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连续式轧钢加热炉生产过程中,拉钢速率对炉温的影响;提出了在出炉钢温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结合轧制节奏与出炉钢坯表面温度来对炉温进行控制、修正的方法.实践表明此控制方法的实施,对于加热炉节能降耗、提高成材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环形加热炉最优炉温分布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一种根据管坯传热模型确定以管坯出炉温度最佳和燃耗最低为综合最优性能指标的最优炉温分布的方法,建立了加热炉的过程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用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策略实现最优炉温分布的方法。本文还给出了一组加热炉炉温的广义最小方差控制的计算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3.
加热炉的炉温优化设定模型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针对冶金工业的步进式加热炉炉温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以面向生产目标的集成控制 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回路的优化设定模型,解决了炉温控制回路的优化设 定问题,从而节省了吨钢的耗油量,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蓄热式加热炉钢温预报与炉温优化设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春长  李柠  黄道 《自动化学报》2004,30(3):476-480
在分析新型蓄热式钢坯加热炉的炉型结构与炉温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基于钢坯在炉内 受热辐射和钢坯内热传导的机理,设计了二维非稳态导热钢温预报模型,并给出了适用该模型 的炉温优化策略.该模型能够对出炉钢坯进行网格化钢温预报,具有精度高,通用性强,能够实 现炉内钢坯温度分布的在线预报的特点.仿真研究表明,所提出的炉温优化策略能较大地提高 钢坯的加热质量.  相似文献   

5.
脉冲控制技术在加热炉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PID控制在温度控制回路中不能适应所有加热炉工况的局限性,应用模糊控制原理,对莱钢大H型钢数字化加热炉的温度控制器调节参数进行动态整定,并将计算机堆栈技术应用于脉冲燃烧控制,实现了煤气、空气、加热炉等压力的自动调节。实际运行状况表明,应用了脉冲燃烧控制和PID参数模糊化整定技术的数字化加热炉,在燃料损耗、加热质量、炉温控制、钢坯热烧损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加热炉最小能耗优化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某钢厂推钢式连续加热炉为背景 ,建立了加热炉的动态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加热炉最小能耗优化控制问题。文中针对不同钢种 ,尤其是特种钢进行仿真计算 ,得出了各自的最佳炉温设定曲线 ,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加热炉燃烧过程及传热机理极为复杂、建模困难、传统的控制方法难以实现对其炉温及加热过程精确有效控制的问题.文中将模糊控制理论与脉冲燃烧控制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脉冲燃烧加热炉炉温完全模糊控制策略.实际应用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加热均匀、炉温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精度高,达到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前馈补偿的加热炉炉温设定值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加热炉优化控制中大回路反馈补偿存在延迟,不能及时反应工况变化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加热炉炉温设定值的动态优化控制策略。将加热炉的各个炉段看作串联的子系统,考虑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前一环节的出口处钢坯平均温度与理想值的偏差作为前馈信号对其后各段炉温的设定值进行动态补偿,若偏差较大则对各段出口处钢温期望值进行协调。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效果良好,既节约了能源又提高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的加热炉燃烧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加热炉燃烧系统的复杂性、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以及某钢铁公司加热炉燃烧控制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分别分析炉温变化、煤气热值与煤气流量关系,以及煤气流量、煤气热值、烟道含氧量与空燃比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加热炉燃烧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控制策略的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应用实现了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提高了对炉温控制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莱钢中小型车间加热炉钢坯跟踪的实现,完成钢坯从进炉到出炉的全程踊跃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钢坯加热炉系统所具有的典型分布参数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散推理结构的钢坯温度分布模糊控制方案.首先,将炉内钢坯温度偏差分布作为模糊推理系统的输入信息;然后,对于每一个炉温调整点,通过一组二维模糊控制器,产生一组与钢坯温度偏差分布对应的炉温补偿控制分量;最后,综合各控制分量获得各调整点处的炉温补偿量.仿真算例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保证钢坯按理想加热曲线完成加热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凡  吴强  杨英华  刘晓志 《控制工程》2007,14(2):147-150
针对轧钢加热炉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大滞后、交叉耦合等特点,难以预估钢坯出口温度的难题,以块式递推偏最小二乘算法为基础,结合移动窗口和遗忘因子法,建立了出炉钢坯温度和过程变量之间的预测模型.在某钢厂的实际应用表明,该钢温软测量模型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能提前15 min预测钢坯出口温度,且预测误差满足工业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克鹏  周莉萍  张燕  王峰 《传感器世界》2007,13(2):36-39,45
莱钢中小型车间的棒材轧钢线采用的是步进式加热炉,它在活动梁步进的同时对钢坯进行精确的定位跟踪,从而保证入炉和出炉节奏.本文将简略介绍莱钢中小型车间钢坯入炉、步进和在加热炉内的定位的程序实现与工艺过程.这套控制程序是采用ABB AMPL编程语言编写,实现了钢坯在正常轧制、倒坯、清炉三种方式下的入炉、步进、定位和跟踪.  相似文献   

14.
以莱钢辊底式热处理炉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其传热特点,实现了炉内钢坯位置实时跟踪、钢坯温度动态计算、最佳炉温的优化设定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改进PCR方法的加热炉钢温预报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多元统计投影原理,结合改进PCR方法,建立了钢坯出口温度变量和过程变量之间的主元回归预测模型,最后基于某钢厂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求取.校验和误差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提前5~25分钟预测出钢坯的出口温度,且预测误差满足工业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热轧带钢生产线上,卷取温度的精确控制对带钢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详细研究了一个实际的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系统。建立了一种简化的动态控制模型,并用一个改进的遗传算法在线调整模型的参数。基于该模型提出了一个包括冷却反馈控制、前馈及自适应联合控制算法的控制器。通过建立一个更精确的仿真系统,达到指导现场生产的目的。实践结果证明提出的控制方法是有效的,仿真系统也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HPSO的钢坯加热过程炉温优化设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蓄热推钢式加热炉三个加热区的炉温稳态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优化(HPSO)方法.首先,基于钢坯导热偏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建立钢坯温度预报模型.然后,采用HPSO算法确定最佳稳态炉温,即炉温控制的参考输入.该方法利用混沌机制产生初始种群,通过免疫和克隆来提高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和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投影匹配的钢坯端面字符快速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温及复杂光照的干扰等成像环境的影响,钢坯端面字符自动识别存在很多困难,其实时自动识别难度大。现存的字符识别方法难以适应实际生产现场的需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匹配的快速识别方法,通过将图象二值化后进行垂直投影,直接将一维投影结果进行模板匹配,降低运算维数。大量的现场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的减少识别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字符的拒识率和误识率较低,可满足生产线的实时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钢坯通过航车从库存调度到台架, 然后从台架经轨道到达炉前, 以往是人工控制机械将台架上的钢坯推到轨道上的. 这个过程的自动化实现需要知道钢坯在台架上的实时的位置分布, 以便于自动控制推钢机. 本文通过机器视觉方法实现台架上钢坯的实时定位, 提出了以U-Net为基础网络, 结合经典ResNet网络中的残差块, 实现了钢坯横向位置的精确分割. 实验结果和现场应用测试表明, 本文方法的分割精度能够达到工业现场的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