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抗HBV感染的保护机制是基于抗HBsAg特异性抗体(抗-HBs)的存在。这种保护作用在抗-HBs浓度低于10IU/L时消失。乙型肝炎(HB)疫苗接种后的长期保护作用依赖于强免疫记忆的持续。为了寻找HBsAg特异性免疫记忆的可靠标记,德国雷根斯堡大学Bauer等对15例成功接种HB疫苗但已检测不到抗  相似文献   

2.
在乙型肝炎发病机理和免疫预防的研究中,通常认为抗-HBs是防御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唯一保护性抗体,并被用于监测人群免疫水平和评价疫苗接种的效果.但近年来有报道,具有较高效价的抗-HBs者不能防止嗣后的HBV感染.同时有些学者对抗-HBc和抗-HBe在防御乙型肝炎感染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索.现将乙型肝炎保护性抗体的若干新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是乙肝病毒(HBV)感染后的一种标志物,是调查HBV感染率的三个指标之一.调查研究供血者的抗-HBs状态,既可了解其HBV的感染程度,也可掌握供血人群对HBV的免疫水平,为血源管理和探讨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的阻断提供重要数据.本文报告的是我省1125名供血员的抗一HBs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周口市部分人群乙型肝炎的感染状况和抗体水平,为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调整防控策略和评价乙型肝炎控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周口市10个县(市、区)1~18岁人群2449人进行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周口市1~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为2.29%,较1999年下降79.95%;抗-HBs阳性率为81.18%,较1999年提高37.40%;其中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下降到0.96%,抗-HBs阳性率达到90.22%。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能明显提高抗-HBs阳性率,降低HBsAg携带率,提高人群对HBV的免疫保护能力,是加速控制乙型肝炎的切实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其对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金标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法血清学标志物检出率,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CV),分析CMIA法对HBV感染诊断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340例疑似HBV感染患者中检出211例乙型肝炎,CMIA法检出220例,ELISA法检出174例,CMIA法检测HBV感染的准确率、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CV值低于ELISA法检测(P<0.05);CMIA法检测HBV感染血清HBsAg、抗-HBs、抗-HBc、抗-HBe、HBeAg的阳性率与ELISA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因重组乙型肝炎疫苗用于成人的免疫效果。方法对经筛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的一般状况良好的18~60岁成人240例,用基因重组乙肝疫苗20μg按0、1、6个月免疫程序免疫,静脉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时,抗-HBs阳性率84.6%,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4.65m IU/m l;6个月时,抗-HBs阳性率68.5%,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为34.6 m IU/m l。结论对成人开展乙肝疫苗接种选用基因重组(CHO细胞)乙肝疫苗20μg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检测主要包括血清学和病毒学两部分,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病毒表达产物及其抗原抗体系统,即血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五项标志物,病毒学检测指标主要有血清HBV DNA和肝组织中共价闭合环DNA(cccDNA)等。HBV DNA是反映HBV复制活动和传染性最直接的指标,在确定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监测抗病毒药物疗效以及评估急慢性乙型肝炎(乙肝)。  相似文献   

8.
纵向调查表明50%~85%儿童免疫后9~15年仍具有保护性浓度抗-HBs。而且尽管抗-HBs滴度下降,免疫儿童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仍有长期防御作用。但是对于出生时免疫产生抗体的持久性以及免疫后未检测出抗-HBs的儿童对HBsAg的应答研究较少,为此作者开展血源和重组HBV疫苗免疫持久性及对加强免疫应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HBV)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血清中除HBcAg不易检出外,其它五项均可在血清中检测出来。乙型肝炎是由HBV引起的,是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部分病人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剂量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787例18~55岁健康人群接种10μg/mL和20μg/mL两种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Bs。在全程免疫1个月后检测抗-HBs阳转率。结果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检测抗体阳性率P=0.0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层后青年组、男、女组两种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阳性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中年组P=0.02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年人可接种1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而中年人接种20μg重组CHO乙型肝炎疫苗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11.
最近,Foutch等报道在13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同时测出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抗-HBs)。作者认为,这些结果表明,有些病人发生两种不同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以前发现的HBsAg和抗-HBs同时存在可用两种亚型的HBV感染  相似文献   

