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与客体的范畴、层次结构、相互关系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讨。这种研究并不是纯概念之争,而是为了探索主客体的相互转化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调节控制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关键,价值则是主客体相互转化的调控因素。所谓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物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2.
作为反映主客体关系的范畴,价值是指外部事物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以及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价值观是主体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体评价和总的看法,是"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即思想和思想体系),它综合地体  相似文献   

3.
<正> 1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价值不是一个实体范畴,而是一个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范畴。它是由主体的某种需要与客体的某些属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人既是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又是价值主体。因而,能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客体,主体就认为它有某种价值;不能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或不与主体的需要发生联系,客体就无所谓价值。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都是有价值的,而雪中送花可能价值就不大。价值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某些属性。价值应该是主体需要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的统一。马克思反对把价值当成物的属性的观点,他说:“商品作为价值是社会的量,因而,和它们作为‘物’的‘属性’是绝对不同的。商品的价值只是代表人们在其生产活动中的关系”,认为价值不是绝对的东西,不能把它看成独立存在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论价值主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哲学价值论的研究在我国有了令人注目的进展,与此伴随的,是争论性问题的增多,何者能充当价值主体就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范畴(“实体价值论”①的提法是不成立的),而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在主客体关系中产生的,是客体属性、功能与主体需要的统一。从最一般涵义上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即客体对主体的功效、功用或效应。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则是作为一般哲学范畴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基本关系,价值的存在形态或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生活方式是主体的存在和活动方式,反过来,它又是主体满足自身需要的方法或手段。换言之,生活方式既是主体自身的外现.又是主体认识观照的对象;既是主体自身的内在形态,又是满足主体内在需要的外在客体。可见,生活方式是一个主体性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客体性范畴。在主体和作为客体的生活方式之间,客观存在着一种价值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全面展开,价值问题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1997年10月6日至10日,在西安举办了“全国第四届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六十余篇。 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一步探讨哲学价值范畴、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研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这里,我们主要对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和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的讨论情况加以评述。 一、关于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 哲学价值范畴的本质如何规定,对价值哲学研究、价值观建构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基础性意义。与会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论入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主要观点有: 1.从主客体关系模式入手,认为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与主体尺度(主体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观点在当前的价值问题研究中居主导地位。但是,由于人们对“特定关系”的理解不同,所以这种观点内部又有一些分岐。如有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把主体需要的满足看作价值的本质;也有学者认为,主体需要多种多样,其中有健康的需要,也有不健康的需要,对需要本身还有个认识和评价问题,因此主体需要的满足不能作为价值的本质,价值的本质应是客体对主体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406页)。即是说,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利害关系或功利关系。价值本质上是一个关系范畴,非实体范畴。 主、客体的价值关系是以二者的实践关系为基础的,实践决定着主体和客体、同时也表明了主体通过实  相似文献   

8.
一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反映主体对客体的肯定关系的范畴,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是价值构成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价值所表现的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决定了它必须由客观事物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两者连接而成。一方面客体的属性是构成价值的客观基础,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它只有在同主体的需要相联系时才具有价值的性质。另一方面,价值又不能脱离客体,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必须求助于外在客体,而不能仅求于主体自身,客体既是满足主体需要的来源,又是限制主体需要满足程度的条件。由此可见,不同主体需要相联系的客观事物本身,并不存在价值有无、大小的问题。把客观事物的属性等同于价值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反之,把主体的需要、欲求、志趣看作价值的源泉,否定价值的客观基础和客观性质,更是不正确的。价值的实质是主体的需要和客体的属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兴起,促进着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把个人的价值问题凸现出来。于是,什么是人的价值?什么是人的自我价值?什么是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等等问题接踵而出,成为当今人们众所关注而又必须解答的热点话题。其实,价值是一个表明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普遍范畴,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即对主体的有用性。因而,人的价值问题必须从人的生存和发展中所面对的对象物与人自身的关系中来考虑。人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中,首先要面对  相似文献   

