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红 《四川建筑》2010,30(4):204-205
在公路桥梁施工建设中,桥梁结构多采用结构简支桥面连续,因而上部梁体在预制场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下部结构采用简单的刚架结构,即桥梁的下部基础为两根或多根桩基础,墩身为两根圆柱墩,桩间系梁联结(或不设系梁),墩顶盖梁联结。由于施工环境的制约,墩柱式盖梁需悬空施工。应用钢棒支撑法施工墩柱式盖梁,将结构简化,验算结构的应力和变形,为安全快速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实践证明这种施工技术在现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桥梁预制技术因可加快施工速度、绿色施工等优点在市政桥梁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福州市新店外环路西段道路工程是福州北片区路网快速化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全长5040m,主线高架桥长1502.2m,其中大部分桥梁采用全预制拼装结构。上部结构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梁,横向共11片组合梁,间距235m;钢梁高1600mm,桥面板分层浇筑,下层为预制结构,上层为现浇结构。下部结构为双柱式框架墩,双柱间距10m,墩柱和盖梁工厂预制,现场吊装,墩柱底和承台之间,墩柱与盖梁底之间均采用灌浆套筒连接。设计过程考虑装配式桥梁关键技术,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沈杰  林海  侍毅华 《建筑施工》2002,24(3):216-218
通过上海卢浦大桥首创的墩柱盖梁斜撑式超高密排架的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重荷载斜撑式超高密排架的设计和施工,对桥梁高架等类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耀  周姝 《钢结构》2021,36(4):20-25
钢-混凝土板组合梁桥预制装配技术是一种在工厂预制墩柱、盖梁、钢梁和混凝土桥面板,再运至施工现场进行快速装配施工的一种新型组合桥梁施工技术.目前针对钢混组合梁桥的主梁预制装配施工的研究较多,而对桥梁墩柱、盖梁和主梁全预制装配施工综合分析的研究较少,故对桥梁主体结构全预制装配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全国首例多主梁...  相似文献   

5.
上海S26公路入城段工程采用桥墩预制拼装设计,主要是在墩柱顶预留钢筋,盖梁底预埋套筒,拼装后通过灌浆固定连接。重点介绍预制盖梁整体安装施工的质量控制点,根据预制盖梁整体安装工序,研究盖梁整体安装施工技术关键点,分析最易出现质量问题的薄弱环节,因此预制盖梁吊装工艺、盖梁安装标高、坐浆等施工工序成为质量控制重点,也是预制盖梁整体安装施工技术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工程概况陶然享立交主桥位于陶然享豁口处,南护城河与南二环路从桥下穿过,桥梁全长109.56m,全宽46.5m见封二。桥梁下部结构为φ1.2m钻孔灌注柱,上接混凝土承台,预制安装混凝土墩柱,现浇混凝土盖梁。梁跨分布19.52+22+14.52+2×22+14.52(m),其中2~#~3~#墩跨越护城河跨径为22m。  相似文献   

7.
<正>技术背景目前,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桥梁跨度不断增大,导致施工难度也随之增加,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盖梁技术产生。和其他桥梁技术相比,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盖梁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几乎能很好地适应各种桥梁工程,而且施工速度比较快,能够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深受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青睐。然而预制盖梁施工工序复杂,施工难度大,  相似文献   

8.
枣乡河特大桥高墩柱及高盖梁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墩柱、高盖梁是高速公路桥梁的普遍特点,枣乡河特大桥墩柱高34-59m,主要为变截面矩形空心薄壁墩,传统的支架工艺无法完成高墩柱、高盖梁的模板装。施工中设计了异型钢模板,采用翻模工法,解决了高墩柱的模板安装问题;采用钢筋定位支架及锥螺纹连接器,解决了墩柱混凝土一次浇注高度9m时,自由度较大主筋的定位及接长问题,通过在墩顶设置铰接牛腿,解决了高墩柱盖梁无支架板安装的高空平台问题。  相似文献   

