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腺苷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腺苷对肺循环和体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以 15例风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为对象 ,前瞻性自身比较用药前后肺动脉压和肺循环阻力 ,体循环动脉压和体循环阻力以及心输出量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肺动脉平均压从用药前的 31± 3mmHg(1mmHg =0 133kPa)降至 2 3± 4mmHg(P <0 0 1) ,肺循环阻力从 5 0 0± 15 1dyne.s.cm- 5降至 2 6 7± 89dyne .s.cm- 5(P <0 0 1) ,而体循环动脉平均压用药前为 76± 6mmHg ,用药后为 78± 5mmHg(P >0 0 5 ) ,并且心输出量从用药前的 3 4 2±0 32 1 min升至用药后的 4 2 7± 0 30 1 min(P <0 0 1)。结论 :腺苷可以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2.
硝酸甘油及长效有机硝酸盐是最先用于改善充血性心衰(CHF)左室功能的全身血管扩张剂。但临床长期效益受到其作用短暂的限制,因此对24小时经皮硝酸甘油(TDN)制剂甚感兴趣,本研究观察一大组CHF患者对TDN的血液动力学反应,力求解释某些CHF有效而有一些无效的原因。本组22例严重慢性CHF患者,男15,女7,年龄26-77岁。10例缺血性心脏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严重二尖瓣回流。研究开始给患者作右心导管及动脉插管,比较患者舌下、口服及经皮给硝酸甘油的血液动力学效益。结果:19/22例对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3例无反应,即使剂量增加至0.8毫克及口服消心痛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疾患并肺高压患者12例,年龄44~65岁.按通气功能障碍分为阻塞性5例,限制性2例,混合性5例。无心肌梗塞或肯定的冠状动脉疾病病史。研究期间无心肺疾患的急性发作。稳定期测定常规肺功能。研究前均按习用方法治疗6个月以上,住院期间亦不变。导管检查前及检查当中停止吸氧。插入导管后患者即服肼苯哒嗪25mg,如无副作用,以后每6小时口服50mg,48小时内重复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休息时所有患者肺动脉压和肺小动脉阻力增高,肺毛细血管楔压正常。口服肼苯哒嗪后,平均肺动脉压从52降至44mmHg(p<0.01)。肺小动脉阻力从11.2降至6.2 U(p<0.0005)。平均右房压从8降至6mmHg(p<0.05)。平均右室舒张末压从10降至7mmHg(p<0.05)。心排出量从4.3增至6.3L/min(p<0.001)。平均搏出量增加40%。动静脉氧差从8降至6vol%(p<0.001)。运动时平均肺动脉压从68降至59mmHg(p<0.01)。肺动脉总阻力从12.7降至8.9U(p<0.01)。心排出量从6.1增至7.6L/min(p<0.01)。搏出量增加30%。肺动脉氧饱和度从27增至39%(p<0.001)。口服肼苯哒嗪前后肺功能测验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巯甲丙脯酸的副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扩张剂用于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已十余年,但对其长期疗效及采用双盲观察者为数甚少。至1982年后有较多符合上述要求的报导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巯甲丙脯酸(Captopril,CPT)是最有前途的扩血管药。但长期应用中也屡见其副作用发生,现综述如下。一、重要器官灌注压降低,长期应用或剂量过大时可对下列脏器产生不良影响 (一)肾脏 1.肾功能不全:部分长期服用CPT的病人,可出现功能性肾功能不全。Packer等观察了104例服用ACEI的CHF患者,其  相似文献   

5.
特拉唑嗪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口服特拉唑嗪4mg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服药后30分钟,周围动脉血压(BP)、平均右房压(MR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即明显降低,心脏指数(CI)明显增加,此作用维持15 h以上。服药后心率无明显改变。患者自觉症状亦明显好转。这证明特拉唑嗪可用于CHF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尼可地尔(nicorandil)为烟酰胺衍生物,是一种新型强力冠脉扩张剂,且与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虽然本药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已在动物及正常志愿者中试验,但一直未有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进行研究。本文旨在研究 CHF 患者单纯口服尼可地尔后,所产生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持续时间及其大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6例心肌病所致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对Captopril的血液动力学反应。6例均为男性,35~54岁。4例特发性充血性心肌病,1例缺血性心肌病,1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全部血清电解质正常。2例血清肌酐升高,分别为2.7和1.7mg/dl。结果在1~3小时内右房压从10±2.6降至5±1.9mmHg(P<0.01),出现于心指数、体循环血管阻力变化之前。平均动脉压从73±5降至55±6.8mmHg(P<0.001),心指数从2.06±0.16增至2.85±0.32L/min/M~2(P<0.02),体循环血管阻力从1438±213降至837±188dyn·sec~(-1)·cm~(-5)(P<0.001)。所有病人左心室充盈压从平均24±2.2下降至18±2.9mmHg。心输出量增加,心率无改变。这些指数全部  相似文献   

