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景焕清 《中外医疗》2013,32(5):131-132
目的探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常规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及镇静、吸氧、雾化吸入,改善通气、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lmg/kg·次,3次/d)和丙种球蛋白(500mg/kg·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2(59.5%)例,总有效35例(94.6%),对照组显效12(34.2%)例,总有效30例(80.0%),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急缓解时间、退热时间、胸片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各项临床指标,同时缩短住院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治疗效果,以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96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给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 mg/(kg.d)]、中剂量组[5~10 mg/(kg.d)]和大剂量组[15~30 mg/(kg.d)],观察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明显较中、大剂量组长(P〈0.05),而中、大剂量组的腹痛(或消化道出血)缓解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大剂量组(P〈0.05)。结论中剂量及大剂量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均可早期缓解过敏性紫癜患儿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症状,减轻患儿痛苦,中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更为经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小儿肺炎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及传统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症状消失时间、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9.33%(P < 0.01);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 0.05),且患儿家长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 < 0.05)。结论呼吸贴联合转变体位护理辅助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显著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3例川崎病患儿按治疗方法 分成两组,A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400 mg·kg-1·d-1,连用5 d;B组患儿给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1 000 mg·kg-1·d-1,连用2 d;且两组患儿均口服阿司匹林30~50 mg·kg-1·d-1.住院观察2~3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患儿症状缓解情况和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退热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冠状动脉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缓解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及降低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率方面,两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优于五日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患儿162例,在抗病毒、降颅压、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A组:大剂量冲击组:甲基强的松龙20 mg/kg.d,连用3天,依病情变化逐渐减量;B组:小剂量组:甲基强的松龙2 mg/kg.d,连用3天,比较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合并细菌感染例数,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患儿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水肿、肺出血、休克发生率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儿住院天数、合并细菌感染例数高于B组(P〈0.05)。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与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比较未见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并可能会增加副作用发生率、延长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6.
低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8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2组,低剂量组42例采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200 mg· kg-1·d-1,静脉滴注,连用5d;大剂量组36例采用丙种球蛋白400mg· kg-1 ·d-1,静脉滴注,连用5d.所有病例均同时给予...  相似文献   

7.
贾喆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7):920-922, 926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替普酶(rt-PA)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按照rt-PA给药剂量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0.9 mg/kg)rt-PA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0.6 mg/kg)rt-PA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评分)、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生活能力(BI指数)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病人NHISS评分及CSS评分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 < 0.01),且观察组病人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05);BI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 < 0.01),但2组间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6%,与观察组的1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与常规剂量rt-PA均可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对神经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以提高药物经济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军 《当代医学》2016,(18):137-138