9.
宋琢  张迪 《广州建筑》2020,48(2):49-53
城市高架桥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桥梁盖梁采用预制吊装的施工方法,由于盖梁构件自重较大,盖梁分两段预制,两段之间采用现浇湿接段连接。采用搭设临时支撑平台对盖梁进行临时支撑,并使用千斤顶对盖梁进行调平,该平台同时兼做湿接段的作业平台。本文对该城市高架桥预制盖梁安装时采用的方法之一,即搭设临时施工平台,进行设计和分析,实现了该预制盖梁的顺利吊装和下一个工序的施工。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13,(Z1):704-706
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市政桥梁现浇清水混凝土墩柱盖梁的施工技术原理,探讨施工工法具有的价值和效益,该技术对桥梁施工管理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适用于各类市政桥梁、高速公路桥梁、高架桥梁等现浇清水混凝土墩柱和盖梁施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桥梁景观的要求越来越高,V形墩的造型越来越受到青睐。国内该造型多采用V形墩-连续刚构桥型式,但不适用于墩柱较矮、长度较大的桥梁,该型式由于温差引起的过大次内力、分联墩对桥梁景观的不利影响以及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等因素,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为此本文采用了新型的可预制架设的V形墩-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结构型式,并在V形墩顶设置预应力混凝土系杆。对V形墩及其系梁的受力特点、上部小箱梁横梁截面被V形墩系梁削弱、梁型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受力及构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此型式明显减少了结构超静定次数和所受次内力,且施工方便、景观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交通问题,城市中需要建造更多的高架道路。传统的桥梁墩柱现浇建造技术带来的种种矛盾和不利影响,反而对城市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快速施工、绿色施工已成为城市桥梁建设面临的迫切需求,而桥梁预制拼装技术的优势正符合城市桥梁墩柱建设的要求。着重介绍了预制拼装墩柱连接技术和墩柱预制拼装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某桥梁跨越道路段采用悬臂现浇箱梁形式,但由于下部结构设计的承台及墩柱作用面积较小,为满足悬浇连续梁墩梁临时固结要求,创新采用了在墩柱内预埋钢绞线、同时在墩柱外侧设置立柱支撑的方式进行墩梁临时固结。施工结果表明,该临时固结方式能确保梁体稳定,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桥梁工程的墩柱施工中,传统工艺为墩柱钢筋现场绑扎,混凝土施工依托脚手架平台,但该工艺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成本高、质量难以保证等缺点。以上海辰塔公路桥梁的墩柱施工为例,采用模架一体化施工,使墩柱钢筋在钢筋场地利用胎架预制,混凝土施工依托模板平台,相比传统的立柱施工工艺具有较大的创新突破,为桥梁的建设提供了不少便捷。  相似文献   

15.
沈中治 《特种结构》2014,(1):44-49,55
本文首先综合陈述了桥梁墩柱与钻孔桩连接构造的几种型式,包括:现浇混凝土墩柱和桩主筋焊接;现浇混凝土墩柱与桩主筋搭接、钢管混凝土墩柱与桩连接,以及预制墩柱与桩杯口连接等。其中指出了每一种连接构造中的要点及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由于桥梁规范对墩柱和桩杯口连接型式的设计构造论述很少,故着重介绍了这种连接型式并较详细地叙述了其受力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杯口配筋计算公式及柱子插入杯口深度计算公式等等。为了方便理解"定量"的概念,对每一种连接方式都列举了一个计算例题。  相似文献   

16.
文中以国道312改扩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预制装配式桥梁在城市公路中的应用。本项目桥梁不仅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的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钢箱梁和钢混组合梁,下部结构也采用了预制装配式技术,盖梁、墩柱在工厂分段预制,在现场通过吊装拼接形成整体。预制装配式技术的应用为繁忙路段的城市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结合某大桥下部墩柱安装工程实例,介绍了整体预制桥梁墩柱后浇杯口法的工艺原理,并从墩柱承台施工、限位墩施工、空心墩柱预制等方面,阐明了施工操作要点,指出该工艺具有施工效率高、结构稳定、节约材料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高效利用,将大粒径再生粗骨料应用于混凝土基础中,考虑墩基础直径和不同施工方式两方面的因素,制作两个不同尺寸(尺寸分别为800 mm×2 500 mm、1 000 mm×2 500 mm)的大粒径(再生粗骨料粒径为 40~80 mm)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预制墩基础和两个普通混凝土现浇墩基础,通过墩基础原位轴压静载试验,对大粒径再生粗骨料预制墩基础在砂土地基中的荷载-沉降曲线特性、墩底地基土压力分布、破坏模式和竖向承载力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制作了3个尺寸为 250 mm× 500 mm(圆截面直径×试件高度)再生混凝土墩柱和3个相同尺寸的普通混凝土墩柱,通过墩柱轴压试验对墩柱破坏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浇筑大粒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墩柱时加入钢丝网片,能够阻止大粒径再生粗骨料下沉,使得再生粗骨料均匀分布,从而保证再生混凝土墩柱的浇筑质量;再生混凝土墩柱受压发生破坏时,大粒径再生粗骨料发生断裂破坏,再生粗骨料与普通混凝土的界面黏结性能良好。再生混凝土墩柱的轴压承载力较普通混凝土墩柱的降低15%。在砂土地基中,大直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预制墩基础与普通混凝土现浇墩基础在达到竖向极限荷载之前均未发生墩身破坏,表明这两种墩基础可用于砂土地基中。  相似文献   

19.
整体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合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中小跨径桥梁中推广使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提高桥梁的工业化建造水平和组合梁桥的装配化程度,提出了一种整体预制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结合常用的中小跨径的需求,考虑公路运输条件和吊装能力,构建了整体预制钢-混组合梁结构基本单元,并提出了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进一步形成整体桥梁。计算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整体预制钢-混组合梁,在受力性能方面均优于传统分离预制钢-混组合梁,在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性能方面优于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箱梁、预制混凝土T形梁,在施工性能方面相比于现有的预制混凝土箱梁、预制混凝土T形梁以及分离预制钢-混组合梁会明显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而且更容易保证施工质量,为桥梁工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施工便捷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上海长江大桥预制拼装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长江大桥位于长江入海口,全长16.571km。工程建设中大量采用了预制拼装技术,实现了高效、优质、快速、环保的目标。着重介绍了整孔预制吊装大跨度组合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节段预制拼装混凝土梁、预制吊装钢筋混凝土墩柱等的布置、结构和设计、施工以及预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