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目的对目前市场上的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以相同剂量免疫小鼠14 d后,采集一部分小鼠血液,分离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另一部分用乙脑病毒强毒P3株进行腹腔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计算疫苗的保护率。结果乙脑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原倍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均为10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均为100%;乙脑减毒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90%,攻击保护率为100%。乙脑灭活疫苗1∶20稀释免疫小鼠后抗体阳转率为80%,乙脑病毒强毒攻击后保护率为70%。结论目前市场上应用的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均是有效的,乙脑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更好。但通过接种不同的抗原量和采用不同的免疫程序,均可消除免疫保护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用小鼠保护力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该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小鼠免疫1针后均能抵抗国内11株和国外11株乙脑病毒的攻击,保护率均可达90%以上;人体免疫血清对台湾1株和国外9株病毒均有明显的中和作用。结论SA14-142株乙脑活疫苗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 用小鼠保护力试验和空斑减少中和试验检测该疫苗对国内外不同野毒株攻击的保护作用及其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结果 小鼠免疫 1针后均能抵抗国内 11株和国外 11株乙脑病毒的攻击 ,保护率均可达 90 %以上 ;人体免疫血清对台湾 1株和国外 9株病毒均有明显的中和作用。结论 SA14 142株乙脑活疫苗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接种两针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我们进行了两针接种的效果观察。选某县农村小学的学生52人,年龄在6~12岁,均未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且HAV抗体阴性。采用医科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生产的甲肝减毒活疫苗(滴度控制在5.5LogCCID50/ml),按0、3个月免疫程序,每人在三角肌皮下接种两针,每针1ml。第2针接种7天HAV-IgG抗体阳转率为100%,抗体效价主要集中在1:8~1:32之间,占76.92%,GMT为1:14。另随机抽取免前HAV阳性儿童6人,经2针接种后,其中5人抗体增长2倍以上。经两外接种后,局部反应轻微,无发…  相似文献   

5.
应用检测特异性CTL活性的方法检测乙脑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并以灭活疫苗作对照。结果显示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诱导的CTL均值为 79 2 % ,较灭活疫苗 2 9%高 5 0 2 % ,表明活疫苗具有较强的特异性CTL活性。用同批活疫苗免疫小鼠后其中和抗体效价为 1:5 ,而同批的灭活疫苗为 1:2 0 ,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ID5 0 ) 3 6× 10 6(ml)显著高于灭活疫苗的 4 0× 10 - 4 ~ 4 2× 10 4(ml)。表明乙脑活疫苗诱导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免疫在保护效力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应用于Ⅰ型疫区人群的防病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Ⅰ型(姬鼠型、HTN型)疫区人群观察Ⅱ型(家鼠型、SEO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共有15101人完成了全程免疫(0、28、42天3针基础免疫及1年后1针加强免疫)。经过1个流行年的观察,接种组无人发病,对照组共发病14例,保护率达100%。基础免疫后14天,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及中和抗体(微量细胞病变法)阳转率及平均滴度(GMT)分别为71.4%,9.73和62.1%,20.00;加强免疫后14天,阳转率及GMT分别为100%,17.72和96.2%,24.3。接种总反应率为0.52%。主要为发热和局部红肿,分别为0.035%和4.74%,弱、中、强反应率分别为0.46%,0.06%和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安徽分离株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并进行免疫试验。方法PRRSV经Marc-145细胞传代增殖,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物理性状、无菌试验及安全性试验合格后,经肌肉注射免疫健康仔猪,并进行攻毒;分别检测免疫仔猪的血清抗体水平及保护力,并进行免疫程序及与市售疫苗的免疫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制备的灭活疫苗的适宜免疫剂量为2ml/头,免疫后14d血清抗体水平可达高峰;使用同一病毒攻毒,保护率为80%(4/5)。采用灭活疫苗2次免疫及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交替2次免疫,免疫效果均较好。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与1号市售灭活疫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优于2号市售灭活疫苗。结论已成功制备了PRRSV安徽分离株油乳剂灭活疫苗,该疫苗安全可靠,免疫效果好,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金黄地鼠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效力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原苗或稀释苗免疫地鼠,首针免疫后4周用野鼠型病毒A537株或家鼠型病毒L99株攻击,攻击后第7天取肺和脾以IFA检查EHF病毒抗原。所检测的3批疫苗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并有一定的规律性。表明该动物敏感,可作为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效力试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猪圆环病毒病(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二联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保护力。方法分别用超剂量疫苗免疫妊娠母猪和3~4周龄断奶仔猪,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及对妊娠母猪产仔的影响;并用3批疫苗分别免疫3~4周龄断奶仔猪,检测血清中ELISA和中和抗体效价;免疫后28d,分别用PRRSV CC株和PCV2 NM株攻毒,观察临床反应,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计算疫苗保护率。结果超剂量疫苗免疫对妊娠母猪和断奶仔猪均安全,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免疫断奶仔猪后7d可检测到血清抗体,PCV2及PRRSV攻毒后的保护率均不低于80%。结论 PCVD和PRRS二联灭活疫苗安全、有效,可用于PCVD和PRRS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应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测定乙脑流行区婴幼儿对地鼠肾细胞培养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的中和抗体应答,4~17个月龄婴幼儿在免疫前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4%,两针基础免疫后阳性率为57.23%;1年后加强注射1针阳性率为95-95%;1岁基础免疫两针,2、4岁分别加强1针,6岁时抗体阳性率为70.59%,再加强注射1针为94.12%;1岁基础免疫两针,2、4和6岁分别加强注射1针·到10岁时抗体阳性率为96·67%,再加强注射1针上升为100%。作者认为乙脑灭活疫苗基础免疫应注射3针,2~3岁和6岁时再分别加强注射1针,小学阶段可不再加强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的免疫学效果。方法用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和灭活疫苗(L8株)分别经腹腔免疫BALBc小鼠后,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HAVIgG、TNFα、IFNγ和IL2;用流式细胞仪对全血中T细胞亚群分类;3HTdR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结果减毒活疫苗组在初免后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水平均低于灭活疫苗组,加强免疫后,与灭活疫苗相当。