目的:分析研究小剂量肝素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支气管肺炎不同时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随机原则分成5组。其中常规治疗组42例患儿采取常规抗感染、退热、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单用药I组41例患儿单用小剂量肝素钠0.1~0.2 mg/(kg·d);单用药I 组42例患儿单用山莨菪碱0.2~0.5 mg/(kg·d);早期联合组38例患儿在第1~3天联合应用小剂量肝素钠联合山莨菪碱2种药物;后期联合组37例患儿在第3天后联合应用小剂量肝素钠联合山莨菪碱2种药物。对比5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总有效率。结果早期联合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均优于后期联合组(P<0.05);单用药I组和单用药I 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用药组和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病早期给予小剂量肝素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单用药治疗或后期治疗,症状消退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田丽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41-1343, 1348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治疗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经皮血氧饱和度和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感染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治疗+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经皮血氧饱和度和IgG水平等指标差异。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P < 0.05)。联合组患儿治疗后吸痰次数、咳嗽缓解时间、退热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 < 0.01)。2组患儿治疗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和IgG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联合组较对照组升高(P < 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少症状消失或改善的时间,亦可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5月广东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重型手足口病的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采用利巴韦林、甘露醇、IVIG及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利巴韦林、甘露醇、IVIG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热退天数、神经系统症状缓解时间及脑脊液改变情况,对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退热时间为(4.8±0.5)d,肢体抖动缓解天数为(8.5±1.5)d;脑脊液恢复正常数率95%;对照组退热时间为(4.9±0.5)d,肢体抖动缓解天数(8.7±1.5)d;脑脊液恢复正常数率92.5%;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素常规疗法无效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儿童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治疗的因素,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20例诊断为 RMPP 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初始均给予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根据治疗3 d 效果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详细记录其相关信息及临床症状,筛选出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应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治疗无效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0例 RMPP 患儿在给予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后,有28例疗效不佳(占23.3%),其中混合感染10例(占35.7%),患儿出现坏死性肺炎13例(占46.4%);分泌物阻塞13例(占46.4%),内膜坏死10例(占35.7%)。92例效果较好(占76.7%),其中混合感染5例(占5.4%),分泌物阻塞10例(占10.9%),内膜坏死率5例(占5.4%),未出现肺不张及坏死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白细胞计数(WBC)、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乳酸脱氢酶(LDH)、降钙素原(PCT)、IL-6、IL-8、瘦素(LP)、血清铁蛋白(SF)、清蛋白(ALB)、D-二聚体与常规激素治疗效果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N、hs-CRP、LDH、IL-8、IL-6是影响常规激素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常规激素治疗疗效不佳的患儿,在增加激素剂量或合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后症状好转。有效组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明显低于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效组抗菌药物二联使用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种因素影响常规2 mg·kg-1·d-1甲泼尼龙治疗效果,N、hs-CRP、LDH、IL-8、IL-6水平升高可以作为预测疗效不佳的指标,增加激素剂量或合用丙种球蛋白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疗效。方法实验分组:①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②前列腺素E1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 0.2 μg/kg,静脉滴注1次/d);③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2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1 mg/kg,静脉滴注1次/d);④前列腺素E1联合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20例,用法用量同前),总疗程4周。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8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少尿期持续时间、Scr恢复时间均较单用前列腺素E1或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短(P 〈0.05);联合组尿β2-MG水平显著低于单用前列腺素E1或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P 〈0.05),联合组尿渗透压水平显著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或脱氧核苷酸钠治疗组(P 〈0.01)。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脱氧核苷酸钠对儿童AKI疗效肯定,优于单用前列腺素E1或单用脱氧核苷酸钠,提示联用前列腺素E1及脱氧核苷酸钠对儿童AKI有协同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雷公藤颗粒治疗儿童反复性过敏性紫癜皮疹疗效的最佳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肾脏病区及门诊反复性过敏性紫癜患儿共175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雷公藤颗粒组119例,中医组27例,西医组29例。雷公藤颗粒组根据使用剂量的不同,又分为低剂量组(0.3 g·kg-1)30例,中剂量组(0.5 g·kg-1)54例,高剂量组(0.7 g·kg-1)35例。比较患儿用药后紫癜的消退时间及复发次数,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初步探索雷公藤颗粒治疗儿童反复性过敏性紫癜的最佳用药剂量,并对其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雷公藤颗粒3个剂量组皮疹有效率均高于中医组、西医组,以中剂量组疗效更为显著(有效率为9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公藤颗粒中、高剂量组在皮疹消退时间、皮疹新出次数方面均低于中医组、西医组,中剂量组皮疹消退时间为(3.50±1.40)d,皮疹新出次数为(0.98±1.18)次,效果最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中医组在皮疹消退时间、皮疹新出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7%、5.6%、8.5%、3.7%,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颗粒能促进反复性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皮疹消退,减少皮疹新出,以0.5 g·kg-1为最佳有效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吴琼  杨友辉  王文华  孙佳  薛维娜  何彬  龚菲  刘亭 《海南医学》2016,(23):3785-3787
