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及神经挫伤后面肌酶组化及超微结构变化规律。方法成熟雄性SD大鼠如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面神经挫伤组。定位定量挫伤试验组动物左侧面神经,并于7、21、35及56d取面肌切片,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电镜观察及多功能显微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结果大鼠面神经挫伤d7,三型肌纤维直径最小,其中白肌纤维仅为对照组的60%,电镜显示变性改变;3wk时光电镜证实同型化肌纤维存在;d35中间型及红肌纤维直径大于对照组;d56三型肌纤维直径、SDH染色反应及超微结构同对照组有明显差别。结论面肌中白肌纤维对神经挫伤反应最剧烈,挫伤d21发现肌纤维同型化现象,d56神经再生后面肌酶组化、肌纤维直径、超微结构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品交换份法和主食固定法对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 将既往已接受主食固定法糖尿病饮食教育指导的门诊病人随机分成实验(食品交换份法)组和对照(主食固定法)组,每组100例,向病人讲解有关饮食冶疗知识,给实验组病人赠送自行印制的“糖尿病饮食治疗及食品交换份”资料,让病人按食品交换份法控制饮食,要求对照组病人按已接受过的饮食教育方法控制饮食,实验期3个月,观察实验前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及BMI情况,请病人自我评估饮食治疗执行情况;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有68例及64例病人按时复诊完成实验,两组病人空腹及餐后血糖、HbAte均较实验前明显下降,实验组下降优于对照组,饮食控制自我评估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食品交换份法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易于为病人掌握接受,对血糖控制效果优于主食固定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观察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后大鼠口颌面咀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12周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只,各组随机分为3周和6周时间组,每组分别为8只。实验组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US)动物模型,对照组正常饮食不加任何刺激。3周、6周时间点分别处死3周及6周组大鼠,取双侧咬肌、翼内肌常规HE染色,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咀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大鼠咀嚼肌出现超微结构损伤,表现为肌丝排列紊乱、Z线弯曲、线粒体变性等情况,6周实验组损伤较3周实验组明显。结论长期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刺激可导致大鼠咀嚼肌出现超微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肢体位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肌张力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入院后2组均接受相同的治疗时间、治疗强度、治疗方法,实验组同时全程采用良肢体位摆放,对照组则受多方影响采取随意体位。采用Brunnstrom评定量表、ADL量表及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量表,对2组患者住院当时、住院第30天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肌张力及ADL能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早期全程进行良肢体位摆放,能减少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的痉挛和挛缩,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腰椎后入路手术时骶棘肌不同程度创伤的组织形态学改变。方法:将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低张力组、高张力短时间组和高张力长时间组)。每组分别于术中骶棘肌牵开前,术后即刻,术后2d,1、2周,1、2月,取压力感应片下的深层骶棘肌肌肉,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各后路手术实验组呈现变性、坏死和修复的演变顺序。在损伤早期,不同程度的横纹肌细胞间水肿、炎细胞浸润和核内移。在高张力组可出现频率逐渐加剧的“靶纤维”、“破碎红纤维”等病理改变,严重者可出现腊样变性及液化性坏死,腊样变性肌细胞。从术后第1周起,肌组织的坏死越来越明显,并逐渐向修复反应过渡,后期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并替代大片萎缩的肌纤维。电镜观察,后期见大量的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增生,有大量脂滴聚集现象。结论:不同程度的骶棘肌剥离、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骶棘肌损伤,其牵拉力和持续时间的大小与组织学反应相一致;多种损伤机制(压迫、缺血、代谢紊乱、失神经支配)参与了手术时对骶棘肌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探讨面神经挫伤后面肌运动终板酶组化及光电镜结构变化规律。研究背景四肢骨骼肌运动终板的变性再生研究报道较多,有关面肌运动终板的研究未见报道。方法用60只SD品系雄性大白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手术挫伤实验组左侧面神经,取面肌分做酶组化定量及电镜研究。结果面神经挫伤后,面肌运动终板面积、胆碱酯酶量经历下降、恢复、第8周基本接近正常。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早期显示变性,第5-8周变性终板获得再生。结论面神经挫伤后第8周,面肌可重新建立种经肌接头。面肌运动终板面积、胆碱酯酶量与超微结构变化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原则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100例脑瘫患儿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和改良Ashworth法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评分和肌张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GMFM评分和肌张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脑瘫患儿治疗时给予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具有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肌张力有益,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杨 《中外医疗》2014,(21):56-57