灭活疫苗组IFNγ的峰值出现时间较减毒活疫苗组晚,但水平较高。结论两种疫苗均可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减毒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后可诱导更好的系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为抗原,其病毒的高免卵黄为抗体,将抗原与抗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1日龄SPF仔鸡,进行保护力试验;于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HI抗体水平,并与H5亚型油乳剂灭活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抗原与抗体比例为1∶0.6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仔鸡15d后,其诱导的平均抗体水平达6.5log2,与H5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6.2log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等量病毒攻击后,二者对仔鸡的保护率相同(93.3%)。结论制备的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禽流感新型复合物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大规模制备以MDCK细胞为基质的H5N1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并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利用7.5 L生物反应器,以5 g/L微载体培养MDCK-G1细胞,当细胞密度达到1.5×106或2.5×10^6个/mL时,以0.001、0.0001、0.00001 MOI接种H5N1流感病毒,每12 h取样检测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40 L生物反应器进行放大培养,收获病毒液后进行纯化。以不同剂量的细胞基质和鸡胚基质流感疫苗免疫BALB/c小鼠及攻毒,检测免疫原性。结果当细胞密度达1.5×10^6个/mL时,以0.0001 MOI接种H5N1流感病毒48 h后,流感病毒滴度可达1∶1024。纯化后病毒液杂蛋白去除率为91.2%,回收率为87.9%,总蛋白与HA比值低于4.5,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相关规定。各剂量组细胞基质疫苗血凝抑制试验中和抗体滴度略高于鸡胚基质疫苗,其中10μg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μg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基质疫苗及鸡胚基质疫苗组小鼠体重均有下降再恢复的过程,二者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差异不大;1、0.1μg剂量组细胞基质疫苗保护率为80%和40%,高于鸡胚基质疫苗的70%和3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剂量组均为100%。结论建立了以MDCK细胞为基质的H5N1流感病毒的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细胞基质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面均非劣效于鸡胚基质流感疫苗,是未来流感疫苗的发展方向。本研究为细胞基质流感疫苗的研制及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氢氧化铝佐剂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含铝佐剂及无佐剂EV71灭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加强免疫后7 d采血,进行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的分离及CD8+T细胞的去除,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或VP2-36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FNγ水平;应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L-2、IL-4、IL-5、IL-6和IL-10水平;采用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 BALB/c小鼠经2次免疫后,铝佐剂疫苗组小鼠脾MNC的IFNγSFC值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疫苗组分泌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与无佐剂疫苗组小鼠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铝佐剂疫苗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0.01)。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IFNγ、IL-2、IL-6和IL-10应答,铝佐剂可同时增强EV71灭活疫苗的Th1和Th2类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PolyIC佐剂狂犬病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将PolyIC佐剂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疫苗(PHKCV+P)、人用狂犬病地鼠肾细胞疫苗(PHKCV)和中国狂犬病疫苗参考品(R)稀释后,分别于0d1次和0、7d2次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另设PolyIC佐剂对照组(P)和空白对照组(N),并分别于初免后第7天和第14天处死小鼠,分离血清,检测中和抗体水平;同时取脾脏,采用ELISPO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经狂犬病疫苗刺激后分泌IFNγ的水平;另1组相同免疫的小鼠于初免后第7天和第14天用CVS毒株经脑腔攻击,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小鼠免疫2针后,PHKCV+P组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HKCV组;免疫1针和2针后,PHKCV+P组免疫小鼠诱生的特异性IFNγ斑点形成细胞(SFC)数均高于其他疫苗组,其保护效果明显优于PHKCV组。结论 PolyIC佐剂狂犬病疫苗可减少抗原用量,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特别是能产生早期的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提高传统狂犬病疫苗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北京株水痘活疫苗的临床反应、血清学及流行病学效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接种1~6.5岁无水痘病史的健康儿童1056人,对其中的200人进行了副反应观察,除4人注射局部有轻微的红晕反应外,无其它反应或不适。免前抗体阴性的儿童,免后抗体阳转率为94.2%(91.4%~96.3%),其GMT为646.82(497.36~854.80);接种25pfu剂量的抗体阳转率达85.9%,而接种2.5pfu的阳转率仅30%。疫苗接种组水痘发病率为1%(4/397),对照组发病率为27.6%(156/566),其保护率达96.4%。  相似文献   

17.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同型和异型病毒的抗体应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 Z_(10)株出血热活病毒及其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或人体后,对同型(野鼠型—血清Ⅰ型)和异型(家鼠型—血清Ⅱ型)病毒的抗体应答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经活毒或疫苗免疫后的家兔,对同型病毒产生的中和及血抑抗体高于对异型病毒的4~8倍。10名自愿者经 Z_(10)株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清的中和及血抑抗体阳转率对同型病毒均为90%,而对异型病毒仅为20~30%。以上结果证实我国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毒间的抗原性差异。提示制备二型双价疫苗及筛选对二型均有保护作用的生产用毒株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胎肺二倍体细胞(2BS),接种北京-7株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待受染病毒的细胞出现CPE时,将维持液换为不含牛血清的MEM。接种后的2M细胞,培育36~38小时即可收获较高满度的病毒。采用pH7.2~7.4含25%山梨醇作保护剂、以6000r/min离心30分钟除去病毒液中的细胞碎片,制成减毒活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