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管井内双管生产管柱的打捞以及双管封隔器的套铣打捞一直是修井作业的难点。通过全面查找BZ34-4WP-3井井史资料,分析井下情况,筛选打捞工具,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对现场作业参数灵活掌握,在渤海油田首次使用铣鞋、卡瓦打捞筒等常规打捞工具成功打捞出双管管柱及双管封隔器,延长了油井的寿命,为以后双管井的修井作业提供了宝贵的...  相似文献   

2.
套铣打捞、磨铣打捞、切割打捞是处理打捞沉砂封隔器常用的三种方式,这三种处理打捞方式各有优缺点。为对比这三种处理打捞方式的打捞效率,选择了渤海油田某平台三口井况相近井作为对比井,对比井要处理打捞的封隔器类型、封隔器深度、井身结构、井眼轨迹等类似,其沉砂封隔器打捞分别采用了套铣打捞、磨铣打捞、切割打捞三种打捞方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套铣打捞在处理打捞9-5/8"BWD沉砂封隔器时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勘探和开发过程中,永久式封隔器可以协助完井、采油、分层改造等作业。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使井筒不断加深,因此,采用套铣技术合理打捞封隔器,可以有效减小分层开采的故障。打捞永久式封隔器,可以进一步保证油井的正常运行,通过射孔作业,或者更换生产管柱类型,提升油田采收率。但目前钻压和转速的不稳定,以及泵压与排量在各油井的不同情况,打捞永久式封隔器面临较大的困难。结合油井套铣技术的相关数据,总结永久式封隔器的打捞方式。  相似文献   

4.
完井作业中封隔器应用广泛.川科1井在进行短期试采作业后,因该井合H2S,地面新建脱硫装置周期长,关井等待风险高,故需打捞封隔器,打水泥塞封井.在分析MHR封隔器结构和坐封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井内含H2S气体的实际情况,充分做好打捞工具和材料准备.在现场打捞过程中,采用高硬度镶嵌合金齿的铣鞋铣筒一体化工具和合理的施工工艺套铣封隔器,成功打捞出MHR封隔器以及下部管串,阻止了H2S气体的可能外泄,并总结出含H2S气井封隔器打捞工艺的成功经验,为类似井的打捞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渤海公司在渤中34油田2EP区块3D、4D井的修井作业中。采用小钻压、低转速、低排量、低泵压的施工参数,对斜井双管封隔器进行了套铣,获得了一次成功;解决了井深、斜度大井套铣双管封隔器的问题,为今后修井,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海上油田经常发生电泵封隔器解封失败,封隔器解封后再次遇卡问题,影响修井作业时效、井筒安全控制,以及油井的及时恢复投产。针对电潜泵封隔器上部连接油管丝扣拔脱而导致解封失败,封隔器解封后二次卡钻在套管接箍缝隙处的问题,根据封隔器的结构特点、材料机械性能及解封原理,总结出包括清理动力电缆、套铣磨铣封隔器及偏心打捞等一整套电潜泵封隔器故障打捞处理工艺技术,成功应用于海上油田多口井的修井作业中。  相似文献   