12.
1982年以来一些国家的研究者在某些肝炎病例中发现了非典型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这些病例不能用HBV感染来解释,其主要特性是在未免疫和免疫过乙型肝炎疫苗的病人血液中同时存在HBsAg和抗-HBs或单独出现HBsAg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这种现象,作者对354例被称为HBV2样感染的病例进行了研究。作者用单克隆抗体(McAb)酶免疫法(m-EIA)检测这些病例血清中的HBsAg,并对部分样本进行了多克隆抗体EIA(p-EIA)和McAb酶联免疫荧光试验(m-EIFA)检测。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辽宁省昌图县4~9岁儿童乙型肝炎抗体水平现状及乙型肝炎疲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方法抽取3个乡镇4~9岁年龄段且有乙型肝炎疫苗基础免疫史的儿童,采集其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ELISA)法进行抗-HBs检测。结果共调查4~8岁儿童2318例,抗-HBs阳性者1468例,阳性率63.3%。其中男性儿童的阳性率为62.1%(788/1265),女性儿童阳性率为64.8%(682/105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的抗-HBs阳性率59.0%-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辽宁省昌图县4~9岁儿童抗-HBs阳性率高于其他地区的调查。各年龄组之间抗-HBs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58例抗一HBs阳性者进行血清HBVDNA荧光定量筛查,对检测出HBVDNA的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生化、影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分析。结果22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部分患者有慢性肝病的特征,影像学检查13.64%有终末期肝病表现有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者达68.18%HBVDNA大多(86.36%)在1×102~103IU/mL之间;对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病例肝组织穿刺活检63%有炎症活动,有纤维化表现者这81.8%。结论隐匿性乙型肝炎是HBV感染的特殊形式。表面抗体(抗-HBs)阳性隐匿性乙型肝炎,是终末期隐匿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抗-HBs与HBVDNA同时存在是由HBV变异等多因素的结果,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乙肝(乙型肝炎)疫苗纳人出生儿童计划免疫以来,绝大多数儿童已按免疫程序接种了乙肝疫苗。随着时间的推移,乙肝抗体(抗-HBs)滴度会逐渐下降以至消失。如不加强免疫,可能对儿童感染乙肝病毒(HBV)受到威胁。有些社区医疗门诊和一些医院,在检测抗-HBs时,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恢复者以及对乙型肝炎疫苗呈良好反应者体内出现的抗-HBs,是通过辅助性T淋巴细胞介导的有效免疫应答产生的。作者曾报道抗HBsAg的人多克隆抗体或鼠单克隆抗体(McAb)在体外可明显增强从HBV疫苗接种者分离的辅助性T细胞对HBsAg诱导的增殖应答和淋巴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各医院均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传染性及治疗效果的指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亦多有报道[1].但由于种种原因,PCR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中小型医院.近年来,我院采用半自动免疫分析仪ANYTEST 2000对190例患者的血清HBV-M进行检测,发现时间分辨免疫分析法(TRFIA)用于HBV-M的半定量分析[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是定量分析],可以克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局限性,并能很好地检测出抗-HBs的含量,为临床治疗提供快捷、灵敏的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翟自霞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1):1630-163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YDV)接种后的免疫学效果,探讨对大学生进行YDV接种的最佳剂量。方法选择2009、2010级新生8 545人,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用10μg×3和20μg×3剂量接种YDV。检测全程免疫后1个月、第1年和第3年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转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Ⅱ组抗-HBs阳性率在全程免疫后1个月、第1年和第3年均显著高于Ⅰ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大学生接种全程YDV十分必要,接种剂量以20μg×3为宜。  相似文献   

19.
作者选择84名HBsAg、抗-HBs和抗-HBc均为阴性的男性同性恋者,分别于0、1和6个月于三角肌接种20μg血源性乙型肝炎灭活疫苗,并于初次接种后1、2、6和7个月对乙型肝炎病毒、HIV和巨细胞病毒(CMV)作血清学分析.用放射免疫法测定HBsAg、抗-HBs和抗-HBc.用样本比率单位表示抗-HBs水平.用酶免疫法检测HIV抗体;所有血清均作双份试验,阳性者用放射免疫沉淀法进一步确证.用ELISA检测CM  相似文献   

20.
作者报告在136名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前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阴性的志愿者中,16人在接种1剂40μg乙型肝炎疫苗3~5周后,迅速发生了免疫应答,可以检出抗-HBs.这16名疫苗接种者都是在被认为是高HBV危险区的医院内工作12年以上,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2岁(36~49岁).16人中7人检出了抗-HBs IgM,此种情况与急性HBV感染和对HBV疫苗的正常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