10.
真理是认识主体基于一定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价值则是在人类的实践一认识活动中建立的、以主体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客体的属性同主体的需要是否相一致、相符合的关系,二者作为主客体关系范畴,在概念中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哲学界对哲学的“价值”范畴(或称“普遍价值”、“一般价值”、“价值一般”)的界定多达十余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关系.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它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曾多次提出质疑.现从价值的本质特征入手再探其实质,向诸位同行求教.依据马克思抽象商品价值的思路,哲学的“价值”范畴可界定为: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客体是指满足人们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实践产物.表面看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需要的自然关系,实际上反映主体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它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的方法论特点及其缺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或称价值关系的主客体模式,是目前国内价值论研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论模式,——虽然哲学界对“价值”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对价值的本质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人们通常都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定价值关系中,去考察对象的价值,去理解各种价值现象。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能否说明所有的价值现象?换句话说,是否所有的价值现象都可纳入价值关系的主客体模式之中?这个问题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不是事物的自然质,而是事物在与一定主体发生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因而组成为一个系统时所产生的系统质或曰关系质。一切事物,凡能满足一定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的某方面的需要、符合于该主体作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这事物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正价值。反之,一切事物,凡有违于一定主体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该主体作为自控制系统的控制论目的相乖戾的,对于该主体来讲就具有负价值。价值既是关系,也是属性,关系和属性是可以统一的。没有无主体的价值,“非主客体关系价值论”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与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虽有区别 ,但却是统一的理论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范畴看作是“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 ,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需要澄清。“一般价值”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哲学范畴 ,是客体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它不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即使用价值 ) ,而是反映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 ,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道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道价值的概念及其意义赖金良一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去考察对象世界的价值,去理解和把握价值现象及其本质规定,是目前国内价值论研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论模式。我曾将此概括为“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或称“价值关系的主客体模式”。这一概称已被许多作者所认...  相似文献   

16.
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这对美学范畴予以具体的逻辑辨析,即将其纳入更宽泛的主客体的矛盾关系中,将主体———人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主体和非审美主体,将客体———对象在逻辑上具体分析为审美对象和非审美对象,是具体理解和把握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前提。这样,我们可以得到四对矛盾:一是审美主体———审美对象;二是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三是非审美主体———审美对象;四是非审美主体———非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就在这四对矛盾之间展开。这种审美主客体的辩证法意义深远,它启示我们:现实中的主体多以非审美主体即一般主体的形式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未诞生,或者说,严格意义上的审美主体尚处于潜在状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价值哲学中相关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很是热烈,其中,学者们发表了很多极有价值的见解,但也存在着颇多方面的争议。本文拟就其中相涉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阐释价值哲学的方法  把价值问题放到主客体关系的领域来考察,仅仅以“主体需要的满足”为尺度来界定价值,这是目前国内价值论研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论模式。赖金良先生曾称这一模式为“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或“价值关系的主客体模式”1。这一方法论模式的深层理论根基,是要把价值现象严格限定在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世界之中。  而对“主客体价值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8.
论宪法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以人的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是近现代宪法的真谛。所谓宪法关系,应当是指宪法规范所调整的作为权利载体的宪法关系主体与作为权力载体的宪法关系客体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在宪法关系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主体(公民)应该同时享有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实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而宪法关系客体(国家)则应该具有利益性、法定性、被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存在着以实践—认识为基本形式,以对立统一为基本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和“效益”,客体作用于主体的主要内容是“规范”和“效应”。宪法关系主客体之间既互相依存、转化,又互相制约、否定。建立以“权利—权力”模型为主客体关系的宪法关系学说,有利于进一步揭示宪法的本质,有利于改变人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身分关系”的旧观念,有利于突出作为市场主体的公民所应有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19.
教师劳动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探析彭玉琨张捷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价值作为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其存在是普遍的。教师劳动价值是指教师劳动的属性、特点、功能、效果与教师劳动对象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表明教师劳动对教师劳动对象...  相似文献   

20.
价值和价值体系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一个涵义广泛的范畴。对于任何一个对象来说,构成价值的主观因素,在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对人的有用性;其客观依据,在于它的属性、作用和用途。任何价值,总是反映着事物的客观属性和人的主观需要之间的一定关系,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