7.
迪那气田是塔里木油田的超高压、高产凝析气田。大部分井使用THT永久式封隔器完井。此类气井大修作业时,套铣、打捞封隔器为施工重点及难点,直接关系到作业的成本及效益。文章根据迪那气田3口气井套铣、打捞THT封隔器过程及结果,比较分析,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套铣参数及工具,成功提高了作业效率,对类似井况的修井作业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渤海公司在渤中34油田2EP区块3D、4D井的修井作业中,采用小钻压、低转速、低排量、低泵压的施工参数,对斜井双管封隔器进行了套铣,获得了一次成功;解决了井深、斜度大井套铣双管封隔器的问题,为今后修井,摸索出一套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油井大修中套铣、磨铣的主要对象是遇卡管柱、封隔器、采油泵等,由磨铣产生的较小的片、条、丝、粒状钻屑随循环液体返到地面,而较大的块、片状钻屑悬浮在井筒中,或堆积在鱼顶上,造成憋、跳、卡或无扭矩、无进尺,既加速铣鞋的磨损又降低了单只铣鞋的进尺,按常规工艺解决的办法是:起出磨铣钻具,下入打捞器打捞鱼顶上的较大钻屑,再下入磨铣工具磨铣,效率极低。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针对双封隔器管柱类型,依次自上而下切割、回收封隔器、套铣管柱、打捞出双封隔器管柱。类似于将井下双封隔器管柱进行拆分,化整为零,依次从井筒内打捞出地面。根据本井双封隔器管柱的打捞实践,对后续双封隔器打捞具有很强的现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油机械》2016,(12):87-89
普光气田的开发井均采用永久式封隔器隔采生产管柱,封隔器无法自行解封,须采用套铣和磨铣后方能解封回收。常规的修井工艺为先套铣后打捞,容易出现封隔器、尾管二次落井和顿弯事故。为此,对这种封隔器进行了改进,采用磨铣与打捞一体化的设计,同时设计有安全退出机构,既提高了施工效率,又保证了出现异常情况时工具整体退出。针对永久式封隔器本体材料718镍基合金难磨铣的特点,选用能满足高效磨铣作业要求的硬质合金,提高了打捞一体化工具的针对性和效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整个施工过程按照工具的设计目标完成磨铣和打捞任务,节省了大量施工时间和费用。该技术的成功开发为这一类完井管柱的修井作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有套铣技术中套铣鞋结构设计对如何影响套铣作业,提高套铣效率考虑较少。文章根据流体力学和套铣鞋结构特点,在考虑固液界面拖曳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套铣管柱所受水力以及套铣鞋切削效率的计算数学模型,研究了切削齿数量和导流槽圆心角对套铣管柱所受水力及套铣鞋切削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实例计算。研究表明:随切削齿数量和导流槽圆心角的增加,长城齿和波浪齿套铣管柱所受水力变化不同;导流槽圆心角一定,当切削齿数量小于等于6时,长城齿套铣管柱所受水力较小,受托压影响亦小,但此时长城齿套铣鞋切削效率小于波浪齿,当切削齿数量大于6时反之。建议在套铣作业时,合理选择套铣鞋结构设计,缓解管柱托压现象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3.
套铣鱼颈工艺技术在解卡打捞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N-1井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作业受落鱼与套管环空间隙的限制,采用卡瓦捞筒进行套铣打捞较困难,为此开发应用了套铣鱼颈工艺技术。该工艺技术利用高效套铣鞋对落鱼鱼头进行套铣,使鱼头外径减小,保证现有卡瓦打捞筒能够抓住落鱼。该工艺的最大特点是套铣后的鱼颈光滑,尺寸准确,既可减少套铣产生的铁屑量,又可方便地下薄壁捞筒进行打捞。将套铣鱼颈工艺技术用于SN-1井的事故处理,套铣2次鱼颈成型效果非常好。该技术为深井超深井事故处理,尤其是小井眼事故处理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石油机械》2013,(10):75-78
封隔器套铣打捞工具通过改变流道将常规正循环作业转换为局部反循环作业,可应用于各类套磨铣作业和冲砂作业。为研究其反循环打捞碎屑的性能,基于流体动力学方法,利用CFX软件建立封隔器套铣打捞工具内三维流场分析模型,研究流体反循环流动的可行性;进行固体颗粒随流体运动轨迹追踪,确定封隔器套铣打捞工具现场作业所需的最小泵排量,并对比分析理论计算结果与流场模拟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打捞堆积于井底的固体颗粒所需排量远远大于打捞工具底部自由下落固体颗粒所需排量,推荐最小泵排量为9.0 L/s。  相似文献   

15.
塔中北坡高温高压气藏井筒完整性差,需要上修处理井筒。通过对SAB-3永久封隔器结构的充分研究,选择合适的套铣打捞工具,成功取出了SAB-3封隔器及以下管柱,从而总结出高硬度镍基合金永久封隔器高效套铣打捞工艺施工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永久式封隔器属于双向卡瓦桥塞式结构,无法自行解封,须采用套铣、磨铣等方式进行回收。传统的封隔器打捞工艺需要起下多趟管柱才能完成,施工周期长,且存在管柱落井的风险,如下部存在套变、结垢结盐等问题,有卡钻风险。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了一种处理永久封隔器的修井工具,同时具有套铣、磨铣、打捞和退出功能。通过理论计算、室内试验及现场应用表明,使用该工具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7.
堵塞器是完井工具中配合防砂封隔器,实现暂时封隔封隔器上部井筒,实现压力测试,射孔,洗井循环等作业,而不污染和影响封隔器下部井筒的后续作业。射孔完成后需要对堵塞器进行回收,回收过程中由于射孔碎屑等因素造成回收失败,需要进行套铣、磨铣、打捞等手段进项处理。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常规铣鞋使用经验的基础上,从本体材料和切削齿材料的选择、布齿方式、铣鞋尺寸、排屑槽的尺寸和数量等方面入手对常规铣鞋做了全面的优化,设计出了一种高效铣鞋。龙岗001-3井的现场使用情况表明,优化后的铣鞋套铣速度、进尺、安全性均有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高效套铣。  相似文献   

19.
大直径管柱防砂方式表皮系数低,利于提高油气产能,同时成本相对低,且作业方式简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渤海油田,但打捞过程存在一系列难题,防砂管柱与水平段井眼的间隙较小,套铣摩阻扭矩较大,且套铣出来的钻屑在较小的环空内很难上返,进一步增加了套铣、冲砂的难度。针对此类井,提出了切割打捞配合磨铣的方法。实践结果表明,切割打捞配合磨铣的方法可有效提高打捞效率,实现工期费用可控,提出的防砂管柱打捞方案设计流程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渤海油田许多油水井采用大直径防砂管柱简易防砂的方式进行分层防砂、分层开采。生产过程中,许多井出砂导致需要打捞大直径防砂管柱,然后重新防砂。打捞存在的问题是:1打捞对象复杂,通常为一趟多层防砂管柱;2防砂管柱直径大,接箍直径更大,套铣无法通过接箍,因此不能像砾石充填防砂管柱一样套铣一层、打捞一层,每次最多只能套铣一根防砂管柱,导致打捞周期长、费用高、成功率低。针对套铣打捞困难,开发了分段水力切割打捞方法,即水力切割和打捞联作方法,并对水力切割中不同切割状态的刀片长度进行了理论计算和优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快速地实现了大直径防砂管柱的打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