目的 考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SGI)及其丹参组分(SM)对小鼠肝细胞中芳香烃受体(AhR)、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孕烷X受体(PXR)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0只雄性小鼠分为8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组、阳性组(苯巴比妥)、SGI低剂量组(以丹参素计2.6 mg·kg-1·d-1)、SGI中剂量组(以丹参素计3.9 mg·kg-1·d-1)、SGI高剂量组(以丹参素计5.2 mg·kg-1·d-1)、SM低剂量组(以丹参素计2.6 mg·kg-1·d-1)、SM中剂量组(以丹参素计3.9 mg·kg-1·d-1)、SM高剂量组(以丹参素计5.2 mg·kg-1·d-1),连续给药7 d.提取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的RNA,检测相关核受体mRNA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SGI高剂量组可以上调AhR mRNA的水平(P<0.05),上调倍数为1.7倍,但是SGI对PPARα、PXR、HNF-4α的mRNA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SM对AhR、PPARα、PXR和HNF-4α的mRNA表达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高剂量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够影响AhR mRNA的表达,但这种影响并不是由其丹参组分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新诊断部分性发作癫痫患儿随机分为2组,奥卡西平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各40例。奥卡西平组给予奥卡西平,开始剂量10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左乙拉西坦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开始剂量5 mg·kg-1·d-1,分2次服用,以后每周增加1次剂量,每次加量5 mg·kg-1·d-1,至最小有效量,最大剂量60 mg·kg-1·d-1,2组均观察6~12个月。观察2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奥卡西平组实际完成治疗39例,因皮疹退出1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6例,出现不良反应8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例,认知功能减退5例;左乙拉西坦组实际完成治疗38例,因经济原因退出2例,癫痫发作完全控制28例,出现脾气暴躁不良反应2例。结论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部分性发作均有效,但左乙拉西坦更安全,对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缺点是价格偏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保护作用。方法: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Ⅰ组、治疗Ⅱ组、治疗Ⅲ组和治疗Ⅳ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制备AKI模型。治疗Ⅰ、Ⅱ、Ⅲ和Ⅳ组连续7 d分别经腹腔注射乌司他丁10 000、30 000、50 000和100 000 U·kg-1·d-1。第8天留取标本观察血胱抑素C(Cys C)、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行半定量评分。结果:模型组Cys C、Kim-1、NGAL、肾组织病理学评分均较假手术组升高,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模型组下降,而治疗Ⅱ组上述指标低于治疗Ⅰ组(P<0.05或0.01),治疗Ⅲ组、Ⅳ组和治疗Ⅱ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 000 U·kg-1·d-1UTI可以减轻庆大霉素急性肾损伤,更大剂量不增强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免疫风湿科住院治疗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167例,对多项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16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51例(30.5%)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单因素分析显示:>3个系统受累、白细胞计数<2.0×109/L、血浆白蛋白<25 g/L、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应用、肺间质病变等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间质病变、连续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醋酸泼尼松≥1.0 mg·d-1·kg-1,>4周)、应用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甲泼尼龙500~ 1000 mg/次,连用3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联合应用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 有效治疗原发病和正确掌握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原则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方式高蛋白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治疗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危重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蛋白粉组与氨基酸组,各30例。3组在给予相等非蛋白质热量[25 kcal·kg-1·d-1]摄取条件下,对照组仅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F(瑞先),蛋白粉组按照1.5~2.0 g·kg-1·d-1给予乳清蛋白粉,氨基酸组按照1.5~2.0 g·kg-1·d-1给予复方氨基酸,3组均干预2周。统计3组治疗情况(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及干预1周、2周后营养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蛋白粉组、氨基酸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蛋白粉组、氨基酸组干预1周、2周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均高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高蛋白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纠正营养不良,改善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1 8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50例和对照组8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退热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2 mg·kg-1·d-1静脉滴注,对2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肤疱疹愈合时间、肢体抖动停止时间、睡眠易惊停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结论: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早期干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祛湿除痹中药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内急性炎症反应通道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复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秋水仙碱组(剂量为9 mg.kg-1.d-1)、中药高剂量组(剂量为54 g.kg-1.d-1)、中药低剂量组(剂量为27 g.kg-1.d-1)。连续灌药7 d后取材,观察各组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及关节内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IL-1β、IL-1R)及髓样细胞分化因子(MyD88)表达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炎症细胞计数、IL-1β、IL-1R、MyD88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或P<0.01),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各炎症指标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均P<0.05),中药低剂量组各炎症指标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湿除痹中药可通过阻断IL-1R-MyD88信号通路而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踝关节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