目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疗法治疗前后的肌张力进行分析。方法该研究的临床研究对象为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脑卒中患者,共100例。研究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各50例的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成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运动疗法,而对照组成员治疗方法比较常规。主要是对这两组在治疗前后的早期康复综合指标、肌张力等等进行相关观察与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肌张力以及早期康复综合的指标并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个小组在治疗后,肌张力以及康复综合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肌张力以及康复综合指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对家兔膈肌功能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家兔作动物模型,观察地塞米松对膈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静注地塞米松2.5mg×7d,对动物膈肌收缩力无显影响;但可使动物膈肌耐力显减低。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耐力时间分别为26.4±1.8min及37.4±1.8min(P〈0.05)。静注地塞米松2mg×14d后,实验组动物的膈肌收缩力及耐力均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还发现急、慢性损伤中,动物膈肌疲劳后收缩力的恢复均不受影响。提示地塞米松对膈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过程中乙醇对肌肉卫星细胞myogenin表达的影响及其在酒精性肌肉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体外实验:取Sprage-Dowley大鼠,原代培养大鼠肌肉卫星细胞,设实验组(乙醇作用组)与对照组(正常培养液对照组),培养细胞至80%融合时,更换为分化培养液,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卫星细胞形成的肌管计数,并观察卫星细胞myogenin的表达。(2)动物实验:予小鼠乙醇饮食(1个月)制造乙醇中毒动物模型,在损伤后肢肌肉后第2、7天取组织切片观察损伤部位肌肉卫星细胞增殖及新肌束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肌管计数及卫星细胞myogenin的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乙醇饮食小鼠损伤肌肉标本中卫星细胞及新肌束数量与正常饮食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可以通过降低肌肉卫星细胞的myogenin表达抑制其肌性分化,减少卫星细胞形成肌管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伏隔核(NAc)壳部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对大鼠肥胖症的治疗作用,阐明DBS治疗肥胖症的可行性。 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DBS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2组大鼠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分别通过立体定向给予电极固定装置植入、电极植入,DBS组大鼠给予高频电刺激7 d,对照组不给予刺激,电极拔除后继续观察28 d。实验全程(57 d)每日监测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饮水量。综合比较2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摄食量和饮水量变化。 结果:NAc壳电刺激第5天开始DBS组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低于对照组(P<0.05),至实验结束时DBS组大鼠体质量平均增长幅度为10.2%,对照组为35.7%。电刺激期间DBS组大鼠摄食量低于对照组(P<0.05),刺激结束后2组大鼠摄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鼠饮水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NAc壳部可以作为DBS治疗大鼠肥胖症的理想靶点,一方面限制摄食行为,降低摄食量;另一方面可能通过其与能量平衡系统相互作用,增加大鼠能量消耗,减缓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天冰调督胶囊对大鼠进食量,血浆、胃窦和下丘脑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吗丁啉组、天冰调督胶囊低剂量组、天冰调督胶囊高剂量组。以“夹尾激怒法”制作肝郁证模型,记录各组大鼠每日进食量,用放射免疫法测量大鼠血浆、胃窦及下丘脑SS含量。结果(1)大鼠进食量:造模期间,除正常组进食量较稳定外,其余各刺激组进食量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O.05),其中天冰调督胶囊高剂量组与其他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2)SS含量: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其他组SS含量均显著降低(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天冰调督胶囊高刹量组与其他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O.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冰调督胶囊能显著改善大鼠进食量,降低大鼠血浆、胃窦及下丘脑SS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肝郁证的神经内分泌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不同摄食量对尿酸酶缺失大鼠(昆明DY大鼠)血尿酸影响,将45 d日龄雄性昆明DY大鼠随机分成禁食组(禁食2d)或节食组(即给予正常摄食量的90%、80%、75%、70%、60%、50%、25%,持续14 d);实验前、中、后断尾取血制备血清,记录体质量、24 h摄食和饮水量,收集大鼠24 h尿液和粪便,并使用磷钨酸法检测样品尿酸含量。结果表明,禁食2 d会使大鼠血尿酸会显著升高,每日给予大鼠正常摄食量的75%,其血尿酸、肌酐、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14 d后呈显著下降趋势,且体质量维持稳定;其余不同摄食量的组分对大鼠血尿酸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倾向或无明显影响。综上,摄食量控制在75%,对尿酸酶缺失大鼠具有降尿酸的作用,同时对肾功和血脂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联合 STZ 诱导 SD 大鼠糖尿病肾病(DN)造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动物成模后的病理改变。方法:健康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S 组)和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N 组)。DN 组采用左侧肾切除,术后2周腹腔注射 STZ 方法建立大鼠 DN 模型,以造模后72 h 非空腹血糖达到16.8 mmol/L 为模型成立标准。观察 DN 大鼠体重、饮水量、进食量、尿量和血糖变化,于成模后4周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 S 组相比, DN 组大鼠于成模后体重增速明显放缓(P <0.01),进食量和饮水量增加,24 h 尿量增多(P <0.01),非空腹血糖维持在成模标准之上。DN 组大鼠 BUN 和 SCr 含量较 S 组大鼠明显升高,肾脏病理切片提示 DN组大鼠肾皮质细胞明显受损。