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指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而血清和/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一种HBV感染状况[1],这种感染状态可发生于抗-HBc和/或抗-HBs阳性的患者,也可见于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的个体[2].临床上约5%~10%慢性肝病患者依据临床表现、常规生化和血清学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其中一部分患者通过肝穿刺活检和(或)血清HBV DNA的检测,确诊为隐匿性HBV感染[3,4].而隐匿性HBV感染可引起不明原因肝病,甚至可能引起肝细胞肿瘤[5],此外,隐匿性HBV感染者还可能作为传染源造成HBV的传播.我国HBV感染常见,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18%[6,7],而对隐匿性HBV感染所致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查合格献血员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减少输血传播乙肝病毒的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2月~2007年8月黑龙江省医院收取血站合格全血标本560例.应用生化仪复检肝功能、酶联免疫方法复检HBV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浆HBV DNA载量,应用Х^2检验方法统计分析。结果:560例HBsAg阴性献血员血浆HBV DNA阳性率为11.07%,HBV DNA含量(9.72±8.95)×10^3copy/ml,HBV DNA检出率与性别、年龄无关,抗-HBc抗体阳性人群中HBV DNA检出现率较高。占17%,抗-HBs阳性或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全阴性也可检出HBV DNA。结论:HBsAg阴性献血员中存在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现行的输血筛查存在HBV漏检.为毖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原因。应重视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HBV的输血传播,应在现有的血液筛查中增加HBV核酸检测及HBV M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的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的特点。方法应用ELISA对512例病人血清中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标本中HBVDNA的含量,分别统计每组的HBVDNA阳性例数及其阳性率,用u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BsAg(+)/HBeAg(+)/抗HBc㈩组168例,HBVDNA阳性161例,占95.8%;HBsAg(+)/抗HBe(+)/抗HBc(+)组163例,HBVDNA阳性51例,占31.3%;HBsAg(+)/抗HBc(+)组181例,HBVDNA阳性94例占51.9%;三组之间互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HBsAg(+)/HBeAg(+)/抗HBc(+)组中HBV复制最活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比血清标志更能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与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分析CMIA法对HBV感染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中检出211例乙型肝炎,CMIA法检出220例,ELISA法检出174例,CMIA法检测HBV感染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CV值低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阳性率与ELISA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AIDS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发病特点。方法分析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中河南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示范区中187例经血液途径感染HIV-1者的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与抗体(HBeAg与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及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CD4+T淋巴细胞;采用制备膜选择性吸附DNA的方法抽提HBV DNA,并采用巢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 187例HIV-1感染者中,HBsAg阳性9例(4.81%),HBsAg阴性178例(95.19%);抗-HCV阳性143例(76.47%),抗-HCV阴性44例(23.53%);HIV-1/HBV/HCV三重感染者6例(3.21%)。178例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中,合并隐匿性HBV感染53例(29.78%)。抗-HCV阳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42例(29.37%),抗-HCV阴性者合并隐匿性HBV感染11例(25.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HCV阳性/抗-HCV阴性患者的HbsAg阳性例数、抗-HBs阳性例数、CD4+T淋巴细胞数、单独抗-HBc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CV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经输血传播感染HIV患者中存在隐匿性HBV感染,对HBsAg阴性的HIV感染者进行HBV DNA检测是有必要;HIV合并HCV感染不能增加隐匿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它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部分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7.
芮桥安 《云南医药》2012,(2):174-175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指患者血清中HBsAg阴性,而HBV-DNA低水平复制或肝组织中HBsAg,HBcAg阳性的患者,可伴抗-HBs,抗-HBe和(或)抗-HBc阳性[1]。隐匿性乙型肝炎诊断需排除其它病毒及非病毒因素引起的肝损伤[2]。现将我进修医院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23例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体(抗-HBs)是患者感染了HBV以后,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蛋白质所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性抗体(保护性抗体)。我国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0、1、6岁"程度进行乙肝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效果检测主要是检测抗-HBs,抗-HBs是目前检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唯一重要指标,国内各医院和妇幼保健所检测抗-HBs主要是采用酶  相似文献   

9.
