他2种二萜类成分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7批次复方土荆皮酊中3种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可以采用一测多评法对17批次复方土荆皮酊中的3种二萜类成分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所得的校正因子可信.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同步测定复方土荆皮酊中3种二萜类成分的含量是可行的、准确的,可用于复方土荆皮酊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RP-HPLC测定茅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采用RP-HPLC测定茅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为茅苍术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68∶3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00 nm;柱温为25 ℃。结果:测得10批茅苍术药材中β-桉叶醇含量为0.833~4.466 mg·g-1,β-桉叶醇为0.048~1.200 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99.3%,RSD 1.4%(n=9)。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茅苍术中β-桉叶醇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茅苍术药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药材洋金花叶中多种醉茄内酯类成分的一测多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DaturataturinA为内标物,考察不同色谱柱、流动相系统、HPLC仪器条件下,DaturataturinA与Baiman-tuoluosideB、daturametelinI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3种醉茄内酯的含量,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验证该质量控制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BaimantuoluosideB(BB)、daturametelinI(dI)与DaturataturinA(DA)间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0.664,1.136,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洋金花叶中醉茄内酯成分采用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洋金花叶醉茄内酯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21,(6)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五苓胶囊(泽泻、茯苓、猪苓等)中猪苓酮B、猪苓酮A、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泽泻醇F、泽泻醇A、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的含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Polaris C_(18)-A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8、220、208 nm。以白术内酯Ⅰ为内标,计算其他7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6.99%~100.06%,RSD 0.65%~1.47%,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五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北苍术药材中苍术素、苍术酮和β-桉叶醇的GC测定及特征图谱研究方法,为科学评价其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GC色谱法,以Agilent HP-5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FID检测器,程序升温,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130℃;外标法,测定承德与其他市场采购的25批北苍术样品中苍术素、苍术酮和β-桉叶醇的量;建立特征图谱并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建立了北苍术药材苍术素、苍术酮和β-桉叶醇量测定和GC特征图谱研究方法,指认了9个特征峰;β-桉叶醇线性范围20.00~406.10μg/m L(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5%,RSD为1.17%,最低检测限0.12 ng;苍术酮线性范围35.00~348.70μg/m L(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1.29%,最低检测限0.04 ng;苍术素线性范围在16.46~329.30μg/m L(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2%,RSD为0.88%,最低检测限0.06 ng。结论建立的苍术素、苍术酮、β-桉叶醇定量测定和特征图谱方法简便、灵敏、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桂理中丸中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和6-姜辣素含量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参桂理中丸质量控制应用中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人参皂苷Rb1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d和6-姜辣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相对校正因子来计算各成分的含量,同时将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和外标法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良好,一测多评法计算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对参桂理中丸中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是可行的,一测多评法可以用于参桂理中丸的质量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药5类新药苍术总萜醇的化学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苍术总萜醇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从苍术总萜醇中鉴定出20个组分,其中相对含量>1%的组分为茅术醇、β-桉叶醇、γ-桉叶醇、榄香醇和2,3-Dihydro-1-oxo-phenalene,且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两组分的相对含量之和为87%.结论:苍术总萜醇中茅术醇和β-桉叶醇两组分含量最高.苍术总萜醇除含有倍半萜醇类成分外,还含有倍半萜烯类成分.茅术醇是质子泵抑制剂,β-桉叶醇是组胺H2受体阻断剂,两个倍半萜醇类化合物协同作用而抑制胃液分泌,从而发挥抗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