结论:单侧肾切除联合 STZ 诱导可以建立稳定的大鼠 DN 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方法:120只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及对照组,每组30只;给药组每日灌胃1次,每周给药6d,连续27周,对照组灌胃等容积蒸馏水;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体重、摄食量、饮水量,检查给药13、27周及停药后4周时大鼠的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凝血功能、脏器系数、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大鼠单纯胰腺移植(PTA)的不同手术方法.方法近交系SD大鼠为供受体,根据胰外分泌系统的不同处理,分为正常对照组(NDC组,n=10)、糖尿病大鼠对照组(DC组,n=10)、胰肠重建式(E-D组,n=22)和胰膀胱重建式(B-D组,n=22),血管吻合采用供胰腺腹主动脉绊(含腹腔动脉及脾动脉)及门静脉绊(含脾静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及左肾静脉分别行端侧和端端吻合(袖套式);记录手术时间、术后死亡时间及原因,并于术前和术后1、3、7、14、30天监测受体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结果两组手术难度上无差异;E-D组除11例(50%)于1月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均成活1月以上;并发症主要为胰漏及继发性胰腺炎(7例,31.8%);B-D组除12例(54.5%)于1月内死亡或胰腺失去功能外,均成活1月以上;并发症主要为尿路并发症(7例,31.8%);成功的胰腺移植后第1天血糖即下降,饮水、食量、尿量均减少,第7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成功的E-D和B-D重建式PTA均可有效地恢复糖尿病大鼠内分泌功能;如何防治术后并发症是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南瓜、荞麦混合喂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将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南瓜对照组和南瓜荞麦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观察各组大鼠饮水量、摄食量、体重和血糖的变化。结果:南瓜荞麦治疗组和南瓜对照组大鼠饮水量[(64.3±7.9)ml、(81.7±10.5)ml]、摄食量[(32.1±2.7)g、(38.8±5.4)g]、血糖[(8.33±1.85)mmol/L、(11.92±2.83)mmol/L],均较模型组[(151.4±9.8)ml、(45.3±3.2)g、(24.78±3.51)mmol/L]有显著降低。南瓜荞麦治疗组和南瓜对照组大鼠体重[(224.6±7.5)g、(221.0±10.3)g],较模型组[(194.0±11.2)g]有显著提高。南瓜荞麦治疗组的饮水量、摄食量及血糖均较南瓜对照组有显著减少,其体重较南瓜对照组有显著增加。结论:南瓜荞麦混合饲养对糖尿病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疗效较南瓜单独饲养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胃壁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对大鼠摄食量、体重和ghrelin、NPY表达的影响及治疗肥胖症的机制.方法 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3批(2周、6周、12周),每批24只再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胃窦注射BTX-A组(Antrum),胃底体注射BTX-A组(Fundus),全胃多点注射BTX-A组(Multi-site),每组6只.观察大鼠摄食量、体重,血浆ghrelin、NPY浓度,胃ghrelin、下丘脑NPY免疫组化;胃ghrelin-mRNA、下丘脑NPY-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BTX-A组大鼠的摄食量和体重均下降,ghrelin和NPY在血浆和组织中的表达减低,上述改变Multi-site组>Fundus组>Antrum组(P<0.05);BTX-A注射后2、6、12周,四组间差异性逐渐减小.结论 胃壁注射BTX-A可通过下调脑肠肽ghrelin和NPY的表达,使大鼠摄食减少、体重减轻;这可能是BTX-A应用于肥胖症治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大鼠血清瘦素、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成CRF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组 )、非治疗组 (C组 )和rHuEPO治疗组(T组)。记录大鼠每d摄食量和体重, 12周后处死大鼠,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和血浆神经肽Y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非治疗组大鼠血肌肝、尿素氮水平明显升高(P<0. 05),摄食量及体重明显下降,血清瘦素及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升高(P<0. 05)。rHuEPO治疗组肾功能与非治疗组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瘦素水平明显低于C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C组(P<0. 05),摄食量及体重也显著升高(P<0. 05)。结论:rHuEPO可显著降低CRF大鼠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血浆神经肽Y水平,可能对肾性营养不良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神经肽Y(NPY)在杏仁中央核(CeA)内对禁食大鼠摄食的调节方式,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34只,将其中1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摄食组与禁食24 h组,每组5只,取大鼠脑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CeA内NPY及其Y1受体的表达;剩余24只大鼠行CeA内套管植入术,术后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NPY,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1组),1、2及4 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另12只术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1组CeA内注射Y1受体阻断剂,另1组CeA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1、2 及4 h后分别观察大鼠摄食量。结果:与正常摄食组比较,禁食24 h组大鼠CeA内NPY表达显著增多(P<0.05),其Y1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1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后1 h内摄食量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2组比较,大鼠CeA内注射NPY的Y1受体阻断剂后1 h内摄食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NPY在 CeA内对禁食大鼠的摄食具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Y1受体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