8.
作者通过在不同的吸氧浓度下测定血液动力学来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LD)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管反应性,并估计血管收缩反应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病人和方法选择26例有肺动脉高压的男性COLD病人,平均年龄63±2岁,平均肺动脉压(MPAP)27.3±1.2mmHg,1秒钟用力肺活量(FEV_(1.0))为0.95±0.13,动脉O_2分压(PaO_2)为8.7±0.25kPa。所有观察对象均处于临床稳定状态。经股静脉行有心插管监测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9.
报告非选择性内皮素 a/ b(ETa/ b)受体拮抗剂改善充血性心衰 (CHF)病人的血动力学。因 ETb受体介导一氧化氮的释放和清除 ET- 1,因此 ,选择性 ETa拮抗剂是非常有益的。作者研究了选择 ETa受体拮抗剂对 CHF病人的血动力学和神经体液作用。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研究。入选 95例 CHF病人 ,射血分数 (EF)≤ 35 % ,入选基线标准是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14mm Hg(1mm Hg=0 .1333 k Pa)或心脏指数 (CI)≤ 2 .8L (min· m2 )除外标准 :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NYHA4级 ) ,持续性或症状性低血压 (收缩压≤ 90 mm Hg) ,3个月内患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10.
长压定是一个强有力的直接作用于血管的扩张剂,可用以治疗严重高血压。近年来发现此药对慢性充血性心衰(CHF)有改善心脏功能的倾向,本研究是对长压定应用于慢性充血性心衰病人时的急性血动力学反应和慢性长疗程治疗的临床反应进行观察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哌唑嗪为一新型口服血管扩张剂,系喹唑啉之衍生物,由于其产生突触后α受体阻滞而具有强力周围血管松弛作用。本文报告哌唑嗪用于治疗严重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对地高辛、利尿剂和硝酸盐类治疗无效者,从其对心脏循环系统的作用和血液动力学效应的结果评定哌唑嗪之临床效应。 1、立即血液动力学和循环作用:用Sw an—Ganz热稀释导管测量心功能,经Te-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了解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流动力学的有益作用是否可用交感神经紧张性或心肌代谢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卡维地洛(Carvedilol)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流动力学的有益作用是否可用交感神经紧张性或心肌代谢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总结巯甲丙脯酸(CPT)对30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93.3%的病人心功能改善了1~2级。CPT能减慢心率、降低平均动脉压及缩短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因而改善泵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评价CHF患者应用甲巯丙脯酸后,运动时的血液动力学效应、静息与运动时血浆肾素活力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方法:12例严重CHF者(男11,女1),平均年龄59岁,平均心衰5.2年。8例心功能Ⅲ级,4例Ⅳ级。研究前停用血管扩张剂48小时。插入Swan—Ganz导管与桡动脉插管。测定静息卧位、运动高峰、服甲巯丙脯酸前后的血液动力学、  相似文献   

16.
长期应用肼苯哒嗪对原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PAH)是有益的,但经验不足。本文观察了肼嗪哒嗪对12例(年龄8~32岁)原因不明PAH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影响。方法:于临床研究前1周停用所有药物,并在实验前测定静息CO(心输出量)肺、体动脉压,计算CI(心脏指数)、RVWI(右室工作指数)、Rp(肺动脉阻力)、Rs(体循环阻力)、LVWI(左心室工作指数)及Rp/Rs、PAP/SAP(平均肺动脉压/体动  相似文献   

17.
抗坏血酸降低2型糖尿病的血压和动脉僵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据提示大剂量急性胃肠外给予抗坏血酸 (维生素C)对 2型糖尿病具有益的血管效应。作者研究长期口服补充 ,对这种情况的血液动力学效果。 30例 2型糖尿病 ,4 5岁~ 70岁。随机双盲每日服用 5 0 0mg抗坏血酸或安慰剂。研究治疗之前及 4周治疗之后的情况。中央主动脉增加指数(Aglx)和至脉波反射时间 (Tr)来自桡动脉脉波分析数据。Aglx及Tr分别用作计量全身动脉的僵硬和主动脉的僵硬。结果 :抗坏血酸使肱动脉收缩压从 14 2 1mmHg± 12 6mmHg降至 132 3mmHg± 12 1mmHg(P <0 0 1)。肱动脉舒张压从83 9mmHg± 4 8mmHg降至 79 5mm…  相似文献   

18.
AMI使左心室功能遭受损害而引起的严重循环衰竭,称AMI休克。约半数发生在AMI24小时内,是最常见的一种致命性并发症,约占住院AMI病人的10~15%,其病死率高达70~100%。一、AMI休克的特点及临床诊断AMI休克主要是由于心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血液动力学异常改变而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典型的血液动力学特征为:体循环压力<80/50mmHg,平均动脉压<60mmHg,平均中心静脉  相似文献   

19.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84例CHF并心律失常患者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心率和心律变化。结果步长稳心颗粒可增加心脏每搏输出量,提高射血分数,降低平均收缩压,减慢心率,增大心率变异性,减少心脏期前收缩。上述监测的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步长稳心颗粒对CHF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和抗心律失常作用,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标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PGE1)对失代偿性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流动力学和血浆脑钠肽的短期影响。方法将146例失代偿性CHF病人[心脏指数2.5 L/(min·m~2),肺毛细血管楔压(PCP)15 mmHg(1 mmHg=0.133 kPa)]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76例)和PGE1组(70例)。左西孟旦组接受缓慢输注左西孟旦治疗作为阳性对照组; PGE1组采用缓慢输注PGE1。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1周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线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左西孟旦组和PGE1组治疗后24 h、48 h及1周时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P0.001);左西孟旦组增加CO为PGE1的两倍;两组治疗后1周内PCP和平均动脉压有降低(P0.05);左西孟旦组治疗后24 h、48 h血浆BNP降低28%和20%,1周后效应消失;相比PGE1组,治疗后48 h血浆BNP降低15%,并持续1周。结论与左西孟旦治疗比较,前列地尔治疗也能显著增加失代偿性CHF病人CO和LVEF,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