徐军  王芳  杨帆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877-1878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34例慢性HBV感染者HBV血清标志物,根据HBeAg/抗-HBe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Ⅰ组(HBeAg+/抗-HBe-,43例);11组(HBeAg-/抗-HBe+,69例);Ⅲ组(HBeAg-/抗-Hbe-,22例)。同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以及连续监测法检HBVDNA载量以及ALT水平。结果Ⅰ组HBVDNA阳性率和HBVDNA载量明显高于Ⅱ、Ⅲ组(P〈0.01)。HBVDNA阳性患者ALT异常率高于HBVDNA阴性患者(P〈0.01)。HBVDNA阳性患者HBVDNA载量与ALT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0.174,P=0.156)。结论血清HBVDNA载量与HBeAg/抗-HBe以及ALT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不能单纯依靠HBeAg/抗-HBe以及ALT来判断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HBV慢性感染者的病情检测、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VDNA载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HBV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中,HBeAg阳性28例(34.15%),平均(48.95±12.51)岁。HBeAg阴性54例(65.85%),平均(50.87±11.02)岁。HBeAg阳性患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总胆汁酸及HBVDNA水平均高于阴性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患者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均高于阳性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符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甲胎蛋白,胆固醇,总胆红素及层粘连蛋白等水平在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并发肝细胞癌的比例高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而HBeAg阳性并发肝细胞癌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损伤、肝纤维化程度及HBVDNA载量均高于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志物和HBV-DNA水平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73例和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147例,通过荧光定量法和微粒子酶免法对HBV-DNA和血清标志物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其相关性。结果 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39例(53.42%)患者HBV-DNA〉107拷贝/mL;其中,C、D组抗-HBs水平以及D组HBeAg和抗-HBe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BV-DNA水平与抗-HBs呈负相关(r=-0.662),与HBeAg和抗-HBe呈正相关(r=0.531,r=0.820)。HBsAg/HBeAg/抗-HBc阳性患者中,102例(69.39%)患者HBV-DNA〈104拷贝/mL,HBV-DNA与抗-HBs水平呈负相关(r=-0.572)。结论不同血清学模式之间其HBV-DNA水平与血清学标志物含量的分布特征并不相同,临床工作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共收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资料,共100例,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试验检测对比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乙型肝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抗原、HBV-DNA等两项指标会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变化,主要是表面抗原含量会引起HBV-DNA的阳性率变化。本次当表面抗原浓度处于50200 ng/mL范围,HBV-DNA阳性率上升幅度显著。这说明了乙型肝炎病毒扩散范围变大,病毒的传染性最高,对患者身体组织功能的破坏性更大。结论深入分析表面抗原及HBV-DNA含量的内在关联,可掌握患者的机体组织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3.
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对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的作用。方法:标准化疗的41例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随机分成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拉米夫定0.1g.d-1,对照组未用拉米夫定,疗程半年。两组患者均随访至4.3年。观察肺结核并HBV复制患者化疗中,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与肝功能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02例肺结核并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阳性41例,阳性率为40.20%,化疗中,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肺结核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28.57%,95%,9.68%及5.07%。随访至4.3年,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未抗病毒组,死亡4例(20%),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发生肝硬化2例;肺结核并血清HBV-DNA阳性抗病毒组,无肝硬化及死亡病例。结论:肺结核并HBV感染,且HBV复制,化疗中应用拉米夫定有重要意义。拉米夫定抗HBV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化疗前可常规检查血清HBV-DNA。血清HBV-DNA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化疗中常规联用拉米夫定抗HBV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血清样本,其中Pre-S1抗原阳性24例(A组),Pre-S2抗原阳性患者20例(B组),Pre-S1、S2抗原两者均为阳性16例(C组),比较3组的HBV-DNA阳性率,分析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与HBV-DNA的关系。结果A组的HBV-DNA阳性率为83.33%,B组为80.00%,C组为93.75%,C组的HBV-DNA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51例,其阳性率达85%,Pre-S1、S2两者均为阳性共16例,HBV-DNA阳性率为93.75%,两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HBV-DNA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戴晨阳  戴晨琳 《天津医药》1999,27(9):515-517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与乙肝标志物和肝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信号引物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193例各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结果:在慢性乙肝患者中,随着临床肝损害程度加重,血清HBV-DNA含量逐渐下降,血清HBeAg阳性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抗-HBe及抗-HBc阳性组,而后两组中部分病例HBV-DNA水平仍很高,血清HBV-DNA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V-DNA、HBeAg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慢乙肝患者均为HBsAg阳性,用全自动酶免仪检测HBV PreS1-Ag及HBeAg,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60例HBs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HBV PreS1-Ag的检出率为58.3%,HBV-DNA的检出率为61.6%,HBeAg的检出率为35%.HBV PreS1-A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的检出率亦明显高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PreS1 -Ag和HBV-DNA的检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PreS1-Ag和HBV-DNA在乙肝患者血清中有相似的检出率,较HBeAg更能反映乙肝患者血液中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7.
杨永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2-433
目的探讨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等内科治疗3个月后,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其分泌1FN-γ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以10例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均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阴性,抗-HBs阳性。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HBV-DNA>104拷贝/mL,经过3个月治疗后,45例患者的HBV-DNA的水平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可能做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评定实验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阴性和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患者临床和病毒学特点。方法:对421例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HBeAg阴性和阳性的乙肝患者流行病学、病例构成、肝功能、HBV-DNA载量及乙肝前S1抗体(PreS1Ag)等指标的差异。结果:HBeAg阴性组发病率高,占57.96%,高于HBeAg阳性组,其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构成及肝功能损害指标高于HBeAg阳性组,HBV-DNA载量、PreS1Ag阳性率低于HBeAg阳性组。结论: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及相关肝病发病率高,进展快,预后差,是今后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刘敏  徐瀚峰 《中国药房》2011,(48):4563-4564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08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3、6、12个月后,治疗组ALT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BeAg72.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7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3例(5.36%)出现耐药性,对照组有9例(17.3%)出现耐药性(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及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情况。方法对206例无症状HBsAg阳性者进行ALT、乙型肝炎五项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检测。结果无症状HBsAg阳性者中有19.9%的患者存在ALT的异常,但造成ALT异常的因素与性别差异无关;在ALT异常的无症状HBsAg阳性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68.2%。结论对于临床无症状的HBsAg阳性人群应定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减少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